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保护
主要病虫害本县农作物病虫害种类较多,约有400种,经常为害的有30多种。其中以小麦锈病、赤霉病、粘虫、麦蚜虫、小麦红蜘蛛、吸浆虫、三化螟、稻螟、棉蚜虫、棉红蜘蛛、山芋黑斑病、山芋天蛾、大豆天蛾、稻飞虱、叶枯病、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稻包虫、斜纹夜蛾、蝗虫等为害甚剧。每年发生面积多达百万亩,少则几十万由,造成一定的减产。1958年夏粮麦锈病,秋作物斜纹夜蛾大发生,使旱粮大幅度减产。1962年沿淮土蝗暴发,每平方丈达1000头以上。1969年水稻三化螟为害,白穗率达20—30%。1973年麦类赤霉病发生,病穗率达80—100%,1977年稻白叶枯病流行,1978年困干旱蝗虫回升等,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防治建国后,本县贯彻“防重于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减轻病虫灾害。1950年在蔡家湖建立蝗虫测报站。1952年蝗虫发生时,建立灭蝗指挥部,采取人工防治和药剂灭杀相结合,扑灭了蝗害。其后连续多年实行夏、秋两季查蝗卵等预防措施,蝗害已基本控制。1958年麦锈病发生时,采用土农药全面防治,收到一定的效果。1959年在蔡家湖建立病虫测报站,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970年建立植保站,进行植保、植检、病虫测报,蝗虫观察等工作。1967年、1980年两次使用飞机喷撒药物,防治麦粘虫,结合对小麦进行根外追肥。70年代县、区、乡三级植保组织相继成立。县有植保站、病虫测报站,区、乡设有植保点和测报点;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农药,药械的供应。在病虫害常发地区,农民约3—4户就拥有1部喷雾器。1985年,省在本县建立“安徽省淮北蝗虫中心监测站”。服务范围为五河、泗县、灵璧、怀远、宿县、天长、嘉山、凤阳等8个县。是年,本县已控制了蝗虫、小麦线虫、麦类黑穗病,山芋黑斑病,小麦吸浆虫。棉红铃虫等为害;基本控制了水稻三化螟、小麦粘虫、棉铃虫、棉蚜虫的发展。
二、土壤肥料
土壤改良建国前,本县农民普遍广种薄收,或掠夺式生产,因此大部分土地瘠薄,耕层较浅。“犁无三寸土”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碱土、黄泥土、砂礓土、飞沙土等肥力极差,农民也无力从事改良工作。建国后,本县采取多种措施改良土壤,深耕,施有机肥料,兴修水利,进行土壤保持等综合治理,收到一定效果。
碱土改良各地采取冬耕冻垡风化,控碱换土,以水洗碱,施有机肥,种绿肥,以及改种棉花等耐碱作物,进行多种改良,减少了泛碱,提高了地力。
砂礓土改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拣砂礓,70年代小圩,东刘集等区结合修公路,发动群众,大拣砂礓,收到很好效果。其次是做畦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和绿肥。特别是施猪粪尿有粉碎砂礓的作用。
飞沙土改良营造防风林带,进行深耕、深翻,种植花生等耐沙作物;种植绿肥,栽培经济果树等。新集区对1954年毛滩决口冲积的飞沙地营造了果园场。
对一般土壤则根据其特性,进行深耕细作,合理换茬,轮作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增产和养地相结合。
肥料建国后,本县经常发动群众积肥,采取“拾、捞、换、挖、扫、堆、沤、铲、熏、烧”十字积肥法,广积农家肥料。同时结合卫生运动,改变“人无厕所猪无圈”的不良习惯,广积人粪尿、猪肥,牛羊肥等,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
绿肥本县从60年代开始广种绿肥,有苜蓿、红花草、苕子、豌豆、紫穗槐、油菜、芝麻等。但波动很大,种植面积不稳定。80年代已很少种植,即使种植也不做绿肥。
化肥本县从1952年开始使用硫酸铵,群众称为“肥田粉”。60年代只在棉花、红麻、薄荷等经济作物上使用;粮食作物除水稻外,使用量很小。1964年全县使用化肥550吨,主要是氮肥。1970年达4000吨,1981年达6.4万吨,为1970年的15倍。1985年全县使用化肥量达112万吨,平均每亩地使用96.5公斤。此外还试用了生物肥料。用根瘤菌给花生、大豆拌种,使用微量元素锰、铜、硼等。
三、耕作制度改革
民国时期,由于水灾频繁,地多人少,耕作粗放。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小麦,或旱稻、豆类,山芋,高粱等传统作物。有的湾地在小麦地里混种豌豆,建国初期,本县仍保持传统耕作习惯。立足于休闲养地、耐瘠避灾,力争多收。其熟制类型有:
一年一熟:小麦-伏耖-小麦;高粱-小麦。
一年两熟:小麦-豆类-小麦;小麦-夏稻-小麦。
两年三熟:小麦-豆类-冬耕-高粱(或山芋)。
三年五熟:小麦-豆类-冬耕-高粱-小麦-豆类。
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大多与养地作物混种。小麦与豌豆或扁豆混种,芝麻与杂豆混种。有的岗地为了保证收成,采取春育早秧,麦后有水则插秧,无水则种豆;或遇灾情几种不收时,则补种荞麦。
1958年本县在推行“三改”政策中,旱改水,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改变了传统的耕作制度。出现了耕地作物挤养地作物,粗粮压细粮的现象。山芋取代了一部分豆类,沿淮地区不适当地扩大了水稻和马铃薯的面积。其熟制类型多为一年两熟。是年全县水稻面积31.5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6.3%,其中春稻约占1/3,小麦13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8%,山芋4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1%。玉米和高粱26.06万亩,占耕地的13.5%。大豆17.58万亩,占耕地的9.1%。其中扩大了山芋和水稻,压缩了黄豆面积,实行小麦-水稻,小麦-黄豆,小麦-夏山芋,玉米(高粱)-小麦等熟制形式。
1978年以后,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良种、化肥的推广,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作物的结构和布局,得到不断调整。主攻小麦,扩种水稻,增加经济作物比重,熟制类型是向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发展,1979年小麦种植面积70.4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8%,水稻15.65万亩,占13.5%;山芋21.01万亩,占18.1%;玉米和高粱13.61万亩,占11.7%,大豆26.73万亩,占23%。1985年,全县播种小麦67.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6%;水稻20.75万亩,占耕地的17.9%;山芋17.54万亩,占15.12%;玉米和高粱5.5万亩,占4.73%;大豆29.99万亩,占25.9%;花生7.34万亩,占6.32%,其熟制类型是:
一年一熟:春稻—冻垡越冬;春花生—冻垡越冬;春山芋—冻垡;薄荷—冻垡。
一年两熟:小麦-大豆-小麦、小麦-夏稻-小麦;小麦-棉花-小麦;小麦-山芋-小麦;油菜-水稻-小麦;小麦-花生-小麦。
四、良种
良种繁育由于良种品质好,增产幅度大,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良种的引进和繁育工作。1957年本县龙潭湖建立良种示范繁育农场,进行小麦、大豆良种示范推广和繁育。1965年建立种子站(1978年改为种子公司),从事各种作物的良种经营和推广。1972年建立县棉花良种场。1974年在新集建立农科所,进行水稻,油菜、小麦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实验并提供新的栽培技术。1980年建立水稻原种场,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繁育。
五河县水稻原种场1963年以前,为宿县专区公安处劳改农场。1963年9月,由省民政厅接收,作为安置外流人员进行就业教育性质的农场。当时收容外流人员600余人。有干部、职工100余人,土地6000亩,房屋1.5万平方米。名为五河潼淮农场。1969年3月由省委批准停办,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四八部队南字一三三部队接收。1972年为适应战备需要,部队将农场大部分土地、房屋、农机具交给本县。是年9月,中央通知部队应将全部土地交给地方。但经协商,部队仍借用部分土地进行军农生产。至1978年1月10日,部队将全部土地房屋交给本县。开始由农业部门接管。1980年正式成立“五河县水稻原种场”,以繁育水稻、小麦良种为主。1985年全场有土地3000亩,其中耕地2000亩,苇地1000亩。年产良种50多万公斤。有职工240人。
五河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1954年建立龙潭湖三改农场,1957年将杨庵农场和张滩分场合并与龙潭湖成立五河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现有耕地2000亩,职工210人。场内设有农业队,畜牧队,机务队和科研室;有大专院校毕业生8人,农艺师、畜牧师3人。设备有发芽箱、烘干箱、天平、土壤速测箱等实验仪器,每年建立穗(株)行圃10-20亩,穗(株)系圃50-100亩,原种圃300-500亩。通过3圃选择,繁殖一级良种。并为农村种子队提供原种,以保证良种的纯度和性能。建场以来,先后从北京、徐州、西安、南京等地引进并经过试验推广的小麦品种75个。其中冬性品种14个,半冬性品种35个,春性品种26个。从徐州、郑州、荷泽、淮阴、南京等地引进大豆品种20个,推广品种12个。还引进推广了水稻、玉米、高粱、山芋、绿豆等优良品种。1975年引进7409大豆良种,1979年培育成功“五河大豆”,1980年后在全县推广。表现很好,已载入《安徽品种志》和《中国大豆志》,1985年繁殖小麦良种540吨,大豆良种140吨,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称号。农场有汽车1辆,拖拉机3部,联合收割机3部,马车5辆。还有林业组,木工组,铁业组和场办小学。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成为全县麦豆良种繁殖示范中心。
五河县棉花原种场建于1972年,原设在新集区蔡家湖,1973年迁至城郊区长淮。该场有耕地650亩,年产粮70吨,皮棉150吨。每年可向全县提供棉花良种20吨。1985年全场有职工89人。
良种推广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大量引进各种作物优良种子,进行繁育推广,促进了全县种子的更新换代。
小麦民国时期是较为单一的农家品种。有红麦、糙麦(三月黄)、白穗麦等。一般亩产25-40公斤。建国后,50年代引进推广的品种有碧玛1号,南大2419、花齐麦等。60年代初期引进推广早洋麦、滁县和尚头、全椒1号,石家庄407等。中后期以安徽3号、早洋麦为当家品种;安徽8号、安徽5号、内乡5号,矮粒多,吉利麦为搭配品种。70年代引进推广的品种较多,有丰收3号、江都1号,泰山1号,泰山4号、博爱7022、郑引1号,百泉71-41、高八、宁麦701、郑州741、郑州743、泗麦117、扬麦3号、徐州17号等;还有本县龙潭湖示范农场选育的小麦品种有71-39-3和7209-8等共16个品种。进入80年代以高八、马场2号为当家品种;其搭配品种有博爱7422、宝丰7228、百泉3199、西安8号、安农7959、偃师9号、徐州2111、徐州7554、百泉3217等。1966年全县播种小麦66万多亩,其中良种53.7万亩,良种面积占80%。1985年全县小麦良种面积达74万亩,已实现了小麦良种化。
水稻建国前,本县稻子品种以旱稻为主。其籼稻品种有早白稻、深水红、黄鹭公、老来变、下马看、芒稻等;糯稻有黑糯、燕支糯、马鬃糯、飞上仓等。建国后,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政策,本县稻区引进了桂花球。1961年又从华东农科所引进399,种植表现很好。是年秋朱顶区路西生产队长李万文从当地水稻中穗选7斤称“猪尾巴稻”,经繁育适应性强,一般亩产125公斤。1965年引进晚粳稻农垦58和矮南早1号。朝阳1号。团粒矮、青小金早等矮秆早稻。青小金早成为本县早稻当家品种。1973-1974年又引进广场矮、农垦57、南京11号,珍珠矮等中稻品种。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制种,1977年初见成效,1978年全县推广3000亩。1981年杂交水稻推广到23万亩,1985年杂交稻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91.5%。杂交稻主要有泗优6号、汕优6号、汕优63等。
大豆1974年对本县大豆品种进行一次普查,全县有大豆品种22个。其中农家品种有五河大白壳、齐头黄、牛毛黄、平顶五、尖稍子、天鹅蛋、小红壳、小白壳、小鸟嘴、小兔腿、大黑壳、小黑壳、大青豆等14个;外地引进品种有大红袍、南农133、南农4931、临泉茶豆、亳县大豆、徐州424、宿县647、红毛大豆等8个。1980年开始推广本县示范农场选育的“五河大豆”,1982年其播种面积已占全县大豆面积的70%,达22万亩。其后,又相继引进跃进5号、7409、徐豆5号、徐豆2号,75—7、商邱197等。
大麦建国后,先后引进六石棱,早熟3号。50年代全县播种面积约10万亩,70年代仅有3万亩。1985年3.02万亩,全部良种。
山芋1951年引进胜利百号,1979年推广徐薯18,北京553、南瑞苕等,面积21.0万亩。1985年为17.5万亩。
玉米1958年推广金皇后,1969年推广杂交玉米,播种面积3.2万亩。有掖单2号。单玉13号、烟单14号等,1985年达3.7万亩。
棉花50年代引进斯字棉,1966年引进岱棉15号,1975年推广徐州142。1982年推广514,至1984年全县播种7万多亩,基本普及。
油菜有本地油菜,胜利52,芜湖104,1985年全县种植4.14万亩。
花生有当地伏花生,山东伏花生,蓬莱一窝猴、油果花生,花28,海花1号等,1969年山东伏花生约占种植面的60%,1985年全县播种7.34万亩,均为引进良种。
五、茶场
1959年县农业部门从皖南引进茶籽,在剑坪山畜牧场播种30亩,因缺乏技术,引种失败。1960年又引进祁门茶种175公斤在剑坪山进行第二次试种成功,长势很好,成为宿县地区最早的“八亩老茶园”。1961年继续引种30多亩,后因饥荒,改种粮食,引种中断。连老茶园也荒芜。1971年县委要求把剑坪山茶园搞起来。于是恢复了“八亩老茶园”的生产(1974年投产,1980年老茶园亩产茶叶超过50公斤)。1973年又开始引种,1976年茶园面积接近400亩,元月乃从大巩山林场析出,建立了五河县剑坪山茶场。1985年全场已有生产茶园50亩,非生产茶园160亩。
该场在发展茶园的同时,于1974年开始手工制茶,生产炒青。1977年已生产炒青500公斤投放市场。1979年又兴建了年产万斤干茶的制茶场,实现了制茶机械化。1985年“剑坪炒青”产量已超过2500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