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计划管理
建国初,企业私营,生产销售无计划管理。1953年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逐步实行计划经济。1954年成立县手工业管理科,开始对工业企业进行计划管理。1955年县计划委员会成立后,生产指标由县计委统一编定下达,企业按计划安排生产,1958年“大跃进”,全县工业企业急剧增加,计划管理变成不切合实际的高指标,供求失调,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1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全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逐步得以恢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多数企业瘫痪,生产无计划,产量大幅度下降,亏损严重。1967~1971年,县印刷厂亏损2.55万元,平均年亏0.51万元。县化肥厂亏损252.3万元,平均年亏50.5万元。
1979年,计划生产得以恢复,重视计划经济,从封闭性的计划指导转变为开放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企业普设计划、生产股(组),注重市场信息和经济效益,以销定产,避免产品积压,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1981年以后全面推行计划管理,调整充实各企业生产指挥系统,增设各级调度员、统计员和核算员,编制长期与短期生产计划。在考核方法上,重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行结构分解,层层落实,强调反馈,建立上下畅通的目标管理。生产进度实行每日统计、旬报、月报制度,按时召开经济分析会议,从品种、产量、利润、成本、质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百元产值占流动资金、原材料消耗八项经济指标来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充分发挥计划生产的管理作用,工业产值逐年上升。1981年~198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6%。
二、设备管理
建国初期,工业以手工生产为主,机械设备少,实行自管自用。60年代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机械设备逐渐增多。少数设备较多的企业,配有机修员进行管理检修。1966年以后,各项管理制度当作“关、卡、压”加以批判,机械设备缺乏保养,损坏严重。1970年以后,企业增添了大量专业设备,管理上比较重视,普遍建立管理机构,成立维修车间或技改小组,负责维修和改造工作。化肥厂、农机厂、棉织厂还推行专行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在车间、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检修员,协助执行各项制度,提高设备完好率。
1978年后设备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部分,各主管局均设管理机构,按“制造和使用相结合”、“维修、改造和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制定检查管理制度。企业则根据规模大小、设备多少,设置动力股或设备管理组。车间成立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维修。对设备购置、安装、使用、迁移、封存、报废均订立制度,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1984年县级以上企业进行整顿,机械设备由设备部门统一管理,将设备分类、编号,建立卡片或台帐,每年复查一次,使财务和使用部门帐物相符。各企业还订出切实可行的设备操作、保养规程、安全操作、润滑清洁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定保养、定检查的“五定”制度,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设备检查,进行评比交流,经常举办电工、电焊、司炉培训,考核合格发给证书,方可顶班操作。1984年实行经济责任制以后,实行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建立设备事故处罚制度,奖惩兑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达85%以上。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有各类机床306台,锻压设备68台,台钻72台,砂轮机、抛光机47台。县属国营企业有专职设备管理人员31人,集体企业有专、兼职管理人员28人。
三、质量管理
建国初,工业产品的质量由县供销社根据加工订货实样为标准,质量检验多以经验、目测评定。1956年,对白酒、食油、铁、木、竹等产品分别制定质量标准,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和举办各种类型产品展览,评出优质产品进行推广。
1958年,生产上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产品大都粗制滥造,质量低劣。1961年,国营、集体分行业管理,重视产品质量,部分企业设专职检验员,建立检验制度,按标准对产品进行验收,次品不准出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陷于混乱状态,各项制度被破坏,产品质量下降。1971年恢复质量管理,小厂没有检验员,大厂设有检验室,酒厂、化肥厂、酱园厂设有化验室。但由于产品实行统购包销,企业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值轻社会效益的倾向,产品质量不高。
1978年后,统购包销的产品经济逐步破除,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企业的兴衰。企业逐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全面管理质量条例”,先后建立质量检验股(科),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车间配备检验员。推行“三级管理”。对不合格的零件、半成品,不准出车间。生产人员按工艺流程操作,自检互检,各项产品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如棉织厂,棉布一等品率达95%以上,橡胶厂耐油密封垫密封系数达到40%,超过部颁的20%标准。化肥厂、农机一厂、水泥厂、造纸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配备专职检验员,从原材料进厂至产品验收,层层把关,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1983年实行经济责任制以后,各企业把产品质量与职工的荣誉及物质利益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彻底转变职工吃“大锅饭”的思想,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酒厂、啤酒厂生产的乳液酒、荆山白酒、圣泉啤酒,当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酱园厂脱水菜,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1983年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四、财务管理
50年代,我县工业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无计划,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造成产品价高、利低。
60年代初期,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及工业生产发展,各企业健全财务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力求降低消耗,节约非生产性开支,提高了产值、利润,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
“文化大革命”中,财务管理松弛,不少工厂出现亏损。
1979年,随经济体制改革,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全县企业重视加强财务管理。1979年至1985年共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3期,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1982年至1984年企业整顿中,企业普遍健全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现金及成本管理等制度,把流动资金管理放在首要地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扩大产品销售,减少产品库存,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不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理各项拖欠货款,充分挖掘资金潜力,精打细算使用资金等,提高资金周转率。
至1985年底,我县国营企业有财会人员64人,其中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1人,会计员3人。二轻系统有财会人员42人,其中助理会计师1人,会计员10人,统计员4人。
五、物资管理
建国前,我县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自行采购,月销月购,无需大量储备。建国后组成的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小农具、小商品生产,所需生铁、钢材、竹、木、棉纱等原料,均由县供销社统一采购,计划使用,管理比较简单,没有专职人员。
1958年,国营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均由县物资部门按计划供应,各企业自行保管。由于生产无计划,保管无制度,物资损失严重。
1960年后,原材料供应紧张,钢材、木材、毛竹、棉纱、粮油、燃料等逐步纳入国家计划供应。县手工业管理局设有供销经理部,负责本系统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和保管。国营企业普建物资仓库,配备保管员,制定保管制度。1966年后,物资保管工作一度呈混乱状态,有章不循,乱拿乱用现象十分严重。
1971年,各企业恢复物资管理机构,成立物资管理小组,选派认真负责的人担任保管员,严格管理制度。大、中型企业分别设置基建、中转、成品、专用配件等仓库,低值易耗品、危险易燃品设有专用仓库,专人保管。原材料由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组织货源,年年预订,按季供应,尽量减少物资积压,提高库存物资周转率。
1980年后,计划供应的物资比例减少,大部分由市场调节。造纸厂、酒厂等企业,实行签订合同,定点收购,优质优价。有的企业要“找米下锅”,高价采购。物资供应上制定消耗定额。控制单耗标准。各主管部门还定期组织人员清仓查库,及时处理积压物资,提高库存物资周转率。1985年工业普查时,企业普建台帐,做到帐、物、卡一致。国营、集体企业都设有专职保管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