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吴家泰
吴家泰(1885~1913),字乐亭,郊区吴郢乡吴家庵人。自幼家贫,无力就学,喜弄棍棒,练拳习武,仰慕“梁山”好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春夏之交,“大雨四昼夜,秋无收”;翌年春又是淫雨成灾。吴家泰仿照捻军“吃大户”的做法,率饥民百余人,向地主“借粮”,并以“打富济贫”相号召,抗捐抗暴。
吴家泰的活动,引起当地各乡地主们的忌恨,便联名上告到凤阳官府,官府将其逮捕。在狱中,吴身受酷刑而威武不屈。拘押半年后,经当地民众具保释放。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安徽革命党人张汇滔等在寿州响应,成立淮上军,其中一路向皖东进军。恰清军江南提督张勋从南京北撤,在蚌埠与淮上军遭遇,展开激战。吴家泰闻讯,集众用土枪刀矛,在淮河铁桥北岸拦截急切北窜的张勋军,并拉来土炮一门,向南岸清军阵中轰击。张勋不敢恋战,急速北遁。
此役后,吴家泰率众百余人,经淮上军副总司令袁家声批准收编,被任为淮上军连长。民国肇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吴被保送到南京陆军讲武堂受训,结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七旅第二营任营副。
民国2年(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武力讨袁(世凯),委柏文蔚为安徽讨袁军总司令,吴家泰所部参加了讨袁战役。不久事败,吴逃避上海。之后,他受命潜回蚌埠吴郢乡,组建淮北革命军第二支队,任副司令,活动于蚌埠、凤阳之间。他联络党人,进行驱逐北洋军阀倪嗣冲的革命斗争。
同年冬,吴的行踪为凤阳清乡团侦知,在蚌埠二道街(今凤阳路)一家小旅馆中被捕。他被押至凤阳,以“乱党”罪名斩首,年方28岁。
陈懋森
陈懋森(1848~1914),字在田,生于安徽灵璧县北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生活艰难,被迫随其兄背井离乡,过着乞讨的生活。后来,他们流浪到凤阳府长淮卫(今蚌埠市长淮卫镇),不幸其兄病死。此后,陈懋森先后当过佣工、小贩和店员,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加上借资,在长淮卫开办了一个小粮行,不久又兼营一个酒坊。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淮河泛滥成灾,农田荒废,河南、苏北、淮北等地尤为严重。众多穷苦农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四处流浪,靠行乞和挖野菜充饥度日。陈懋森便与长淮卫首富朱幼岑相商,请他领头号召富户捐款捐粮救济灾民,朱当即应允。孰料事后朱不仅不去动员富户救灾,而且自己也闭门不出,一毛不拔。陈懋森只好亲自串访富户人家,但多碰壁。义愤之余,他毅然典当房产,变卖田地,在长淮卫三门阁广场煮粥放赈,长达两个月之久,此义举传颂一时。
陈懋森倾家产救济灾民之事,为凤阳府道台冯梦华知晓,传令接见。冯也开放官仓,拨粮数百石,委其代官府放赈济民。从此,陈懋森成为当地著名的慈善乡绅,誉之为“大老”。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陈懋森呈文请求筑堤治淮,得到官衙许可,并委任他总管长淮卫一带沿淮筑堤事务。一些地主想减少承担筑堤土方,便暗地贿赂,求他方便行事,被陈一一拒绝。后遭到以马举人为首的联名诬告,陈坦然走上公堂对簿,严词驳斥,使马举人受到官方训斥。筑堤中,一度值淮水暴涨,险情迭出。遇决口,陈常带头跳入水中,与他人结成人墙,以利施工。不久长淮堤成,凤阳府道台冯梦华亲书“望重淮喷”匾额相赠,表彰他有利乡梓的功德。
此时,各地学堂兴起,他慷慨解囊,并奔走各地募捐,聘请教习,在长淮卫文昌宫创办第一所小学堂,并出任校长。
民国3年(1914年)冬,陈懋森病危,唤二子于床前,告诫说:“我将不久于人世,你们要以济世为本,不可有辱我生前的举止行为,切记!”言毕,逝去。
倪嗣冲
倪嗣冲(1868~1924),本名毓桂,字丹忱,安徽阜阳人。他是皖系军阀中极有实力的人物。
他的父亲倪洪原为袁世凯嗣父袁保庆幕府,倪嗣冲随父就读时,得识袁世凯。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倪捐班授任山东省某知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袁世凯奉旨署理山东巡抚,倪投帖拜见,不久即保其升任知府。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李鸿章病死,袁改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新任山东巡抚杨驷骧对倪知府冷淡,倪乃别择良图,赴天津仍投袁氏之门。时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经袁荐举,由徐上奏准倪署黑龙江省藩台。后倪因贪污受贿被参,交刑部定罪。倪唆使其胞侄倪道烺自认顶替罪过,并以巨金贿赂满族亲贵,终以革职了事。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一片混乱,被迫启用在河南家乡“养病”的袁世凯,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倪见有机可乘,遂再一次投奔袁门,被委任武卫军右翼统领,并奏准特委倪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倪旋即受袁密令,率军偷袭皖北一带淮上军,攻占颍州(今阜阳市),大肆屠杀。
清帝退位,南北停战议和。袁世凯僭窃民国大总统,特命倪为豫皖筹边使,拥兵盘踞阜阳一带,藉以牵制淮上军。
民国2年(1913年)6月,袁世凯免去柏文蔚皖督职务,北洋军趁势南下,倪嗣冲也率兵攻占省会安庆。7月27日,袁世凯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随后,倪军在安徽各地以“追剿淮上军”、“查办社团、帮会”之名,大肆捕杀,民众恨之入骨,称其为“倪屠户”。
不久,倪受袁世凯密令,将军队集结蚌埠一带,意在监视徐海的张勋,也可控制河南。一旦北方有事,马上可以凭借津浦铁路,迅速增援调动。倪为此在蚌埠建造都督府和练兵场,强征民田数十亩,并派差抓夫,民众苦不堪言。
民国3年6月30日,袁世凯授倪嗣冲为安武将军。倪将所部扩充为步兵八路,辖40个营,改武卫右军番号为安武军。倪所建造的都督府刚刚落成,便称之为将军行署,又称“将军府”。从此,倪嗣冲在蚌埠独霸安徽,成了以“祸皖”著名的地方军阀。
倪嗣冲独霸安徽期间,依靠地主豪绅残酷压榨民众,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之多不下30余种,滥发的毫无基金的纸币及公债券也不计其数。他把搜刮来的大批钱财存入天津日本银行,供倪氏家族过着奢靡腐朽的生活。是时,蚌埠商贸日盛,并以盐粮交易为大宗。倪见盐业有利可图,遂变更淮盐“引岸”,将原设宿县的皖北盐务局移入蚌埠,并成立阜安盐栈,规定原从江苏板浦运销于皖北之食盐,全集中于蚌埠,强权垄断。同时,倪将凤阳关(税关)也移至蚌埠,以控制税收。
民国3年底,倪嗣冲派人去上海购回一台48千瓦蒸汽发电机,安装在“将军府”内,翌年开始发电,供府内照明使用。蚌埠开始出现电灯。
民国4年袁世凯公开推行帝制。9月,倪为向袁表示“忠心”,在蚌埠假借安徽“公民”的名义呈具请愿书,谓:“今日之政体,非君主立宪,不足定国是,安人心。”11月3日,他召集安徽国民代表409人,在“将军府”开会,联名发出推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的电报。他的忠心博得袁的欢心,“登极”之时,论功行赏,特加封倪为一等公爵。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领导护国军讨袁,袁决心以武力镇压。倪自告奋勇,派其弟皖北镇守使倪毓率安武军15个营入湘。
民国5年6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7月6日,任命张勋为安徽督军,倪嗣冲为安徽省长。倪很不高兴,一再请辞省长一职。不久,黎元洪与控制北京政府实权的国务总理段祺瑞矛盾日深,发生“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倪依附于段。翌年5月,黎元洪下令免段祺瑞职后,倪很快通电宣告安徽独立,向黎示威。接着,又下令截断津浦铁路,并宣布任命倪毓为安武军北伐总司令,要求“严惩奸谀,解散国会,另组议宪机关,起用老成硕望总理阁员,除帝制嫌疑各人罪名。”黎元洪束手无策,遂同意调张勋来京调解。未料张入京后,竟导演了一幕“大清帝国”复辟的丑剧。在此之前,张勋在徐州召开“督军团”会议,策划复辟,倪亲自参加,对张的阴谋活动,早有默契。然而,段祺瑞突然在“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倪见风转舵,投靠段祺瑞,担任了南路讨逆军总司令。倪嗣冲借这次政治投机,不仅重新获得了安徽督军兼省长的职位,而且趁机吞并了张勋的定武军,成为皖系军阀极有实力的首领。民国6年9月8日,倪又兼长江巡阅使职。
民国7年,倪嗣冲重病在身。为延缓寿命,倪与其妻做五十双寿。做寿前,倪广收寿礼,其种类之多,价值之高,花样之奇,皆骇人听闻。民国9年,倪为其妻宁氏做寿,请来北京一批京剧名角,为其唱“堂会”,其奢侈豪华,无以伦比。民国10年,倪通过其侄倪道烺强购民田,为自己建造“生祠”。种种声色犬马之举,激起安徽民众义愤。
民国9年7月,直皖大战爆发,皖系军队溃败,段祺瑞通电下野,倪嗣冲随即赴北戴河“养病”。9月16日,由直系操纵的北京政府免去倪嗣冲安徽督军兼长江巡阅使职务。民国13年8月9日,倪嗣冲病死于天津。
马祥斌
马祥斌(?~1927),字文伯,安徽灵璧人。幼年就读于私塾,稍长入凤阳府经世公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他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在安庆)。是年7月6日,革命党人、学堂会办徐锡麟率众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捕殉难。巡警学堂受株连解散,马祥斌返归家乡。
那时,在宿县一带土匪蜂起,打家劫舍,日益猖狂。当地官府鉴于马祥斌有一定的军警知识,便委其任乡团团总,不久又升任宿州警务所所长。他带领警队打击匪盗,一举歼灭以绰号“蹩螺嘴”为头子的一伙匪帮。
民国2年(1913年)底,倪嗣冲督皖,马祥斌所属警队作为地方武装被收编,马被任武卫右军右路第三营后哨哨官,翌年又升为倪嗣冲安武军第三路第四营管带,继升任团长。
不久,蚌埠市面繁荣起来,在蚌的倪嗣冲为安靖地方,于民国6年调任马祥斌为蚌埠警察专局局长。马上任后,亲自上街巡察,采取果断措施,惩治地痞流氓,枪决与匪徒勾结的侦缉队长郭华亭。
民国8年4月11日,蚌埠街市突发大火,“延烧商民一千余家,毙人50余名”。火灾后,马下令拓宽马路,修建新街道,并以“中华民国”四字,命名一批街道,如中兴街、华盛街、民安里、国安街等。从此,街市面貌一新。
20年代始,蚌埠一时成为军阀拉锯战的要冲之地。民国13年,军阀马联甲任命他为补充团的团长。民国15年,北伐军挥戈北上,节节胜利。时任军阀陈调元部第二混成旅旅长的马祥斌,深感军阀的腐败和前程的没落,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遂密遣代表与北伐军联络,于翌年春接受武汉国民政府委以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师师长的职务。马部进驻合肥、六安一线,随即通电宣布起义,参加北伐。民国16年4月,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驱兵南下,亲自指挥围攻合肥。马祥斌不畏强敌,率部死守抵抗,激战22天,终于在北伐军的配合下挫败张宗昌的进攻。由于合肥保卫战有功,马祥斌被升任暂编第十一军军长。
此战后,张宗昌悬赏20万银元,捉拿马祥斌。同年农历七月七日深夜,马祥斌在亳县被归附的部将袁家骥、张敬尧派兵劫持,押送济南,向张宗昌邀功。11月6日,张宗昌下令将马祥斌秘密杀害。
民国20年,马祥斌遗骨运至蚌埠,葬于小南山麓,并立铜像以为纪念①。
注释:①解放后,马墓移葬蚌埠燕山。
陈履真
陈履真(1907~1932),安徽萧县人。他原名陈凤乔,参加革命后,改名陈履真,又名陈理真。表示他要为追求真理、实践真理而奋斗一生。
陈履真幼年时代在萧县家乡读书,成年后赴徐州考进第七师范学校。时值徐州工农群众运动在共产党人的组织推动下,出现了高涨的形势,特别是学界高昂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情绪,鼓舞着陈履真。他毅然走出校门,跟随教师刘安民(共产党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民国17年(1928年),陈履真由刘安民、秦雅芬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任萧县县委青年部长。
民国18年初,国民党在萧县加紧清党,陈履真被迫出走。先是考入上海大陆大学,但时间不长又转入华南大学就读。是年秋,他遵照党的指示,去中央党训班(上海)学习。这时,秦雅芬也在党训班学习,二人感情相投,经组织同意,遂在学习班结婚。
陈履真在中央党训班学习一个多月后,即奉命偕同妻子秦雅芬一道返归徐州,并与中共中央审查委员阮啸仙、江苏省委巡视员陈资平等人重建徐海蚌特委。特委机关成立后,陈资平任书记①,陈履真任宣传部长。当时,在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的指导下,徐海蚌特委连续发出通知,要求“从县委到支部一律改组为行动委员会”,“加紧布置徐海蚌武装暴动”。于是,津浦、陇海两路举行总同盟罢工,在城市内举行“飞行集会”;在泗阳、宿迁、邳县、濉溪等地农村中,举行农民武装暴动,以图配合“以武汉为中心的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与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的行动。民国19年7月,徐海蚌特委机关遭敌人破坏,“总行委”组织的暴动失败,许多同志惨遭捕杀。
民国19年秋,根据中共江南省委的决定,将原徐海蚌特委分为徐州、海州和长淮三个特委。长淮特委机关设在蚌埠,陈履真任特委书记。随后,陈在蚌埠发展党团组织,建立了中共蚌埠铁路工作委员会,他兼任书记。此期,他还在蚌埠领导码头工人、黄包车工人以及毛巾厂、卷烟厂的工人开展革命斗争。他注意总结前一时期执行“立三路线”的教训,将斗争形式由公开激进转为秘密隐蔽。
民国20年6月,陈履真奉调上海,任沪东区委书记。民国21年夏,党组织决定派陈履真、秦雅芬夫妇去苏联学习。是年10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陈履真在徐州被捕,随即被押至南京宪兵司令部。敌人严刑逼供,叛徒利诱勾引,他始终坚定不移。11月的一天凌晨,敌人将他押至雨花台刑场,在临刑之前,敌人问他:“如果现在放你出去,你将做什么?”他严正地回答说:“干共产党!”其威武不屈的神志,令敌人胆颤心惊。敌人举枪射击,他大声疾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随后,陈履真倒在血泊之中。
注:①陈资平,原名陈文华,又名陈治平、陈文政,江苏淮安县人。民国22年被捕后叛变,投降汤恩伯,被委任苏鲁豫皖“剿匪”总司令部调查室主任,协助敌人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民国38年2月,见国民党大势已去,遂运动国民党军某部起义,以为反戈之举,但事泄,被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下令在上海枪毙。
朱务平
朱务平(1899~1932),原名焕明,字镜秋,化名朱大生、朱大春、冯心,安徽濉溪县(原属宿县)人。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后考入宿县第二高等小学。民国12年(1923年),他负笈徐州,考入培心中学。这时,民主革命浪潮已波及到这所学校,校园内暗中传布着的《向导》等革命宣传品,深深影响着他。民国13年8月,朱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从此思想一新,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民国14年夏,他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徐州地委委员兼秘书,在临焕、东三铺、大店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霸抗捐斗争。民国17年8月,他以中共江南省委特派员身份来蚌工作,旋即兼任重建的蚌埠特支书记。同年12月,在中共徐海蚌特委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特委委员。民国18年6月,他任中共凤阳县委书记。民国19年,江南省委决定将徐海蚌特委分为徐州、海州和长淮三个特委,长淮特委机关设在蚌埠,朱务平任组织部长。民国20年6月,因特委书记陈履真调走,由朱务平继任。
朱务平继任长淮特委书记后,为宣传革命和揭露敌人的种种丑行,继续操办特委机关刊物《红旗报》。他不仅撰文,而且亲自参加刻印工作。这时,蚌埠工人群众由于不堪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多次发生自发的反抗斗争。为了组织领导工人斗争,朱务平深入到群众中去,建立识字班、互济会、拳术团、兄弟会等组织,把工人团结起来,坚持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了配合鄂豫皖边区红军根据地的斗争,朱务平派人潜入驻蚌国民党军队内部,并亲自掌握军运工作,吸收一批革命分子加入共产党,建立党支部,致使这支军队在“围剿”红军中,有两个连的部队哗变。
在朱务平的领导下,蚌埠的共产党组织不断壮大,从原有1个特别支部10名党员,到民国20年4月,发展到8个支部60名党员。民国21年8月,长淮全区有580名党员。
民国21年8月,原长淮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刘平叛变,致长淮特委机关遭到破坏。10月20日,朱务平被捕,随即被押送南京宪兵司令部。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时而酷刑拷打,时而送进“优待室”,以名利引诱,他都置之不理,绝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敌人带来叛徒指认,他怒目而视;敌人亮出证明材料,说:“只要你承认了,就好说,要不,就枪毙你!”朱务平将材料扔到地上,昂首矗立。
是年11月25日凌晨,细雨蒙蒙,朱务平同狱中其他26名共产党员,被押至雨花台惨遭杀害。
高揖三高揖三(1909~1946),原名高维让,生于蚌埠淮河北岸(今小蚌埠镇)后楼村一个地主家庭。
民国17年(1928年),高揖三在凤阳第五中学毕业,回乡任第一完小国文兼历史教员。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运动高涨,他带领学生过淮河,到蚌埠街头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传群众抵制日货。在学校里,他与崔竹生等组织“求生读书会”,与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的“现实社”建立联系,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他的进步活动为当局所不容,于民国25年被捕。后由其族兄高仲华、高蔚轩(蚌埠商会会长)出面具保获释。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高揖三面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愤然离别家庭,几经辗转奔赴延安,参加了“青训班”。结业后,参加第五战区的抗敌青年军团,又被分配到设在阜阳的“政工一队”。民国27年夏,由濮思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30年夏,高揖三由中共淮北区党委派遣返归家乡小蚌埠,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小蚌埠紧靠淮河码头,搬运工人和船民集聚,高揖三采取办夜校、拜把兄弟的方式,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并从中先后发展了几名党员。是年11月,小蚌埠党支部成立,高任支部书记。在他的领导下,把在敌占区购置的布匹、药品、油墨、缝纫机等物品,通过封锁线,运到淮北抗日根据地。同年冬,新四军四师转移津浦路东后,高揖三的住地便成了新四军干部的落脚点。民国33年,高揖三遵照上级指示,把斗争活动转向市区,散发传单,搜集情报,打击驻蚌日伪军的势力。
不久,高揖三奉调去淮北地区党委城工部工作。
民国35年春,高揖三病逝于泗县。解放后,经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高驾云高驾云(1917~1946),蚌埠郊区吴小街乡人。幼时读私塾,后辍学在家放牛、种田。民国27年(1938年)2月蚌埠沦陷,他背井离乡外逃。是年冬,在定(远)凤(凤阳)边界山区参加新四军,并于民国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9年至34年,高驾云在淮宝独立团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在对日伪军作战中,身先士卒,屡建战功。抗战胜利后,部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九纵八十一团,他任第一营营长。民国35年秋,他奉命率部袭击在淮泗县(今泗阳县)骚扰的地方还乡团。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有利地形顽抗,致使部队多次发起冲锋而未能破敌。高驾云见状,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只身跃入前沿阵地观察,在摸清了地形和敌人的火力点后,迅即确定突破口,命令部队分进合击,三面包抄,一举摧毁了敌人的碉堡群。随后,高驾云率领部队向纵深追剿残敌,不幸被隐蔽在暗处的敌人击中,牺牲时年仅29岁。
1971年,国家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漫萍
张漫萍(1910~1947),原名张复礼,参加革命后化名王若愚、张友文,河南省荥阳县城西五龙寨人。幼年读书、学拳击,其父对他要求甚严。民国16年(1927年)至20年,他在洛阳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到北平大学读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天桥散发传单时被捕,关入北平草岚子监狱。在狱中,他受到敌人的残酷折磨,被带上沉重的脚镣,投入水牢;当敌人以释放为诱饵逼他写悔过书时,他义正词严地说:“我抗日无罪,无过可悔!”。民国23年,在狱中他参加了由薄一波领导的绝食斗争。狱中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张漫萍为支部成员之一。嗣后,民国25年9月,经组织营救,他与薄一波、杨献珍等61人一起出狱。
张漫萍出狱后,被组织分配在河南荥城开展党的工作。嗣后,民国26年10月担任开封市委书记,民国27年2月担任西华中心县委书记,5月任郑密荥工委书记,均积极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民国28年秋,组织调张到新四军第四师,任第二总队第一营营长。之后,又调他到师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再转邳睢铜等地工作。民国31年,他任中共淮北区党委党校总支书记,至民国32年5月,任中共泗五灵凤县县委宣传部长。
民国33年,受中共淮北区党委领导的蚌埠工作委员会(淮河办事处)成立,张漫萍不久任副书记,后又接任书记,领导开展工委的工作。此时,抗日战争已临近胜利,工委根据上级党的指示,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为配合新四军夺取蚌埠作准备。同时,也派员潜入徐州、蚌埠的敌伪军中,做分化瓦解工作。由工委领导的一支武工队,经常在蚌埠外围开展武装斗争。
民国35年7月,在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淮北根据地,根据地大部分人员转入洪泽湖地区坚持斗争。但张漫萍要求留在敌占区,多次在敌人严密控制下的蚌埠,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指导开展斗争。民国36年夏,张在蚌埠被捕,敌人将其押上火车解送徐州,途中他破窗跳下,身受创伤,在行至怀远县杨集时,被冒充成区队人员的大营乡土顽诱捕,旋即押解宿县湖沟严刑拷打,但张大义凛然。当夜,土顽将张勒死在湖沟集浍河南岸,又将其尸体装入麻袋,投入浍河。
王吉珍
王吉珍(1910~1949),山东荣城人,祖辈都是生活在荣城崂山镇斜口岛村的贫苦渔民。共产党解放了这个岛村后,渔民欢天喜地,从此摆脱了渔霸的欺压。王吉珍积极靠拢党组织,思想进步很快。民国30年(194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开始后,他随华东支前司令部南下,并担任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三支队潜水队队长。
民国37年,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取得伟大胜利,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翌年1月16日,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第四厅组织爆破队,运来炸药20吨,在驻蚌守军第九十六军(军长于兆龙)的配合下,将淮河铁桥炸毁。
随后,解放军南下大军因铁桥被炸运动滞缓。为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三支队奉命赶到现场。3月,先抢搭浮桥,王吉珍参加了搭桥工作。后决定在被炸毁的铁桥西侧修建一座木便桥,5月1日开始动工。是时,担任潜水队长的王吉珍,立即投入了冲洗河床、清理河底障碍物、用石头堆砌墩基等工作。
6月初,当潜水队下沉第七号沉箱时,突然狂风暴雨,连天不止,装满石头的木沉箱(10米长、5米宽、9米高)挣断缆绳,未沉到预定位置。为了把沉箱移至规定的位置,潜水员们必须潜入水下,将新换的钢丝缆绳拴牢沉箱四角,然后利用船上机械吊起移动。当时风浪很大,河水流速在每秒1.6米以上,潜水员们虽经几番搏斗,都未能将缆绳拴住。王吉珍眼见心急,跳入水中,经过3个小时的奋斗,终于将缆绳挂上一角;紧接着,奋斗2小时,又挂上一角。这时,王吉珍已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领导决定换人下去,战友也劝他上来休息。他认为自己已经摸到了挂缆绳的经验,比换新手更能争取时间,要求继续作业,一气完成。于是,王吉珍再次潜入水下,当他接近沉箱准备挂上第三条缆绳时,突然被一股急流冲翻了身,头部撞进沉箱木格中,潜水帽被挂掉,壮烈牺牲。
潜水员们化悲痛为力量,连续奋战,终于把沉箱在桥墩的位置上稳固好。7月1日,淮河木便桥建成通车。
为表彰王吉珍和其他5位在建桥中牺牲人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三支队特在桥头立碑,为后人纪念。
倪道烺
倪道烺(1879~1951),字炳文,生于安徽颍州(今阜阳)倪家寨。父倪毓藻痴呆,故倪道烺幼时从祖命随二叔倪毓桂(即倪嗣冲)读书。
倪嗣冲中秀才后,捐班赴山东任知县、知府,后又调任黑龙江藩台,倪道烺始终随侍在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倪嗣冲因贪污被革职,倪道烺疏通关系,赴营口任盐务委员。清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关内盐务委员。
辛亥革命后不久,倪嗣冲攫取皖权,任安徽都督(后改任督军),指派他的侄子倪道烺在蚌任皖北盐务局督办。倪嗣冲凭借权势,强占烈山煤矿,在蚌埠顺河街组建普益烈山煤矿公司,委任倪道烺为总经理。民国7年(1918年),他倚仗乃叔之力,出任凤阳关监督。当时,倪嗣冲正在扩军备战,倪道烺为了提供军费,不顾民众困苦加以重利盘剥,尤在盐斤上肆意加价。对此,民间怨声四起,倪道烺竟出来发表谈话,毫不掩饰地说:“养兵就要有兵饷,盐斤加价就是为了多养些兵,这是对地方有利的措施!”从此,倪嗣冲对他更是信任日笃,恩宠有加,在自己病重期间,把督军公署一切公文核批、人事任免等,都交由他的儿子倪幼丹和侄子倪道烺决定处理。倪道烺一跃而成为安徽省军政界中的实力人物。
民国10年,他擅自挪用教育经费,为他的叔父倪嗣冲在蚌营造生祠(即倪公祠),遭到学生集会抗议。6月2日,省会安庆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正在安庆开会的倪道烺等当权者声讨。倪恼羞成怒,唆使军阀马联甲派兵镇压,当场打死学生姜高琦。社会舆论大哗,强烈要求惩凶。倪不得已乃避居天津。
倪道烺是一个唯利是图、见风转舵的政客。乃叔倪嗣冲于民国13年病死后,他转而追随直系。当曹锟贿选总统时,迅即伙同在蚌的唐少侯,将搜刮来的数十万银元,送到北京,助曹贿选。但曹很快下台,他又积极攀附临时执政段祺瑞,被任为安徽特派员。
倪衔命得意返蚌,在安徽各地招集乃叔倪嗣冲旧部僚属,吃酒玩牌,纵谈阔论,大有“主皖者舍我其谁”的气势。然而,更为接近段祺瑞的安福系首领王揖唐捷足先登,于民国13年11月,为执政府明令发表为安徽省省长兼督办军务善后事宜。倪一气之下星夜兼程赴京活动,想变更执政府的任命。王揖唐闻讯后,采取果断措施,以倪曾伙同马联甲派兵杀害学生为由,向法院提起公诉。倪在京尚未展开活动,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章士钊即以“倪道烺教唆杀人案”将其拘押。不得已,倪只好花费重金,贿赂打点,才以“不予起诉”的名义释放。
倪忍气吞声返回蚌埠后,暗地里串通安武军旧部以及皖事改革促成会、安徽青年自治会等民间团体,并以他们的名义,向全国通电,“历数王揖唐的五大罪状”,呼吁“安徽三千万父老兄弟共驱此洪宪帝孽,安福罪魁,民国蟊贼”,终于将王揖唐排挤出皖。
正当倪再一次迷幻着主皖的美梦时,民国14年6月18日,段祺瑞又下令特任吴炳湘为安徽省长兼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倪决心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于7月9日借安徽百名军官的名义,发出所谓“拥倪道烺为皖军总司令,拒吴炳湘到任”的联名通电,想以武力阻吴来皖。未料到,吴炳湘密请奉军张宗昌保护,特派一旅军队护送至蚌宣誓就职,并以快速动作,逮捕了皖军宪兵司令程香圃等人。8月5日,段祺瑞下令,调倪为长芦盐运使。倪攀附段祺瑞欲夺主皖大权的妄想,终于成为泡影,他悻悻地离蚌去津。
民国16年初,张宗昌被任命为“安国军”副总司令兼直鲁联军总司令,调集10万人马,向沪宁进袭。倪不甘居闲,亲自去徐州晋见张宗昌,表示愿为其效力,张当即委倪为直鲁联军预备军军长。但为时不久,民国17年5月,北伐军迅猛向北推进,直鲁联军屡遭挫败,溃退四散,倪狼狈逃回天津作了寓公。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全国民众同仇敌忾,奋起抗战。这时,隐居十年之久的倪道烺突然破门而出,经王揖唐、梁鸿志等人周旋,于民国27年7月12日,被委任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省长,伪省府设在蚌埠。
民国28年7月10日,倪伙同唐少侯、傅君实等39名安徽地方汉奸头目,以所谓“全省民众代表”的名义,通电拥护汪精卫。翌年3月30日,汉奸汪精卫“还都”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倪继任伪安徽省政府主席。倪道烺在安徽沦陷区,不遗余力地为日军的侵略政策服务,干出一系列罪恶勾当。他在蚌埠等地遍设特工队,配合日本宪兵队屠杀抗日爱国人士和无辜百姓;抓捕大批劳苦民众,为日军服劳役;开发安徽矿藏,运出大批物资,以助长日本侵略的军事力量。他秉承日本人旨意,在蚌埠等地开办“慰安所”,供日本兵发泄兽欲;他还开办“宏济善堂”,公开贩卖鸦片、吗啡等毒品,乘机大发“毒”财,在蚌埠过着奢靡腐朽的生活。
民国30年12月18日,倪调任汪伪“国民政府”委员,离蚌赴宁。
抗战胜利后,倪被捕,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民国38年南京解放前夕,被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1951年5月,蚌埠市军管会将倪押解回蚌,在公审后依法判处其死刑,于6月14日执行枪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唐少侯
唐少侯(1881~1951),原名家骥,生于河南淮阳一商人家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经人介绍赴南京粮道当差,不久捐班赴江西候补知州。清末,唐回周口经营钱庄。
武昌起义爆发,河南布政使倪嗣冲奉命率清兵从豫东偷袭皖北淮上军,同时命其弟倪毓留守豫东周口一带招兵买马,以备接应。倪毓嗜烟赌,每有亏空,不时得到唐少侯的资助,由此二人结识,日益亲密。
倪嗣冲攫取皖权后,任其弟倪毓为皖北镇守使,驻节于蚌。唐少侯至蚌攀附倪氏,被委任粮饷营务处总办。从此,唐少侯成了倪嗣冲在安徽搜刮民财的帮凶。
在倪嗣冲独霸安徽期间,唐历任造币厂长、烈山煤矿总收执、凤阳关蚌埠分关总办、塘工总办等职。他帮助倪残酷地压榨民众,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在征收田赋时,他为倪氏出谋献策,将原规定每地丁银一两,改征银币1元5角。如此,倪氏每年仅在田赋一项上就多收入60万银元,其它军事特捐、杂税、厘金的征收更难以计数。民国4年(1915年)7月14日,他伙同王郅隆一起,为倪嗣冲筹措扩军经费,竟不顾民众死活,硬性规定:“自本日起,于盐课商本改银为洋,比较现时洋厘每石盐价加6角,每斤约加10文。”唐少侯为倪氏捞取大量钱财,从而倍受赏识。民国8年,他被委任为安徽省财政厅长。
民国9年爆发直皖大战,结果皖系失败,倪嗣冲下台,唐少侯避居天津,后转赴上海,当了寓公。
民国15年,陈调元任安徽军总司令,进驻蚌埠。唐少侯不甘寂寞,返蚌投靠陈氏,充任安徽省军政委员会财政处长、烈山煤矿经理。
北洋军阀政府倒台后,唐少侯仍赴沪闲居。
民国27年蚌埠沦陷,唐少侯急不可待,迅速赶回蚌埠,与曾留学日本的傅君实勾结,组织“难民复业指挥所”,为日军侵略效“维持地方”之力。随后,倪道烺在日本侵略军的剌刀指挥下,就任伪安徽省维新政府省长,唐出任伪财政厅长,在经济上帮助日军对沦陷区人民敲骨吸髓,大肆掠夺。民国29年9月,伪省政府财政厅长易人,唐回上海闲居。民国34年7月,他出任伪国民党安徽省委监察委员。
唐少侯凭借军阀和日军的势力,大量捞取钱财。在蚌埠,他拥有安民银行、清蓬阁浴池、永济典当等10多家商铺,建过豪华的“逸园”、“棠园”,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抗战胜利后,唐少侯被捕押。解放后,受其祸害的安徽人民纷纷向人民政府上书控诉。1951年5月,蚌埠市军管会根据人民的请求,将唐少侯从上海押解回蚌公审,依法判决其死刑,于6月14日执行枪决。
沈席儒
沈席儒(?~1951),安徽怀远县仁和集人(今属市郊秦集乡)。成年后嗜赌,投凤阳青帮,从此依仗帮会势力,更加放肆,常纠合一批地痞流氓,招摇撞骗,欺良凌弱,为非作歹,过着流氓生活。
抗战爆发后,沈席儒利用帮会势力,收集一部分兵痞及武器弹药,干起抢劫绑票、打家劫舍的土匪勾当。
民国27年(1938年)夏,沈席儒匪部为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总指挥部收编,委沈为第八支队副支队长。但沈打着抗日的旗号,乘机扩充兵力,发展到一千余人。
沈部人多势大,引起驻蚌日军的注意。民国28年11月,日军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引沈率部投降,被授以淮南清乡司令之职。但不久,这支伪军被整编为蚌埠绥靖区第一支队,沈任司令,归伪国民政府绥靖总部指挥。为控制这支伪军,日军特派军官斋藤齐任指导官,加强训练。
民国30年初,汪伪军进行整编,将滁县一支伪军独立营划归沈部,合编为伪第一方面军第六师,沈任师长。整编后,沈部奉调赴苏北江阴一带参加清乡,配合日本侵略军袭击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凶悍残忍地进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沈席儒利用伪职之权,在蚌埠私运鸦片,大开赌场、妓院,搜刮民财。为了攫取暴利,他勾结汪伪安徽省党部主委张拱辰,在蚌埠成立贸易公司,藉以贩卖沦陷区与国统区两地货物,从中大发国难财。他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在南京、蚌埠、凤阳、怀远等地购置大量房地产,开办商号、钱庄,过着挥霍无度的糜烂生活。
抗战胜利前夕,沈见日军已临崩溃,即暗地派人与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联系,表示愿“反正抗日”。抗战胜利后,李将沈部伪军收编为暂编第三十二师,旋又下令将该师遣散,改编为各县保安团。沈的兵权被瓦解,遂悄然到上海闲居。
不久,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沈席儒妄想东山再起,重握兵权,即赴南京向国防部呈文,表示愿返归淮北召集旧部,募兵反共。于是得到一纸空头司令的委任状及一笔招兵经费。但时至民国37年,沈也未能招到一兵一卒,而募兵经费却花销净尽,国防部乃下令通缉,将其逮捕入狱。
1951年4月,蚌埠市军管会根据人民的要求,将沈押解回蚌。经审讯,依法判处其死刑,于4月29日执行枪决。
王仲章
王仲章(1885~1956),祖籍江苏省江宁县,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白山镇。祖父在镇上经营王恒昌中药铺。祖父病逝后由父亲承接经营,但不久父亲也病故,中药铺破产倒闭。自幼在家中受过中药知识熏陶的王仲章,22岁那一年,经姑父介绍到南京德泰永药店,在后场充任秤货发货工。因工作勤奋,待客周到,深受老板欢心,遂改办批发管帐。
王在外地采货讨帐时,看中了新开埠的蚌埠市场,遂于民国20年(1931年)春,将多年积下的一笔钱,在二马路(今凤阳路)上开办一家中药铺,沿用祖业“王恒昌”的招牌,派继子王兴宁主事。民国21年,王仲章辞去南京职务,到蚌埠亲自主持药号业务。王仲章对药材的加工要求十分严格。他规定饮片要用小刀片切,须不翘不碎,厚薄匀称,平整美观;炒材须呈生黄色,不老不嫩,药香扑鼻。他还规定:一味药一包,上书药名、功效及发药人签章,才可售出。为方便顾客,药店代客煎药和加工丸散膏丹,送药上门。王恒昌药店药材品种上千,在其他药店配不到的药在他这里一般都有。所售药材讲究质量,价格适中,日夜配方,服务周到,从而增强了他的竞争能力,营业额日上。此外,他还热心一些社会事业,如免费义诊、施药等,博取社会好评,故此被推选为蚌埠国药业公会主委、理事长。
蚌埠解放后,王仲章曾任市工商联执委和国药业主委等职务。1956年,王恒昌药号实行公私合营,王仲章任市国药商店第一副经理,是年冬病逝。
杜仲和
杜仲和(1900~1961),原名海同,曾用笔名凡若、冬心,安徽凤阳人,出生在书香门第。
杜仲和幼年读私塾,10岁以后随父读书。民国3年(1914年)秋,考入凤阳庆仁小学堂,民国6年考入花铺廊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凤阳省立第四中学。在校时,他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思想深受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激于爱国义愤,他带领同学上街游行,查抄日货,在师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国15年秋,他离开凤阳赴北京,考取了中国大学。在北京,他阅读到更多的书报杂志,眼界逐渐开阔。但由于家庭经济窘困,学费无着,只读了一学期便辍学返乡,在凤阳、盱眙、凤台一带从事教学工作,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民国16年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杜仲和在凤阳省立第四中学经陈梦醒、朱辛孟介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参加各项党的活动,在学生中播扬革命道理,组织进步学生编演话剧。民国17年,由他编写的话剧《复城桥畔》在凤阳公演,对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复城桥枪杀群众的罪行,充分揭露,大张挞伐。翌年春他被捕,经党组织的营救,半年后被释放。
民国21年夏,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特委机关(在蚌埠)遭到破坏,杜仲和被捕后自首。后来他对此痛心疾首,深感“自惭行秽”。脱党后,他埋头于书斋,“把精神寄托于诗词之中……特别沉醉于老子、庄子哲学,有时还念念佛经……”这时的杜仲和,萌发了“脱却青衫着袈裟”的念头,一度意志消沉。
民国23年,杜应聘到蚌埠江淮中学执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他在《皖北时报》上发表《给战场上的友人》一文,激励“友人”为“民族复兴而战。”不久,蚌埠沦陷,他携全家辗转千里入川,在阆中、万县仍以教书为业。抗战胜利后,又返回蚌埠,继续在江淮中学任教。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他兴奋不已,大呼:“亮了!天真的亮了!”2月,杜出任江淮中学副校长。翌年,蚌埠市立第一中学成立,调杜仲和为校长。
1951年3月,杜被选为蚌埠市首届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会,任民盟蚌埠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并被选为第一届蚌埠市政协副主席。1958年,杜被划定为“右派”分子,降职降级,安排在学校图书馆工作。1961年8月3日,杜仲和病逝,年61岁。
1979年4月,蚌埠市委对杜仲和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冤案,进行了平反昭雪。
李浓云
李浓云(1917~1965),曾名李连钢、李清和,河北省平山县人。因家贫,19岁外出打工,受尽雇主工头的剥削和欺凌。
民国27年(1938年)3月,李浓云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同年5月加入共产党。翌年,李调入晋冀豫区党委组织部调查科任科员,从此,开始做党的政治保卫工作。他先后任太行区第一专区公安督察员和临城、赞皇、元氏等县公安局长之职。民国35年,他赴皖西筹建地方政权,至民国38年初,任六安县公安局长。建国后1950年4月,任皖北检察署副科长。
1951年冬,李调任蚌埠市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于1954年任检察长。在工作中,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证据,反对粗暴审讯和搞逼供信,他说:“在犯人面前拍桌子摔东西,咆哮如雷,只能说明办案人员的无能。”为了查清一些重大案情,李浓云都亲自参加。如在审定“五反”案件中,他排除干扰,对一些“计算违法时间偏远”、“折算非法所得金额偏高”以及“有供无据”等问题,均作了纠正,使一些案犯心服口服,表示悔罪。
1956年6月,李被选为中共蚌埠市委委员,随后升任市政法部部长。在主管全市政法工作期间,他更加模范地执行党的政策,“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在审查重大案件中坚持以事实为准绳。对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即便是来自上级的,他也要据理力争,义无反顾。为此,引起少数有“左”倾思想人员的非议。1957年“反右”斗争中,以所谓“丧失立场”、“包庇放纵坏人”等罪名,将李定为“极右”分子,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发配农场,劳动教养。
1962年,李浓云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安排在市监委任副书记。1965年,他身患重病,被送往上海医院手术,但终因病入膏肓,不治身亡,年48岁。
在弥留之际,李浓云叮嘱家属:死后不要向组织上提出任何个人要求,遗体送医院供解剖研究用;全家尽快从市委宿舍搬出,在居民区找旧房安置。这些,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麴兆芳
麴兆芳(1920~1968),出身在蚌埠一个贫民家庭,长大后靠在淮河摆渡为生。
民国34年(1945年)6月,麴在蚌埠参加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通过交朋友、吃盟酒、拜兄弟的方式,团结了许多苦大仇深的贫苦船工,并与他们经常在一起,痛诉封建把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麴通过启发贫苦工人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懂得不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穷苦人就不可能有好日子过。麴在斗争中秘密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至民国37年已有党员26人,组建了水上渡口党支部,麴任党支部书记。支部受康善贤总支的领导。支部成立前后,麴领导码头工人和船工曾举行过三次罢工斗争。
蚌埠解放前夕,驻蚌国民党第九十六军严令封锁淮河渡口,将几百艘大小船只用铁索扣留在南岸。这样,党组织所搜集的情报,就无法送到淮北解放军驻地。为此,麴兆芳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发动船工以“要吃饭、要活命”为由,明里与渡口守军交涉,暗中又给守军送去银元,终于打开了一处渡口的关卡,使党组织的情报及时送到北岸。国民党军队炸毁淮河铁桥后,又扬言要把南岸所有船只付之一炬。麴兆芳带领船工开展护船斗争,他们凿破船底,沉船入水,使敌人阴谋未能得逞。
民国38年1月临近解放时,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一部占领淮河北岸小蚌埠区,向南岸市区进逼。因铁桥炸毁,一时受阻,麴兆芳紧急动员船工们日夜奋战,把沉船升起修复,运载解放军某部官兵向淮河南岸进发,并迅速占领了蚌埠。
解放后,麴兆芳历任华东海员工会蚌埠分区委员会副主席、总支书记、西市区副区长、淮河航运局工会主席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他惨遭迫害,于1968年8月离开人世。1979年6月8日,麴兆芳得以平反昭雪。
李佐臣
李佐臣(1901~1970),本名廷辅,出生在凤阳县长淮卫(今属蚌埠市郊)一个药商家庭。他的父亲不仅开办药铺,还兼顾行医。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李佐臣,渐能识药物,辨药味,鉴真伪。稍长,即随父正式习医,决心把行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闲暇之时,大量阅读中国古代医学名著。民国12年(1923年),他开始单独行医。
民国25年,凤阳一带疫疠流行,死亡者越来越多,一些乡镇一片凄凉。许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冒然进入疫区。李佐臣不顾危险,毅然而入,用中草药救活了不少病人,疫疠得到控制,被当地群众誉为“活神仙”。
民国36年,李佐臣移居蚌埠,在道德街(今延安路)挂牌行医。
解放后,李佐臣于1953年加入东市区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应市立第一人民医院的聘请,到该院创办蚌埠市第一个中医儿科。他对小儿疾病,诸如小儿麻疹、疳积、泄泻、百日咳、黄胆性肝炎等,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对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运用娴熟。他说:“补勿滞邪,消不伤正,过用苦寒可化燥而损伤胃气,过于分利则耗津而伤液。”积数十年临床经验,他首创“吕祖一枝梅”、“鸽腹疗法”等验方,对小儿疳积、麻疹等病有药到病除的神效。各家西医院闻其盛名,经常约请他会诊一些小儿疑难重症。
李佐臣十分重视医德。蚌埠周围县区农村的群众,慕名前来为孩子求医者,每日门诊人数高达百人之多,他总是有求必应,精心诊治,常常为此而不能按时下班。即是下了班,在回家的路上,若是碰上抱来急诊的孩子,便又折回医院诊治,使孩子的家长为之感激涕零。
60年代后,李佐臣积劳成病,但仍坚持上班,为他人解除病痛。
1957年和1961年,李佐臣先后当选为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70年9月,李佐臣因病逝世。
王子宜
王子宜(1889~1970),原名庭义,安徽寿县人。幼读私塾,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进入怀远县基督教会开办的含美学堂学习,毕业后经教会资助,考取南京金陵神学院。在这里,他受到了基督教的熏陶,认为中国所以衰弱,是因为道德“退化”,只有皈依基督,才能修养人格,富强国家。
辛亥革命爆发,神学院一度停办,为生活计,他经人介绍去淮南中学教书。
民国18年(1929年),蚌埠私立江淮中学创办,王子宜应聘在该校先后担任国文、历史教员。民国24年后,他任教务主任、校长。在学校,他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次在饭厅里发现餐桌上有不少被学生撕下的馒头皮,他便用碗收集起来,在第二天朝会上,端着盛有馒头皮的碗,高声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把一碗馒头皮吃掉。吃完之后,又用戒尺打自己的手心,一边打一边说:“是我王子宜教育不好,该打!”
抗战开始后,他率领一批学生奔向大后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8年,在江津的国立第九中学任教。后来因家庭生计一度离开教育界,去成都第二十一兵工厂所属一个合作社任经理,并参加了国民党,担任区分部委员。抗战胜利后,返回蚌埠,筹办恢复江淮中学,仍担任校长。
1958年,王子宜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公职,由街道管制。为生活计,他在邮电局门口设摊为人代笔书写信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信摊被砸,他便沦落街头,肩背竹筐,上书:“敬惜纸张”,以拾废纸为生。在逆境中,王子宜仍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写信勉励在大学读书的儿子,要努力成才,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1970年,王子宜病逝。至1979年,他得以平反昭雪,撤销原划为“右派”分子及其处分的决定,撤销管制的判决,并按有关规定对其家属予以抚恤。
王子宜生前遗稿有《辛亥淮上军起义》、《淮河流域民间风俗》等,分别存省政协和市档案馆。
李虎臣
李虎臣(1925~1971),原名中寅,祖籍安徽怀远县,出生在蚌埠。幼年时双亲即逝,乃随其姐李中兰生活。李虎臣在蔚成中学读书时期,常去由京剧票友组织的“奎社”,深受影响,并从此喜爱上京剧,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名京剧票友。
解放前,来蚌埠献艺的京剧演员接连不断,其中有一些名角,如小杨月楼、李多奎、张翼鹏、奚啸伯、李宗义、顾正秋、高盛麟等。李虎臣从不放过学习的机会,向他们虚心求教,后来拜李继来(小三麻子)为师。他根据自己的嗓音和表演趋向,改学“骐派”唱腔,并于民国35年(1946年)专程去上海拜见周信芳,经施教指点,受益很大。这时,他已是蚌埠地区颇有名气的京剧票友了。
解放后,他曾一度协助其姐经营公正饭店,但不久便弃商从艺。此后,李虎臣在艺术实践中,戏路愈走愈宽,在舞台上创造了许多刚毅清廉的古代官吏形象。在抗美援朝期间,他积极参加义务演出,为蚌埠市文艺界捐献“鲁迅号”飞机不遗余力。他还将自己过去多年购置的戏衣行头,全部无偿地奉献给京剧团。1957年,他正式进入市京剧团,成为一名老生演员。同年,他自编、自导、自演连台本戏《济公传》,在社会上获得很大的反响。接着,在《三国志》(全本)中,他又扮演了鲁肃、孔明和关羽三个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充分表现了他的京剧艺术才华。
1953年6月,李虎臣被选为蚌埠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之后,连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李虎臣被打成“黑帮”人物,隔离审查,遭到残酷迫害,于1971年12月10日含恨而死。
杨树诚
杨树诚(1885~1973),河北省盐山县人,出生在贫农家庭。幼年时,父亲出关外谋生,不久母亲病死,他沦为乞丐。稍长,即靠打短工糊口。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树诚16岁时,经村人介绍到河南焦作煤矿英国人所办福公司当徒工。在那里,他先后当过木工、钳工、铆工、铸工、锻工和起重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荒野的工地上,他偶然拾得一小盒探矿用的钻石,交还给英国总矿师。由此,他备受英人赞赏,遂命其随侍身边,教授钻探技能。日久,他学得一手地质勘探的技术,成为华北一带知名的煤矿钻探工程承包商。
民国9年(1920年),他将历年积累的资本在徐州筹建宝兴铁工厂和勘探钻务处,分别从事机械修理和承包钻探工程。徐州交通便利,是苏北、鲁西、豫东的小麦集散地,杨树诚见猎心喜,为寻求更大利润,于民国10年底筹建徐州宝兴面粉厂,是为杨氏独资办实业的新起点。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充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由于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因此,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在工厂管理上,杨选拔少数他认为“忠诚”的工人当工头、领班和各部总管,对众多苦工则予剥削压榨;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姓兄弟,以求得他们的保护。
民国22年起,杨树诚欲在蚌埠筹建植物油厂,翌年聘请德国专家罗德科夫主其事。民国26年上半年,工厂筹建大半,随之抗战爆发,植物油厂的筹建工作停止。
民国27年2月2日,日军侵占蚌埠,杨树诚在天主教堂内避难一年多。同时,他所经营的宝兴面粉厂,为日军占领,其制粉楼改设为炮兵观察所。6日,工厂制粉楼和其它设施为抗战的中国空军炸毁。民国30年,杨树诚组织人力将部分厂房修复,陆续开工生产。
民国33年4月,伪政权大搞所谓“捐款献机”运动,杨树诚在胁迫下,捐款50万元中储券。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树诚大部分时间辗转于郑州、北平、上海,徐、蚌面粉厂交给其长子杨春曦主管,其侄杨鹤轩襄助。战后,蚌埠厂资金匮乏,生产不振,营业萎缩。在此情况下,以李品仙为后台的安徽地方银行总经理张岳灵愿意“合作”,帮助“复兴”企业。于是桂系官僚资本乘机侵入,双方议定成立“大淮股份有限公司”。但至民国36年底,张岳灵使用巧取豪夺手段,将公司流动资金逐步抽去,大淮公司遂解体。
蚌埠解放后,宝兴面粉厂被市军管会代管,杨树诚也因“沦陷时期捐款献机,抗战胜利后与桂系官僚资本合营大淮公司”,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同时将他的工厂资产收归国有。
1952年,安徽省工业厅根据他具有地质勘探的专长,特聘他为工程师,在淮北一带探察煤矿。1961年,他退职定居上海。
1966年5月20日,回归祖国的前国民党总统府代总统李宗仁曾赴上海探望杨树诚。1973年12月31日,杨树诚病逝于上海。
冯传彬
冯传彬(1931~1973),江苏邗江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其父早年去世,13岁时随母来到蚌埠,在二马路(今凤阳路)一乐新理发店当学徒。学艺时,他勤看、勤问、勤练,较快掌握熟练的理发技术。同时,还学会为女子理发、烫发,此技在当时难能可贵。
建国后,冯传彬理发技术提高更快,在蚌埠理发业中颇有声誉。1956年起,他被分配到规模较大的淮上理发厅工作。他曾总结和创造出“三具合一”的理发操作法,即将电推与大、小木梳配合使用,可使头发一次轧剪成功,不仅提高工效,还可避免接茬不均,至今在蚌埠理发行业中仍然沿用。
60年代初,因其理发技艺高超,被当时城市服务局所办的理发中等技术学校聘为教师。在培训工作中,他呕心沥血,对学员严格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边讲边示范,使学员进步很快。经他培训的4批学员,有近百人,大部分成为理发高手。1973年,冯传彬病逝。
李成茂
李成茂(1900~1974),山东韩庄人,幼年丧母,父亲在粮行帮工,一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民国3年(1914年),他经亲友介绍到滕县一家饭店学徒。学艺期间,他勤学苦练,刻意钻研,终于学到一手烹饪鲁菜的本领。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成茂流落徐州。民国27年冬,他到蚌埠,在二马路(今凤阳路)先开小饭铺,以卖天津水饺和卤菜为生。由于他手艺好,在地方商绅马立斋、王涤川、蒋春山等人的鼓动和资助下,盘进了东兴楼菜馆,改名天津同源茂饭庄。
那时,蚌埠已经沦陷,并成为伪省政府所在地,市面上饭庄菜馆比比皆是。为了竞争,李成茂不惜用重金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聘请名厨师,如京津名厨韩林,川菜名厨刁金生、刘国浩、李荣英,北京烤鸭高手刘长发,扬州面点名厨孙霞山,以及擅长烹饪西餐的仲济山,一时同源茂饭庄人才济济。
饭庄除每日选购时鲜菜蔬外,缸里还喂养着活鱼,以备顾客亲自挑选。饭庄经营的各式菜肴选料精、加工细、火候足,讲究原汁原味;其油爆肚头、扒蹄膀、扒海参、扒鱼翅、扒鸡腿、抓炒里脊、抓炒腰花、抓炒虾仁、抓炒鱼片及烤鸭等,均有名气。
饭庄除散座外,还设有大小不一的单间雅座,悬挂匾、联、书、画,以幽取胜。李成茂办饭庄,除讲究菜肴质量和餐具雅致外,还热情待客,维护信誉。每日开门,他或站在店门口招呼客人,或不时给客人敬菜。故此,饭庄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俨然成为蚌埠市首屈一指的大饭店。办理宴席,至少要在三天前订座。民国30年夏,他又在楼下一隅兼营冷饮业务,自制冰淇淋,生意特好,是蚌埠经营此种业务的第一家。
1956年,同源茂饭庄实行公私合营,李成茂任私方主任。翌年,调任国营淮河餐厅门市部主任兼厨师。1974年12月,李成茂病逝。
包甘德
包甘德(1909~1979),出生在上海一个贫民家庭里。父亲是个花木工人,为了能让包甘德读书上学,全家人节衣缩食,故此,青少年时代的包甘德不敢怠学,读书十分勤奋。民国19年(1930年),他由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先后在青岛工务局、威海卫管理公署、上海昌时建筑事务所从事技术工作。民国31年,他受聘到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抗战胜利后,就任上海工务局沟渠工程科科长。
解放后,蚌埠市工业蓬勃发展,包甘德于1950年3月来蚌参加建设,筹建市建筑公司,并承担全市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
是年汛期,恰逢暴雨成灾,淮河泛滥,包甘德投入抗洪抢险斗争。一次,国庆街北头一段堤防出现漏洞,河水倒灌入市,堤外水势出现逆流漩涡,如不及时抢修,后果严重。包甘德见状,急忙潜入水中探查,然后带领民工用麻袋装粘土,集中洞穴方位分层下投,终于堵住洞口,防止了一场决堤的危险。
1952年,包甘德负责筹建自来水厂的工程总设计和施工。他通过深入调查,周密计划,终于在1954年元旦使水厂投产,解决了市民几十年来吃水靠车拉人挑的困难。
包甘德自1950年任建筑公司总工程师以来,先后指导建造了第三人民医院、百货大楼、邮电大楼、肉类联合加工厂、纺织厂等20多处工程,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他的指导下,蚌埠市成功地推广运用了双曲拱顶、砂基础、预应力屋架、大型预制板制作等一批新技术。
包甘德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把住设计和工程质量关,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为此,他经常深入到施工工地检查。一次,他发现营市街小学教学楼工程,在浇筑混凝土大料时,有蜂窝麻面,有人提出修补一下就是了,否则损失太大。他认为这有可能成为工程事故的隐患,坚决要求砸掉重新浇筑。对在工作上不负责任、出了事故的人,他毫不留情进行严肃批评;对瞎指挥的人,他敢于抵制。他说:“瞎吹乱干,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是对党对人民建设事业的一种犯罪行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包甘德被戴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进行批斗、游街,致使身心健康受到损伤。1979年2月21日,他在上海病逝。
徐邦宁
徐邦宁(1900~1980),原名徐永,曾用名徐治平,蚌埠郊区小蚌埠人。
民国30年(1941年),中共党员高揖三奉命潜回小蚌埠家乡从事革命活动,常向他介绍共产党解放区的情况,讲述“穷人要翻身,就要闹革命”的道理。在高的影响下,徐邦宁从一个朴实的农民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民国32年,日本侵略军更加疯狂,在蚌埠大搞什么“空袭演习”、“灯火管制”,推行所谓“国民劳动服役”、“民众献机运动”,闹得全市鸡犬不宁,人人自危。就在这险恶的形势下,徐邦宁自民国33年起,接受高揖三的派遣,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来往于蚌埠与泗五灵凤县委之间,传递情报,运送物资。
民国35年7月,徐经中共蚌埠工委副书记张漫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国民党军队向淮北根据地进攻,中共蚌埠工委奉命北撤,徐作为秘密交通员留下,在舞台街以卷制手工香烟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活动。此期,他为一些党内同志接上了组织关系,并掩护一些革命干部的过往。民国37年冬,他担任党总支委员(总支书记康善贤)。蚌埠解放后,徐先后任市农会主任、手工业联社副主任、手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等职。1980年3月12日,徐邦宁病逝。
胡惕非
胡惕非(1903~1980),安徽凤台县人。他原名胡献麟,行医后,改名胡惕非。
胡惕非原在凤阳执教。30年代初,其妻多病,遂立志学医,用心攻读医书,于民国22年(1933年)正式开业行医。
民国36年冬,胡惕非来蚌埠,在大马路(今淮河路)三元堂药店坐堂应诊。他擅长医治冠心病及妇科病,颇有盛名。
1953年6月,胡加入中医第二联合诊所,至1956年,调入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中,他受到批判,行政上给予降职降薪的处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再次受到批斗,被强迫去刷厕所、喂猪、拉架车,进行所谓“劳动改造”。
在身处逆境的年代中,胡惕非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强体力劳动的折磨。然而,他没有忘记自己行医治病的责任,坚持到病人家庭查视。为了发展中医事业,他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汇编成册,先后撰成《中医百方》、《妇科产前产后篇》、《谚编方剂歌诀》等。他主张医与药不能分割,医者应当识药。为此,他常带领门生去市郊登山采药,采集标本,细心考察,并撰写《淮上草药》稿本。医学上他勇于革新,不仅积极在全市举办的中西医结合学习班上讲课,而且在第三人民医院开办第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房。他编写的《医案存真》,至今为门生所沿用。
1979年,医院恢复了他的原工资待遇,并晋升他为中医主治医师。1980年,胡惕非因病逝世。
刘凤鸣
刘凤鸣(1912~1983),出生在安徽凤阳长淮卫一个民间艺人的家庭。他原名刘东山,8岁从艺,跟随父亲学习吹唢呐。15岁那年,赴凤阳县城高氏乡绅家里办事,与另几个唢呐班子“对棚”①,东山使出浑身解数,大展吹奏技能,“吹”败了所有在场的唢呐班子,名噪一时,有“东山喇叭”之誉。从此,他改名为刘凤鸣,有在凤阳一鸣惊人的意思。
刘凤鸣吹唢呐稍有名气后,更加专心一致,揣摩苦研,奔走淮河两岸,投师访友,学会了更多的曲牌戏段,使吹奏技艺更加完美。此后多年中,他创造了一套用唢呐表现花鼓灯调和“拉魂腔”②的演奏方法,自成一派,在淮河流域一带获得很大的反响。他甚至可以用唢呐模仿人发出的声音,维妙维肖。
1952年,刘凤鸣加入治淮文工团,不久调入安徽省歌舞团任唢呐独奏演员,并为电影《淮上人家》配唢呐独奏。他以如泣如诉的音乐曲调,增强了该影片风土人情的效果,受到嘉奖。此后,在1954年的华东文艺会演和1957年的全国音乐舞蹈会演中,他获得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他演奏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欢乐曲》,被录制成唱片,在国内音坛上名声大噪。
1960年以后,刘凤鸣担任安徽省艺术学校教师,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唢呐演奏员。1981年,刘凤鸣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83年1月29日病逝。
注:①当时有钱人家喜庆日,都要请上几个唢呐班子,各据一台,互相比赛吹奏技艺,叫做“对棚”。
②拉魂腔,是流传在淮河流域一带的民间曲调,代表人物有霍桂霞、李宝琴等。解放后更名泗州戏。
陈锦龙
陈锦龙(1920~1984),原名陈占魁,化名林守泉,出生在安徽怀远县农村一个佃农家庭里。幼年,他曾随母亲讨饭、拾煤核儿,尚未成年便到蚌埠码头脚行(搬运行)干活。其间,他时常参加工人组织的兄弟会、读书班以及拳门的活动。后来结识了青年学生朱介寄(朱百里,中共党员)。朱不仅教他读书识字,还向他讲解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的许多革命道理。从此,陈锦龙懂得:“要想改变穷困生活,就一定要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民国33年(1944年),他踏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共蚌埠工委(淮河办事处)的一名交通员,来往于蚌埠与淮北根据地之间,传送情报、文件和宣传品。
民国34年5月,中共蚌埠工委(驻泗五灵凤县)派李振友到蚌埠领导工运,李即住在陈锦龙家中,并通过陈的活动,打入码头第19票班。抗战胜利后,党组织领导码头工人为增加工资先后进行了四次斗争,从而团结了更多的工人。在斗争中,陈锦龙冷静沉着,积极串联,不怕牺牲,经李振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35年,蒋介石挑起内战。那时,蚌埠当局下令强征市民参加国民兵训练。陈锦龙在中共蚌埠工委领导下,以工人“午季要回家拾麦子养家”相号召,发动一千多名被征训工人起来抗争,罢工罢训,迫使当局的训练计划延期。民国36年,陈锦龙任中共蚌埠工委委员。
民国37年秋,人民解放军大反攻开始。陈锦龙受中共蚌埠工委的指示,历经艰险,潜赴淮北解放区,向江淮军区首长报告蚌埠国民党军队的动态,并领受了保护城市重要设施、迎接解放的任务。返蚌后,蚌埠党组织根据他的传达,立即组织工人积极开展护厂保产斗争。蚌埠解放后,市委为提高陈锦龙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先后三次保送他去皖北区党校、天津全总干校、北京全总干校进行脱产学习。他曾任市搬运工会组织部副部长、市总工会副主席兼搬运工会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农村。1972年,他被调回城市,先后任煤建公司经理、中区副区长、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1984年11月25日,陈锦龙病逝。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