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演变
建国前,本地较大集镇设有私立中药堂号。清宣统二年(1910),曹见龙在稿沟集开设中医诊所;民国7年(1918),他应聘到固镇同春堂药店当坐堂医生。民国18年(1929),孟质卿在稿沟集首开西医诊所,不久迁至固镇,更名民生诊所。民国24年(1935),曹见龙在固镇开设中医诊所。民国29年(1940),杨配伍在固镇开设以针灸为主的寿人医室。民国33年(1944),民生诊所发展成为痞块医院,次年被迁驻固镇的灵璧县国民政府改建为县医院。至民国38年(1949),本地共有中医诊所33家。
建国后,本地设固镇、西刘集(今名刘集)、湖沟、任桥、曹老集、路东(驻王庄)等6个区卫生所及43个乡级联合诊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设湖沟、西刘集、王庄、曹老集、石湖、沱河(集)、任桥(集)、新马桥、固镇等9个公社(镇)卫生院。1962年设区划社时,建立6个区卫生院及34个公社卫生所。1965年7月建县时,县政府成立卫生科及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设1个县人民医院(简称县医院),设任桥、湖沟、固镇、刘集、曹老集等5个区卫生院、34个公社卫生所。1969年3月撤销区置,合并公社;10月撤销卫生科,其业务并入县革委会政治工作组教育卫生小组;1970年3月撤销教育卫生组,将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合并为卫生站;次年解散卫生站,成立卫生局。至1978年先后设立任桥、湖沟、宋店、石湖、唐南、濠城、连站、刘集、新马桥、王庄、曹老集、固镇、杨庙、仲兴、瓦疃、何集、磨盘张、九湾等18个公社(镇)卫生院,另有263个大队合作医疗室。1980年1月设区划社后,相继设城关、任桥、湖沟、城北、杨庙、石湖、刘集、新马桥、曹老集等9个区(镇)卫生院和任桥、清凉、仲兴、封寺、稿沟、棠棣、官沟、魏庙、姚集、瓦疃、浍北、何集、安圩、陆集、刘湖、仁和集、陆湖、连站、谷阳、连城、叶湖、董庙、九湾、梁桥、濠城、陈桥、华巷、后马场、唐南、沱河(集)、张巷、皇店、溧涧、王庄、磨盘张、陈渡、简马、陈郢、高湖、周集、九湾水上等41个公社卫生院,另有398个大队合作医疗室。随着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室逐步演变为自负盈亏的个体卫生室。1984年设立县中医院,同时将公社卫生院更名为乡卫生院。
二重点机构介绍
(一)县人民医院
1965年7月,于今固二路中段北侧筹建县人民医院。但由于条件太差,医疗器械简陋,仅有的26名医生只能派往固镇、湖沟两个区卫生院协助工作。1967年5月,县医院建成,有医疗用房4幢,3500平方米,宿舍、食堂、办公室共2600平方米;人员发展到51人,开设门诊部、住院部,有医疗、防疫、总务、妇幼保健等股室。1972年,共设内科、外科、放射科、检验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科等7个科,医务人员增加到90人。1977年建成一座三层门诊大楼,1984年建成一座700平方米的主治医师宿舍楼。1985年,全院职工271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59人,设医疗、财会、总务等3个股和内科、外科、儿科、传染科、妇产科、检验科、皮肤科、五官科、理疗科、放射科、中医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制剂室等14个科(室),配备X光机3台,心电图机3台、理疗机3台、显微镜9台、医用电冰箱9台、综合手术床4台、综合产床2台,还有七二一分光光度计、万分之一天平、胃镜、膀胱镜、牙科综合治疗机、脑电图机、人工呼吸器、心脏急救监护仪、婴儿保育器、B超机、超声波诊断仪、骨科牵引床、电脉仪等各1台。
(二)县中医院
1984年4月筹建于固二路东段南侧,投资37万元,于年底建成一座三层门诊大楼,使用面积1040平方米。1985年,全院职工33人,其中医疗人员28人(含主治医师1人、医师2人),设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科、外伤科、化验科等6个科。
(三)县卫生防疫站
1965年7月县卫生防疫站成立,初建办公用房10间171平方米,配备工作人员8名,负责全县防治疫病工作。各公社相应地配备1名至2名防疫员,生产大队固定1名不脱产的卫生员,基本建成卫生防疫网。“文化大革命”中,防疫站一度瘫痪。1978年后,卫生防疫站先后设置办公室、防疫科、检验科、卫生科。各科人员做到定职定位,各司其职,加强卫生防疫监督监测工作,每年可独立完成100余份各种样品检验。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人),各区(镇)、乡卫生院(所)共有防疫人员62人。站内拥有光电比色计、双目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985年投资17万元,兴建一座3层共979平方米的防疫站大楼。
(四)县妇幼保健站
1965年7月,县妇幼保健站成立,配备副站长1人,助产士3人。1967年3月始设妇产科、儿童保健科、疾病检查室、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配有生化遗传细胞检查仪器及妇产科手术器械。1968年县妇幼保健站与县医院妇产科合并。1970年又分出与县防疫站合并,1976年4月又分出而独立开展工作。该站虽几经变更,但专业技术人员保持稳定。1984年投资17万元,兴建一幢3层957平方米保健站大楼,次年6月竣工使用。1985年全站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6人、护师1人、护士2人、助产士1人、医士1人、学员3人;此外,全县有区保健员31人、乡保健员44人、乡村医生84人(女)、卫生员69人(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