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治机构
建国前,县无畜牧兽医机构,解放初仅有民间兽医27人。1952年,建立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民间兽医,培训家禽防疫员,开展畜禽防疫工作。1955年,县农业局在火庙建立兽医联合诊所,开展畜禽防疫注射和巡回医疗。1958年,民间兽医发展到68人。1959年全县23个人民公社建立了兽医院,229个生产大队设立了医疗点,5个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备了专职兽医,民间兽医发展到154人。1963年,县建畜牧兽医协会,区建分会,有会员36人,公社兽医站发展到38个。1965年,全县有专职兽医180人。70年代,推行畜病合作防治,生产大队配备“赤脚”兽医。1979年,在职兽医发展到325人。
1985年底,全县有兽医站47个,畜牧医疗点104个,医药门市部12个,兽医382人,其中畜牧兽医干部48人,集体兽医334人。
二、疫病防治
县内畜禽疫病,主要有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白痢;牛炭疽、气肿疽、口蹄疫、马鼻疽、马腺疫;鸡瘟、鸭瘟、兔病毒等。
1953年9月,上洪乡韩巷黄牛气肿疽流行,病牛93头,死亡7头。1955年,古城集大牲畜炭疽病流行,发病35头,死亡5头(吃畜肉感染3人,死亡2人)。
1966年后,口蹄病流行,面大,时间长,尤以龙亢、褚集二区严重。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邀请省农业局、合肥市、蚌埠市家畜检疫站、安徽农学院师生、宿县专署农业服务站到怀远检疫防治。首在褚集、龙亢区设立消毒岗哨60处,采用封锁、消毒、检验、治疗等措施,再在全县巡回治疗,治愈病牛1205头,占病牛总数的71.9%;羊352只,占其总数的61%。1982年为各种畜禽150万头(只)注射疫苗,猪肺疫、气肿疽基本消灭。猪瘟、鸡瘟、猪丹毒、炭疽、仔猪副伤寒、鸡霍乱等主要传染病基本控制。1983年县农业畜牧局将每年5月10日、6月20日定为全县牲畜消毒日,鸡、鸭疫苗接种日。
为防止畜禽疫病传染,怀远于1956年即开展了健康畜禽的检疫工作,在畜禽主要入口处淮河渡口设立检疫哨,在全县34个主要集市设立检疫站。“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恢复。1985年,全县105个集镇,有84个集镇开展活畜检疫,63个集镇开展白肉检疫。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