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怀远地处淮河中游,涡、淮两河交汇处。南北长62.25公里,东西宽38.41公里,总面积2391.02平方公里。
怀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这里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之地,时称涂山氏国。相传大禹治水到此,于涂山南麓大会天下诸侯,娶涂山氏女为妻,留有过门不归的美好传说。西汉,分设当涂、曲阳、义成、平阿四侯国。东汉时当涂、义成、平阿改为县。东晋,当涂县侨迁江南(即今当涂县),改置马头郡。北宋,淮北沦为金地,南宋置荆山县。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年),设怀远军,辖荆山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定名怀远县。民国年间,怀远县划属安徽省皖北道,淮泗道。抗日战争时期沦于日军七年零六个月。此间,县境呈多政府局面,境内有日伪县政府、国民党县政府、宿怀县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有国民党县政府,宿怀、怀远县民主政府。1949年元月17日,全境解放,3月,成立怀远县民主政府,隶属宿县专署,1983年划归蚌埠市。
1985年,全县分设11个区,1个镇,71个乡,743个村民委员会,5个街道办事处;有2778个自然村庄,居民198313户,965503人,其中农业人口891647人,占总人口的92.4%;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蒙古、壮、土家、藏、满、苗、维吾尔、朝鲜、毛难10个少数民族,人口887人,占总人口的0.09%。
县城位于县境东部,南倚荆山,东临淮河,北濒涡河,当涡、淮两河交汇内侧,东西长,南北狭,平原面积2.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009人。县城倚山傍水,景色秀丽,交通方便,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境介于北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带,兼有南北方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霜期不长。年平均气温15.4℃。
怀远地处淮北,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天然河道、淝、涡、芡、淮、天、泥黑河穿境而过,人工河道双龙、新淝、符怀、茨淮新河排列其间,孔津、四方、鳗鲤、荆山等湖泊镶嵌其中,水资源丰富,具有江南水乡之特色,是本省水产品重要产地之一;荆、涂二山的花岗岩、大理石储量丰富,质地坚硬,其制品远销江、浙、沪、粤等省及日本国。大洪山、平阿山的石灰岩储量多、品质好,是生产硅酸盐水泥和轻质碳酸钙的优质原料。
怀远历来以农业为本。建国前,由于战祸不断,黄水夺淮,灾害连年,田毁禾焦,颗粒无收,全县人民挣扎在洪水和战乱的灾难之中,不少人背井离乡,沦为乞丐。建国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生产力得到解放,加之实行科学种田,精耕细作,推广良种,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小麦、水稻、大豆、山芋及红麻、菜籽等作物,历为全省有名高产区,是本省的一大粮仓。1985年粮食总比64.7万吨,比1949年增长3.3倍,皮棉总产1645吨,比1949年增长4.5倍,油料52797吨,1949年增长13.4倍,麻类77364吨,比1949年增长37.1倍,农业总产值53028万元,比1949年增长13.9倍。肉猪出栏量11万头,比1949年增长2.8倍,水产品3215吨,比1949年增长5.6倍。清代已为贡品的怀远石榴,现发展至5000亩,年产石榴100多万公斤,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人均年收入由1949年的120元提高到450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5年来,全县先后筑堤4136公里,开挖了总长285.7公里的人工河道,641.3公里的沟渠,兴建大型上桥枢纽工程一座,各种涵闸100余座,建中小型电力排灌站210座,装机总容量39638千瓦,打机井2168眼,配电动机、柴油机1646台。水利总投资1.14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954.8万元),共做土方3.29亿立方米,混凝土66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90.6万亩,除涝面积96.7万亩,根本改变了“大雨大灾,不雨旱灾”的历史面貌。
农业机械的发展,改善了农民劳动条件,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光辉的前景。1985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43.6万马力,其中中、小型拖拉机2.2万台,居全国各县之首。机耕面积11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9%。
建国后,怀远因注重发展种植业和水利建设,致使工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始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161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260万元的44.4倍。现已拥有化工、农机、酿造、粮油加工、建筑材料等主要工业。1958年兴建的化肥厂,已发展成年产合成氨2万多吨的中型企业;农机一厂生产的麦、稻收割机,经国家鉴定已列入国家布点厂:1981年兴建的啤酒厂,经改造、扩大,年产量已达3万吨,产品连年名列省优;乳泉酒厂可年产酒精5000吨,优质高粱酒900多吨,乳泉酒、乳液酒、禹王陈酿(38°)、荆山白酒自1982年以来连获省优称号,其中禹王陈酿被定为国家宴会用酒之一;酱品厂生产的脱水菜、腐竹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
怀远商业发展历史较久,清末民初,涡、淮河即为豫、皖、苏商品流通的主要运输线,沿涡码头日进出商船千艘。县城拥有盐粮、丝织、百货、杂货、酱品、香烟、服务等业324家。抗日战争时期,县城沦陷,日伪在县城开设七大洋行,垄断市场。八路军第四纵队在涡北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沿涡集镇龙亢河溜商业一度繁荣,商行多至200余家。日交易额30万元(法币),川、陕、鄂、豫等省客商纷至沓来,时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前夕,苛捐杂税、滥征强夺,商店多倒闭。建国后,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商业逐渐恢复。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改变。但自1958年后由于商业体制多变,管理混乱,物资匮缺,市场一度萧条。1963年后,调整管理体制,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改善经营管理,市场供求好转。“文革”期间,各项管理制度遭到破坏,商品供求再度紧张。1978年后,实行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广开各类商品流通渠道,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市场日益繁荣。1985年全县国营、集体、个体有证经营单位达7437个,从业16350人,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019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达19271万元。其中1982年山羊板皮收购16.1万张,被列为全国山羊板皮生产基地之一。随工农商业的发展,其它各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事业和建筑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85年,县境有国家级公路一条,省、县级公路13条。通车里程285.2公里,有永久性桥梁26座,总长1715.36米;有涵洞210道,总长1992.84米;有各类客货汽车826辆,年货运量76万吨,周转量444万吨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83公里,有机动、非机动船只164艘,年货运量25.2万吨,周转量6993万吨公里;有邮路65条,总长2454公里,有电报、电话、电路44条,长途电话电路19条,市话交换机容量700门,装机445部。
怀远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较早,设备较全,医疗技术较高,在皖北一带很有名气。清末民初,美国教会在怀远建有民望医院、民康医院;抗日故争时期,日本在县城建有大和医院;日伪县政府建有慈善医院,国民党县政府建有卫生院,但多为富人服务,贫苦人民多无钱就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县瘟疫流行,农村死亡惨重,绝户者比比皆是。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卫生防疫事业,普设卫生机构,培训中、西医药技人员,改善医疗、防疫设施,开展妇幼保健和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通过预防接种,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天花、黑热病、性病根绝,1985年,全县有各级医疗机构98个,病床1646张,卫生技术人员1671人,较1949年分别增长9.8倍、47倍、6.2倍。
怀远教育事业也很发达。明嘉靖年间即建有真儒书院、文昌书院、西山书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再建洪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教会首办含美学堂、启慧女子学堂。民国初年,学堂、私塾遍布城乡。民国十四年(1925年)全县有小学68所,私塾200余所。建国前夕全县有中等学校5所,小学81所,教师493名,在校学生11906人。建国后,教育事业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发展很快。1985年底,全县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74所,农业、职业中学6所,小学559所,幼儿园22所,在校学生198123人,教职员工813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7人,校舍总面积351642平方米。
怀远文化历史悠久,人才荟萃,诗风极盛。明代杨时秀、梅和羹、方灿、杨嘉猷,清代杨尚浑、唐亮、许所望、许星、汤璐、汤珏、林之望、林介弼、陈獬等,著述颇丰,名播淮上。汉代经学大师桓荣、桓郁父子,三国曹魏谋士蒋济,东晋名将桓温,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花荣,户部尚书年富,兵部左侍郎杨应聘,清代陕、甘总督林之望,以及捻军蓝旗首领张隆和黄花岗72烈士中的宋玉琳、程良等,皆为怀远人士。
此外民间歌舞花鼓灯,源远流长,遍及城乡,名扬中外,被誉为东方芭蕾,享有“花鼓灯之乡”之美称。建国后,文化事业随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县有文化馆、站、室164个,电影放映单位104个,影剧院30座,年放映电影21964场,观众达2500万人次。戏剧创作中有13个剧(节)目获华东、省、地、市演出奖,200余篇文艺作品获国家与省级优秀奖,20人被中国作协、中国舞协、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吸收为会员。1985年底,全县有广播专线2829杆公里,有25瓦喇叭2517只,通播率80%;有电视差转台一座,各类电视机7800多台,农村户均百户6台,城、镇户均一台;有各类科技人员3386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172人;获科研成果奖27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3项,市级11项。
怀远历史名胜众多,县城位于涡、淮二水交汇,荆、涂二山对峙处,水绕山环,林泉清幽。禹王庙、禹会村、启母石、启王庙、鲧王庙、防风冢、台桑、白乳泉、卞和洞等历史遗迹和风景胜地,曾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自秦汉以来,历代名家如曹丕、王粲、柳宗元、欧阳修、黄庭坚、苏轼、梅尧臣、宋濂、邓石如等;均留下了题吟之作,为怀远山川风貌平添了不少光辉,现已辟为旅游区,吸引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观光。
怀远,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经济腾飞的巨大潜力,前景灿烂,如能尽快转变单一发展农业的局面,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同时,加快工业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县经济将更加繁荣,人民生活将更加富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