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一)县文化馆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设民众教育馆。抗日战争期间,民教馆随县政府迁往龙亢,汪伪县公署在县城重设民众教育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教馆迁回县城。解放后,民众教育馆改称人民文化馆。1951年改称文化馆。馆址先后设文昌街邱家公馆和新城隍庙,1963年迁文昌街北头。有房屋14间,辟有阅览室、游艺室,代管文物、图书工作。1980年,图书、文物分出单设。1985年县文化馆新建古典式三层文化活动楼和榴花剧院,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辟有曲艺、电视、歌舞、展览厅和棋艺、科技、书画、音乐、阅览、老干部活动室。
(二)区、乡文化馆、站
1950年,龙亢区建立第一个文化站。1952年~1954年,相继建立马城、朱疃、河溜、包集、曹老集、沙沟6区文化站。1957年,撤曹老集、包集、马城、朱疃文化站,建立包集、马城、龙亢文化分馆。1958年,常坟乡建立第一个民办文化站,褚集、支湖等乡也相继建立。年底全县有3个文化分馆、8个文化站。60至70年代,区、乡文化馆站几经撤、建、并、分,至1978年,全县有公社文化站21个。1980年,撤公社文化站,建区文化分馆11个。1985年底,全县有区(镇)文化分馆12个,县办文化站4个,乡办文化站59个,村办文化室127个,专职文化干部22人,兼职文化干部59人。
二、民间文艺
(一)曲艺
建国前,县境流行评书、大鼓、扬琴、端公腔等曲艺形式,艺人无组织,多在农闲季节自行演出。建国后,民间艺人统由文化部门管理。1978年建曲艺协会,时有艺人62人。1985年底,尚存48人,其中琴书8人,大鼓13人,魔术、杂技27人。
1.评书:俗称评词。说书者以条桌一张,惊堂木一方,纸扇一折为道具,以白话或方言讲述故事,带有动作表演,通俗易懂。民国年间,评书艺人常年活动在县城、河溜、龙亢游乐场内。较有影响的艺人有小松子(艺名)、王大吹(艺名)、杨士秀等人。建国后,艺人主要集中在县城,有杨士秀、邵富科等。演唱书目有《三侠剑》、《七侠五义》、《彭公案》等。
2.大鼓: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鸳鸯板或月牙板,边击边唱,唱叙相间,配有动作。声音嘶哑,音色特殊。境内现有艺人13人。主要书目有《万花楼》,《罗通扫北》,《孙膑下山》等。
3.琴书:以女艺人演唱较多,可单人演唱或二人对唱,音色清悦婉转,颇受群众喜爱。建国前,多为外地艺人来县演出。1950年后,泗县艺人袁月侠、蚌埠艺人齐凌兰常在县境城乡演唱。同时,不少人拜师学艺,琴书艺人逐渐增多。1978年有艺人22人。至1985年尚有8名琴书艺人持证演出。主要书目有《包公案》,《金簪玉环记》,《十把穿金扇》等。
4.端公腔:又称太平鼓,是流行在沿淮一带独特的民间艺术。传说源于道教,宗教迷信色彩较浓。后来逐渐演变成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丰收年际更盛。
太平鼓,用直径尺余的铁圈,蒙以狗皮,手柄处坠以铁环数只,击鼓时摇动手柄,叮当有声,边唱边舞。书目有《休丁香》,《银花墙》,《白寡妇》,《十把穿金扇》等。清末,邑人陈獬编著的《城隍庙》书目,乡土气息浓,俚语诙谐,颇受欢迎。建国后,端公腔技艺逐渐失传。
(二)音乐
1.锣鼓棚
一般于庙会期间出现。虎腿架上扎以绸棚,四面缀以珠穗,四角扎上果蔬彩灯。棚内放置6种打击乐器,丝、竹、管、弦排列四旁,四人抬棚,演奏者边走、边打、边吹、边拉。演奏曲目有流水板“老八板”、“水龙吟”和慢板“柳青娘”等。
2.唢呐
俗称“喇叭”、“响手”,多在民间婚丧喜庆时演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取缔。1978年后再兴。1985年底遍及农村。双桥区荣志田唢呐班由祖孙三代组成。《人民日报》记者曾登门采访,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
(三)舞蹈
境内历来流行花鼓灯、狮子、龙灯、河蚌、抬阁、高跷、跑驴、小车、旱船及豹子会、滚叉、大头娃娃等民间舞蹈。多在庙会、春节、元宵节期间演出。建国后,秧歌、腰鼓、挑花篮子等新型舞蹈传入县境。抬阁、豹子会、滚叉、大头娃娃舞逐渐消失。“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被禁锢。1978年后恢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花鼓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