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4℃—14.5℃,灵璧最高,砀山最低。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774—895.6毫米,自北向南渐增,砀山最少,年平均774毫米,泗县最多,年平均895.6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300—2500小时之间,呈北部较多南部较少的分布趋势,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01至210天,宿县最长,砀山最短。过渡性的气候特征,形成春暖多变,秋高气爽,雨季显著,天气多变,常有旱、涝、冰雹、霜冻、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总的来看,气候条件适宜各种农作物、果树生长,有利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宿县地区的土壤类型,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材料可分为7个土类,12个亚类,26个土属,67个土种。潮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2%,各县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濉河以北的黄泛区,是本区面积最大的耕种土壤,但土壤养分含量低,特别是盐碱土和飞沙土的改良尤为重要。砂姜黑土面积较大,占耕地的37.7%,集中分布在濉河以南的河间平原地区,砂姜黑土理化性状不良,耕层浅薄,质地粘重,适耕期短,耕性差,耕层含氮和有机质含量比潮土高。但由于产量水平长期以来比较低,被视为低产土壤,近年来重视培肥改良,至1987年改良200万亩,土壤肥力上升较快。棕壤为淮北地带性土壤,占耕地的4.8%,除砀山、宿州市外,各县均有零星分布。耕层质地粘重,养分含量低,土质不肥,且水土流失严重。紫色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泗县山头区的残丘坡地上,耕层浅,熟土层薄,有机质和含氮含量一般都较低,水土易流失,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水稻土全区10 000余亩,是在各起源土壤上经过长期水耕熟化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水成土。水稻土的土壤养分含量(如有机质和速效钾)明显高于起源母土。
本区对有机肥的施用历来有传统习惯,绿肥常用品种有绿豆、芝麻、豌豆,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有少量种植,主要作为夏季掩青使用,50年代先后从外地引进柽麻、草木栖、紫穗槐、田青、沙打旺、苜蓿、苕子等品种,绿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1980年达种植高峰期,全区有20万亩,之后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化肥用量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绿肥面积明显下降,目前仅有少量种植。有机肥的施用量(主要指农家肥料),建国后是逐年增加的趋势。进入80年代后,化肥用量增加、曾有忽视有机肥施用的倾向,随着化肥的提价,投入成本提高,目前普遍重视增施有机肥,亩均用量达1 500—2 000公斤。饼肥亩均达20至30公斤。1952年开始施用化肥,用量和使用范围很小,以施硫酸镀为主,50年代末以后氮素化肥用量逐年增加,进入70年代和80年代化肥施用量剧增。我区从60年代初期,开始在北部沙土区推广施用磷肥,但因多种原因,推广速度不快,70年代后期,中部砂姜黑土地区通过试验对比,施磷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从而促进全区施磷面积的扩大。我区土壤钾素含量一般比较丰富,所以历年钾素化肥用量较少,大部分地区基本不施钾肥。近年来,随着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钾肥用量有所增加,在棉花等喜钾作物上配合氮磷化肥施用,增产效果明显。从70年代末开始施用复合肥料,由于复合肥是含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使用方便,增产效果好,近年来用量逐年增加,货源不足,供不应求。我区从70年代开始进行微肥的试验、示范。微肥的主要品种有锌肥、硼肥、钼肥、锰肥等,进入80年代,随着氮磷化肥用量增加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微肥的施用得到重视,首先在小麦上大面积推广使用锌肥,其次是油菜施硼肥,大豆、花生推广应用了钥肥,均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从1980年开始,在施肥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走向以磷增氮,氮磷配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科学施肥的道路,充分发挥了肥料的增产作用。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建国前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村没有技术推广网络,农民种田沿袭传统经验和方法。建国后地、县都建立了农业主管机构和专业机构以及农牧渔业场站。50年代中后期相继建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80年代开始建立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队伍的扩大和技术推广网络的逐渐完善,对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起到了重要作用。据1987年统计,全区共有7个农牧渔业局,下设人事、秘书、农业、园艺、信息、农技、土肥、植保、种子、畜牧、水产等专业机构,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中心)5个,区(镇)农技站68个,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干部857人,其中分布于县、市以上各专业机构456人,区、乡农技站401人。
建国前,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生产条件差,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宿县地区农业长期以来得不到发展,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直到1949年革命取得胜利时,广大农民生活仍相当困难,这一年,全区粮食总产12.81亿斤,亩产只有82斤。
建国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发展,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上升较快。1958年—1978年的20年间,由于“左”的错误路线干扰,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先后出现了倒退徘徊现象。1963年(遇到特大水灾)粮食总产下降到3.76亿斤,之后粮食生产缓慢发展,到1972年总产才突破20亿斤,单产突破200斤大关,达209斤。1978年全区粮食总产24.43亿斤,单产233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政策,宿县地区经过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广大农民普遍实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受压抑的生产积极性迸发出来,生产力得到解放,长期落后的农业出现勃勃生机。由于政策调动积极性,农民舍得对土地增加投入,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仅用7年的时间,粮食总产就突破30亿斤,单产突破300斤和400斤大关。到1985年粮食总产达42.32亿斤,单产达425斤,农业总产值14.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0元,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据1987年统计,全区粮食总产48.2亿斤,单产460斤,农业总产值15.86亿元,人均收入389元。
宿县地区的农业发展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为起点,1985年开始,农村又进行了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的第二步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农业生产由封闭型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