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路
(一)公路建设
宿县地区历史上的驿路古道主要有九条,多以古城宿州为中心向外幅射,主要的是宿州至徐州、宿州至寿春、宿州至泗州、宿州至睢阳、宿州至涡阳,宿州至凤阳、宿州至蒙城、宿州至南京及砀山经萧县至徐州等。民国5年(1916年),泗(县)五(河)公路开始修建,这是宿县地区最早通汽车的一条路线,也是安徽省较早通汽车的路线之一。其后至1948年底的30余年间,又先后修建通汽车路线的有宿县至永城,宿县至徐州,宿具至灵璧,砀山至萧县等。但宿城解放时,全区仅有免强可通汽车路线170多公里。为了战争的需要,保证支前道路的畅通,各级人民政府于1949年初,发动群众积极抢修公路,1950年专门成立了公路管理机构。此后,利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组织民工新建整修公路。并采取道(班)群(众)共养的形式加强公路养护。使全区公路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到1952年全区抢修通车的公路有六条409.5公里。1954年开始铺筑晴雨通车路面,到1962年全区已整修新建公路28条1093.33公里。其中晴雨通车路就有547.1公里。1965年开始铺筑宿县至泗县渣油路面。1978年以来,全区广泛推广应用石灰土底层(渣油表处面层)500多公里。1981年,在宿县栏杆区自建乡村公路网的影响下,全地区很快掀起农民自修自养乡村公路的热潮。1987年,全区有1657.115公里专业养护公路。乡村公路达3 723.65公里,在全区公路中,现通过本区的有国道四条,总长280.9公里,其中渣油路274.9公里。省道11条总长477.755公里,其中渣油路面367.505公里。县道46条,总长821.26公里,其中专业养路780.26公里,渣油路面140多公里,其余的皆为泥结碎石路面,还有千余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形成一个以宿州为中心,干支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目前全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55公里,每万人有公路12.26公里,通汽车乡镇333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94.87%。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公路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养护公路中有780多公里铺筑了油路,870多公里为碎石石路,90%以上的乡村公路也铺筑了碎砖石路面。
(二)桥梁建设
建国前,本区有古桥104座,但大部分已废弃。目前尚完好通车的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宿县桃山集北望州河上三孔半园石拱桥及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北唐河上的九孔石拱桥,还有泗县西关的五孔石拱众善桥等。解放时,本区公路上,除利用古代的石拱桥之外,还有临时式的木桥和少数石台木面的半永久式桥,1950年开始,除抢修加固、改造利用各式老桥,还着手陆续新建了各种适应现代化交通需要的永久性桥梁。1958—1962年的三年多时间里,新建和改造桥梁78座。计1031.5米。1964年开始,集中全区人力物力建立专业施工队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消灭公路干线木桥歼灭战。按轻重缓急分批将各主要交通线上的临时式的木桥改建成汽13、拖60的石拱、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和板梁等永久式桥25座,计651米。1982年,位于灵璧县灵双公路新濉河上的小杨桥建成。至此,结束宿县地区公路木桥的历史。1966年,普遍推广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78年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赞孔灌注桩和肋梁桥。1986年底,为满足宿苻公路的交通需要,在原新汴河大桥上游五米处,开始新建一座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式墩台,上部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六孔大桥。标志着我区桥梁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到1988年全区养护公路上有各种桥梁378座,总长11 953.7米,涵洞1 294道,全部为永久式结构。在全区各式桥梁中,多孔跨径在100米,单孔跨径在40米以上的永久式大桥有,位于宿州市北206国道上的新汴河桥,宿县东二铺公路上的刘闸桥、灵璧县城西南新汴河上的灵西闸(桥),灵璧县西北渔栏公路上单孔跨径40米的刘南桥,该桥是迄今宿县地区单孔跨径最大的双曲拱桥。灵北新濉河上的小杨桥,泗县城南104国道上横跨新汴河两岸的胜利大桥,泗(县)固(镇)公路沱河上的草沟大桥,泗(县)永(城)公路唐河上的马铺桥等9座。多孔跨径在30米至100米,单孔跨径在20米至40米的中桥有63座、总长3800多米。多孔跨径在8米,单孔跨径在5米左右的小桥306座,总长6760多米,其中位于砀(山)单(县)公路废黄河故道上的废黄河桥,是本区唯一采用人工打入钢筋混凝土桩的桥梁,宿(县)怀(远)公路上的园大沟桥是宿县地区最早修建的混凝土无筋无肋双曲拱桥,砀山县李永公路上的张唐庄桥,是该县公路管理站修建的我区第一座乱石拱桥,泗县大丁路上的彦刘桥是1972年合肥工业大学为试验修建的,也是宿具地区唯一的一座扁壳拱桥。
(三)公路养护
1950年以来,本区养路工人由28人增至1 675人(含农民工2 853人,集体284人),建国初期,宿县地区通车公路全是土路面。1951年,泗县养路工区在泗永路段利用黄沙改善土路。1954年,对全区公路逐年铺筑了泥结碎石和砂姜路面。按照“依靠群众,就地取材,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重点修理,分期改善”的养路方针,采取“民工建勤突击修,专业养护道班常年修”的原则,不断摸索养护粒料路面的规律,逐步完善养护规程,对泥结碎石路面进行“久晴勤洒水,久雨勤疏沟,雨前洒浮沙,雨后铲路肩,夏季多刷浆,冬季少用土”等处治措施,在平整度上下功夫,学习推广级配磨耗层,1971年,在泗(县)睢(宁)路段采用“罗定式”路面,而后在全地区普遍应用,效果显著,对砂姜路面,使用打水滚子的养护方法,取得投资小,收效大的成绩。1965年后,本区又修建和发展了渣油路面,养路工人逐步摸索出一套养护渣油路面的方法。严格按“规程”操作,使填补的坑槽,平整、密实、无痕迹,提高了油路的养护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泗县大庄道班养护泗濉路的11.5公里油路1984年—1987年,好路率达100%,创造了13年无大修的成绩,被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列为超期服役试验路面。1984年以来,曾被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和地区管理总站命名为文明道班。全区文明道班有27个,其中宿州市二个,灵璧县七个,泗县四个,萧县四个,砀山七个,宿县三个,1986年,宿怀路、泗永路、宿苻路的宿县辖段被宿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公路。全地区公路好路率不断上升。1987年油路好路率达83.65%,碎石路好路率达到76.76%。在1988年,全省公路交通大检查中,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创优质服务争一流水平银质奖。
(四)公路运输
民国5年(1916年),中国长途汽车公司宿县分公司设立,由蚌埠一李姓资本家经营,当时拥有五部旧汽车。民国35年(1946年),宿城资本家张如斋以五部日产丰田军车(15吨位)成立了“新华联运公司”,进行客货运输。建国后,宿县专署和宿县交通科把当地四关和道东的五个马车行组成“马车联运社”,同年4月,成立“宿县汽车站”。7月,又成立了“宿县汽车运输办事处”,但当时仅有机构没有汽车,客运运输全靠一些国营马车(约30辆)。年底,办事处才有一部美国产大道奇45座客车。1964年9月,成立“宿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到1987年底,全区有六个汽车队,一个修理厂,六个县级汽车站,22个分站。50个代办站及449个停靠站。共拥有客货车辆352台,客运班线203条,其中跨省53条,跨区42条,跨县16条,农班92条,营运里程1476.5公里,全区各站日发客车231台,755个班车,平均日运送旅客四万人次,高峰时达4.5万人次,每日客运收入五万多元。1987年,全区驻农村班车达102台,总行驶里程55781公里,车日行程226.7公里站点527个,通车乡镇达93.1%,平均站距缩短到3.3公里,目前既有发往河南周口、开封、商邱、夏邑、江苏徐州、泗洪、南京、淮阴、扬州、山东济宁、单县、菏泽等地的跨省班车,又有发往合肥、蚌埠、淮北、阜阳、马鞍山、芜湖、淮南等跨地市班车汽车货运,仅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一家,1987年就实现货运量1万吨,货运周转量2169万吨,客运收入1300多万元,货运收入370多万元。
二、铁路
本区有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纵横穿越,在京沪线上自北而南设有桃山、曹村、大栗园、夹沟、褚庄、苻离、十里堡、宿县、凌家桥、西寺坡、芦岭等11个车站。在陇海线上自东而西设有刘套、杨楼、刘店、黄口、李庄、砀山、陈庄、赵屯、曹庄等九个车站。苻夹线斜贯于淮北百里煤田,在本区萧县境内有丁里。萧县二车站。其它还有通往矿区和工厂库房的多条铁路专用线。规模较大的有宿县站、苻离站、黄口站、砀山站。
宿县站为本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但建国后一直为三等站,随着客货运输不断增加和车站设施规模的扩大完善,1982年,国家铁道部正式批准宿县站晋升为二等车站。1969年京沪铁路复线修成。宿县车站又增加正线一股,站线一股。其中一道为下行正线,三、五道为下行站;二道为上行正线,四、六道为上行站线,原一号月台至二号月台中间跨道三股改为跨道四股。1973年,将车站东侧两条货物线延长400米;又增加货物线两股,至此,全线共有13股道,同时又建了军用站月台一座。1976年,再建宿县站南货场。1981年,先后建成了冷藏库、油库、粮库等五条货场专用线,另建油渣线一股。至1982年,宿县车站共有接发列车线六股,货物线四股,军用线一股,专用线六股,工务段用线一股,共18股道,全长一万多米,是建国前的九倍,宿县车站的候车室也随着客流量的不断扩大,自1954年以后,曾三次进行改建、扩建。候车室面积从150平方米、750平方米,扩为现在的1100多平方米,候车室前辟有一万平方米的车站广场。广场西侧紧靠纵贯宿州市的宿怀公路,货物进出方便。每昼夜约有百余对列车通过该站,其中客车30对(快车24对、慢车6对)除特快外,直快、快客、直客、普客列车均在此停靠。位于宿县站北30里的苻离集车站,水质较佳,来往客货列车多在此加水添煤,为宿县地区较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其次为黄口车站和砀山车站,年货物吞吐量为50万吨左右。
三、航运
宿县地区历史上通航的主要河流有濉河、南北沱河、浍河、解河、石梁河、唐河、安河、岱河等。从隋大业初年汴河开通,到北宋末的500多年间,汴河成为“横亘中国,首承大河”的漕运要道,汴水漕粮从最初的年运量20万担,在北宋漕运高峰时增加到800万担,因此,北宋统治者称“汴河乃建国之本”。宿州埇桥“扼汴水中流,当南北要冲”。在漕运兴盛的情况下,很快发展成为军事商业重镇。因此,唐元和间在埇桥置州以镇之。“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汴水已不再为运道所经,失去了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后因黄水淤塞,渐次湮没。1953年,本区航运的有:浍河航线:固镇——北店72.1公里,固镇到李口集111.2公里;北肥河:张集——汴河口104公里;茨河:木桥——茨河口40公里,方集——九湾36公里;南沱河:张庄——酬集148.4公里;北沱河:北店——涡桥63.9公里;络河:杨楼——岱桥19公里;石梁河:八里桥——茶渡59公里;濉河:濉溪——小韩庄158公里;小童河:吴圩子——黄圩子33公里;老濉河:浍唐沟——小韩庄80公里;小龙河:吴圩子——涡集36.5公里;安河:新吴——吴圩子七公里;奎河:杨庄——时村39公里,股河(闸河):苻离——时村42公里;唐河:时村——瓦子集32.5公里;龙河:萧县——朱集45公里。全区通航里程1400多公里,其中常年通木帆船的86.5公里,季节通木帆船的315公里。从1953年到1957年,改造了濉河、股河、浍河的河道,改善了380多公里的航道。1958年后,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在修建闸坝的同时也切断了部分航线。使新濉河、老濉河、沱河、浍河、股河、唐河、奎河、安河、茨淮新河、龙河、解河、络河、岱河、石梁河等16条河流先后断航。仅从1960年算起,至1979年,宿县地区在19年间减少通航里程943.9公里。1983年,因行政区划的改变,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宿县地区通航里程还有戚岭子——徐岗107公里,北沱河草沟——樊集14公里,南汇河濠城——樊集24公里,沱引河的宿县码头——引河口3公里,濉河引河上口——下口8.6公里,浍河陈苗庄——蕲县集7公里,蕲县集——丁庄13公里,共计170多公里。全线通航轮船的主要是新汴河,从新汴河入洪泽湖到大运河可至长江各港。本区主要码头有位于新汴河上的宿县港、灵璧港、泗县港。三个港口的年货物吞吐能力为宿县港、灵璧港各20万吨,泗县港15万吨。1985年,全区航运量38.4万吨,创新汴河航运历史最高水平。
隋开通济渠后,淮北客商可沿汴而下直达泗州、淮阴、扬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汴水湮没后,濉河两岸的商贾仍可沿濉水下扬州循长江。直到民国时期,濉河帆影不绝,形成了本区人们口头常说的“下扬州”的俚语。在古代陆上运输不发达的情况下,本区的水上客货运输在地区间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陆地运输的发展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从建国初期到1975年,本区地域内客运航线有淮河新城口——浮山138公里,常年通轮船客运;涡河,毅材集——怀远61公里常年通客班轮船;童河,北店——扬安10.5公里。1976年,在新汴河航道开辟了宿县——刘闸,宿县——西四铺,灵璧——苗安,灵璧——芦湾的轮船客运线共90公里。当年客运量达5.06万人次,86万人公里。1978年5月始,因淮北地区大旱,新汴河水位枯浅,客运航线断航后,至今仍未复航。1983年,固镇、五河、怀远三县划出后,宿县地区辖境内再无客运航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邮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