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输电线路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十二门塘线:1956年架设,是我县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由田家庵一蚌埠高压线157号杆处“T”接到十二门塘电力排灌站,长1.5公里,木杆木横担,LGJ-35型导线,省水利电力厅投资施工。1964年改为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电源来自淮南电厂。现仍正常运行。
蚌怀1#线:1959年元月开始架设,1960年8月架成,全长16.9公里,木杆151基,木横担兀型架设,悬式瓷瓶,LGJ—75导线,电源来自蚌埠西郊变电所,始以6千伏电压投运。1961年5月改35千伏电压送电。1964年蚌埠供电局投资换为水泥杆叉骨型铁横担,悬式瓷瓶,LGJ-95导线,1976年7月,110千伏线路投运后,该线转为备用。
怀上线:1959年11月,县水利局投资架设,起自县变电所至上桥电灌站。全长7.7公里,水泥杆75基,叉骨型木横担,悬式瓷瓶,LGJ-50导线,1976年改为铁横担,LGJ—95导线。
怀沙线:1962年11月开工,1963年3月架成,起至涡河大桥北端蚌怀1#线T接,北至沙沟杨郢电灌站,长5.88公里,水泥杆63基,铁横担,悬式瓷瓶,LJ—50导线,1967年改为T接怀远至前瓦房输电线路,长0.5公里。
怀吴线:1966年,县水利局投资架设,起自县变电所,至吴家沟电灌站,全长11公里,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LGJ—50导线。1967年撤除,改为“T”接怀远至双桥输电线路,长1.5公里,LJ-70导线。
怀龙1#线:1967年,省农垦厅投资架设,起自县变电所,至龙亢变电所,全长36.7公里,水泥杆288基,其中耐张杆16基,木横担,针式瓷瓶,LJ—50导线。
怀前线:1967年3月,县水利局投资架设,起自县变电所,至前瓦房变电所,全长14.2公里,水泥杆129基,木横担,悬式瓷瓶,LJ—70导线,1983年改换成铁横担,LGJ—90导线。
汤张线:由原汤淮线(起自淮南电厂至凤台县西汤渔湖)延伸架设至常坟区汤渔湖。1968年架成,长6公里。1973年,延伸架通至张家沟电灌站,全长18.1公里,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LJ-50导线。
蚌怀2#线:1969年春施工,同年6月架成。与蚌怀1#线互为备用,起自蚌埠西郊变电所,沿涂山南侧,跨淮河至县变电所,全长16.16公里,水泥杆104基,淮河大跨40厘米,高45米等径水泥杆两基,铁横担,悬式瓷瓶,LGJ—95导线。1976年7月,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后,该线路从船厂82#杆开断,将淮河西4.2公里线路移交化肥厂。改名怀化2#线。
前包线:1973年怀远—前瓦房线“T”接至包集变电所,全长12.9公里,水泥杆134基,铁横担,悬式瓷瓶,LGJ—50导线。同时架设由前瓦房一包集线T接到火庙电灌站,长5.5公里,水泥杆LGJ—35导线。
上孙线:1975年架成,水利局投资,起自上桥变电所至孙庆变电所,长23.3公里,水泥杆上字型铁横担,悬式瓷瓶,LGJ—70导线。
上朱线:1975年架成,起自上桥变电所至朱疃变电所,全长16公里,水泥杆上字型铁横担,悬式瓷瓶,LGJ—35—50导线。
怀双线:1978年架成,水利局投资,起自县变电所至双桥变电所,长44.6公里,水泥杆316基,铁横担,一针两悬瓷瓶,LGJ—70导线。
怀翻线:起自县变电所至上桥翻水站的专用线路,全长7.5公里,1972年2月架成,杆塔39基,铁横担,悬式瓷瓶,LGJ—150导线,顶端防雷线为LJ—50裸铝线。
怀化线:是两条化肥厂专用线路,1978年架成,一是由蚌怀2#线开断,联接到怀远变电所,供该厂6千伏系统用电,长4.5公里,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LGJ—70导线;二是直接联系变电所供0.4千伏系统用电,长4.2公里,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LGJ—90导线。
龙邵线:1980年架成,起自龙亢变电所,至邵徐电灌站。长5.5公里,水泥杆铁横担,悬式瓷瓶,LJ—35导线。
(二)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
田宿线:是淮南电厂和淮北电厂联系线路,全长123.59公里,1977年春竣工投运。1976年,县110千伏变电所建成,田宿线在此开断,形成田怀与宿怀两线,纵穿县境,互为备用。田怀线全长38.04公里,于常坟区新桥村进入县境,境内长33.75公里;宿怀线全长85.55公里,于包集区君王乡进入县境,境内长49.75公里。全县立杆塔614基,其中跨河铁塔12基,21米等径水泥杆602基,铁横担悬式瓷瓶兀型架设,LGJ—150导线。
怀龙2#线:起自县110千伏变电所至龙亢变电所,全长34.4公里,1981年竣工,水泥杆135基,兀型铁横担悬式瓷瓶,LGJ—120导线,现以35千伏降压输电。
(三)10千伏输电线路
1959年,蚌怀1#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竣工投运后,首架怀城1#10千伏输电线路,长2.4公里,向城区送电。同时架设了变电所至化肥厂、东庙电灌站、排涝站三条10千伏线路。
1962年后,电力逐步通往农村,先后兴建上桥、龙亢、前瓦房、包集、朱疃、孙庄、常坟7个变电所。至1975年,架设10千伏农用输电线路33条,长273.08公里,分支线路132条,长133.35公里。
1978年后,建成孝仪、河溜、双桥变电所,共架设10千伏线路16条,长145.9公里,分支线路132条,长149.3公里,小蚌埠变电所到魏庄区梅桥乡10千伏线路长8公里,分支线22条,长25.2公里;T接蚌埠西郊变电所10千伏支线2条,长1.1公里。
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10千伏农用输电线路57条,长442.67公里,分支线447条,长525.43公里,总计968.1公里。全县电力网基本形成,11个区71个乡全部通电。
二、变电设施
至1985年,全县建110千伏变电所1个,35千伏变电所10个。安装110/35/10千伏变压器2台,容量4万千伏安;35/10千伏安变庄器59台,容量73040千伏安;10千伏变压器897台,容量95505千伏安;6千伏变压器18台,容量1640千伏安;3千伏变压器13台,容量890千伏安。
1.怀远变电所由省水利电力学校设计,1959年11月动工,1961年5月建成投运。置35/6千伏—24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电源自蚌埠西郊变电所,经蚌怀35千伏输电线路引入,原址设老西门龟山头,居高而建,投运后,雷击设备事故连年发生,1964年迁县西梅郢现址,增置35/6千伏—7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随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1970年将240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成5600千伏安变压器,主要容量增加到6350千伏安,仍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用电急剧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供需矛盾,1975年筹建110千伏安变电所,由省电力工业局核准投资,蚌埠供电局勘察、设计、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76年7月1日建成投运。装110/35/10千伏—20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82年9月完成第二期工程,增置110/35/10千伏—20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总容量40000千伏安。1985年有35千伏出线8回,10千伏出线7回,是我县电源性变电所。
2.上桥变电所1959年由宿县专署水利电力局勘察设计,县水利局施工,1962年8月建
10千伏农用输电线路发展情况表

成投运。原址在上桥电力排灌站北首,装有35/3千伏—2400千伏安和35/0.4千伏—100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1964年,将35/3千伏—2400千伏安变压器换为35/0.4千伏—1800千伏安。1971年,新址迁上桥电灌站南,安装35/10千伏—1800千伏安、35/10千伏—75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1975年,茨淮新河上桥枢纽工程竣工后,所址再次南迁。1976年建成投运,占地2350平方米,投资24.48万元,安装合乎规范的变配电设备,增架35千伏母线,分别向孙庄、朱疃两变电所和上、下桥两个电力排灌站送电。经1982年扩建改造,占地面积增至3880.8平方米。现有10千伏出线4回,长30.33公里,10千伏分支线26条,10千伏配电变压器64台,总容量6875千伏安,分别向姚山、找郢、茆塘、柳沟、岗庙5乡供电,是西南地区枢纽性变电所。
3.龙亢变电所1966年由宿县专署水利局勘察设计,省属国营龙亢农场投资兴建,址设龙亢镇南2.5公里,蚌阜公路北侧,安装35/10千伏—3200千伏安和35/10千伏—180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总容量为5000千伏安。1975年,分支线路发展至53条,长34.69公里,10千伏配变电压器增至67台,总容量7385千伏安。1980年,分支线路发展到83条,长54.32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增至118台,总容量10465千伏安,供电范围普及龙亢区7乡和双桥区1个乡。1984年,为改变供电条件,投资38.6万元,新址移建公路南侧,按110千伏变电所设计施工,占地6400平方米,1985年12月竣工送电,安装主变压器2台,5000千伏安,有10千伏出线5回,长45.3公里,10千伏分支线94条,长60.11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149台,总容量11935千伏安。
4.前瓦房变电所由宿县专署水利局勘察、设计,县水利局投资兴建。所址设魏庄前瓦房村,1967年3月建成投运,安装35/0.4千伏—1000千伏安和35/10千伏—32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总容量1320千伏安。1970年增装35/10—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79年又增装35/10千伏—18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82年投资31.4万元迁址重建,新址位于符怀新河东岸孙巷子村,1983年11月竣工投运,占地面积7735平方米。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33.4公里,10千伏分支线50条,长52.21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83台,总容量8310千伏安,供电范围为魏庄区的张店、魏庄、胡口三个乡,淝河区的张八郢、古城、马路、新集四乡及荆山区城北乡的文昌、拦河两村,安全运行781天,被评为“安徽省农电标准化管理变电所”。
5.包集变电所位于包集北首,由宿县专署水利局设计施工,1973年建成投运,占地1664平方米,置35/10千伏—1800千伏安和35/10千伏—75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容量255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5回,长49.6公里,10千伏分支线60条,长83.29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122台,总容量10690千伏安,负责向包集区的火庙、包集、小集、高庄、王圩、陈集等乡和淝河区的仁和、看疃、岭集3乡的供电任务。
6.孙庄变电所所址设万福区兰桥乡孙庄,1973年县水利局设计施工,1975年建成投运,占地2809平方米,安装35/10千伏—1800千伏安变压器2台,总容量360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52.4公里,10千伏分支线32条,长48.25公里,负责向万福区的刘圩、万福、兰桥、藕塘、回汉5乡及唐集区的耿集、唐集两乡北部地区供电。
7.常坟变电所所址设在常坟街北首,1974年由常坟区集资兴建,县水利局勘察、设计、施工。1975年6月竣工投运,占地2300平方米,置35/10千伏—2000千伏安和35/10千伏一180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总容量380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27.5公里,10千伏分支线14条,长12.98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60台,总容量6585千伏安,负责向常坟区的周易、常坟、孔岗、廖巷等乡及茆塘乡的新庄、唐南、吴桥等村供电。
8朱疃变电所1975年朱疃公社集资自建,所址设朱疃集北约0.5公里处,占地2000平方米,1975年建成投运,置35/10千伏—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85年增置35/10千伏—1000千伏变压器1台,有10千伏出线3回,长20.87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43台,总容量3390千伏安,负责向唐集区的朱疃、邹庙2乡的供电。
9.河溜变电所1978年县水利局投资兴建,所址设河溜集东公路北侧,1978年建成投运,占地2782平方米,置35/10千伏—1800千伏安和35/10千伏—100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总容量280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34.87公里,10千伏分支线34条,长50.64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71台,总容量8084千伏安。负责向河溜区5个乡供电。
10.双桥变电所1977年县水利局投资兴建,翌年竣工投运。所址设双桥东南0.5公里处,占地1970平方米,安装35/10千伏—18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0千伏配电变压器55台,总容量418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31.34公里。10千伏分支线30条,长52.85公里。负责双桥区的陶圩、褚集、双桥、赵集、小街、杨集6乡的供电任务。
11.孝仪变电所1978年由孝仪公社集资建成,所址设孝仪后杨村,占地1184平方米,安装35/10千伏—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80年增置35/10千伏—18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总容量2800千伏安。1985年有10千伏出线4回,长32.53公里,10千伏分支线路44条,长32.27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53台,总容量5060千伏安,负责向马城区的马城、孝仪、白衣等乡送电。
上一篇:第一节 发电
下一篇:第三节 用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