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县地区检察机关于1951年3月1日建立,名为“皖北人民检察署宿县专区分署”。1952年,皖北、皖南两行署合并后称“安徽省人民检察署宿县专区分署”。1954年9月,改名为“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宿县分院”。文化大革命中实行军管,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宿县专区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和“宿县地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检察机关不复存在。1978年6月,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79年1月10日正式办公。
一、刑事检察
1951年,我区检察机关建立后,即以镇压反革命为中心,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工作,当年审核案卷2 488件。1952年,除参加“三反”和司法改革两运动外,分署经常以专人审核反革命案件,计审核871件,9、10月份又抽一人配合公安处赴濉溪、五河、怀远,审核逮捕116人,通过对871个案件的审核,死缓、无期、改死刑7人,死刑改死缓的17人,无期的115人,死缓、无期改有期徒刑的25人,死刑、徒刑改释放的53人,徒刑改缓期的83人。1955年1至6月份,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案件373件,经审查批准逮捕304件,不批准的36件,退回补充侦查的33件。7月至12月份受理6 411件,退口补充侦查的1 080件。1967年至1972年,公检法实行军管,捕判合一。1973年至1978年,检察权由公安机关行使,6年中,公安机关共批捕人犯2 958人。1979年,检察机关重建,重点担负批捕、起诉,而出庭支持公诉仅占少部分。是年,起诉案件已判362件,413人,开庭审理366件,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162件,出庭占44.3%。1980年,法院判决309件,368人,开庭275件327人,检察机关出庭268件319人,出庭率占97.4%。1981年、1982年出庭率分别达到99.2%和99.6%。1983年为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开展“三年为期,三个战役”,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案件大量增加,法院开庭1428件,出庭1348件,出庭率占95.1%,1984年,法院开庭1 122件。1985年法院开庭417件,全部出庭支持公诉,出庭率占100%。1986年开庭367件,出庭365件,出庭率占99.4%。
1980年开始,对错误判决、裁定的监督工作日渐加强,据1981年至1985年统计,各县、市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案件29件,地区检察院审查提出支持抗诉意见21件,法院已判19件,其中改正错误判决13件。
二、经济检察
1980年,经济检察业务机构设立后,主要承担贪污案、行贿、受贿案,偷税、抗税案,挪用救灾、抢险等款物案,假冒商标案,盗伐、滥伐森林案、重大责任事故案,玩忽职守案等8种经济犯罪案件,1983年将重大责任事故案、玩忽职守案划归法纪检察范围,盗伐,滥伐森林案划归公安部门。1980年至1986年,立案侦察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共286件。其中贪污案221件,盗伐森林案47件,行贿受贿案12件,偷税抗税案5件,投机诈骗案15件,重大责任事故案7件,玩忽职守案14件。1984年立大案要案3件,1985年立大案要案14件,1986年立大案要案22件。
三、法纪检察
法纪检察从1951年6月开始,地区检察分署会同地委纪检会、专署督导室,搜集了灵璧、宿县、萧县“公务人员贪污渎职材料”,向皖北人民检察署写了“专题报告”。三个县贪污读职的公务人员245人。其中县级干部1人,区级14人,乡村级230人。贪污渎职案件245件。一年中进行专案检察的286件。
1952年,专案检察围绕“三反”、“五反”和“司法改革”运动进行。1953年,围绕贯彻“婚姻法”、“新三反”、“普选试办”和生产进行专案检察。共查处各种案件268起。检查重大违反婚姻法案件21起。其中虐待致死11起,杀害妇女三起,干涉婚姻造成后果七起。在“普选试办”中,检查了泗洪、宿县三个乡,纠正不应被剥夺选民资格的12人。在“三反”、“五反”的基础上,围绕生产,查处经济企业部门责任事故12起,贪污盗窃278起,不法资本家重犯“五毒”六起。参加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为内容的“新三反”斗争中,全区共查处违法乱纪案件76起108人。其中县级干部7人,区级干部18人,乡级干部40人,村级干部43人。对其进行刑办54人,行政处分54人。1954年,检察各类案件411起,其中公诉147起,并执行了一般监督、侦查的正规办案程序和业务制度。1962年,受理内部违法案件482起,办结419件,其中逮捕起诉50件,建议其他处理291件,不作处理78件。在办理这些案件中,分院自行侦查逮捕3人,起诉1件,审查县院侦查报捕50件,批准逮捕37人,不批捕九人,退查4人。案件类型以贪污受贿(143件)和打死、逼死人命案(79件)居多。
1979年以来,法纪检查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结合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以及整顿党风进行的。法纪检察在逐步加强和发展。法纪犯罪案件1979年全区立案11件,1980年立案18件。1981年至1986年立案98件,而1986年为34件,几占三分之一。
四、监所检察
1951年,我区开展监所检察工作。在镇反中,分署检察监所4次,劳改队4次;各县(市)署检察监所71次,劳改队54次。其中灵璧县自1950年11月至1951年7月15日,因病监毙案犯103人,其中未决犯69人,已决犯34人(徒刑10人,死刑10人,劳改14人)。分署与地区公安处,纪检会、督导室配合抽出11人组成检查小组,于7月13日前往检查监毙原因,灵璧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员为此向分署写了检讨报告。1953年,结合运动进行司法监督,检察监所与“三错”案件,仅检察了五河等三县看守所,就检查出错押、错判、错杀案件12起。1963年,全区检察机关检察三个劳改单位,8个县看守所67次。审查劳改单位提请批捕的劳教、就业人员犯罪案件19起,批准逮捕16人,不批捕的3人。审查劳改、劳教留用就业的“三类”人员,抗拒改造,重新犯罪案件28件,决定起诉19件,不起诉9件。同时,处理犯人审诉案件30件,经复查决定释放16人,减刑1人。1966年,地区检察8个县看守所9次,县院检察79次。起诉劳改重新犯罪案件5件,办结犯人申诉案件14件,纠正冤错案二件。1979年,检查机关配合公安、法院对8个县看守所检查13次。为贯彻《逮捕拘留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平反冤假错案,整顿看守所,清理在押犯人,使全区看守所关押的人犯由年初的500多人,压缩到年底的247人。是历年关押人数最少的一年。1980年,检查看守所、行政拘留所和地区劳教审查队130次,查处管教干部违法乱纪案件3件,办理劳改犯人重新犯罪起诉加刑案件7件,决定起诉5件,查处犯人审诉案件6件,建议后改判3件。检查超期羁押久押未决犯由9月的40人至年底下降到19人。1983年实施《监所检察工作试行办法》,对监管场所检查462次,催办超期案件477次(书面69次),纠正错捕1件,预防犯人逃犯、自杀26人次。办理起诉加刑案件48件59人,起诉已判加刑39件49人。各县、市院对182名判处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的罪犯,普遍进行了一次检察。1985年萧县检察院按照“墙内墙外”一起抓的要求,为促进罪犯改造,在白湖、巢湖、曹口三个劳改单位,对46名萧县籍犯人,协同劳改单位、地方政府和犯人家属,创建了同帮教协议,大大促进了犯人改造向好的方向转化。1986年,在全区推广萧县建立共同帮教协议经验,在白湖、巢湖、省第三监狱、曹口、东二铺等劳改单位建立共帮教,协议达102人。宿县在东二铺签建协议的25名犯人,在9月劳改大队召开了奖惩大会上,有12人获减刑,5人被评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
上一篇:第一节 公安
下一篇:第三节 审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