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已查明的矿藏有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瓷石、石英石、页岩、耐火土、磷矿石等十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为最丰富,煤炭保有储量为26.59亿吨,约占全省储量的11.9%。本区煤炭资源包括两个矿区,一是宿县矿区,二是濉萧矿区的萧砀部分。宿县矿区的芦岭、朱仙庄、龙王庙、桃园、蕲东、蕲南6个矿保有储量23.2亿吨。潍萧县矿区的萧砀部分,分布着砀山、张大、大郭庄、岱桥、老孤山、孟庄、毛营子、义安山、永固9个小型煤田,适合地方开采,保有储量3.93亿吨。煤层埋藏较浅,易于开采,煤质优良。煤种较全,有气煤、自然煤、烟煤、无烟煤、肥煤,含硫磷灰分低,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宿县矿区,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为1150平方公里。位于淮北煤田的东部,津浦铁路宿县至任桥段的两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矿区东起大店、任桥,西接临涣矿区,南至湖沟集,北到宿北断裂层,与濉萧矿区相望。矿区地势平坦,标高一般为20—27米,埋藏深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可采8层,总厚度约15米。芦岭、朱仙庄两座生产矿,年产原煤270万吨,在建的桃园、蕲东、蕲南三对矿井,设计能力为年产90万吨,150万吨和240万吨。位于宿县东南30公里的龙王庙勘探区,矿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垂深270至825米,煤种为炼焦煤(焦油产生率为10%),储量33 370万吨,总厚15米,可采8层。其它三处小煤田是紫芦湖一带,深280米至800米,储量3483万吨,龙王庙南魏庙一带(今属固镇县),表土层厚290米,储量为2200万吨;东矿界以东宫沟集一带(属固镇县),表土层深420米,储量6755万吨。
濉萧矿区的萧砀部分的砀山煤田,矿区呈东西状,中心北距李庄车站5公里,保有储量探明7亿吨,煤质为瘦焦煤、无烟煤。义安山煤田在萧县北4公里,面积为4平方公里,保有储量2784万吨,煤质为气煤,垂深77至534米,属一级瓦斯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大郭庄煤田,位于萧县北7公里处,北距陇海铁路夹河寨车站6公里,保有储量374.3万吨,面积1.7平方公里,垂深85至535米,总厚2.9米,可采一层,局部可采4层,主要可采层1.16米。张大屯煤田,位于黄口西南1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垂深200至842米,保有储量4050万吨,总厚度3米,可采3层。闸河—永固煤田,位于萧县城南10公里,向西4.5公里,可接朔里煤矿专用线。矿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垂深50至534米,保有储量3 846.6万吨。为炼焦煤、动力煤。总厚度为3.62米,可采2层,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岱桥—汤庙煤田,位于萧县西南13公里,萧(县)永(城)公路通过矿区南端,距苻夹线坡里车站9公里,矿区面积6.5平方公里,垂深83至585米,保有储量6259.4万吨,其中贫煤2485.7万吨,无烟煤2448.1万吨,自然煤605.1万吨,属一级瓦斯矿。老孤山煤矿,位于萧县城东15公里,东距津浦线三铺车站10公里,面积0.78平方公里,垂深34至384米,保有储量174万吨,以无烟煤、自然焦为主,由于地层断裂切割演变,水文地质复杂,属一级瓦斯矿。该矿在三十年代曾开采过,后被迫停开。
铁矿石:本区萧县境内有两个矿点,总储量3 268万吨,其中富矿1 971万吨。王场铁矿,储量1 900万吨,其中富矿1 075万吨。
石灰石:水泥用石灰石储量为1.879亿吨,分布在萧县的龙山,宿县曹村、黄山头等地。萧县龙山石灰石储量为658万吨CaO含量为52.9%,MgO含量为1%。宿县黄山头储量为18 140万吨,氧化钙含量51.7%,氧化镁含量2.2%;曹村东鱼山口,矿体长400米,厚约150米,宽200米,储量为3000万吨,氧化钙含量为52%,氧化镁含量低于1.5%。经普查,萧县、宿县、灵璧、泗县的近50个山头,预测储量为247 824.51万吨。氧化钙含量在50%以上,氧化镁含量储量为18万吨,地下C2级约71万吨,尚未开采。苻离黄山白云石矿位于津浦铁路苻离集车站西一公里,矿区有专用线抵达,交通便利。该矿保有储量633.7万吨,MgO含量为20.3%,SiO含量为2.2%,属一级品。现有宿县黄山白云石矿露采,生产能力为年产20万吨。大鼓山白云石矿已探明储量1 249.2万吨,石质优良,MgO含量为19.40%,SiO含量为1.65%属一、二级品,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该矿交通便利,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剥离比为0.34%,宜于露大开采。矿区外围尚有同类型白云岩,前景可观。
耐火土:主要分布在萧县境内,其中白土寨耐火粘土矿,长200米,斜宽130米,厚1.83至5.93米,C1+C2级储量为184.2万吨,耐火度为1770℃。
瓷石:主要分布在宿县境内。初步探明宿县乾山瓷石矿C+D级储量为105.1万吨,已进行开采。该矿外围尚有长达11公里的瓷石分布,远景亦可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