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清末,城里南北向有惠绥街、威宁街、向明街,东西向有崇文街、振武街。县署、典史署均设于惠绥街。城东门外自南关至北关有大兴街,大兴街东南为诗礼街,南为鱼市街,西南为中市街,西为西市街,北为豸绣街,东北为文礼街。主要街道多为石板铺路,大兴街为主要商业区。
民国年间,因多次兵燹和水灾,城里街道逐渐破落。民国36年(1947年),城里已无街道,仅有圣庙、城隍庙、三元宫和部分民房,近似农业区。其街道均向城东小东河发展。南北向有大兴街、豸绣街。大兴街东为诗礼街、文昌街,东南有凤仪街、顺河街;东西向的有平政街、中市街。街道大都以青石条铺成,宽4—6米,无下水道。县政府设在文昌街。平政街、顺河街、凤仪街为主要商业区。县城面积0.62平方公里。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建设逐渐扩大。淮河大桥的建成,对五河街道改建是新的突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商业迅速发展,街道建设也进入新的阶段。
1976年,南起大桥路,北至北店浍河大桥,即由原诗礼街向南,文昌街以北改造扩建而成国防路。全长2500米,宽30米,柏油路面,道旁栽有法桐,砌有花坛,装有路灯,置有岗亭、安全栏。两侧设有多家工厂、银行大楼和商业大楼,104国道(即泗浦公路)经过此路。是年,由原豸绣街、大兴街到玉带河以南改造扩建而成中兴路。全长17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两旁有法桐和花坛,装有路灯。南段有多家商场和百货公司,北段为第二农贸市场,为县城主要商业区。
1977年,由国防路经凌家巷穿中兴路,过原振新街进城里通西环城路扩建成东西向的淮河路。全长11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装有路灯,道旁植有法桐。中共五河县委、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财政局、税务局、科委、教委、影剧院设立两侧,是全县政治文化中心。荒芜的城里又恢复了生机。
1979年,东起顺河街西至花园村,由原来的平政街、中市街、小中市到小郭庄扩建而成浍河路。全长1500米,宽20米。国防路以东为水泥路面,保持原老街面貌。中段拓宽为柏油路面,架设长228米、宽11米、高5米的钢架塑料大棚,为小商品市场。银行、邮电大楼、百货公司、商场和人民医院设立此路,亦为县城主要商业区之一。
1985年,又先后改建了青年、大桥、南园等路,全城建成8条主街和26条小巷。县城面积已达2.7平方公里,比建国前扩大4.5倍。
县城街道一览表
单位:米

二、房屋
公房建筑清末,公房建筑限于庙宇、书院、同善堂、当典、县署,其特点多为砖瓦结构的平房。室内重梁挂柱,外形飞檐走阁。少数房屋还另加风火山墙。
民国年间,时局多变,兵燹水灾频繁,因而很少建筑。原建设亦多年失修,或改作他用。
潈河书院位于城中,清末有瓦房40间,民国2年(1913年)改为五河县第一高等小学校,抗日后期毁于兵燹。同善堂位于城东门外,清末有瓦房12间,民国初期为区署、常备队驻地。后教育馆、县参议会先后设此。当典位文昌街(今国防路),有瓦屋100余间,民国6年(1917年)被安徽督军张勋辫子兵抢掠关闭,县政府设此。民国28年(1939年)的汪伪县政府、民国35年(1946年)后国民党县政府亦先后设于此。1949年春,被县人民政府接管。
建国初期,县委、县人民政府陆续迁到城里建筑办公室和宿舍,仍系砖瓦结构的平房。50年代发展工业和农业,增建了厂房,粮仓和县委办公楼。为了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1954年底,县财政投资3.7万元,于中兴路东侧兴建内设880座位的人民剧场。60年代扩建了工厂厂房和中小学校。1964年,县财政投资2.8万元,拆火神庙简易戏院,改建为605平方米设固定铁椅709张的人民电影院。70年代始,五河旅社服务楼、城郊供销社营业楼先后建成。从此,县城房屋建筑结构、房屋造型及其建筑材料都进入新的阶段。1973年,因拓宽街道,中兴路东侧人民剧场被拆除。1977年5月,县财政投资45万元,在城里淮河路南侧建成能容纳1190个观众的红旗影剧院。前为演出厅,后为人民广场主席台,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大会的会场。
80年代,办公楼、营业楼、金融楼、门诊楼、文化楼、教学楼大量涌现。1984年,投资574.44万元,建成楼房30座,面积达3.78万平方米。1985年投资486.2万元,建成楼房29座,面积达3.1万平方米。其结构多为砖混、混合、框架,造型多西式平顶楼房,亦有少量中西结合民族形式的楼房。南园饭店还搞了园林式的建筑。是年,随着城建的发展,县财政又拨45万元,在中兴路东侧重建1857平方米、设座1089个并有空调设备的百花电影院。工程师童龙荪设计,房顶采用球形网状新工艺。
据统计:1957—1985年,新建房屋面积共达32.48万平方米。其中厂房4.5万平方米,仓库5.86万平方米,营业用房0.57万平方米,服务业用房0.23万平方米,办公室2.19万平方米,住房8.78万平方米,教育用房5.63万平方米。文体用房0.74万平方米,医疗用房1.03万平方米,其他用房2.98万平方米。五河县城从此出现了新面貌。
民房建筑清末、民国时期,县城街道民房多为砖墙瓦顶或砖墙草顶,甚为简陋。只有少数富户建有公馆、大院,其中有两家还建有砖木结构的小楼。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多次对县城进行轰炸,很多房屋被毁。
县城两千平方米以上楼房简表

建国后,广大市民重建家园,但当时所建均系平房。1975年,兴建淮河大桥,因扩建国防路和中兴路,有170多户拆迁到城北、城头、花园、周钱台建起新村,亦均为平房。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的实施,市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此时新建的住宅开始出现楼房。城北新村100余户,楼房建筑占1/3,城北巷一个体户建起8间2层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楼房。
商品房建筑1984年,为搞好房屋开发,推行房屋商品化、社会化,适应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开始设立房屋开发公司,并投入商品房的建设。至1985年,建房投资354万元,建成面积2.69万平方米。其中宿舍2.22万平方米,商业用房2009平方米,服务行业用房2300平方米。建成面积向个人或单位出售,水电由开发公司负责半年,主房负责维修1年。商品房建设资金来源,用开发公司自有资金,发放住房建设债券,向银行申请贷款及预收一定数量的购房费。

三、照明
清末、民国年间,照明多用香油灯、煤油灯或蜡烛。建国初期,机关、学校始用汽油灯。县城用电照明,始于1954年上半年。县油厂以30匹马力柴油机驱使3千瓦发电机,揭开五河用电的序幕。1956年,治淮总队先后安装两台分别容量1.2千瓦和6千瓦的发电机组。1958年春,县委决定集资筹建五河电厂,经3个月的施工、安装、调试,于是年6月1日正式发电。发电量1500多千伏安,全年供电20多万度。供电范围包括厂矿、机关、学校和街道。发电多在晚上,仅供照明。翌年,实行用户申请用电制度,白天用电按小时计费包干。
1965年10月,35千伏高压电通过小蚌埠向五河输送,线路长度64.9公里,主变压器容量为6460千伏安。是年,改五河电厂为变电所,供电容量为3400千伏安。城关生活照明用电93.09万度。70年代始,农村用电亦逐步解决。1975年,供电所改为供电局。是年,城关照明用电254.41万度。1978年10月,淮河路、中兴路、青年路和人民广场安装路灯45盏。1979年继续扩大路灯范围。是年7月6日,五河110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
1985年底,本县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容量2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37.2公里,有35千伏变电所6座,9台变压器容量2.2万千伏安,35千伏路线115公里;有10千伏配电变压器604台,35千伏直配电变压器9台,合计容量8.79万千伏安,10千伏配电线路800多公里。是年,供电量4973万度,售电量4511万度。全年社会节电量192万度,日最高负荷达1.73万千瓦。照明和生产用电已基本解决。但逢防汛、抗旱或工厂用电高峰,偶尔还有停电现象。
四、供水
建国前,城关居民大都饮用东河水,离河较远的城里则饮用井水。1954年,封住五河口,东河成为死水不能饮用,全城居民改吃淮河水。但运水路程较远,又隔大堤很不方便。1977年7月,县委决定筹建自来水厂,县财政投资18万元,在淮河路西北侧打成第一眼井。井管为铁铸,内径3米,井深100米。同时建成储水量为80立方米高20米水塔1座。翌年1月,在国防路东侧酒厂北面打出第二眼井,并建规格与西井相同的水塔又1座。此后,铺设直径2米的主管道1500米,建售水亭4个。1979的1月开始供水。
自来水厂建成后,为县城机关、学校、城镇居民用水提供了方便。1980年,水厂纯收入达3.8万元。是年,铺设供水主管道1.5公里,分管道3公里。1982年6月,在环城北路东段北侧打第三眼井。1984年,西井因水质含氟、含沙量过高而报废。1985年,水厂职工增至33人,分设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行政后勤三股。另有工程安装和维修各一组。现有主管道5.13公里,分管道35.83公里,供水率达63%,日供水量1800吨,人均日供水量0.12吨。
县城地下水埋藏浅,分浅层和中深层,距地表深度分别为1—40米和45—150米。储量:浅层,城关及其附近398平方公里(扣除区内的河流湖泊面积)内6.07亿吨;中深层,城关地区94平方公里,2.31亿吨。水质:浅层地下水阴离子几乎全部以重碳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主的占大多数;中深层地下水阴离子全部以重碳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的占大多数,合乎饮用标准。
五、绿化
建国前,城关街道极少树木。建国初期即开始植树绿化街道,但成活率较低。1978年后,县城街道、大巷和公共场所,由城建部门接统一标准植法桐,设置花坛;庭院沟边由群众各自植树种花;机关单位多辟有花园。并实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
1985年,已建立起园林管理所1处、街心花园3处、花园式单位10多处。城关地区共植行道树总长10.5公里。植有法桐、海桐、蜀桧、木槿、黄杨、石楠、金钟、碧桃、雪松、棕榈、香樟、瓜子黄杨、看石榴、女贞、紫叶李、垂梅等多种树木,全城覆盖率达15%。
六、排水
建国前,全城无地下排水道,每逢阴雨连绵,满街污水横溢。建国后,部分街道重铺,上述情况虽有好转,但仍未根本解决。
1979年,开始铺设下水道。是年,铺设国防路下水道1910米。翌年,铺设中兴路下水道1600米。酒厂至油坊巷下水道300米。1982年,铺设玉带河段下水道300米,中兴路玄帝巷至环城路段下水道300米,玉带河至外贸局下水道350米。翌年,又铺设淮河大桥至消防队段下水道100米,国防路至五河师范段下水道150米,啤酒厂至玉带河段下水道400米。
1985年,县城街道下水道已铺设5410米。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国防路北段下水道工程开始动工。至此,县城工厂废水和街道污水已有去处。
七、卫生设施
建国前,县城仅有两个清道夫,沿街集中垃圾,商店按月随意付给报酬。建国初期,5个居委会仍有清道工2人,月薪17元。1962年,增至5人,由卫生防疫站领导,每人月薪30元,翌年,发给清扫工具。
1980年10月,建立城关清管所,配专职所长,增加工人4名。1983年后,随着城镇面积的扩大,街道不断拓宽和延长,清管所人员逐渐增加。1984年,有行政管理人员2人,工人24人。工具设置,有洒水车1辆,小四轮2辆,小板车16辆,垃圾筒25个。并建有公共厕所38个。洒水车夏季晴天每日喷洒1—2次。
1985年,清管所又增加所长2人,支部书记1人。职工达83人。其中运输组20人,清扫组38人,肥料厂12人,监督员13人。工具已有垃圾箱25个,果皮箱100个。平板车40辆,小四轮3部,洒水车2辆。公共厕所140个。全年累计清除粪便和垃圾12万吨,出售价值12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