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系河湖低洼区。处于过渡型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明显。风雹、病虫、饥疫等灾害,多在异常年间出现;而异常年份又多从大旱大涝中表现出来。因此,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旱涝的发展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自明代成化年间(1471年)至1985年的514年中,本县共发生水旱灾害390次,平均1.5年就有一次。其中涝年272次,旱年118次,旱年不及涝年的一半;而大涝年平均不到8年一遇,大旱年平均21年一遇。旱涝的年内变化,涝灾多发生于涝年的6—9月份的雨季。从1916年至1985年共发生涝灾32次,其中有31次出现于6—9月,约占总数的97%。而旱灾多为春旱和秋旱,从1912年至1985年共发生旱灾22次,春旱达18次,占旱灾总数的82%。病虫饥疫则多发生在大涝、大旱年之后,风雹又多和雨涝有联系。
本县的风雹活动主要有5条途径:一从灵璧县南部、固镇县东北部移入本县的张集、夏集、东刘集经小圩分为两路,一路从小圩北部,申集南部,经水上、长淮、朱顶进入嘉山县;一路从小圩南部经头铺进入安淮,出淮南。二从泗县南部移入本县武桥、天井经双庙、长淮入朱顶、小溪。三从固镇县进入本县东刘集南部,经周庄、安子口移入曹庙东部分为两路,一路东经浍南入新集;另一路直接南下,经三铺到临北,出淮南。四从蚌埠移入本县沫河口沿淮河向南向东移,至临北、三冲一带。五从凤阳县移入本县小溪、经丘陵地区向东移去。历年风雹多从北面、西北面和西南面三条路径,集中影响本县东南部丘陵地区。
本县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首先有地理上的原因,五河地处淮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势低洼,海拔高度一般在13—19米之间,多为平原,岗地甚少。加之淮、浍、漴潼、沱几条主要河流横贯全境;湖泊洼地,星罗棋布,客水、内水都十分频繁。因此,本县俗有“洪水走廊”、“洪水接待站”之称。其次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的年差、季差较大。有些年份和月份雨量过于集中,使得旱涝灾害相对增多。第三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重视兴修水利、致使黄河经常泛滥夺淮,或是淮河决堤,更增加了本县客水成灾的频率。
建国后,淮河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但由于“左”的路线的干扰,农田水利没有按照客观规律治水。1958年大搞水网化,开挖了5条南北走向的运河,打乱了全部水系,致使一些水利工程没有发挥效益,造成一些内涝。
1279—1985年历年重大自然灾害记述如下: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大旱,淮流数百里皆干涸。
大德元年(1297年)春三月淮溢,六月蝗虫蔽野。
大德三年(1299年)夏五月大水泛滥,船入市中。
明,洪武七年(1374年)夏大水,城市几没。
永乐四年(1406年)淮水溢,七年复大水。
正统二年(1437年)淮水泛滥,居民漂溺甚多,庄稼无存。
景泰四年(1453年)二、三月雨雪不止,伤麦,是岁大饥荒。五年秋七月复大水。
天顺七年(1463年)五月久雨,二麦腐烂。
成化十一年(1475年)夏六月水至,民居多被漂没。
成化十八年(1482年)大旱,民饥,疫病流行。
弘治六年(1493年)大雪。自秋九月二十二日至七年春三月乃止。行人绝迹,民间尽毁屋及器具以供烧锅。
弘治八年(1495年)三月乙酉、暴风、冰雹伤麦。
弘治十五年(1502年)秋八月庚戌,淫雨、大风、淮溢为灾。
正德四年(1509年)夏大旱,蝗飞蔽日,六年复旱,二麦多槁。
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地震,秋七月大风、雨雹、毁屋坏垣,树拔石走,鸟雀俱毙、河水泛滥,淹死人畜无算。
嘉靖二年(1523年)春正月地震,干旱,四月麦将熟继续旱,秋禾尽枯槁。冬十月淮溢,是年大饥荒,死人无算,人相食。
嘉靖三年(1524)春冻大饥荒,疫病流行,死人无算,人相食。
嘉靖六年(1527)春大旱,二麦多枯槁。
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十五年连岁夏秋大旱、蝗虫遍野、禾稼不收。
嘉靖十七年(1538年)夏六月下冰雹,大如鹅卵,折木伤禾,禽鸟砸伤大半。
嘉靖十九年(1540年)黄河决,淮水溢,二十年、二十四年同。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秋八月地震。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地震有声,涝灾。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下大冰雹,损坏民田房舍。河水暴涨,平地深丈许,村民走避不及,多被淹死。冬十二月十二日地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大雪自正月十八日至二月终止,三月复雨雪,五、六月淫雨不止,河湖四溢,禾麦皆没。居民多拆屋迁徙。闰五月二十八日地震有声。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大寒,淮河冰封,车马通行。翌年夏五月淮水骤涨,村落淹没,城内水深五尺余。
隆庆二年(1568年)八月二十三日酉时。有流星大如斗,光照天地,自西北至东南止。声响三次,余音轰轰,移时方止(据考为陨石)。
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久雨不停,八月大水。三年四、八月复大水。
万历五年(1577年)八月河决大水,六年秋复河溢大水。
万历十三年(1585年)无为6级地震波及五河。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旱,二麦尽槁,民饥死无算。
万历十六年(1589年)大旱,淮竭井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大水泛滥,关市几没,禾稼皆淹。翌年复大水。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大雪月余,雪融复冻,二麦尽萎。翌年黄河决,淮河溢。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春雨至初夏方止,五月又久雨,麦腐烂,豆生虫。秋黄河决,大水入城,民屋倒塌。
万历三十年(1602年)正月大雪深数尺,二、三月淫雨,五月水入城,麦无收。秋黄河决大水,禾稼被淹。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黄河决入淮,大水三载。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夏旱蝗,五月甲戌地震,翌日复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至九月旱、蝗,禾苗皆枯。
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大雪至翌年正月中方止,积与檐平,冻死人无数。
天启三年(1623年)涝,扬州6级地震波及五河。
崇祯四年(1631年)大雨淮涨,城市水深数尺。五年同。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大雷雨,昼不见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秋大旱,蝗、饥、疫,人相食,草根树皮食尽,民死甚众。翌年,复旱、蝗,大饥疫,野无青草,民死甚多。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十月二十八日地震自西南向东北有声。翌年,开封河决,黄河水由涡入淮,禾稼被淹,房舍漂没。
清·顺治二年(1645年)春大水,二麦被淹。
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麦熟,淫雨狂风昼夜不息,垣屋具坏。五月十八日淮水西来,平地数丈,乡民集木而居,风发坠水溺死无数。
顺治九年(1652年)受霍山6级地震影响,二月十五日夜地震,几榻倾斜欲倒。六月大旱,禾苗尽枯。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复地震,从西北来有声,移时仍止。黄河决。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淫雨,秋大水,漂禾毁屋、冬旱。翌年,夏四月淮溢麦苗尽没。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连雨十七日,十月大水,豆禾在场未收者,具漂溺无存。
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大雨二十余日,堤崩河决;夏大雨3月余,麦烂、禾伤,平地水深丈余,田庐漂没。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大雨水,夏大旱,颗粒无收,赤地千里。秋发蝗灾。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黄河溢,河南项城5.5级地震波及五河。三年七月复大水。
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大雨,夏水入城。翌年秋复大水。
康熙七年(1668年)涝灾,元月十七日受山东郯城8.5级地震影响晚地震,城南楼阁圣像俱倒,观音阁亦倒,民居倾倒者无算。二十六日晚又震。翌年,五月雨雹,淮水泛涨。
康熙九年(1670年)夏、秋大水河溢,麦烂无遗。十一月二十六日至翌年二月大雪严寒。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五月大雨连绵、平地水深丈余,八月河决复大水。五月二十二日地震。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七月大雨,淫雨,淮堤决。
康熙十三年(1674年)河决,秋禾被淹。翌年,六月雨多复大水。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久雨。六月黄河决,淮溢大水。
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大雨经旬不止,秋大水,淮堤决,城内水深2尺。翌年,夏秋旱。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淫雨,八月河决,大水没禾,冬凌水漂麦。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七月大风雨,大水没庐伤稼。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秋大水,翌年同。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冬大雪严寒,自十一月二十九日至次年正月二十日封冻,河冰数尺,竹木冻死。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至七月淫雨,平地水深3尺,禾稼淹没,坏民屋。黄河、淮河复溢,水入城。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旱、秋大雨,河决岁大饥荒。翌年,五月复大水,黄河决。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五月七日大雨水,黄河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夏秋大雨,水入城,漂民屋、溺人畜,禾苗淹半。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起淫雨凡五个月,大水没田庐,入城市,二麦歉收,草根树皮食尽,路有死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夏大旱,五十五年夏秋俱旱,禾失收。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五月阴雨,河水大涨,入城市,民居倾坏。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黄河溢,大水。
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黄河溢,六年复大水。
雍正十二年(1734年)春雨不止,淮溢为灾。
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黄河决淹二麦,五月连雨,麦禾尽淹,屋舍多倒塌。
乾隆四年(1739年)大雨水,淹没田庐禾稼。翌年,夏秋复大水,黄河决,淹没田庐。
乾隆七年(1742年)大雨水禾稼漂没,黄河决,人相食。
乾隆九年(1744年)大水,河溢成灾。
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夏多雨,大水,麦禾并伤,灾八至十成。
乾隆十二年(1747年)河决成灾。
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水成灾,黄河决,平地行舟,水深数尺至丈余。坏城,淹没田庐无数。至十二月十三日水始退。
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淫雨,秋大水伤禾稼。翌年,复大雨水,淹没田庐。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大雨水伤稼,黄淮决溢,春疫病流行。翌年,夏秋淫雨成灾八至十成。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秋,淮溢成灾。翌年,黄决、淮溢,大水成灾。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淮水成灾五至八成。翌年,秋大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夏旱,秋大水,三十八年夏,秋复大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黄水漫溢,淮决大水,翌年尚未断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河因淮、濉各水同时并涨,洼地被灾。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淮水涨,成灾七、八、九成。
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旱,二麦失种。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春大雨昼夜如注,诸水下归,五河滨淮湖田尽被淹没。房屋倒塌无数。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黄水决入淮,田庐被淹,灾七至十成。
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水成灾八九成。
嘉庆二年(1797年)元月水涨,七月黄决淮溢,灾七八成。翌年,睢州黄水漫口,由涡入淮,沿淮被水成灾。
嘉庆四年(1799年)夏,雨水积潦,淮水盛涨,又因启放天然诸闸,减黄下注(八月黄河决),被淹成灾。翌年,复被水成灾七至九成。
嘉庆七年(1802年)夏被旱成灾。翌年,黄河溢,被水患。
嘉庆九年(1804年)夏黄河溢被淹,四月天雨黑,二麦俱如糠,岁大饥荒,逃亡过半。
嘉庆十一年(1806年)黄河决瓠子入淮,田庐被淹没。八月二十三日五河地震。
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十七日大风,天赤色,夏旱,十月水暴涨,民不聊生。
嘉庆十八年(1813年)五月十九日大风,雨冰雹,黑白参错,二十一日亦如。九月淫雨,黄河决由亳入淮淹庐。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大水,饥民道相望。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夏间雨水伤禾。淮水涨,田庐淹没,成灾六至九成。
道光元年(1821年)正月大雨河溢。四月雹伤禾稼。五月大雨河溢,人相食。
道光二年(1822年)遍野生蝗蝻,民大饥。翌年,七月大水,坏田庐无算。
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淮堤塌,秋禾被淹。翌年,三月淫雨兼旬,淮水暴涨,田庐多漂没。
道光九年(1829年)八月下冰雹深数寸,十月二十二日五河双庙地区发生5.5级地震(震中在北纬33°02′东经117°09′)有声,民居房屋倒塌,死人无数。
道光十年(1830年)二月降冰雹,闰四月二十二日复地震。
道光十一年(1831年)大水成灾,五至九分。八月二十三日地震(受怀远、凤台6.25级地震影响)。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不雨,旱至六月,立秋后雨冰雹,复大水伤稼。冬大饥荒,人相食。
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饥荒,疫病流行,夏霾雾伤麦,六月大雨,秋大水禾稼尽淹,岁大饥荒,人相食。
道光十七年(1837年)六月大风毁屋拨树,燕雀多坠死,北乡冰雹伤禾。
道光二十年(1840年)夏秋大旱,豆禾尽枯。翌年,夏秋复大旱,四月十二日有陨星2。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五月大风,雨冰雹。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六月初三日花园湖傍起蛟,大风雨三日夜,水深二丈五尺,冲没田庐牲畜无算。翌年,夏大雨,秋大旱。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春正月大风拔树,麦秀双穗。六月十六日夜地震(黄海6.75级地震波及本县)。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九月地震,涝灾达五成。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夏大水入市深丈余。翌年,黄河决,田庐淹没;秋地震。
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初六日大风黄雾,昼晦如夜。三月二十九日地震,五月二十三、四日又震。秋大雨十日,黄河决,潦水东注,禾被淹,成灾五、六分。
咸丰二年(1852年)积水未退,桃汛复涨,漂没民居无算。十月桃李开花,十一月二十八日地震有声。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霾雾,白日如夜。六月大风十昼夜,拔树损稼,稻秀而不实。
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旱,秋复旱,蝗虫食禾几尽。
咸丰七年(1857年)春大饥荒,饥民啸聚抢掳,道路皆不通。九月十五日五河地震。
咸丰八年(1858年)秋旱,蝗虫食禾稼几尽。八月彗星出,翼间光芒十余丈,夕见西方,晨见东方。
咸丰九年(1859年)正月夜半有火光长十余里,远视有人马沸腾之状。秋大水。
咸丰十年(1860年)春大饥,疫病流行,饿殍遍野,人相食。夏大水淹倒民房无算。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有白气亘天如长虹,五月彗星见乾(西北)方,终夜不没。秋野生稆豆,民赖以活。
同治元年(1862年)大旱、蝗虫为害,二月阴霾大风。
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十三日左右大风雷电,雨冰雹。
同治五年(1866年)春大旱,潼河涸如平道。三月十二日大风坏民房舍。六月初三日风暴雷雨大作,淋漓三日夜,淮水陡涨三丈,民乘舟入街市。居民多赴城垣避水,屋宇漂没。冲毙人畜无算。
同治六年(1867年)春饥,夏疫,秋大水,冬桃李开花。
同治七年(1868年)黄河决大水。定远5.5级地震波及五河。
同治九年(1870年)四月十二日大风,数百年古树皆拔去,冰雹大如鸡蛋,砸毙人畜、毁屋无算。
同治十年(1871年)秋禾被淹,冬牛大疫。
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二月大风雪,毁船百余艘。翌年大水。
同治十三年(1874年)八月大水,已种二麦被淹,冬桃李开花。
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沱湖冰结各色花样,与生殖无异。二月有流星大如斗。夏旱,七月蝗生遍野。
光绪三年(1877年)秋旱,蝗虫蔽天。翌年秋大水。
光绪七年(1881年)夏彗星见西方,秋色赤如血,由酉至卯,数月皆然。翌年,彗星复见东北方,光如匹练。
光绪九年(1883年)五、七月淫雨,二麦失收,秋大水。
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大雨水,八月十三日河决郑州入淮,沿淮田庐皆没于水。
光绪十四年(1888年)秋大水,黄河又决。翌年,复大水。
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大旱,四月廿七日、廿八日,雾迷漫黑,雹如鹅卵,坏麦伤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客水为害,七月淫雨破堤,平地行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淫雨破堤。
宣统元年(1909年),春旱、夏涝,淮堤决。翌年,七月昼夜大雨,水深数尺至丈余,堤决圮城坏屋,溺人畜。秋禾被淹,浍河特重。十一月廿七日五河地震有声,房屋大半动摇,越数分钟乃止。
宣统三年(1911年)春夏水,秋续之。北肥河发水三次,破堤倒屋,夏秋仅三成收。民饥疫亡。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5月淫雨7日,淮河破堤两处。
民国5年(1916年)春冬旱,夏大风2月余,倒树无数,大水,淮堤多冲决。翌年,霍山6.25级地震波及五河。
民国10年(1921年)特大洪水,5至8月连降大雨,各河堤破泛滥,县城顺河街水深0.66米,平地行舟,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民国15年(1926年)水灾,先涝,后河溢破堤,10月水退。翌年,黄山6.5级地震波及五河。
民国18年(1929年)春、夏、秋涝,破堤大水。
民国20年(1931年)特大洪水,堤、坝、圩溃尽,人畜漂没无算。全县民房倒塌十之九,庄稼被淹九成以上。人民避水不及与因饥寒而死亡者十之二三。街内行舟,多年罕见。
民国21年(1932年)大旱,河井枯干,淮河涸如平道,禾麦皆枯,持续高温,放在墙架上的鸡蛋,能自然孵成小鸡。霍乱流行,人民有成庄、成户死亡者。
民国25年(1936年)大旱。
民国27年(1938年)夏秋多雨。8月国民党扒开花园口,黄泛入淮,秋禾全被淹没,冬至水尚未退尽。
民国32年(1943年)黄泛,夏秋大水,腊月种麦。
民国34年(1945年)七月多雨,淮河破堤。
民国37年(1948年)春汛淹麦,秋雨烂豆。
1950年,7月淮水猛涨,沫河口淮堤溃决,淮浍之间,一片汪洋。全县受灾面积达90%,受灾人口达30万。
1952年,夏涝歉收。8月内涝成灾,125万亩作物减产。
1954年,洪涝大灾年。7月连降暴雨,月雨量达537.2毫米。毛滩淮堤溃决,全县受灾面积达137万亩。
1955年,秋旱,冬大雪严寒。冬季大雪深35厘米,历年罕见,交通中断,淮河从元月30日封冻至2月13日方解冻。最低气温达零下19.2℃,树木多冻死。
1956年,洪涝大灾年。春雨连绵,雨量达185.7毫米,6—7月连降暴雨,总雨量达713.9毫米,全县降水总量达1517.9毫米。出现罕见内涝,受灾面积275万亩(包括复种),绝收达12万亩。
1961年,高温,干旱歉收。全年雨量仅679.2毫米,雨水偏少。7月持续高温35℃,23日高达40℃,为历年最高纪录。
1963年,夏雨,洪涝大灾年。小麦严重减产,平均每亩只收20公斤。7月连降暴雨,全县120万亩作物被淹。
1965年,3月15日固镇4级地震波及五河,夏涝灾,7—8月多连阴雨,雨量达469毫米,浍河堤决,全县有106万亩作物受灾,失收58万亩。有630个村庄被水包围,倒屋1.37万间,砸死、淹死16人。
1968年,定远5级地震波及五河。
1969年,2月份出现大雪严寒天气,2月5日最低气温达零下233℃,淮河、浍河、沱河皆封冻,冰上行人。夏秋大雨成灾,粮食歉收。
1971年,台风暴雨,烂麦。6、7月多连阴雨,特别是6月12—17日,暴雨集中,小麦已收未收的均发芽霉烂,损失严重,为历史罕见。9月暴风雨持续1天,全县倒房810间,秋作物损失10%。翌年7月9日,本县小溪3.1级地震。
1974年,风雹、伏涝。5月17日暴雨达110毫米,8月10—13日暴雨量达385.9毫米,使全县102万亩作物颗粒无收。5月3日晚胡集、双庙、长淮、朱顶4公社大部分大队出现大风冰雹,最大如鸡蛋,小麦损失30%。6月2日晚全县12个公社先后大风、冰雹,受灾86个大队,重灾32个大队,受灾农作物7万亩,刮坏房屋3.1万间,刮倒树木4.7万棵。
1977年,龙卷风,7月18日傍晚浍南、徐桥大队出现龙卷风,毁屋40多间,断树50多棵。9月10日,本县小溪2.2级地震。
1978年,风雹,夏涝。6月9日全县11个公社大风,降雹,120个大队重灾,以临北、安子口、新集、周庄、头铺等公社受灾较重。冰雹最大如鸡蛋,受灾农作物1.8万多亩。7月9日双庙大队出现龙卷风,倒房1180间、砸死3人,毁屋顶600余间,断倒树木3290棵。7月15日复大风,浍南、新集、曹顾张、安子口、申集、小圩、周庄等公社毁房1.36万间,断倒树木3万多棵,砸死3人,死牲畜3头。7月雨水集中。雨量达339.1毫米,全县51万亩农作物受灾。
翌年3月2日,固镇5级地震五河有感。
1982年,风雹、夏涝。5月26日,7月4日,10月17日,全县各地先后出现大风、冰雹。其中以板桥五大队最为严重,狂风达10级,降雹持续20分钟,雹径最大5厘米,倒屋100余间,有14人受伤。
1985年,涝,秋季阴雨连绵,水稻出芽,黄豆霉烂,山芋地积水,损失较重,受涝面积达30多万亩。
五河县风雹路线图
上一篇:第八节 矿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