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县内流行的传染病有20余种,其中以天花、疟疾、回归热、黑热病、麻疹、伤寒、流脑、乙脑、结核等病流行较广,危害较大。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夏,县境酷热,连续18天干热风,霍乱流行,多有全家病绝者。
1952年,县人民政府组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全民环境卫生运动,清理垃圾,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加强粪便管理。1956年后,建立每星期六为卫生检查日制度。1958年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全县人民消灭“四害”,配设清洁员、粪管员,加强粪便管理。1981年,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综合治理“脏、乱、差”,消灭传染病之源。
疟疾建国前,疟疾发病面广,屡有死亡(无发病率与死亡资料)。
建国后,此病仍为我县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1950年~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99.9万例,死亡14人,其中1970年发病率最高,发病178389例,占全县总人口的24.9%。1964年县防疫部门始行服药治疗和抗复治疗。1971年2月疟疾防治被列为传染病重点防治项目,采取两根治(现症病人根治和休止期根治),预防和大力灭蚊等综合措施,开展疟疾防治工作。1978年组织疫病防治巡回医疗队和送药员5878人,施行服药预防和抗复发治疗,有疟史者38774人,服药者37698人,服药率97.2%;预防服药者611762人,占总人口的70.3%。当年发病率降至1.1%。1985年底发病率降至0.064%。
流行脑脊髓炎(简称流脑)建国后一直在部分地区流行。1951年~1985年,累计发病17076例,死亡910人,死亡率5.3%。1967年和1977年分别有两次大的流行,1967年发病4906例,发病率0.79%,死亡167人,死亡率3.4%。1971年始采用菌苗预防接种,发病率逐年下降。1974年发病65例,发病率降至0.008%,死亡6人。1975年又开始回升,1977年全县流脑发病出现第二次高峰,发病3144例,发病率0.37%,死亡123人,死亡率3.9%。县直医疗单位派出医疗队,蚌埠市派出2个医疗队,到陈集、唐集等重点疫区开展流脑的防治工作,流脑得以控制。1985年发生88例,发病率0.009%,死亡4人,死亡率4.5%。
乙型脑炎(也称大脑炎)1952年~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5583例,死亡578例。其中,1970年发病560例,死亡77人,病死率13.8%。1971年开始,预防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抑制,但时有回升。1977年发病438例,死亡31人,病死率7.1%;1981年发病453例,死亡31人,病死率6.8%;1985年发病153例,死亡4人,病死率2.6%。
出血热1961年11月17日发现首例病人,至1985年底,全县累计发病1125例,死亡59人。其中,1981年~1983年发病702例,占发病数的62.4%,死亡41人,占死亡总数的69.5%。此病,鼠类为传染源,1983年县防疫部门进行鼠种、密度、带菌率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关系调查,1984年又进行正常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隐性感染抽样调查。对发病率较高的河溜、荆山、常坟、淝河、龙亢等区采用灭鼠杜绝病源措施。1985年发病人数减至59例,死亡1人,死亡率1.7%。
狂犬病1953年首次发现病人,至1985年底,全县共发现狂犬病人48例,死亡48例。其中:1953年1例,1957年1例,1980年8例,1981年4例,1982年5例,1983年4例,1985年11例。
1980年始对被恶犬咬伤者,进行狂犬疫苗和狂犬病血清注射,至1985年12月31日止,全县被恶犬咬伤6139人,进行疫苗和血清免疫注射未发现死亡。
天花建国前天花在县内时有发生和流行,但无资料可考,唯有社会上的麻脸为证。1950年11月,芡淮区双庙乡孙圩村的孙庄和庙后赵圩两地,首次发现天花。病源系村长孙怀安由上海四川路第二难民所和村民孙开银由和县带来我县引起流行。11月25日,县政府先后派两批13名医务人员调查、确诊。孙、赵两庄67户,285人,传染31户,64人,患病率占全庄人口的22.5%,死亡6人,病死率为9.4%,面部带症8人。采取严密封闭疫区,隔离病人,并对周围村庄进行牛痘苗接种等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1956年全县推行四龄(2~6个月、6、12、18岁)幼儿、少、青年接种牛痘疫苗,直到1982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世界已消灭,始停止种痘。35年我县再未发现天花病例。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1957年发现首例病人,至1985年累计发病425例,死亡3例,病死率0.71%。发病后大都留下轻重不同的后遗症。1970、1972年两年发病较多,分别为89例和102例,占累计发病总数的20.9%和24%。1967年始用液体疫苗服药预防,1972年采用减毒脊髓灰质炎防治疫苗预防。由于服药对象偏重学校学生,学龄前儿童服药较少,该病仍有发生。1981年发病42例,死亡2人。1984年发病1例,1985年发病4例,均无死亡。
黑热病1951年6月,县成立黑热病防治站,并在发病较多的龙亢、梅桥、曹老集、淝河、包集等区设立分站,配备防治人员34人,并分期分批地培训医务人员395人。1950年~1962年,全县累计发病16137例,死亡37例,病死率0.23%,发病最多的1950年,发病7896例,占累计发病的48.9%。发病最少的1959年,发病5例。防治站开展防治工作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63年以来的23年间,没有发现病人。
肺结核1975年9月~1979年5月,先后对县服务公司职工、魏庄公社石桥大队、刘圩公社新庄大队、沙沟公社三巷大队进行结核病抽样调查,查出结核病患者100人,占实检人数的3.07%。1975年9月,对县服务公司811名职工进行肺结核病检查,受检人数占职工总人数97.5%,其中男429人,占男职工的97.5%,女382人,占女职工的97.4%,查出结核病患者44人,其中男38人,女6人;1976年10月,对魏庄公社石桥大队的623人进行结核病检查,受检人数占总人口的56.9%,其中男322人,占51.7%,女301人,占48.3%,查出结核病患者16人,患病率2.6%;1977年9月,对刘圩公社新庄大队进行结核病检查,实检664人,占总人口的51.7%,其中男346人,占受检人数的52.2%,女318人,占受检人数的51.1%,查出结核病患者25人,占实检人数的3.8%;1979年5月17至30日,在沙沟三巷大队(系全国646个结核病流行调查点之一)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复查,查出肺结核患者15人,患病率1.29%。对查出的结核病患者,每年均给予抗结核药物的系统治疗,每3个月查痰1次,每6个月胸透1次,每年摄片1次,至痊愈为止。
白喉1951年~1978年,全县累计发现白喉患者1452例,死亡191人,病死率13.2%。其中1955年~1958年最多,发病761例,占总数的52.4%,病死107人,病死率14.1%。1956年,省卫生厅派调查组来县对龙亢区逐户调查127人,做白喉杆菌培养48例,阳性12例。同时成立怀远、蒙城、濉溪三县白喉防治站,进行联合防治。对8岁以下儿童全部进行白喉类毒素注射。当年,全县发现白喉患者302例,因治疗及时,仅死亡3人。
1950年~1985年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


1951年~1985年各种疫(菌)苗预防接种人次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