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林木资源
(一)林木种类
我县林木共分58科、83属、287种,其中乡土树种有侧柏、紫穗槐、白腊条、苦楝、臭椿、香椿、枫杨、毛白杨、小叶杨、毛泡桐、兰考桐、白榆、榔榆、旱柳、垂柳、龙爪柳、杞柳、柽柳、楸、梓、皂角、中槐、黄檀、青檀、柘、桑、枣、杏、李、梅、柿、核桃、毛桃、樱桃、棠棣、沙果、梨、葡萄、女贞、三角枫、淡竹、花椒、海桐、小叶合欢、小孩栓、杜仲、石榴、桧柏、千头柏、枸桔、紫薇、紫荆、木槿、夹竹桃、银杏等55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的树种有刺槐、法梧、加拿大杨、意大利杨、美国白杨、乌桕、苹果、水杉、池杉、重阳木、棕榈、川楝、桂花、铅笔柏、蜀桧、龙柏、雪松、翠柏、花柏、日本扁柏、凤尾柏、地柏、爬地柏、孔雀柏、鹿角柏、罗汉松、广玉兰、红枫、红叶李、水曲柳、君千子、山楂、大官杨、沙兰杨、健杨、晚花杨、德杂158、波兰15—A杨、群众杨、合作杨、银白杨、西玛杨、露尹沙场、墨西哥刺槐、无刺刺槐、日本柳杉、阿根廷柳等232种。
(二)林木分布
我县林木分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观赏林4种。用材林主要分布在汾洪江林场及湖沟、公平、杨庙、叶湖、封寺、清凉等地的乡办林场,多为沙兰杨、意大利杨、德国杨等树种。防护林分布在沱河南堤,北淝河堤以及芦干沟、格子沟、“三八”运河、铁路运河、新湖沟、灵芝沟、马拉沟、胜利沟、黑泥沟、青年沟、界沟、任桥大沟岸滩等20余处,其中沱河堤、北淝河堤、铁路运河堤的防护林带的树种为刺槐,其它多为大官杨、泡桐、柳树、臭椿、枫杨等。经济林主要分布在县园艺一场和二场、县黄庄种兔场、石湖区老鹰湖园林场、瓦疃乡单海村、封寺乡、棠棣乡、浍北乡的王洲孜、公平乡的车站队等集体果园种植的苹果、梨、桃等。此外,清凉乡、梁桥乡有梨园,连城乡、叶湖乡有柿园,陈郢乡西楼村有枣园,稿沟乡的唐园村有枸桔园等。农田林网的树种多为大官杨、法国梧桐、沙兰杨、意大利72杨,69杨和刺槐。在四旁林木中,干线公路多为大官杨、沙兰杨、枫杨、法梧。观赏林树种主要有侧柏、铅笔柏、雪松、蜀桧、女贞、黄杨、海桐、千头柏、棕榈、桂花、水杉、倒槐、红枫、红叶李、木槿、腊梅、春梅等,多分布于城镇街道和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
(三)优良树种简介
刺槐清末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法国人至山东引种,俗称洋槐树。该树种萌蘖性强、耐干旱、生长迅速、材质坚韧,耐水湿,抗腐朽,宜作矿柱、车辆、农具、建筑等用材,枝叶可作烧柴。其花呈白色,有清香味,为上等蜜源。
臭椿俗称椿树,性喜光,耐干旱,耐寒冷,耐烟尘,生长迅速,材质轻韧有弹性,硬度适中,宜于农具、家具、建筑等多种用材。
苦楝俗称楝树,皮呈暗褐色纵裂,花紫色,果似球形。易于繁殖,喜光喜暖,生长迅速,材质软硬适中,纹理美观,耐腐烂,抗虫害,少翘裂,宜作家具、农具、文体器具、工艺品等用材。
枫杨又称元宝枫,是我县平原湖区的一种主要造林绿化树种。该树种喜光不耐荫,耐湿性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初期生长缓慢,4年后生长加快。材质细白轻软,不翘不裂,适于家具、农具和建筑等多种用材,其苗木可作嫁接核桃的砧木。
旱柳俗称柳树,适应性较强,易于繁殖,萌蘖性强,适宜于土壤深厚的沙壤生长,其木材轻质纹细,宜作建筑、家具等用材。
泡桐俗称桐树,在我县常见有兰考泡桐和毛泡桐两种,喜温暖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不耐水湿和板结土壤。材质优良,可作家具、工艺品、建筑等多种用材。其叶、花、果、枝、皮均可入药。
白榆俗称榆树,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且耐干冷气候。木质坚硬,不易开裂,可供农具、车辆和建筑等用材。其内皮、花(俗称榆钱)、嫩叶可供食用。
水杉水杉属落叶乔木,性喜光,耐水性强,适宜在深厚肥沃的土壤里生长。材质良好,是建筑材料,也是纸浆上等原料。
桑树桑树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可作棺材、农具、车辆用材。其幼树亦可培养桑杈,可供湖桑做砧木。
杨树俗称白杨柳或钻天杨,50~60年代,本地栽培种类有加拿大杨、小叶杨、毛白杨等。70年代初从河南省大官庄引进大官杨,为“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主要树种。但由于品种特性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病虫害多,成材的少,加上材质差等原因,80年代已被淘汰。此后引进沙兰杨、意大利72杨、69杨、214杨、法杂158、P—15杨,合杨、群众杨等12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从中选定沙兰杨和意大利72杨、69杨为我县推广品种,以上三个优良品种,适应性强,易于繁殖,生长迅速,是解决我县少林缺材问题的优良速生树种,其木材纹理洁白,可供家俱板材,也是胶合板、火柴杆、纸浆的上等原料。
二采种育苗
采种根据“自采、自育、自造林”的林业生产方针,我县各级政府每年都号召群众(尤其学校学生),适时采集林木种子,以臭椿、苦楝、刺槐、中槐、枫杨以及桃、杏等为多。林业主管部门每年还从外地调进一批种条、种根、种子。50~60年代,主要调进种子(含条母、种根)有:加拿大杨树条、兰考泡桐根、核桃种、桑树种等,统一分配到各区、乡(社),并指定重点村庄示范栽种。如1965年后全国号召学习焦裕禄时,开始大量从兰考、开封引进泡桐根;1968年,我县为发展蚕桑生产,派出专业人员专程到合肥大蜀山蚕场调进250公斤桑树种,分配给任桥、湖沟、曹老集、宋店、新马桥、连站等公社播种育苗,发展桑蚕生产。
育苗建国前,本地植树主要靠野生苗、埋根或插柳干、柳枝,或用枣树、臭椿分蘖苗栽植。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林业发展,向群众投放种子、种条,号召大力育苗,但仍不能满足植树需要。1957年10月,宿县任桥苗圃成立,当年育苗百余亩。1959年后,随着苗圃面积的扩大,每年育苗500亩左右,以杨树为主,其次是刺槐、法梧、泡桐、水杉、中槐等,年均产苗约50万株。1965年7月~1971年,全县除任桥苗圃年均育苗578亩外,农村社队育苗寥寥无几。1969年,省汾洪江林场下放我县,有育苗地200亩,造林地12200亩,以培育杨树苗为主,兼育泡桐、法梧、刺槐、果树等苗。1971~1976年,我县随着“三一沟网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认真学习河南省鄢陵县和我省涡阳县“实行大地园林化”的经验,掀起植树造林运动的高潮,规定社队拿出l%的耕地育苗,同时要求机关、工厂、学校紧密配合。此间全县共培育大官杨、泡桐等速生树苗27230亩,年均5446亩;其中社队育苗为24489亩,年均4897.8亩。1977~1983年,全县育苗处于低潮,仅9158亩,年均1308亩;其中社队及农民育苗为5665亩,年均809亩。1984~1985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步认识到培育树苗是一条致富途径,全县拥有育苗重点户1341个,其中育苗5~12亩的户为28个。公平乡三桥村,家家户户都育苗,共育意大利69杨和72杨、刺槐、千头柏、海桐、法梧等各种树苗144亩。全县共育苗6346亩(含农民育苗4934亩),其中培育的良种杨树苗占40%,臭椿占50%,大大满足本县植树造林的需要,甚至一度造成过剩滞销,而杨树良种苗却能远销到安庆、芜湖、泾县、繁昌、铜陵、黄山、淮南、嘉山、定远、阜阳、宿县等地。
三植树造林
建国前,本地林业无人问津,贫苦农民多在房前屋后沟旁路边栽植用材树;地主、富农等大户多在宅旁栽植桃、杏、枣、柿、梨等果树,在坟地栽植松、柏等常青树;寺庙、学校、机关内外多栽植松、柏、柳、槐、椿、榆等树。但因苗木质量差、管理不善等原因,成活率很低;加上驻军常向群众征派柴炭,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林业发展十分缓慢。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每年冬春都认真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取得显著成绩。
1950~1957年,本地根据党中央关于“国造国有、村造村有、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俗称“四旁”)大搞植树造林。1957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本地结合兴修农田水利,掀起群众性的植树造林热潮。灵(璧)固(镇)公路两旁栽种枫杨万余株;曹老集区在水网化的基础上大栽柳树;津浦铁路沿线栽植了旱柳和加拿大杨树。据统计,8年中本地“四旁”植树共37万株,成片造林近3000亩。
1958~1960年,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本地林业生产遭受很大破坏。其一由于大炼钢铁和大办公共食堂,缺煤少柴,乱砍滥伐树木尤甚,大部分村庄、道路的成材林木几乎砍光。其二是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当时主要公路搞“大树安家”,强迫农民将房前屋后生长二、三年的树木移栽到公路旁,并插栽杨、柳枝条,以应付检查评比。由于造林质量差,保植率极低,往往是“栽树不见树,村庄道路光秃秃”。此间,省林业厅将宿县汾洪江农场改建为机械林场,营造成片林8000余亩;蚌埠专区公安处在新马桥新生园艺场栽植梨、苹果树近万亩,位于新马桥区的蚌埠专区财贸饲养场栽植梨树3000亩;石湖公社老鹰湖农场垦荒兴办果园栽植梨树2000余亩。
1961~1970年,本地林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建县后,中共固镇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66年春成立以副县长杨永亮为主任的绿化委员会,除抓好“四旁”植树外,在曹老集、湖沟、浍北、九湾、固镇、清凉等地6条防洪圩堤上栽植刺槐、白腊条、紫穗槐、臭椿等各类树木50万棵;又发动群众在县境59公里长的津浦铁路和固(镇)宿(县)、固(镇)蚌(埠)公路两侧栽植加拿大杨、柳、刺槐、紫穗槐等11万株。1967年,县农业部门在新马桥、曹老集两公社引种湖桑360亩,发展养蚕。后由于极左思潮影响,加之对发展蚕桑政策不够落实,桑园多被毁坏。1968年,我县陆续从河南省兰考、中牟、开封等地引进兰考泡桐和大官杨树苗造林。到1970年,全县“四旁”植树达232万株,成片造林8500亩。此间,先后从砀山、萧县等地引进梨、苹果、葡萄、蟠桃等果树,在宿县专区新马桥园艺场栽植,同时发展社、队集体果园,如石湖公社老鹰湖农场栽梨树600亩、苹果50亩,任桥公社车站生产队栽梨树50亩(1080棵)。“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果树面积锐减。
1971~1978年,我县以推广学习涡阳经验为起点,结合“三一沟网化”水利工程的实施,营造农田林网。到1974年,全县有70万亩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当年被评为宿县地区东南片林业先进县。此后几年,重点抓了成片造林和道路绿化,更新了大官杨树种,以沙兰杨、意大利69杨和72杨、法梧等优良速生树种所代替;同时发展了集体果园1.2万亩,其中瓦疃公社单海大队1500亩,连站公社3200亩。至1978年,全县共植树2196万株,成片造林2.88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7.89万立方米,人均0.2立方米。1973年,任桥公社推广湖桑嫁接技术,桑园面积达400余亩。
1979~1985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执行林业“三定”(定林权、定林地、定生产责任制)政策,颁发林权证,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做法为:一是成林面积较大而又集中的大沟林带,由专业组承包,确定专人看护,集体付给报酬;二是将集体不便统一、经营分散的林木,承包到户(或联户),林权归队,折价保本,增益分成归己;三是“四旁”零星植树,林权归己,谁造谁有。1981年,县人民政府又作出决定:凡成片造林面积在3亩以上,秋季成活率在85%以上者,每亩平均由国家补助9元(1984年后改为5元),其中杨树丰产林每亩由国家补助12元。到1985年,全县受国家补助的树林面积为2.1万亩,其中:泡桐387亩,杨树2713亩,刺槐16277亩,软阔叶林1124亩,硬阔叶林97亩,针叶林246亩。从1982年开始,县人民政府重点抓了大沟堤退耕还林工作,4年间在20余条大沟堤岸植树造林1.56万亩。此间,县土产部门先后从河南商丘、夏邑和江苏无锡等地,引进湖桑良种200万棵,分别在石湖、连站、湖沟、任桥、新马桥等公社部分生产队栽植,使全县集体桑园扩大到1285亩;但因养蚕业不景气,最后下降到282亩。而果园面积迅速扩大到7314亩(含城关镇菜园村100余亩),其中苹果2309亩、梨4611亩、葡萄285亩、桃109亩。1985年底,我县森林面达16万余亩,其中村庄绿化林地8.68万亩,大沟林带3.03万亩,成片用材林8766亩(含汾洪江林场4071亩),经济果木林1.38万亩(含桑园230亩),农田林网面积2.04万亩,林木总株数为1520.49万株,林木总蓄积量为37.3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为7.4%。
历年林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四病虫害防治
我县林木病虫害共有7目、74科、140种。主要虫害有桑天牛、青杨天牛、金龟子、大袋蛾、小袋蛾、杨扇舟蛾、白杨透翅蛾、东方大蠧蛾、葡萄天蛾、苹果巢蛾、秋螟、杨黄卷叶螟、缀叶丛螟、大造桥虫、小造桥虫、28星瓢虫、蚜虫、蚧壳虫、大地老虎、小地老虎、尺蠖、蝼蛄、盲椿、柳瘿蚊等。病害主要有杨树花叶病、臭椿花叶病、腐烂病、白粉病、白绢病、锈病、立枯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杨树溃疡病和叶斑病等16种。在诸类病虫害中,以天牛、大袋蛾、卷叶螟、泡桐丛枝病等危害尤甚。
70年代中期,我县开始注意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列为林业生产的重要内容。1974年,县林业局在汾洪江林场进行大袋蛾、青杨天牛等主要害虫的生活史观察和局部林区的防治试验,并于1976年6月,向全县发出关于大袋蛾即将大量发生的预报,并由省林业厅转发全省,从此大袋蛾被列入淮北阔叶林的重点防治对象。每年适值大袋蛾发生时,我县便及时组织人工摘除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大面积防治措施,成效显著。此外,对青杨天牛、光肩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杨扇舟蛾、金龟子等害虫,亦作了生活史的观察,并发出虫情预报,积极发动群众防治。1981年,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成立,即着手抓好县境主干公路、城镇街道以及试验林等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当年全县法梧、刺槐、泡桐、杨树等主要树木发生严重病虫危害,县林业部门主动配合区、乡(公社)及时组织群众,于夏季人工捕捉天牛成虫76万余只,扑杀金龟子成虫1422.5公斤,人工摘除大袋蛾囊456公斤,同时还发动群众剪除患丛枝病的泡桐病枝和患枣疯病的枣树疯窝,并集中烧毁,从而大大减轻了病虫危害程度,且有效地控制了虫情病害的蔓延。
1982年,县森林病虫防治站开始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推广。人工饲养繁殖肿腿蜂,释放在杨树林区防治青杨天牛;生产白僵菌、杀螟杆菌防治大袋蛾(幼虫)和利用寄生蝇杀死大袋蛾幼虫等,都获得了显著效果。1985年,我县荣获淮北片森林病虫害防治三等奖。
五林木管护
(一)护林组织
我县从建县起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建立起不同形式的护林组织,以加强对林木的管护,巩固植树造林的成果。
在1966年的植树造林高潮中,中共固镇县委、县政府贯彻“造管并举”的方针,建立起县、公社、大队三级护林组织,每个生产队都有1~2名专职护林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护林组织不解自散。进入70年代,随着我县蓬勃兴起的平原绿化高潮,各级护林组织相继恢复,建立起一支由542人组成的专职护林队伍。1979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全县各级护林组织又自行解体。1981年,针对各地毁林成风的现象,县政府重新成立以副县长胡争为首的护林造林指挥部,各公社也都相应建立了护林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林木的抚育和保护工作。1983年,封寺乡组织“五结合”(即护林与护桥涵、护广播线、护路、护养渔塘、护青苗相结合)管护小分队,使护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因而全乡植树造林保存率达80%以上,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绿化先进单位。1985年,县林业局推广曹老集区“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审批护林员、统一护林员臂章、统一护林员报酬、统一制定护林公约)、“三落实”(落实护林员职责、报酬和奖惩制度)的林木管理办法,使全县护林工作日趋正规化。
(二)护林措施
建县以来,中共固镇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生产的法令和政策,多次下达有关护林文件和布告,各区、乡(社)、队(村)订立相应的乡规民约,对违反森林保护法令和政策者,分别给予教育、没收非法所得木材、罚款等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有效地制止了乱砍滥伐现象。1966年12月,县长胡德文发布《关于加强护林的布告》,强调“谁造归谁”的政策。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林木保护管理的布告》,城乡随之订立护林公约,统一实行毁坏1棵树、包栽包活2棵、罚款3元的“一、二、三”制度,全县出现了“护林光荣、毁林可耻”的风气。1972~1979年,造林成活率达70%以上,是我县植树造林成活率最高的几个年份。
1981年1月,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的紧急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当时乱砍滥伐之风有所抬头的实际情况,发布《固镇县林木保护管理的暂行规定》,重申林木所有权,具体规定毁林和偷盗林木的惩罚标准,以及严格采伐林木的审批手续等条款。使“毁林者罚、护林者奖”家喻户晓,从而巩固了绿化成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