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调查决策
我县可耕地面积120万亩,其中三河两岸湾地31万亩,平坡湖洼地90万亩。建县前由于沟洫工程少,1965年大水受灾面积达62.90万亩,占湖洼地总面积的70%,30万亩湾地全部淹光。秋,我县动员10万人大搞圈圩工程,在湖洼地修筑台(条)田和部分沟洫工程,对防洪除涝发挥了一定作用。1972年7~8月,全县组织4个调查组,用20余天的时间,调查了80余个湖洼地大队,走访数百名群众,听取他们对涝渍灾害的治理意见,并观察地表水流向。通过典型社队灾情调查和历年水文资料分析,在总结过去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后,提出了一条比较符合我县实际的治涝防渍措施,即开挖大、中、小沟,健全排水网络,以排除地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除涝保收。1973年1月21日,县革委会主任李济德召集水利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在新马桥五道沟水文试验站召开座谈会,就大、中、小沟开挖标准问题进一步分析研究,会后概括地提出,在湖洼地万亩左右开挖一条大沟,千亩左右开挖一条中沟,百亩左右开挖一条小沟,并且大、中、小沟相连,构成完整的排水网,定名为“三一沟网化”水利工程,筒称“三一沟网化”。
二规划实施
“三一沟网化”的总体规划是大挖沟洫,除涝防渍,加厚土层,改良土壤,建闸蓄水,搞好桥涵建筑物配套,结合打井发展灌溉,配合农业增产措施,逐步提高产量。其工程布局,沟网密度以及断面标准等,依据我县气候、地形、土质、地下水、作物种植、耕作技术、交通要求、灌溉方法、经济水平和劳力状况而定,一般平坡地按梳子形布置,波浪起伏地形按篦子形布置;全县大、中沟衔接多为篦子形,中、小沟衔接多为梳子形,再辅以台田、条田工程,形成三沟排涝、两田防渍的格局。为有利于灌溉和交通,在挖沟时一律要求“两翻一平”,即挖沟取土向一面翻土,向下游一侧翻土,结合修渠、筑路、建桥、植树,达到沟、路、渠成网,树成行,田成方。大沟断面按实际集水面积采用5年一遇排水标准设计,一般深度2.5~3.0米,边坡1∶2,底宽6~8米,口宽16~20米。大沟施工时可向两岸翻土留5米滩地,以备拓宽加深。中沟接纳小沟来水排入大沟,一般平行于地面坡,起着高低分排分段截流的作用。间距400~500米,按10年一遇标准设计,深为1.5~2.0米,边坡1∶1.5,底宽2米,口宽6~8米。小沟承纳地表来水和田间来水,不仅要排除地表水,还要排除地下水。间距150米左右,其长度400~500米。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深为1.0~1.5米,边坡1∶1,底宽1米,口宽3~4米。田间排水沟,间距及长度为30~50米,深为0.3~1米,边坡1∶0.75,底宽0.3米,口宽1.5~1.8米。
我县“三一沟网化”工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从1972年冬~1975年,大力开挖中、小沟,有的地方增挖台田沟和条田沟,有2/3的大队达到了要求。1976~1978年,在中、小沟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挖和疏浚“三八”运河、珍珠沟、沱浍新河,“九·九”运河(因于毛泽东主席逝世之日动工而得名),“铁姑娘”运河(因以女青年为骨干力量而得名)等17条骨干大沟。1979~1985年,主要抓了桥涵配套工程。本着“先排后灌,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多种多样配套桥涵,同时完善排水沟洫,提高排涝标准。根据水系和自然条件,全县划分为铁路西片、浍北中片、浍北西片、浍北东片、灵芝沟片、沱南东片、“三八”运河片、浍南西片、界沟片、浍南东片、新马桥排灌区片、曹老集排灌区片共12个除涝片,要求治理一片,完善一片,及时发挥效益。目前,灵芝沟片、“三八”运河片、浍北中片、铁路西片、浍南东片已经配套完毕。
至1985年底,我县共开挖和疏浚大沟82条、中沟1331条、小沟6547条,建筑桥涵6429座,完成土石方10033.47万立方米。全县75%的农田实现了“三一沟网化”,达到3~5年一遇除涝标准的面积达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有效灌溉面积36.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5%),基本达到“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要求。
三工程效益
“三一沟网化”的实施,使我县湖洼地排涝防渍的能力大大加强。在实施比较完善的地区,排水速度快,地下水降得快,那种“淹不死渍死、渍不死荒死”的状况得以根本改变。刘集公社湖洼地面积大,历年涝渍灾害严重。从1972年春开始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奋战3年,初步实现“三一沟网化”。在日降雨100毫米的情况下,24小时基本排完。该公社的董庙大队,从1970年起就大挖沟洫,修筑桥涵。3年共挖中沟12条,小沟122条。建桥涵35座,全大队基本形成排水网。1972年特大洪涝灾害过后,仍然获得丰收。当地群众说:“一块地三条沟,人家不收俺能收”。
1980年汛期来得早,6~9月降雨量523毫米,“沟网化”在抗洪排涝中显示了重要作用,加上采取其它抗灾措施,全县大灾之年夺丰收,当年粮食总产达3.4亿斤,比1972年的2.07亿斤增长64%。这年的雨情和1974年相似,而受涝面积只14.3万亩,比1974年相对减少24.4万亩,粮食总产比1974年增长42%。
杨庙区是“三一沟网化”搞得比较好的地方,1980年6月23日降雨114毫米,到25日,共降雨242毫米,超过10年一遇的雨型,但田间积水很快排除,避免了一场大水灾。据仲兴公社丁后郢实验站观测,暴雨后,0.2米耕作层内土壤进入适宜含水量的天数,有“三沟两田”的地方为4天,有“三沟”的地方为7天,只有大中沟的地方为14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