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遗址
1.双崮堆:位于县城北1.5公里,今苏集乡普渡村南300米,宿怀公路东侧,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50米,高4米。以遗址有两个崮堆而得名。
1981年5月文物普查期间采集到大量蚌壳、鹿角、陶器残片、鱼网坠、陶纺轮、鼎足、罐鼻、陶球、红烧土块、泥质红衣陶碗残片等。1982年秋再次实地考查,采集标本32件,内有石斧一件、砥砺石2块。陶片质地以夹沙红陶、褐陶为主,泥质红衣陶次之,黑陶很少。纹饰有绳纹、坑点纹、指纹、划纹等。根据标本和文化堆积层分析,双崮堆遗址为新石器早期遗址。现为农田。
2.禹会遗址:亦称禹墟,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淮河东岸,蚌(埠)、淮(南)公路西侧,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1982年3月至1985年4月先后三次对遗址进行普查,采集到鼎足、鬼脸足、陶网坠、陶纺轮、残石器等标本56件,其质地与双崮堆遗址相同,经省考古所鉴定属新石器文化遗址。现为农田。
3.唐崮堆遗址: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唐集乡唐集村西200米,怀(远)、潘(集)公路北侧50米处,呈正方形,150米见方,高3米。1983、1984年文物普查期间采集到鼎足3件、鬲足20件、陶片30件。鼎足为夹沙红陶,鬲足为夹沙灰陶,有尖足和矮平足之别。陶片有夹砂红陶、黑陶、泥质陶。纹饰有绳纹、堆纹、网纹等。经省考古所鉴定为商周时代文化遗址。现为农田。
4.果园寺: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今淝河区岭集乡中南村南淝河之中,四周环水,为一土岛,呈椭圆形,现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高出水面7米。唐代曾在此建有果园寺,故名果园寺遗址。1983年、1985年4月,县文物管理所两次前往考查,采集到陶器残片18件,鼎足2件,鬲足10件。陶片质地为夹沙红陶、灰陶及泥质黑陶。饰纹有绳纹、弦纹、堆纹。经鉴定,上层为商周时代文化遗址,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古城址
1.当涂县城址: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今马头城北0.5公里新庄村南。汉,设当涂侯国,城址先设涂山北麓,后为淮水湮圮,移筑于马头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封魏不害为当涂侯,属九江郡。王莽新政时(公元9——25年)改称山聚,后汉复置当涂县,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再置。东晋成帝时侨迁江南故城废。穆帝升平三年(359年),豫州刺使谢万遣征虏将军刘健重修马头城。后齐置荆山郡,辖马头。隋开皇初年废郡改设涂山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废。
1983年6月,县文化局文物组开展第一次文物普查时,进行了实地考查。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西距淮河300米。地表面暴露出大量绳纹筒瓦片,板瓦片,背面饰大方格纹。同时征集到铜箭镞1件、残石器1件、灰陶罐1件。遗址上现为村庄和农田。
2.向城址:据怀远县《嘉庆县志》卷十三“城戍考”记载:“古向城在县西四十里涡水之阳,今为故县村”,即今双沟乡宫村附近。《水经注卷二十三》记北淝水走向“北淝水又东南径向县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向国也’”,即距县城北三十里今淝河之北的古城乡附近。这就有古向城位于“县西”和“县北”两种说法。1985年,怀远县文物管理所文物普查时,对县北三十里古城乡的古城址进行了考查。古城址座落在古城乡政府南300米,南距北淝河200米,东西为村舍或农田,为南北方向的近方形的夯筑土城。每边长约400米,城址高出地面1~3米。地表面暴露大量战国晚期的元珠纹、小菱形纹板瓦,西汉时期的陶水管、陶豆、豆柄等陶器残片和瓦砾。先后征集到文物5件,其中有牛鼻耳式灰陶罐1只、粗绳纹筒瓦1块、“千秋万岁”瓦当1个、云纹瓦当2个,以及大量的板瓦、铺地等筹建筑材料,还有战国时期楚国铸行的蚁鼻铜钱等文物。均为西汉时期或汉代以前的遗物。经文物考古工作者考查鉴定,距县城北三十里古城乡的古城址即是西汉时期的古向县城址。上海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也主此说,其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秦汉分册也将向县标注于此。
3.平阿故城址: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耿集乡魏家洼村平阿山南麓,东、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大清一统志》记载: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封王谭为平阿侯,属沛郡,后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更封耿阜为平阿侯。后改县,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东晋后废。1984年文物普查时实测,故城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城北部遗物较多,瓦砾堆积层颇厚,大板瓦、筒瓦残片到处可见。曾出土陶罐、陶瓷等器物,并发现古井多口。
4.荆山城:位于荆山半腰。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置荆山军,平南将军杨大眼为镇荆山而筑城。梁普通五年(524年)九月北兖州刺史赵学悦攻克荆山。北齐置荆山郡,隋废。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建怀远军,兼置荆山县。元,改军为县。城墙沿山势修筑,东起白乳泉,西至凤凰池,全长3500米。现旧城址尚存老城埂,墙基宽4米,残高1~2米。山顶启王宫西侧尚有城垛6个,垛高4.3米,宽10米。古城遗址,依崖跨涧,蜿蜒曲折,颇为壮观。
5.义成城:又称拖城、褚城、涡口城。位于今县城东北8公里大岗乡裔湾村。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封甘延寿为义成侯守此,属沛郡,后汉改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东晋废。魏,复置,为义成县,属仁州临淮郡。齐,划属谷阳县。1984年文物普查时实测,遗址长宽各400米左右,地表上存有大量的绳纹陶片、蚌壳片,采集到陶网坠1个。
6.曲阳城: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今龙头坝之西,洛河之滨。古城东西长约数百米,为汉时曲阳侯国,王莽新政时称为延平亭。晋废。后魏复置县,属沛郡。梁置九江郡,后齐废郡设县,不久废。
7.葛山城:位于县城西22公里今河溜乡东葛山寺。北魏设葛城戍,后汉时建县,属龙亢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并入龙亢县。隋开皇六年(586年)为戍,十六年(596年)废。
8.湄城:位于县城南30公里今永平岗的汤渔湖,北魏时建。现尚有遗址可寻。
9.白鹿城: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今刘集乡。北魏时建,梁武帝置萧县,属谯州汴郡。
10.团城:位于县城西北13公里淝河南岸,周围约一华里,系北魏时所建,现尚有遗址可寻。
11.梁城:位于县城南30公里,今众兴集。北魏时建。
12.新城:位于县城南30公里今新城口。梁大通元年(527年)置马头郡,北齐改为马头县,隋初废。
13.柴王城:俗称“霸王城”。位于县城西北38公里今龙亢集北,周围长2.5公里,为五代周显德南征时驻兵处。
14.边军城:位于县城北今马头集,为南宋江淮安抚使夏贵所建。
三、古建筑
(一)庙宇寺院:
禹王宫:位于县城东南,淮河东岸的涂山之巅,何年始建,无考。据《名胜志》唐袁思邈记载:“汉高祖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立禹王庙,以镇涂山”。由此推测,禹王宫的创建年代,已相当久远。庙内主要建筑有禹王殿和启母殿,禹王殿的正面是泥胎彩绘的大禹塑像,身着黄服,头戴冕旒。造形神态端庄、气韵非凡。“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2年重新按原样修复。禹王殿前排是幢穿堂客厅,道院中建有左右耳房。内有碑刻。禹王宫后层是启母殿,因年久失修,只剩下残墙颓圯。禹王宫占地近50亩,现存房舍20间。1985年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王庙:位于荆山之巅,建于何年无考。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怀远县志》载:“明景泰三年(1452年)郡侯仲公,尝临是邦,于此王庙遗址,命役除去瓦砾,芟去杂草,慷慨捐俸,建殿五楹”,至景泰四年(1453年)三月十五日建成。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日军所毁。
三皇庙:又名先医庙。位于荆山北麓白乳泉北黄土岗顶。始建于宋代。是古代祭祀医神之庙。庙内塑有伏羲、神农、轩辕神医的泥胎彩像,故名“三皇庙”。三皇庙是座西面东的四合院,有房屋14间。建国后,神像被毁,改为县人民医院职工住宅。1985年辟为县博物馆。开始重新修建。
关帝庙:位于荆山北麓,东岳宫北侧(现省水电学校院内)。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邑人张锡、梅烈、路环等协力所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县丞陈世佩倡率重修,建有大殿3间,耳房9间,两层门楼一座。殿内原供关圣大帝神位。建国后神位被毁,建筑仍在。但因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
天后宫:位于现永平街东段。清咸丰年间由闽籍移民捐资兴建。宫座南面北,分前后两殿,中建戏楼一座。内供泥胎天后圣母。建国初被毁。
大圣寺:亦名功德林。位于白乳泉东首100米处。始建于宋雍熙元年(984年),元朝末年废弃。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正德、嘉靖、万历、崇祯、乾隆年间迭有修茸。寺后原有南坛,又名神祗坛,亦称风云雷雨山川坛。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是古人祭祀国泰年丰之地。现仅存院廓。
三元宫:亦称三官祠。明万历年间建。位于县城劳动街西首。原建有山门一间,东西庑各3间,南侧为正殿。“三元”即“三官”,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为天官,七月十五日中元为地官,十月十五日下元为水官,传说天官可赐福,地官可赦罪,水官可解危。旧俗有三元节,即道教的三元斋期。三元宫是祭祀“三官”之所。久废。
活奶奶庙:亦称奶奶庙,位于荆山东麓半山坡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传说此庙系一船商为感神恩而出资修建。庙内供奉观音菩萨和活奶奶神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庙会期,建国初被毁。
万寿庵:位于县城永平街西头。始建于清朝初年。庵院占地3亩,三层殿舍,座北面南。前殿塑有释迦牟尼、普贤、文殊等菩萨像,中殿塑有观音像,后殿塑有十八罗汉像。此庵毁于建国初期,现仅存中殿3间。
准提庵:亦称准提观音庙。位于劳动街西首,现光明旅社院内。建于明万历年间。庵堂原有屋宇两进,座南面北。庵内塑有准提观音像,三目十八臂。毁于建国初期。
果园寺: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今淝河区岭集乡中南村南淝河中土岛上,始建于唐朝,明朝中叶,更名中南海。有正殿三间,中塑观音菩萨座像,旁塑八大金刚,十八罗汉神像,侧建耳房6间。咸丰六年(1856年),寿州团练总领苗沛霖领兵镇压张隆所率捻军时被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毁于战火。
纯阳道院:亦称吕祖殿,位于白乳泉院内,座南面北,砖、石、小瓦结构,清光绪年间,由邑人宫尔铎捐资修建。大殿4间,正厅有吕洞宾铜铸像一尊,重250公斤,毁于“文化大革命”,1983年重塑。
(二)楼亭祠坊
青云楼:又名梓潼阁。原建于县学尊经阁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县丞陈世佩等捐资重建于抱璞岩右侧。座西面东,依山就势而建,重檐翘角,错落有致,气势非凡,环境清幽,系古代文人雅集、览胜之地。楼内藏有唐朝胡曾的《抱璞岩》诗碑,上书:“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还有宋黄庭坚《大雅堂记》,元赵孟等书法家的手书石刻,冯梦龙等九老唱和诗等。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现仅存戏楼1座,瓦屋6间。1982年8月2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淮楼:位于荆山北麓白乳泉院内。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安徽省督军马联甲赴亳县禁烟过此,捐款于白乳泉西北侧兴建。楼分两层六间,砖、石、小瓦结构。楼上留有历代文人墨客的名联,其中岭南廖康健撰写的一联:“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乘长风冲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瓯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已成脍炙人口的佳句。每当初夏初晴,游人乘兴登楼,细品羽经,极目远眺,漫山榴花艳艳,长淮帆影点点,景色秀丽,令人神往。1965年现代诗人郭沫若亲笔为“望淮楼”题字,更给望淮楼增辉。
二仙祠:位于荆山北麓西门岗西首50米处,始建于明代。为纪念鲁班、张班二仙所建。原有大殿3间,耳房3间,戏楼1座,原是木工、石工、泥瓦工等手工业者聚集祭祀之所。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为二仙祠会期,现已改建为县福利院。
独木祠:位于永平街现棉织厂内。始建于清初。系潘姓祠堂,传说祠堂大厅木料只用一棵大树建成,故名独木祠,现尚存大殿3间。
梅风亭:亦名梅发亭,位于白乳泉右侧数十步的山坡上,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怀远驻军首领龚梅风奠基,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淮水上警察局局长梅发奎捐款建造,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成。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邑人王自修将亭改名为“半山亭”。此亭至今保存完好。
桓傅故里石坊: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龙亢集涡河北岸。龙亢乃东汉太子少傅桓荣的故里,相传桓荣被拜为太常时,龙亢就建有积善门,后人为纪念这位经学家,在积善门南首建一石坊,高5米,宽4米,上镶有石刻“桓傅故里”四字。每字约一尺见方,阴文。明万历四年(1576年)重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1955年,因筑涡河大堤被拆。1984年10月,龙亢区公所按原形重建。
双烈祠:位于白乳泉右侧上方数十步“梅风亭”旁,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县政府拨款兴建,青砖小瓦,古朴无华,周围松柏掩映,庄严肃穆。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宋玉琳、程良二烈士而建。
四、古墓葬
建国后,境内发现古墓葬(群)34处。主要墓葬有:
桓氏墓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今龙亢乡关庙村唐庄东250米处,系东汉大经学家桓荣家族墓。桓荣,字春卿,龙亢人,东汉经学大师。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被光武帝刘秀拜为议郎,井进宫教授太子刘庄。建武二十八年(52年)拜为太子少傅。刘庄即帝位后,封其为关内侯,死后明帝亲自为其送葬。墓有两座,南墓长80米,宽50米,高8米;北墓长50米,宽40米,高6米。1982年8月12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阿山古墓群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平阿山东麓缓坡上。有古墓多座。现存有三座大型夯土墓葬。墓底径20米以上,高约4米。系汉代平阿国贵族墓。地方人称皇姑坟。1982年8月2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1月21日,省考古研究所和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其中一座进行发掘,发现墓为石椁木棺墓,已被盗多次。出土文物有铜熏炉、镂空玉雕、玉塞、铜带钩等5件,其中镂空玉雕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常遇春祖墓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今常坟乡东北300米淮河大堤之下,系明代开平王常遇春之曾祖、祖父母、父母墓葬。常遇春,字伯仁,怀远常坟永平乡人。朱元璋渡江南下时,常任先锋,攻打采石矶,大破元兵。攻下南京后,因功勋卓著,被册封为鄂国公。后任征虏副将军,在北伐回师途中暴亡,卒年四十。朱元璋追封开平王,为其举行隆重葬礼,葬于南京明孝陵。其曾祖、祖父母,父母死后均葬于原籍。墓前修有神道,两侧置有石羊、石狮、石马、石人等石雕。1954年修筑淮河大堤时,被压于堤下,现仅存几个土冢。
年富墓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今胡口乡杨家楼村北青沟河南岸。年富,字大有,怀远杨家楼人。明天顺年间,曾任户部侍郎,巡抚山东,因居官廉正,升为户部尚书。天顺八年(1464年),因疽病殁,终年70岁。墓前原有神道碑、享堂,现已荡然无存。墓冢封土高1米,方圆不足15米。1982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应聘墓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淮河东岸涂山西麓。杨应聘,字行可,怀远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初任浙江乌程县令,后因政绩卓著,先后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光禄寺少卿、宁夏巡抚、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等职。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在住所病殁。墓封土高约4米,占地1亩,墓前辟有神道,立神道碑两统,以及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等。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85年经探测,此墓系砖墓。
李远墓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今龙亢区寨头乡钮湾村。李远,明代大将,建文年间,曾跟随朱能,为燕王朱棣建立政权立下奇功。墓封土高约3米,占地30平方米。
五、馆藏文物
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出土文物333件,古币6872枚。
1.石器2件。
石锛:1979年秋于禹会村遗址出土。长4.6厘米,呈梯形,青石料。通体经过磨制,石质光润、斜刃,刃宽3厘米,厚1.3厘米。为新石器时期工具。
三足石砚:1966年在褚集乡门北杨村东一座古墓中出土。石砚直径16厘米,厚1.5厘米,足高1.7厘米,砚面上有长8厘米,宽6厘米的平面。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2.陶器55件,其中有:
陶网坠:1982年9月于涡河北岸双崮堆遗址出土。网坠长4厘米,宽2.4厘米,为新石器时期工具。
陶瓶:1983年万福回汉乡一古墓中出土,高27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16厘米。鼓腹,腹径32厘米。腹上部有三周凸棱,每条突棱中间有凹槽两道,两突棱之间饰鸟纹图案,并有人面贴耳一对,口至腹部施以青黄釉。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西汉时期文物,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四耳瓶:1981年春于淝河乡一古墓中出土。瓶高30厘米,上有盘口,口径12.5厘米,中有细颈,颈长10.5厘米,下腹径20厘米,底径12.5厘米。口沿至下腹中部施以青色釉,肩部有弦纹四道,有绳鼻附耳4个。经省文物鉴定为隋朝时期文物,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双系罐:1985年于东庙窑厂出土。高21厘米,鼓腹,上口径10厘米,腹径25厘米,通体有弦棱纹30道,口沿至腹部施青黄色釉,肩部有一对树叶纹附耳。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西汉时期文物,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四系罐:1981年于禹会村遗址出土。高28.5厘米。鼓腹,盘口,口径8厘米,腹径23厘米,底径12.5厘米。口沿至腹部均施棕黄色釉,肩部有鼻四个。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唐代用以盛酒或水的器物,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陶注:1979年征集。注高10.3厘米,鼓腹盘口,口径8.5厘米,腹径12厘米,通体施釉,口沿有贴花三朵,肩部有贴花四朵,附耳两只,把手一个。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唐代文物,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陶钵:1985年4月涡河北双崮堆遗址出土。钵高4.2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3厘米,夹沙红陶,系新石器时代器物。
3.瓷器89件,其中有:
瓷枕:1983年春于小涂山北麓古墓中出土。枕长13.5厘米,厚7厘米,枕中宽9.2厘米,枕底长13厘米,枕底无釉,余均施黑釉。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唐代瓷器,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影青瓷碗:1983年于荆山北麓三皇庙出土。碗口径17.8厘米,底径5.5厘米,环足高0.5厘米,通高6厘米。出土时口略残,施青釉。系宋代瓷器。
高足碗:1978年于荆山西麓农机二厂建筑工地出土。通高8.6厘米,足高2.4厘米。通体内外施青釉,完好无损。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系元代瓷器。
4.铜器58件,其中有:
青铜剑:1975年于双桥古阳城遗址出土。剑身长42厘米,宽4厘米,圆柄,直径3.5厘米,基柄长8.5厘米,刃部光洁、锋利,扣之铮铮有声。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战国时期青铜剑,为实用兵器。
莲生贵子镜:1982年于燕集乡何小庄北一古墓中出土。六角连弧形,直径13.2厘米,厚0.6厘米,背后有两片荷叶,每片荷叶上站一裸体儿童,手持莲蓬,相互嬉戏。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唐代文物,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总领之印:1980年于兰桥乡肖嘴村征集。印呈正方形,边长7.2厘米,厚1.3厘米,钮高2.5厘米,重1500克。“总领之印”四字为九曲叠文,为金代军中征戌之物。《金史·百官志》记载:“金宣宗元光年间招义军,置总领使……正大二年(1225年)更总领名都尉,升秩为四品,四年又升为从三品。”可证总领与元帅为一名称、品级,此印至今被发现者甚少,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军制沿革及军事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例证。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5.玉器95件,其中:
镂空玉雕:1984年12月于唐集皇姑坟中出土。玉雕长7厘米,厚4.5厘米,呈椭圆形,通体镂空,雕有三条变态龙,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汉代玉器,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6.古币6872枚,内有战国时期蚁鼻钱1枚,铜质,楚国货币,也称鬼脸钱;秦汉货币“秦半两”2枚;汉至隋朝五铢钱26枚;王莽时期布币1枚。
7.古铁器3件,其中铁炮一门,炮身长113.5厘米,口径10.2厘米,重150公斤,清咸丰年间铸造。1983年5月于县政府招待所建筑工地出土。
8.石刻、石雕33件,其中碑刻15块,石、砖雕18件。
苏轼手书诗碑:现存涂山之巅禹王宫西院吕祖殿内,嵌在墙壁上。碑宽0.7米,高1.26米,石质青润。其上正楷阴刻苏轼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三月三日携儿苏迨、苏过游涂山留宿禹王宫赋诗一首:“川锁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大圣寺桥碑:原存白乳泉院内,1983年文物普查时移存县文物管理所。碑高1.4米,宽0.68米,厚0.15米,上阴刻大圣寺桥的座落位置,周围环境及建桥经过。
民望医院碑:存原民望医院(现省水利电力学校),1981年文物普查时移存县文物管理所。上用中英文两种文字阴刻民望医院建院宗旨和时间。
9.化石1件
淮河古象化石:1972年冬于县境茨淮新河工地出土。化石长8米,高4米。从化石的骨缝和骨骼的愈合,门齿的“年轮”和臼齿磨蚀等情况推算,此象是年龄约在60岁以上的老年公象。其臼齿成窄形,齿板19个,齿脊频率48,齿脊呈长条形,中部扩大,成菱形图案,属于古菱齿象的一个亚种,定名为“淮河古菱齿象”。是我国发现的一具比较完整的古象化石。它的发现,为了解古菱齿象的体质、形态、分门及其起源、发展、衰落的历史,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实证。现存安徽省博物馆的“古生物陈列室”内。被定为国家特级文物。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