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教
北宋时本县始有道教活动,建立了道观院寺。
民国年间,道教仍有自己的组织,合法存在。据《安徽省年鉴》统计:民国23年(1934年),五河县城乡共有道教信徒、道士69人。
道教在历史上派别甚多,后逐渐合并为全真和正乙两大派。全真派以辽金的王重阳为祖师,这一派道士不结婚,不饮酒,不食荤,可收徒、传戒,称为出家道士。正乙派以张道陵为祖师,这一派道士可居家、娶妻,在非斋戒期间可饮酒、食荤,称火居道士,俗称连家道士。本县道士多数属于正乙派。县城火神庙道士张学甫、农村姚管集子孙娘娘庙道士徐汉三等都是居家娶妻的,并都有了后代。道士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靠庙产收入,二靠民间香会和度亡作道场,三靠行医卖药。
抗日战争开始后,因多战乱,道士或还俗,或云游,为数不多。1949年初仅有两名正乙派道士。建国后,这两名道士先后病故,寺观改建学校、电影院,道教随之绝迹。
二、佛教
南宋德元年(1275年),佛教传入本县。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天保宫和城隍庙,庙产数顷。万历年间建立净土寺,有庙产60亩,僧舍占10余亩。是时,全县城乡有寺观庙宇35座。清代佛教仍在延续,数据无考。
民国时期,佛教亦有自己的组织,浮山寺与五河同宗。据《安徽省年鉴》统计,全县佛教大小寺庵20座,有和尚30人,尼姑20人。城隍庙有数十间庙宇,分前后三层,还有东西廊房。正殿塑有木质城隍和判官等神像,气氛森
全县寺庙一览表

严。每逢五河清明庙会,人们用八人绿顶大轿抬着出巡。抗日战争开始后,因多战乱,庙宇失修,和尚有的还俗,有的云游他处,为数大减。其生活来源主要靠庙产收入,其次靠香会、布施和作度亡道场。
建国后,城隍庙还有主持僧卓云和凡英、凡照、凡真等师徒6人;药师庵、观音庵、痘疹祠还有广德、广如等尼姑10余人。经过土地改革、1958年“大跃进”,有的还俗,有的参军,有的参加工作,有的病故,至1985年,药师庵还有尼姑2人。寺院均改建为学校或作他用,佛教活动几乎消失。
三、天主教
清顺治六年(1649年),西人汤若望来五河传教,在城乡建天主堂数处。此为天主教传入本县之始,也是天主教传入安徽最早的地方。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比利时神甫卫方济来五河传教,先后接受洗礼的有几百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法国传教士在本县有了固定住院,传教土芮效连在城东门(现中兴路)设立教堂,下设许场、安三里、安淮集、钟阳集、武桥、黑鱼沟、张滩、聂圩等8处分堂。清雍正、乾隆年间,各直省奉旨一再查禁天主教,五河各教堂一度遂废。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约成,准在各省购地建堂传教。同治九年(1870年),传教士刘德耀于大兴街北首购地两处建天主堂、育婴堂各1座。马其苏、金缄三两教士复于张滩、黄家嘴、石家嘴、许场、安淮、头铺各处次第踵建。同治十一年(1872年),又设分堂5座,教徒550人。光绪八年(1882年),五河与霍邱组成一个独立的总铎区,名为颍州府总铎区。本县为该区的牢固基地,以五河为中心沿淮向全省发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本县天主教归属南京总铎区。
民国18年(1929年),本县重新扩建教堂,并分为东西两堂,东堂(又称男堂)由法籍神甫执理,西堂为修女院(又称女堂),有修女3人。是年,天主教堂已有15处,教徒达2918人。民国23年(1934年)教徒为3120人。民国28年(1939年),意大利人杜义道由凤阳来五河任神甫。民国38年(1949年)初,本县还有聂圩、张滩、黄嘴,石嘴、武桥、宋家花园、许圩、许林、头铺、安淮、马放营、钟阳集、黑鱼钩、城关镇等14个教堂,共有教徒2998人。城关总堂有神甫3人,修女2人;各分堂均有一名专职传教士。
建国后,本县天主教堂划归蚌埠教区。1953年意籍神甫杜义道与帝国主义分子有勾结,被驱逐回国,天主教堂由中国神甫朱化宇接管。西堂由修女秦凤懿、周培德管理。1956年,朱化宇调往宿县,神甫牛弘志来五河接管堂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关天主堂被“群众专政指挥部”、“民兵指挥部”占用,神甫被斗,修女被遣回原籍,天主教活动被迫停止。农村天主教堂,有的损坏,有的改作他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落实宗教政策,又逐渐恢复宗教活动。1979年,被占用的天主堂房产得到退还或赔偿,由修女秦凤懿主持堂务。是年,有受洗礼教徒193人。1985年,县城有天主教堂1处,天主教徒202人。
四、基督教
宣统二年(1910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带领孙子斌(山东人)来五河传授基督教,任牧师。民国3年(1914年),在本县城关建福音堂1座,砖墙草顶,占地1亩。民国15年(1926年),山东孙惠甫来五河接任牧师(直至建国后才离开)。据统计,民国29年(1940年),有基督教徒200人。民国38年(1949年)还有张台子、小陈庄、朱顶、井头、大熊家、石巷、新庄、李八集、柿庄丁、双河集、城关等11座基督教堂,教徒达822人。
建国后,基督教摆脱了外国势力的控制,独立自办教会。1953年后,福音堂由长老许柏生和传教士张涌泉共管,进行传教活动。不久,福音堂被城关第二小学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中断活动。1979年,基督教重新恢复活动,占用单位赔了款。1985年,在环城北路西段南侧重建1座占地1.32亩、房屋10间的基督教堂,堂产由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科代管。是年,沫口,新集等地亦有部分群众参加教会活动,但农村基督教点尚未形成。据统计城乡参加基督教活动者(不含沫口、新集两地)6094人。
五、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中传播。明、清两代,回族和伊斯兰教同时从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地迁徙、传入本县。
明代对伊斯兰教采取怀柔政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曾谕旨“如有院寺倒塌,许重修,不许阻滞。”并允许回汉通婚,该教随获发展。清代采取高压政策,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规定:“禁止汉回信仰伊斯兰教、禁止回民扶养汉民婴儿和增建清真寺”,该教的发展深受压抑。民国时期,虽提“五族共和”,实为空谈。建国后,制定的《共同纲领》和历次《宪法》都规定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和信仰自由,回族和伊斯兰教才获新生。
1949年统计,全县回族580户,2310人。1955年,回族发展到4989人。有清真寺9座,掌教阿訇9人。当时宗教信仰政策虽受“左”的思潮影响,但活动还属正常。1958年“大跃进”以后,活动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疯狂践踏和彻底否定党的宗教政策,宗教房产被侵占,大方、官塘铺、陈巷等清真寺被拆除,经书被焚烧,宗教上层人士被批斗游街、抄家。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落实宗教政策,阿訇马德厚被错划右派得到改正,抄家物品得到赔偿,重新颁发了《古兰经》,停止多年的伊斯兰教活动又恢复正常。
1985年,本县回族有7443人,分布在赤龙、四铺、上营、大方、临北民族村,官塘铺联合村,小溪、汤陈、石家、东园、西园、尤巷、后坂、前坂、花园、刘台混和村和县直机关。清真寺有临北、赤龙2座,掌位和代位的阿匐4人。
五河县清真寺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民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