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本县河湖众多,地势低洼。清代和民国时期,水利设施仅有少数堤坝,不能防御洪水灾害,因而人口外流严重,土地垦殖率低,耕地时增时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县志载本县原额田127061亩。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有熟田75228亩。嘉庆8年(1803年)县志载原额田73571亩。归并洪塘所原额田33923亩,内除荒绝尚有14811亩。又淮厂地500亩,水沉田16682亩。至清光绪年间合计耕地126333亩。额田90539亩。
民国时期,据民国8年(1919年)统计,全县有耕地66.13万亩,民国23年(1934年)统计,全县面积119万亩,其中耕地仅12.5万亩;垦殖率为10.5%。至民国29年(1940年)统计,耕地面积又升至93.76万亩。
建国初,由于人民政府号召并奖励农民开荒,全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1949年本县有耕地177.2万亩,1952年增至209.9万亩,1954年达到211.5万亩。5年增加耕地39.3万亩。其后,由于农田水利、交通和其他事业的不断发展,占地较多,耕地面积相对减少。1964年统计全县只有耕地161.95万亩,10年耕地减少49.6万亩。1965年,西刘集、王庄、濠城等10公社40万土地划属固镇县后,全县只有耕地120.2万亩。1981年本县开展土地普查,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全县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折合地亩237万市亩。其中,耕地14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林地面积6万亩,占2.5%;水域面积22.3万亩,占9.41%;村镇用地15万亩,占6.3%;工矿用地2万亩,占0.9%;交通用地10万亩,占4.2%;农田基本建设用地24万亩,占10.1%;其他用地7.7万亩,占32%;国营农场,园艺场占地1.2万亩,占0.5%。
1985年统计,全县可耕地面积为116.3万亩,其中水田24.2万亩,旱地92.1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耕地2.4亩。近年来由于非生产性占地过多,全县耕地有日益减少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二、作物分布与产量
建国前,本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山芋、高粱和豆类(黄豆、绿豆、豇豆、豌豆、赤豆);经济作物主要有麻类、烟草、芝麻等。由于当时农业技术落后,耕作粗放,产量很低。据民国8年(1919年)农业生产统计,全年收获各种粮食31万多石,约合3.1万吨。民国22年(193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5万亩,产粮16.4万石,约合1.6万吨。
建国后,本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山芋等。生产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经过解放和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三年恢复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35吨,增到1957年的16.20万吨,8年增长12倍。每年平均增长1.15万吨,递增率为11.19%。单产由1949年的31.5公斤,增到1957年的54公斤。
第二阶段(1958—1963年),由于“大跃进”、“反右派”错误的影响,生产上瞎指挥,以及浮夸风、“共产风”的严重泛滥,本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总产由1957年的16.2万吨,下降到1963年的4.28万吨(包括因灾减产),成为历史最低水平。单产由54公斤,减少为19.8公斤。特别是1958年,县委主要负责人为追求形式主义,使“五河县跨上千里马”,谎报产量。是年全县实收粮10.44万吨(核实数),上报32.5万吨,结果造成高征购,卖过头粮。1959年浮夸风进一步发展,粮食总产9.73万吨,征购达5.87万吨,商品率达60%,给全县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第三阶段(1964—1980年),1964年纠正了一些“左”的错误,粮食生产刚刚回升,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使粮食生产徘徊不前。1978年以后,生产始见好转。全县粮食总产由1964年的9.34万吨,增至1980年的18.33万吨。16年增产9万吨,平均每年增产0.56万吨。单产由39公斤,增至131.5公斤。
五河县历年粮食生产情况表

第四阶段(1981—1985年),由于贯彻落实党对农村一系列经济政策,改变了农业管理体制,推行和完善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发展较快。全县粮食总产由1981年的28.60万吨,增长到1985年38万吨。5年增长9.5万吨,每年平均增长1.9万吨。单产由1981年的186.5公斤,增加到1985年249公斤。人均占粮由1981年的59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755公斤。
粮食作物分布麦类,本县种植的主要是小麦,其次是大麦和元麦(米大麦)。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其主要产区在杨庵湖、并头湖、王小湖、龙潭湖、郜家湖、蔡家湖、三铺湖等地。
小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俗有“一麦抵三秋”的说法。1949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97.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总产3.4万吨,占当年粮食产量的46.4%。50年代全县小麦面积超过100万亩,但产量不稳,亩产多在25公斤上下波动。丰收的1955年,全县小麦面积145.8万亩,总产量7.5万吨,亩产达51.5公斤。1958年大搞小麦密植,建“卫星田”,有的一亩地播种100公斤,结果全部失败。是年小麦平均亩产26公斤。60年代小麦种植面积减少,1969年全县只有64万亩,亩产30公斤。70年代县委提出“主攻小麦”的口号,全县播种在60万亩以上,亩产超过100公斤。1979年全县播种小麦70万亩,总产10.6万吨,亩产达151.5公斤。1980年以来,全县小麦面积在7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5万吨,亩产210多公斤。先后两次受到省政府奖励。1985年全县播种小麦67.98万亩,总产19.2万吨,亩产超过250公斤。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50.5%。
大麦本县种植历史悠久,原占夏粮的比重也较大。民国22年(1933年)全县产大麦4.35万石(约合400吨)。建国后,从1949年至1962年的14年中,全县大麦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约占夏粮面积的10%。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大麦种植面积越来越小。70年代全县大麦播种面积仅有3万多亩;亩产一般50—100公斤,多数年份在50公斤以下。1981年以后,由于良种的引进,大麦产量提高。1983年全县种大麦3万亩,总产6675吨,单产222.5公斤。1985年种植大麦3.02万亩,总产4250吨,单产157.5公斤。
水稻其产区主要分布在浍河、沱湖、北淝河沿岸岗地有水源的地方和朱顶山区有山塘的地方。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小圩、浍南、双庙、朱顶等区和曹顾张、石王、双河、周庄等乡。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本县种植的主要是旱稻,产量不高。1949年全县种植旱稻24.9万亩,总产497.5吨,平均亩产20公斤。1950年亩产只有9公斤。1954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以旱改水为主的“三改”农业政策,要求各地改种水稻。本县在路东、五北、井头3个区和龙潭湖(包括郜家湖)4个点进行试验,改种水稻5.42万亩,总产3854吨,平均亩产71公斤;最高亩产225公斤,最低亩产44公斤。其后,水稻面积逐年扩大。1956年全县发展到45万亩,总产达2.55万吨,亩产56.5公斤。1959年全县种植水稻31.4万亩,总产6815吨,亩产只有21.7公斤。由于当时水利条件不足,又不能因地制宜,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1961年全县水稻面积减少到7万多亩,走入低谷。70年代,随着农田水利的发展和良种的推广,水稻面积又逐步扩大。1976年已恢复到32万多亩,总产5.65万吨,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8.8%。单产157.5公斤。1979年开始推广杂交稻,水稻种植面积比较稳定,产量大幅度上升。1985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0.8万亩,总产9.3万吨;亩产449公斤。其中早稻亩产达513公斤。
豆类本县种植的主要是大豆(黄豆),其次有绿豆、豇豆、赤豆、豌豆、爬豆等。每年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
大豆,在本县历来被当作油料作物生产。品质好,出油率高,全县各地都有种植。其主要产区分布在各个湖地。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低而不稳,发展速度不快。但大豆商品率比较高,除供应当地生产副食品外,每年还远销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1949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8.1万亩,总产2030吨,平均亩产25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30万亩,总产2.7万吨,平均亩产92公斤。从1949年至1985年的37年中,大豆亩产高于100公斤的有两年,高于50公斤的有18年,其他年份都在50公斤以下。1981年以后,有增长的趋势。
薯类本县的薯类作物主要是山芋,其次是马铃薯。山芋全县各地均能生产,其主要产区在刘集、小圩、双庙等区。
山芋,在本县适应性强,面积大。1949年全县山芋面积14万亩,总产5600吨,亩产折主粮40公斤。1959年扩大到55万亩,总产2.86万吨,亩产52公斤(已折主粮,下同)。1985年全县山芋面积17.5万亩,总产4.68万吨,亩产267公斤。其中春山芋亩产达359公斤。70年代前,山芋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一直是养猪的主要饲料。同时也用来做粉丝、酿酒、制糖。70年代后期,又以工业原料销售外地。
玉米是本县的粮食作物又是饲料作物。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只有零星种植,没有记载。1953年全县玉米面积3.5万亩,总产785吨,亩产22.35公斤。1956年曾发展到19.3万亩。后因产量不高,一度下降到几万亩。1971年恢复到10万亩左右。1980年又下降到几万亩,但产量却大大提高。1985年全县玉米面积3.7万亩,总产9070吨,亩产243公斤。长淮乡平均亩产达313公斤。


高粱俗称小秫秫、红粱。耐旱耐涝保收。民国年间和建国初期,本县广为种植。多作粮食用,也做酿酒工业原料。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刘集、浍南、小圩、双庙等区。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48万亩,总产1.82万吨,亩产37.7公斤。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高粱播种面积年年下降。1985年全县种植1.78万亩,总产1960吨,亩产110公斤。主要用于酿酒工业。
经济作物分布建国后,本县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烟叶、薄荷等。
花生是本县油料和副食品兼用作物。1949年种植面积1.89万亩,总产550吨,亩产28.9公斤。1959年发展到10.25万亩,总产4675吨,亩产41公斤。种植面积不稳定。1981年发展到13.66万亩,总产1.43万吨,亩产105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85年又降至7.34万亩,总产7150吨,亩产97公斤。产区主要分布在浍南、刘集、沫河口、小圩、双庙等区乡。
芝麻是本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商品率高。但由于易受渍涝灾害,面积和产量波动很大。1949年全县播种2万亩,总产115吨,亩产5.78公斤。1955年发展到5.29万亩,总产达4644吨,亩产39.1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2.39万亩,总产1200吨,亩产50公斤。其主要产区分布在刘集、双庙、朱顶、新集等区。
油菜50年代在本县各地只有零星种植,70年代后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种植油菜4万亩,总产600吨,平均亩产15公斤。60年代实行“以粮为纲”政策,油菜几乎被挤光。1972年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新技术后,面积逐步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1979年由几千亩猛增至1.5万亩,1982年达4.69万亩。1985年全县种植4.15万亩,总产6820吨。油菜籽是本县主要油料,菜籽饼由于缺少去毒技术多用作肥料。其产区主要分布在沫河口、新集、刘集、小圩等区。
棉花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本县各地均有种植,但产量不高。1949—1964年16年平均亩产皮棉不到5公斤。1965年县委和县政府决定从萧县聘请棉花技术员来县辅导栽培。当年播种3685亩,亩产皮棉12公斤。以后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技术和使用矮壮素、“九二”激素等,增产幅度较大。1983年全县播种6.72万亩,总产3500吨,亩产达52公斤。金岗乡花木王农民童道三13亩棉花地膜覆盖,亩产达135公斤。突破棉产100公斤大关。1985年全县播种棉花4.79万亩,总产2335吨,亩产49公斤。其产区主要分布在双庙、城郊、沫河口、新集等区。金岗乡的花木王村和大圩乡的龙潭湖村为棉花专业村。
烟叶其产区主要在东刘集、夏集、张集等乡,面积不大。1954年前多为晒烟,1955年改为烤烟。1985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土壤普查的结果,决定在棕黄壤的朱顶区发展烟叶生产。当年井头乡在井头,梁巷两个村试栽7亩,平均亩产144公斤。中上等烟占80%,黄烟率90%,平均收购价每公斤1.86元。是年全县烟叶栽植面积7165亩,产烟叶990吨,平均亩产138公斤。上中等烟占73.3%,黄烟率84%,平均售价每公斤1.66元。不论产量,质量和价格均不如朱顶试种区。
五河县几个年份经济作物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亩、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