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航道
境内主要航道有淮河、涡河、茨淮新河、符怀新河。
淮河:南从常坟区南湖村入境,过荆、涂山峡折东经蚌埠闸出境,境内长39.5公里,河面宽500~1000米,一般水深5~10米,可常年通航300吨级货轮。
涡河:西从龙亢区炮台沟入境,至县城东北入淮,境内长55公里。近百年来,因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至使河道淤塞严重。建国后,经清障、疏浚、裁弯、取直,正常水深已达5~8米,上游可达蒙城、涡阳,常年通航百吨级船舶。
茨淮新河:1971年开挖,全长137公里,县境段长40.2公里,流经回汉、甘刘、万福、兰桥、柳沟等乡,河宽300米,水深5~10米,常年通航200吨级船舶。
符怀新河:1958年开挖,自涡河老河湾起,向北于固镇县境内入浍河。县境段长20.4公里,河宽50米,水深5~10米,季节通航。
二、港口
县境现有港站7个,年货物吞吐量约55.7万吨。
怀远港位于县城涡淮三角地带,东距蚌埠市14公里,为我县最早形成的港口。
客运码头原在外河口(涡河入淮处),1959年迁至水门口,新建码头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趸船一艘,铁质跳板一块。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积240平方米,备有木条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建国前只有自然坡岸货运码头,南起上洪,北至涡口,向西透迤达龟山头长约4000米河岸,皆可舶船。30年代初,美国人在小东门外淮河沿,修台级式和直立式浆砌块石专用码头两座,时称“洋码头”,建国后经过扩修,一度用作蚌怀公路的轮渡码头。1965年公路改道,改为民用渡口。同年县化肥厂在荆山南麓淮河沿建直立式水泥码头1座,长40米,可供200~300吨级船只停靠。另河北小街码头,长50米,可停靠300吨级船只。厂矿企业的煤炭、竹木等专用码头,均可停靠百吨级船只。
1984年,国家投资105万元,在涡河小渡口修建“重力式沉箱码头”1座,1985年竣工,岸线长200米,前沿水深3~5米,能停靠500吨位的驳船,库场面积17500平方米,有吊车设备,装卸便利,年吞吐量40万吨。
常坟港位于县城南26公里的淮河西岸,南距淮南市田家庵20公里,原为渡口。建国后设客运分站,1981年修建直立式码头40米,有24米混凝土趸船1艘。货运为自然坡岸码头,可停靠100吨级船只,年吞吐量5万吨。
龙亢港位于县城西46公里的涡河北岸,属自然坡岸码头,可停靠100吨级船只,抗日战争时期,为皖北盐、粮、百货中转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约5万吨。
上桥闸跨茨淮新河,距县城10公里,船闸两侧设立式码头,可停靠200~300吨级驳船,年吞吐量约7万吨。
三、渡口
境内涡河、淮河、茨淮新河横贯全县南北,河面宽阔,除部分桥梁可通外,其余全靠渡运。现涡河段有渡口35处,淮河段有9处,茨淮新河段有20处,计64处。
(一)淮河主要交通渡——上洪渡口
此渡口位于涂山脚下,左岸在上洪村,右岸在县城南仓村口,始用于宋宝祐祐五年(1275年),初为私渡。民国九年(1920年),蚌阜公路通车后,改为官渡,隶属蚌埠航运站。备人力木制平舱船二只(时称大码船)日渡车辆数十辆。民国二十年(1931年)美国基督教会出资筑成混凝土台阶码头。抗日战争时期,由日伪水上稽查队接管,常驻1个班。抗战胜利后,改由蚌埠淮河航运管理站管理。建国后,由怀远县航运站经营。50年代中期,由于运输量不断增加,渡船改用小火轮拖带,日客流量近千人,车流量约100余辆。1959年蚌埠淮河大桥建成后,客、货车辆改道,上洪渡口改为农渡。1982年县人民政府为方便淮南线运输,拨款恢复轮渡,1983年渡口由上洪乡农民承包。现有钢驳1艘、木机船1只、小木船8只。日客运量5000余人次,车流量近百辆。
(二)涡河交通渡——文昌阁渡口
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县城文昌阁,是沟通城乡的主要渡口。始用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初为私营渡口。民国年间由保公所经营,有木船多只。抗日战争期间,由日伪水上稽查队管理。抗战结束后,由城关区建国镇经营。建国后,由城关区引凤乡接管。1959年蚌埠淮河大桥通车后,蚌阜公路客货车辆由此渡运,增加渡运设备,改为轮渡,由县交通局直接管理。日渡客货汽车与大中型拖拉机300余辆,年客运量200万人次。1964年涡河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停运,改为农渡,管理权转交城关镇引风办事处。此渡口现有钢驳3艘、木船9只,日客运量仍近万人次。
(三)涡河农渡——龙亢渡口
此渡口位于龙亢镇口,清末时有浮桥两座,后被水毁。民国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龙亢镇为豫皖苏区主要抗日根据地,龙亢渡口位处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交界处,川、陕、鄂、豫等省商贩为牟取厚利,多冒险到此交易,时龙亢镇有“小上海”之称,日客流量在万人以上,抗战胜利后冷落。建国后,随水陆交通运输量的增加,龙亢渡于1981年由县拨款4.2万元,地方筹款3千元,购置小火轮1艘,建筑新码头1座。此渡口现有水泥驳船一艘、机动钢驳一艘、木船12只。日渡机动车辆50余辆,日客运量近5000人次。
四、水运工具
建国前涡淮流域的木帆船,船型基本相似,船长约7~10米,宽2米,头平尾翘,独桅或双桅,吃水浅,稳性好,一般载重10~20吨不等,适用于内河航行。此外,客籍船有尖头划子、对联划子等。建国后,县航运部门不断对船舶进行更新改造,绝大部分木船已被新型机动船所取代。现主要船舶类型有:
(一)挂机船,船尾部装有5~12匹马力的柴油机和一部挂桨机,靠机械操作航行,70年代初引进。
(二)水泥机驳,钢筋水泥船体,头微翘,尾稍平,船身长10余米,舱深,有货舱、机舱、驾驶室,1971年引进。1972年县水运公司船厂开始自行设计制造,承载量60~100吨。
怀远县渡口、渡船一览表


(三)拖轮头高,尾低、身短,前上部为驾驶室,后底部为轮机室,马力大,航速快,液压控舵,机械起锚,装有三色指示灯,为现在航运中主要工具。
(四)趸船身长,面宽,专供轮船停靠,大小不等,有木质、铁质、钢筋混凝土三种结构。
此外,还有渔民用的渔划子、渡口用的小划船、小型轮驳、旅游艇等。
五、运输
(一)客运
火轮客运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正阳关始发,终点蚌埠。宣统元年(1909年),
部分年度水上运输量


蚌埠利淮轮船有限公司购买“济淮”、“皖北”、“正阳”三艘轮船,经营蚌埠至正阳关、蚌埠至怀远客运。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蚌埠成立“轮业公票处”,在怀远设立办事处。蚌怀短班轮船,日往返10次,客流量约800人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因“江宁”轮锅炉爆炸,50多人伤亡,乘客一度锐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伪成立蚌埠“内河轮船公司”,怀远设站,恢复蚌正、蚌怀客运线。抗战胜利后,蚌埠“江淮轮船公司”接办营运,出入旅客日平均近千人次。
建国后,省淮河航运局成立,1950年恢复蚌怀、蚌正航班。1953年开辟蚌蒙航线。1979年5月,开辟通往茨淮新河的蚌阚(疃)航线,年客运量,起伏不定,从1956年至1980年,长期徘徊于三四十万人次,最高为1971年,达64万人次。1981年始,客运量日趋下降,至1982年底,客运量平均年降低5万人左右。客运下降主因淮河蚌埠闸碍航、上下游落差很大,船只进入船闸后,蓄水、排水,加长了旅途时间,旅客多改乘汽车。
(二)货运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凤阳厘金局在县城外河口设置“大关”,拦河征税,不过关者可免征,因而涡淮沿岸,帆樯林立,泊船常达千艘,形成货物的集散地。上水货运以食盐、京广货为主,下水货运以粮食、山货、干鲜为主。县内有大小船行20余家,航线远至河南、江苏。抗日战争时期,县城沦陷,河道被封锁,仅存29艘小船,从事短途航运。抗战胜利后,商业形势稍有好转,对外航运亦稍有恢复。
建国后,1953年县人民政府对船只进行了定户口、定港籍、定航线管理,成立两个水运互助组。1956年建立水上运输合作社,有木帆船196艘,1623吨,社员1156人。1981年成立县航运公司,隶属县交通局,下辖15个船队,从业2760人。70年代,船舶向机械化方向发展,改造、购置机帆船与小拖轮,至1981年,全县货运船舶全部改为拖轮拖带或改为挂机船。1982年,农民个体专业运输业不断增加,运输结构发生变化,农副产品调运增加,航线延伸到上海、浙江、江苏,沿长江上溯至武汉。1985年货运量增至20.7万吨,较1950年1.8万吨,增长10.5倍,周转量6993万吨公里,较1950年9.1万吨,增长767.5倍。
六、管理
民国时期县境水上运输业由怀远县水上警察局和船舶管理所管理。
建国初,受怀远县民船公司和宿县地区航运办事处怀远联运站双重领导。1953年5月,民船公司与联运站合并,由“安徽省交通厅淮河航运管理局怀远航运管理站”统一管理。
1954年,航运站在贯彻“三统”(统一运价、统一票证、统一调度)的政策中,实行以计划运输为主,加强计划管理,组织货源,统一平衡安排。运力不足时,增派外地船只,运力有余时,船只外调。1979年设专职航政员,负责监督全县大小船只的安全生产,船只丈检、更新、改造、买卖、报废审批及船舶进出口签证登记,驾驶员和机务员的技术培训考核,调查处理县境发生的水上事故等业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陆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