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武术运动
清末,武举王凤仪在王家营收徒传授武术,主要练功项目有石担、石锁、刀枪、射箭等。民国前期,有些拳教师来蚌埠传授武术,其中包括:马忠歧(河南人)传授查拳,尚金奎(河南人)传授心意六合拳,宋国宾传授弹腿及心意六合拳,李保和传授大洪拳、八卦拳。民国7年(1918年),胡德山也由河南经正阳关来蚌传授大洪拳,主要传艺给消防队员。消防队在训练中开设有武术课,以单练和合练形式进行武术运动。每逢过年,拳师们常在小南山公开表演。民国35年,山东汶上县人房英龙定居于蚌,传授岳王拳,从学者甚众。其他门派中,还有李学义(山东人)曾在蚌传授八卦拳和少林拳。民国36年建市后,当局办有国术研究社,但未见有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蚌埠转运业兴起,码头工人增多,把头为争夺码头装卸权常进行武力争斗,一些拳教门在码头搬运工人中间传艺,为封建把头效力。至解放前夕,蚌埠武术形成了不同的门派,较有影响的是以马忠歧为代表的查拳门(主要在回民中流传),以胡德山为代表的大洪拳门,以宋国宾为代表的心意六合拳门,以房英龙为代表的岳王拳门。
建国后,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得到提倡,并列为体育项目之一。部分学校曾聘请拳师向学生教授武术,锻炼身体。流传较广的拳种有大洪拳、心意六合拳、查拳、八极拳、岳王拳、太极拳、螳螂拳、形意拳、少林拳、八卦拳等。1954年,省体委派人到蚌,在南山公园消防队训练场组织了一次全市性的武术表演。1957年至1964年,市多次组队参加省和全国性武术赛事。1964年,市体委和教育局配合学校教学,在第二中学举办了体育教师武术训练班。“文化大革命”初期,武术组织被当成封建拳教门解散,一些家传的书籍和器械失散。1970年后,对武术组织作了一些调整充实,恢复了一般的武术训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术运动重新发展。1981年,国家体委武术处李天骥、北京体育学院门惠丰来蚌讲解太极拳理论,并举办四十八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训练班。在此影响下,市先后办起13处太极拳辅导站。1982年后,又成立武术挖掘整理小组,编写出《蚌埠市拳械录》等材料50余万字,制作武术套路录像7部。
武术在全国及跨省区竞赛成绩:
1957年,龚传仁和胡敬章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曾分别获过三等奖。1959年3月在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中,龚传仁获男子刀术第一名。1960年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刘桂兰获女子枪术第五名,女子全能第六名;龚传仁获男子长拳第六名。1961年在华东区武术比赛中,沙献春获女子棍术第一名,刘桂兰获女子枪术第一名,郭省聚获男子剑术第一名。1963年在全国十三单位武术暨射箭锦标赛中,沙献春获女子棍术第二名,郭省聚获男子棍术第一名,刘桂兰获女子枪术第一名,龚传仁获男子刀术第五名。1964年在全国十九单位武术暨射箭锦标赛中,郭省聚获男子剑术第四名,棍术第五名;刘桂兰获女子枪术第五名,全能第六名。同年在华东区武术比赛中,郭省聚获剑术第一名,沙献春获棍术第一名,刘桂兰获枪术第一名,龚传仁获刀术第五名。1965年在全国第二届运动会上,朱宝位获男子花剑第五名。
1974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沙孝奎获男子枪术第一名,拳术第三名,全能第五名。1976年在三省九市协作区武术比赛中,蚌埠队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三名。1985年在全国业余体校武术比赛中,邢龙宝获儿童女子棍术第三名,拳术第五名。武术在省内竞赛成绩:
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武术男、女团体第二名,龚传仁、刘桂兰分获男子刀术、女子枪术第一名,郭省聚、马凤玲分获男子剑术、女子拳术第二名。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龚传仁获武术全能第一名,蚌埠队获武术团体第一名。
1979年在省第四届运动会武术赛中,胡长锋、魏登云分获男子长拳、女子传统项目第三名。1982年在省第五届运动会武术赛中,韩志敏获女子全能和拳术等4项第一名,以及传统项目第二名,对练第三名,阎丽获对练第二名和全能第三名,魏登云获拳术第三名,黄艳获长兵器第三名,景正平获全能第三名、传统项目第二名,张庆才获拳术第三名;蚌埠队分获男、女团体第三名。1983年在省青少年武术比赛中,张庆才获男子全能第二名,魏登云获女子全能第二名、棍术第一名,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三名。1984年7月在省业余体校武术赛及太极推手散手表演赛中,蚌埠队分获男、女团体第一名。同年在省青少年武术比赛中,张庆才获男子全能第一名,王辉获男子剑术第一名,王春艳获女子全能第二名;蚌埠队分获男、女团体第一名,并获集体基本功第一名。同年9月在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张庆才获男子全能第一名,王春艳获女子全能第一名,王辉获剑术第一名,蚌埠队分获男、女团体第二名,集体基本功第一名。1985年在省业余体校武术比赛中,邢龙宝获拳术等4项第一名,叶飞获棍术第一名,司久莉获拳术第一名,张启慧获枪术第一名,蚌埠队获团体第二名。
二、足球运动
20年代,几所公立小学的学生即常在火车站附近的旷野地上踢球。民国15年(1926年),蚌埠第一支足球队“四二四”队成立,随后又有铁路职工组成业余队,两队经常开展比赛。民国22年到24年,民众教育馆举办过3次足球联赛。民国23年,球员蒋君侠曾进入安徽队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足球赛。
沦陷期间,偶而有些足球比赛活动,但参赛队少,活动规模较小。民国30年,日本驻蚌居留民队邀蚌埠组队与之比赛,意在显示其所谓大和民族的“强盛”。蚌埠即由小学教师和市民组成联合队进行比赛。首场日本队败北,不服再战,又输。继而日本队员恼羞成怒,欲打出手,激起公愤,群众上前阻止,日方未敢逞凶,结果不欢而散。
抗战胜利后,蚌埠足球运动亦无多少进展,仅在部分学校中开展一些活动。民国35年,蚌埠中学、崇正中学和江淮中学曾举行过校际比赛。
1951年,蚌埠三中组建了建国后的第一支足球队。嗣后,又出现学校教师组成的“教工”队,驻蚌空军“红鹰”队和淮委“三大流域”队等,各队间经常开展比赛活动。同年10月,皖北区足球赛在蚌举行,整个赛程中观众达数万人次,蚌埠队全胜获冠军。1953年至1954年,华东军区足球队、合肥工人足球队、水利部足球队曾来蚌访问,并到基层单位及学校作辅导比赛。50年代中后期,柴油机厂、空压机厂、印刷厂等许多工厂和蚌埠铁路分局,都将足球列为传统体育项目,各自成立有足球队。全市也经常开展周日足球赛,参赛的业余足球队20多个。
1960年,工厂、学校足球活动频繁,在市体育场曾举办“足球会战”。赛期内,赛者、观者常聚万人,省体委副主任伍群专程来蚌观看过,《体育报》也作了专题报道。是年,市足球队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获得冠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足球运动中断。到1971年,市体委把足球运动确定为重点项目,在中小学加以倡导,对青少年实施重点培养,足球运动在全市进一步普及。此后,成年、青年、少年足球队都在省内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其中,成年足球队继1960年获省第二届运动会足球冠军后,又分别在1974年、1979年、1982年的省第三、四、五届运动会上蝉联足球赛冠军;少年队也于1972年到1981年间,10次蝉联全省冠军。1981年,蚌埠被列为全国20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并成立安徽省唯一的市级足球运动办公室。1982年到1985年,市每年都举办职工足球等级赛以及少年“萌芽杯”、“幼苗杯”、“希望杯”和“珠城杯”足球邀请赛。仅少年4个杯赛,平均每个赛季有40个代表队参加,最多时超过60个队,每赛季约比赛170场,平均每场有观众500多人。1984年,市足球协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举办“储蓄杯”足球邀请赛,出现了以民财民力办足球运动的新局面。1985年,全市有足球场30个,其中有看台的2个,可供比赛用的标准足球场13个;有一级裁判员10人,二级裁判员22人,三级裁判员13人。拥有业余足球队85个,运动员1600人。同时,在中小学还建立一批省级和市级的足球传统学校。此期,女子足球训练活动也得到开展。
蚌埠市1951~1985年足球比赛成绩表

蚌埠市1959~1982年足球出访比赛一览表

三、篮球运动
民国15年(1926年),蚌埠电报局职工王鹤鸣等竖起独柱篮球架,进行身体锻炼。随后,在一些小学、中学里开辟有篮球场。
民国19年,由小学教师和市民组成蚌埠最早的篮球队,称“华华”队,经常与怀远、凤阳一些球队比赛。民国21年,蚌埠首次举办篮球锦标赛,至民国22年始有杯赛,连续多年举办过“中国杯”、“上海杯”等篮球赛。民国25年9月,江淮中学篮球队在华中运动会蚌埠赛区获第一名,后派出5名队员参加省级选拔,全部入选,作为省篮球队主力赴长沙参加华中运动会篮球赛,并以二胜一负的成绩获亚军。民国29年,由蚌埠组成安徽省篮球队参加苏、浙、皖三省比赛,胜浙江,负江苏。民国31年6月,蚌埠队代表安徽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东亚”运动会篮球选拔赛,获亚军。此期,各中学女子篮球运动也得到开展,并于民国32年出现刘焕素组织的第一支女篮队,称“长虹”队。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蚌埠举办“济公杯”篮球赛,共36个队参赛,并有“北风”女队和蚌埠中学女队表演。民国37年,组建以“北风”篮球队成员为主的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安徽省篮球选拔赛。从20年代到40年代,蚌埠曾涌现贾志军等20多名在国内较知名的篮球运动员,有的被称为“国手”。
建国后,机关、工厂大都有篮球场,市直机关、铁路、淮委及工厂企业、教育单位都有篮球代表队,并曾组建一支农民篮球队。1950年6月,市文化馆主办生产救灾篮球义赛,邀请常州市“海燕”队和“青年”队来蚌比赛,市民踊跃购买义券。后又邀请华东军政大学篮球队比赛,门票收入全部捐献抗美援朝分会。随后,在1951年4月举办的皖北区篮球赛中,蚌埠男、女队分获冠亚军。在1953年举办的省篮、排球赛中,男、女篮球队各获第三名。在1956年5月举办的省工人篮球赛中,男队获亚军,女队获第三名。在1959年举办的省第一届运动会篮球赛中,女队获亚军。在1960年举办的省第二届运动会篮球赛中,男队获第三名,女队获冠军。
70年代后,竞赛活动不多,仅强调重点,缺少普及,篮球人才减少。1974年,在省第三届运动会篮球赛中,男队获第四名,女队在预赛中未出线。1982年,在省第五届运动会时,女篮虽获冠军,却派不出男篮参赛,这种低落现象至1985年尚未改变。
四、排球运动
民国7年(1918年),蚌埠有少数教会学校开展排球活动,当时仅作为一项体育游戏,双方托来打去,既无规则要求,也无技术可言。到20年代后期,由体育教师引入新的排球技术,逐步有了比赛,出现了以网分界、双方对垒的九人制打法。
30年代初,第二乡村师范、江淮中学、第七职业学校和扶轮小学曾参加由民众教育馆举办的排球赛。民国22年,蚌埠公共体育场建成,内有排球场,排球活动由学校扩展到社会。民国31年,伪中央储备银行蚌埠分行曾举办一次“中储杯”排球赛。民国35年,蚌埠中学和崇正中学分别举办过校际间男、女排球赛。
建国初,学校排球活动被列为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市直机关、淮委、铁路系统和学校都组建过排球队,经常开展比赛。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市体育场常举办排球比赛。在群众性排球运动开展的基础上,1958年起,蚌埠连续3年组队参加省内比赛,多获得好成绩。1963年,市业余体育学校成立排球队,并有重点地在部分中小学内开展排球业余训练。“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性排球运动受到影响,到1979年后逐步恢复,竞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984年到1985年,市体委连续举办企业职工、部队官兵和大、中、小学学生参加的“春华杯”排球赛,促进了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
排球竞赛成绩:
1951年在皖北区排球赛中,蚌埠男队获第三名。1958年在省排球锦标赛中,男队获第三名。1959年蚌埠队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上,女队获第二名。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女队获第二名。1964年,蚌埠业余体校队在省中学生排球赛中,男队获第三名。
1970年,蚌埠中学生代表队在省中学生排球赛中,男队获第一名,女队获第二名。1972年在省级比赛中,蚌埠男、女队均获第二名。1973年在省级比赛中,蚌埠男、女队均获第一名。1977年,市业余体校队在省青少年排球赛中,女队获第二名。1978年,蚌埠六中排球队在省级比赛中,男队获第三名。1979年在省第四届运动会排球赛中,男队获第二名,女队获第一名。
1980年、1981年,市业余体校队在省两届“四化杯”排球赛中,女队两连冠,男队分获第二名和第一名。1981年,市第二十三中学队在省中学生“三好杯”排球赛中,女队获第三名。1982年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成年女队获第三名,少年男、女队均获第二名。1983年在省业余体校排球赛中,市业余体校女队获第二名,蚌埠三中男队获第三名。1984年,在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女队获第一名。同年在省业余体校排球赛中,市业余体校女队获第一名;在省第一届工人运动会中,女队获第二名。
五、乒乓球运动
20年代初,蚌埠少数学校和机关始有乒乓球活动,将打乒乓球称为打“桌球”或“台球”,只是一种娱乐性游戏。民国13年(1924年),在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成立后,设有乒乓球室,每天下午或节假日,都有一些学生和社会青年入馆打球,并在该馆举办过两次男子乒乓球赛。抗日战争胜利后,乒乓球运动进一步推开,比赛活动增加。
建国后,市文化馆开设了乒乓球室,常举办周末和节假日乒乓球比赛。1957年,市组建一支乒乓球专业队,参加全省首届运动会,随后涌现出刁文元等国家级名将。
60年代,乒乓球活动注重从儿童和少年抓起,市体校少年乒乓球队成立,一实小和一中等10多所中小学也开展乒乓球的活动和训练,涌现出一批少年男女乒乓球运动员。70年代,有黄小悟、金强、李华莎、陈元贵、李争鸣、左云、项红等人相继选入省队。1974年,黄小悟、金强等人加入中国青年乒乓球代表团出访欧、非四国,并在突尼斯参加了六国邀请赛,金强与另一名队员配合,获男子双打冠军。
进入80年代,乒乓球活动更为广泛。1982年,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市体委联合举办“闪光杯”赛,有25个男女代表队参加。
乒乓球竞赛成绩:
1952年,孙海涛在安徽省男子乒乓球赛中获单打第一名,并代表省参加华东区乒乓球比赛。1959年5月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乒乓球赛上,刁文元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刁文元、许乃连获男子双打第二名,王华英、华翠仙获女子双打第三名,刁文元、华翠仙获混合双打第二名,蚌埠队获团体第三名。
1960年,蚌埠队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乒乓球赛中获第三名。同年,张如河在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获男子单打第二名。1963年在省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张恩兴、张连生获男子双打第三名。
1970年12月,李成在省乒乓球比赛中获少年男子单打第二名。1971年4月在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黄小悟获男子单打第三名,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名。1972年11月在省乒乓球比赛中,黄小悟获男子单打第三名,蚌埠队获团体第三名。1973年8月在省业余体校乒乓球比赛中,陈元贵、李争鸣获男子双打第一名,蚌埠队获少年男子团体第一名。1977年6月在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郜光明获男子单打第三名,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名。1978年6月在省业余体校乒乓球比赛中,刘白胜获少年男子单打第三名,蚌埠队获少年男子团体第二名、儿童女子团体第三名。1979年在四省十地市乒乓球协作区比赛中,李梅获女子单打第三名,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
1980年7月在省业余体校乒乓球赛中,李开国获男子单打第一名,李梅获女子单打第一名。1981年8月在省业余体校乒乓球赛中,蚌埠队获少年女子团体第二名。1982年5月在省职工乒乓球比赛中,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团体第二名,苗顺兴获男子单打第一名,陈元贵获男子单打第二名,左云获女子单打第二名,项红获女子单打第三名,左云、项红获女子双打第一名。同年8月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女子团体第三名。1984年9月在省业余体校乒乓球赛中,杨筱维获女子单打第三名。同年在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乒乓球赛中,左云获女子单打第一名,左云、项红获女子双打第一名,金强获男子单打第二名,蚌埠队分获男、女团体第三名。1984年至1985年在全省伤残人乒乓球赛中,蚌埠队获团体和单打5个项目的第一名。
六、体操运动
体操是蚌埠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蚌埠开埠不久,原凤阳县西北区第一公立小学(长淮小学前身)在开设的体育课中已有体操。30年代初,勤民小学、江淮中学曾进行基本体操和团体操的训练,并在津浦大塘东边广场举行团体操会操。40年代后期,在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上,各校都组织团体操、棍操、藤圈操、领巾操等表演。民国36年(1947年),崇正中学曾分班表演多种体操,其团体操成绩居市内各校之首。
建国后,体操被列为学校体育课主要内容之一,除徒手操外,尚有双杠、跳马和垫上运动。各学校普遍配置单双杠、跳箱、鞍马、平衡木、高低杠等运动器材。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天上午和下午均组织职工做工间操。在群众性体操广泛开展的基础上,竞技体操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1956年,蚌埠首次举行全市体操锦标赛,并选出第一批20余人的体操等级运动员。1957年、1958年,又举行第二、第三届体操锦标赛。
60年代初,市体委业余体校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青少年进行培训。经培训,体操队员陆克苛、牛瑞珊曾作为省队成员参加在重庆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70年代以来,在培养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中,从高难度动作出发,进行了较严格的训练。
体操竞赛成绩:
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中,唐耀章获男子一级赛2个第一名和4个第三名,项宏志获鞍马第三名,郭立华获男子健将级2个第二名,陈林获男子健将级2个第一名和1个第二名,王学理获男子健将级鞍马第一名和自由体操第三名,江汉章获女子一级2个第一名和1个第二名,张立文获女子健将级全能第二名和平衡木第一名,蔡金花获女子健将级自由体操第二名,沈婉南获女子健将级平衡木第二名、高低杠第三名,蚌埠队获女子团体第一名。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中,蚌埠队获团体第一名(单项成绩缺)。1974年在省第三届运动会中,张正田获男子自由体操第二名,张雪获男子自由体操第三名,沙广明获男子单杠第二名,李平获男子吊环第三名。1977年在全少年体操技巧比赛中,蚌埠队获女子体操团体第一名。
七、技巧运动
建国前,蚌埠技巧运动常和杂技、戏曲、武术结合在一起。建国后,技巧作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一些学校将其列入体育课。1952年,各中学曾在第二中学举办校际技巧比赛,除滚翻动作外,还有头手翻和前后空翻等较难动作。60年代起,市体委业余体校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并着重训练高难度的动作,至1985年,先后涌现出了刘宝惠、朱根柱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自1977年至1985年,市技巧队在省和全国比赛中累计获冠军(包括团体和个人)达40次之多,领先于全省。
技巧在全国竞赛成绩:
1959年,刘宝惠在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中,获单人跳跃第二名,继后于1960年,又在全国技巧赛中获单人跳跃第一名。1980年在全国少年技巧赛中,朱根柱、王萍获少年组混合双人第一名。1984年在全国业余体校技巧比赛中,陈着获女子单人第二名,鲍颖、王小军获混合双人第二名。1985年8月在全国少年技巧赛中,鲍颖、王小军获少年混双全能和第一、第二套3项第一名,马珏、刘丽获少年女单全能第四名、第一套第二名,陈着获少年女子单人跳跃第三名。技巧在省内竞赛成绩:
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健将级团体第一名,朱继德、刘宝惠分别获单人跳跃第二名和第一名,郭建华、包鑫隆获男子健将级双人用力动作第一名,吴树启、葛翠英获健将级混合动作第一名。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79年4月在省第四届运动会上,张士来获男子单人第一名,杨大萍、顾英获女子双人第一名,阎福林、徐守连、张士来、沙广明获男子四人第一名,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10月,蚌埠队在省少年儿童技巧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2年8月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陈着获女子单人第一名,孟庆军获男子单人第二名,王萍、石俊霞获女子双人第一名,王小军、朱银柱获男子双人第一名,李敏、高云、郭荣获女子三人第二名,龚俊、李亚军获少年混合第一名,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3年在省少年儿童技巧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4年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刘丽、马珏获少年女子双人第一名,鲍颖、王小军获少年混合双人第一名,胡增明、薛献春、朱文兵、许彦获少年男子四人第一名。同年在省青少年技巧集训比赛中,胡增明、薛献春、朱文兵、许彦获少年男子四人第一名,陈着获少年女子单人第一名。1985年在省业余体校技巧赛中,陈着获少年3个项目第一名,李冬获少年2个项目第二名和1个项目第三名,马珏、刘丽获少年女双全能第一名,第一、第二套2项第一名,王骏、刘新获男双全能第三名和第一、第二套2个项目第一名,倪小荣、周素妹、宋芳获少年4个项目第一名,薛宪新、王波、胡增明等获少年组3个项目第一名。
八、棋类运动
民国18年(1929年),省立蚌埠第三通俗教育馆曾举办过中国象棋比赛。围棋活动稍后于象棋,多为家庭娱乐。40年代初,蚌埠棋手宋最初享有声誉,他原是北平青年会围棋研究社常务会员,曾与当时围棋国手过旭初、过惕生等切磋过棋艺。民国36年,象棋爱好者陈品三与素有“七省棋王”之称的周德裕在上海对奕,虽数盘皆败,但从中获益不少。
建国后,市、区文化馆和南山公园茶社、天桥游艺场等处都是象棋活动的场所。周末和节假日,经常举办中国象棋比赛,并邀请市内名手举行擂台赛。1957年,市体委、总工会和团市委在联合下达的《体育锻炼办法》中,将象棋和围棋列入锻炼项目。嗣后,几乎每年都举办全市性比赛。1958年,国际象棋活动有了开展,在第一届市运动会中首次列为比赛项目。60~70年代,蚌埠棋类开始参加省内竞赛活动,与外地棋友交流活动逐渐增多。1973年,市体委配置棋类专职教练,重点培养少年运动员。1976年,围棋国手陈祖德、吴松笙、曹志林等来蚌辅导少年棋手,并进行了表演和解说。
1980年1月,市体委、市总工会联合举办12省、市中国象棋邀请赛,胡荣华、柳大华、王嘉良、孟立国、徐天利、朱永康等象棋国手亦应邀参加。之后,市棋类运动协会还举办首届棋类等级段位称号赛,向优胜者颁发了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级棋士、围棋业余段位荣誉证书。中国围棋协会顾问、原国务院秘书长金明,也曾到蚌与市围棋爱好者进行棋艺交流。
截止1985年,在全省3项棋比赛中,蚌埠棋手曾取得5次团体冠军,11次个人冠军;在全国性比赛中,也取得2次冠军,2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参加全国性比赛的人次居全省首位。另外,市获得国家等级裁判员的共28人,其中,国家级1人,一级4人,二级21人,三级2人。先后向省队输送运动员7人,向国家队输送1人。向国家队输送的魏昕,是我国较早获得围棋段位的女棋手。
棋类在全国竞赛成绩:
1978年10月在全国少年棋类比赛中,张志刚获少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二名,孙丽获女子中国象棋第一名,宁军获少年女子围棋第一名。
1982年,孙丽在全国中国象棋团体赛中,获女子第三名。同年在全国围棋团体赛中,宁军获女子第六名。1983年5月、1984年4月,孙丽分别参加全国中国象棋赛,各获女子第三名、第五名。1984年6月在全国第三届“拼搏杯”团体赛中,郭世忠、禹继洪获男子国际象棋团体第六名;7月在全国少年个人赛中,禹继洪获国际象棋第一名。1985年7月在全国少年个人赛中,庞延获少年男子围棋第一名。
棋类在省内竞赛成绩:
1962年在省棋类比赛中,席凤和获成年男子围棋第一名,宋最初获成年男子围棋第三名,陈立亚获少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三名,陈世民获少年男子国际象棋第二名,陆素珍获少年女子国际象棋第三名。1963年在全省十单位少年围棋锦标赛中,陆联锐获少年男子围棋第二名,宋子良获少年男子围棋第三名,吴前康获儿童组围棋第三名。
1974年在全省围棋选拔赛中,嵇成中获少年男子围棋第三名。1976年在全省棋类比赛中,张元启获成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一名,张志刚获少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二名。1979年在省第四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国际象棋团体总分第一名,朱宝位、张明获中国象棋男子团体第三名。
1981年8月在全省少年棋类比赛中,周志明、崔怀清、范小伟获中国象棋团体第一名,范小伟获女子组中国象棋第二名,庞延、孙璐获围棋团体第三名,郭世忠获少年男子组国际象棋第一名,禹继洪获少年男子组国际象棋第二名,李静获少年女子组国际象棋第一名。1982年8月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周志明、张元启、范小伟、孙丽获中国象棋团体第二名,孙丽、范小伟分别获女子组中国象棋第二名、第三名,禹继洪、郭世忠、朱萍、李静获国际象棋团体第一名,郭世忠获男子组国际象棋第二名,禹继洪获少年男子组国际象棋第二名,李静获少年女子组国际象棋第二名,张军、庞延、宁军、魏昕获围棋团体第三名,魏昕获女子组围棋第二名,宁军获女子组围棋第三名。1983年3月在省青少年棋类比赛中,范小伟获女子中国象棋第二名,禹继洪、郭世忠、朱萍获国际象棋团体第一名,禹继洪、郭世忠分别获男子国际象棋第一、第二名,庞延、张军、鲍轶挺获围棋团体第二名,张军获男子围棋第三名。1984年8月在省首届少年运动会上,范若愚获少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二名,禹继洪、朱芹、朱萍获少年国际象棋团体第一名,禹继洪获男子国际象棋第一名,庞延获少年男子围棋第二名。1985年3月在省中国象棋冠军赛中,陈曙光获男子组第三名。同年8月在省棋类比赛中,范若愚、陈曙光、王卫、王学玲获中国象棋团体第二名,范若愚获少年男子中国象棋第一名,马元松、张荣庆、朱芹获少年组国际象棋团体第二名,朱芹获少年女子组国际象棋第二名。
蚌埠市1974~1985年棋类交流活动一览表

九、田径运动
蚌埠开埠后不久,小学在体育课中即有跑、跳等项目的训练。20年代,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普遍设短跑、跳高、跳远和铅球、铁饼掷远等项目。民国18年(1929年),江淮中学举办田径运动会,是蚌埠田径的首次竞赛活动。
民国22年春,省教育厅在蚌举办第三行政区学校田径运动会。当时尚无田径场,跑道设在马路上。同年11月,省立蚌埠民众教育馆举办第一届民众越野赛跑,自怀远河东码头起,到蚌埠江淮中学运动场止,全程12.5公里,冠军为蚌埠消防队队员所得。民国28年到33年间,在蚌多次由凤阳县公署教育局主办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是短跑、中长跑、跨栏、跳高、跳远、铁饼掷远、三级跳远和撑杆跳。民国35年春,崇正中学和江淮中学亦曾举行田径对抗赛。
建国后,群众田径运动广泛开展。自50年代起,不少学校自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学校运动会,全市性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形成惯例。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也参加田径活动。1957年8月,市率先承办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1958年,成立市体育运动学校,入学的少年田径运动员能得到重点培养。嗣后,该校除不断向省输送运动员外,在国内和省内田径比赛中连续取得好的成绩。
田径在全国及跨省区竞赛成绩:
民国29年,在由日伪当局举办的苏浙皖三省田径对抗赛中,陈少五曾获100米跑第一名。建国后1958年,在全国冬季田径运动会上,周则俊获男子10公里竞走第一名,打破全国纪录。同年,邱素云获苏浙皖三省一市自行车赛1500米第三名、华东区自行车对抗赛1500米第一名。1977年在十协作区少年田径比赛中,胡玉获女子乙组100米跑第三名,陈巧兰获女子甲组800米跑第六名、1500米跑第五名,施光峰获男子乙组200米和400米跑2项第一名,朱健生获男子甲组跳远第二名、三级跳远第五名,杜新英获女子甲组200米跑第六名。
1985年6月在全国业余体校田径分区赛上,赵小玲获少年女子组100米跑第二名、100米栏第一名,朱芝莉获少年女子组200米跑第三名、400米跑第二名,王海燕获800米和1500米跑2项第一名,赵理荣获少年女子组100米栏第三名、400米栏第二名,罗纪芳获少年女子组3公里竞走第一名,梁学美获少年女子组跳远第三名,陈志新获少年女子组铁饼(掷远,下同)第一名、铅球(掷远,下同)第二名,陆开芝获少年女子组标枪(掷远,下同)第一名,苏芝勤获少年女子组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二名。
田径在省内竞赛成绩:
民国32年,在由伪中日文化协会安徽分会举办的马拉松赛中,模范中学的张传芳曾获第一名。建国后1956年,在省首届少年田径运动会上,耿香华获100米跑第二名,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1957年在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宋俊香获男子200米跑第一名,崔伯汉获男子3000米跑第一名、5000米跑第二名、3000米障碍赛第二名,余宗泽获男子五项全能第一名,秦克河获男子铅球第一名,张学勇获男子链球(掷远,下同)第一名,张照远获男子链球第二名;蚌埠队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团体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1958年在省破纪录赛中,周则俊参加20公里竞走比赛,曾破美国保持的世界纪录。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李勤获女子200米、400米跑2项第二名,田慎芝获女子400米跑第一名,赵秋霞获女子五项全能第一名、80米低栏第二名,孙尚萱获女子三项全能第三名,赵素英获女子铅球第一名,秦传华获女子铁饼第一名,沙其美获女子铁饼第二名,蚌埠队获男子4×100米接力第一名,女子4×100米接力和4×200米接力2项第三名。
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9月在省竞走比赛中,袁孝义获男子30公里、50公里2项第一名。1963年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安翠兰获少年女子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第二名,张素娟获少年女子100米跑第二名、200米跑第一名,席国兰获少年女子组80米低栏第一名,李芝莉获少年女子组60米跑第一名,商广仁获少年男子铁饼第一名,张绍宗获少年男子标枪第一名、撑杆跳高第一名,石振岭获少年男子跳高第二名,黄狱生获少年男子组200米跑第三名,张菊兰获少年女子跳高第三名,安翠兰、张喜娟、李芝莉、席国兰获少年女子组4×100米接力第一名。
1964年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蚌埠队获混合组总分第三名,蚌埠四中获初中女子基层组总分第一名,蚌埠铁路一中获基层组总分第一名,蚌埠二中获高中男子基层组总分第二名、高中女子基层组第三名,安翠兰获混合女子组100米、200米跑2项第一名,李秀珍获混合女子组跳远第二名,商广仁获初中男子组铁饼第一名、铅球第二名,张绍宗获初中男子组标枪第一名、撑杆跳高第一名,石振岭获初中男子组跳高第一名,黄狱生获初中男子组200米跑第二名,刘玉兰获初中女子组跳远第一名、三项全能第二名,朱瑛获初中女子组铁饼、标枪2项第一名,陈立婉获初中女子组400米跑和铅球2项第一名,胡世福获铅球第二名,席国兰获初中女子组60米、100米跑2项第一名,李芝莉获高中女子组100米、200米跑2项第一名。
1965年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刘新获男子60米、100米跑2项第一名,王加文获男子跳高第三名,高立祥获手榴弹(掷远,下同)第二名,周广衍获三项全能第三名,张夕华获少年男子组200米跑第一名,胡世福获少年男子组铁饼第一名,柏华玲获少年女子组跳高和三项全能2个第一名,王桂兰获少年女子组标枪和手榴弹2项第一名,王淑霞获少年女子组400米、800米跑2项第一名,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74年在省第三届运动会上,陈永祥获男子1万米跑第二名,范金霞获少年女子组100米跑第二名,董荷获女子标枪第一名,蚌埠队获女子4×100米接力第二名、男子4×100米接力第二名、4×200米接力第一名。1977年8月在省少年田径选拔赛中,葛桂云获女子甲组100米栏第一名,乐亚萍获女子甲组100米栏第二名,陈巧兰获女子甲组800米跑第二名和1500米跑第一名,周宏获男子甲组200米栏第二名,朱健生获男子甲组跳远第一名,沈军获男子甲组200米和400米跑2项第一名,王朝凤获女子甲组跳远第二名,李正云获女子甲组铁饼第二名。同年10月在省少年(乙组)田径运动会中,胡玉获女子组100米跑第二名、200米跑第一名,杨明获女子组200米跑第二名,胡玉、杨明、朱翠梅、陈长玲获女子组4×100米接力第一名,施光峰获男子组400米跑第一名,刘峥嵘获男子组跳远第二名,吴海昌获男子组标枪第二名,马标获男子铅球第三名。
1978年4月在八单位业余体校协作区田径比赛中,蔡德富获男子少年甲组1500米跑第一名、3000米跑第二名,周宏获男子少年甲组跳远第二名,段爱国获男子少年甲组三级跳远第二名,刘正获男子少年甲组手榴弹第一名,童玲获女子少年甲组手榴弹第二名,王昌成获男子少年乙组400米跑第二名、800米跑第一名,陈敬玲获女子少年乙组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第二名。同年6月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刘正获男子少年甲组手榴弹第二名,吴海昌获男子少年甲组标枪第二名,周宏获男子少年甲组跳远第一名、三级跳远第二名,段爱国获男子少年甲组三级跳远第二名、跳远第一名,方勇获男子少年甲组跳高第二名,杨明获女子少年甲组100米、200米跑2个第一名,童玲获女子少年甲组手榴弹第二名,陈敬玲获女子少年乙组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第二名,王昌成获男子少年乙组400米跑第二名,蔡德富获男子组1500米跑第二名,蚌埠队获女子少年甲组4×100米接力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
1979年4月在省第四届运动会中,郭小林获男子成年组100米跑第二名、200米跑第一名,戴克林获男子成年组400米跑第二名、800米跑第三名,李华荣获1万米跑第三名,杨云飞获男子成年组10公里竞走第一名,史春明获男子成年组10公里竞走第二名,杜新英获女子成年组400米跑、400米栏2个第三名,陈巧兰获女子成年组400米和800米跑2项第一名,王朝凤获女子成年组跳远第二名,杨清美获女子成年组铅球第三名,张家荣获女子成年组标枪第三名,方勇获男子少年组跳高第三名,廖素云获女子少年组100米栏第二名,朱翠梅获女子少年组200米跑第三名,蚌埠队获男子成年组4×100米接力第三名、4×400米接力第一名、男子少年组4×100米接力第三名、女子少年组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2项第二名,蚌埠体育学校队获男子少年甲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少年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少年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学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1980年9月在省第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朱翠梅获100米跑第三名、少年女子甲组200米跑第二名,武兴玲获女子少年甲组400米跑第三名,洪俊获女子少年甲组800米和1500米跑2项第一名,聂胜英获女子少年甲组3000米跑第三名,廖素云获女子甲组100米栏第二名,岳淑英获女子甲组跳远第二名,忽善保获女子甲组五项全能第二名,宋信亮获男子甲组110米栏第一名,钱新胜获男子甲组铁饼第一名,张家年获男子甲组标枪第三名,何永东获男子甲组三级跳远第三名,陈福然获男子甲组五项全能第三名,张金梅获女子乙组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第三名,孙凤梅获女子乙组800米跑第二名,陶友萍获女子乙组80米栏第一名、跳远第三名,吴月梅获女子乙组手榴弹第三名,朱伯春获中学男子组1500米、3000米跑2个第一名,方悦盛获中学组三级跳远第三名、五项全能第二名,刘爱群获男子铅球第三名,马利春获中学女子组100米栏第二名,徐运华获中学女子组1500米跑第三名,高荣春获中学女子组铁饼第三名,黄根英获中学女子组手榴弹第二名。
1981年10月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女子少年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陶友萍获女子少年甲组100米栏第一名,刘秀荣获女子少年甲组200米跑第三名,吴玲获女子少年甲组400米跑第二名,孙凤梅获女子少年甲组400米跑第三名,洪俊获女子少年甲组1500米、800米跑2项第二名,李红兵获女子少年甲组跳远第一名,李秀丽获女子少年甲组五项全能第三名,张玉梅获女子少年甲组铁饼第三名,孙凤梅获女子少年甲组800米跑第三名,孙凤梅、刘蕴莹、朱翠梅、刘秀荣获女子甲组4×100米接力第二名,宋信亮获男子少年甲组110米栏第一名、400米跑第三名,陈福然获男子少年甲组五项全能第一名,纪瑞标获男子少年甲组跳远第二名,郭松庆获男子少年甲组标枪第三名。同年10月在省青少年五项运动会中,刘蕴莹获业余组400米跑第三名,张全新获男子5公里竞走第二名,陈来齐获男子5公里竞走第三名,孙凤梅获女子400米跑第三名,忽善保获女子跳高第三名,洪俊获女子组1500米竞走第二名、3000米竞走第三名。
1982年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中,蚌埠队获男子成年组和女子少年组2项团体总分第二名,沈军获男子成年组200米跑第二名,朱文学获男子成年组400米跑第二名、800米跑第三名,宋信亮获男子成年组110米栏第三名、400米栏第二名,史万春获男子成年组5公里竞走第二名、20公里竞走第三名,陈来齐获男子成年组5公里竞走第三名、20公里竞走第二名,张家年获男子成年组标枪第三名,李华荣获男子成年组马拉松赛第一名,蚌埠队获男子成年组4×100米接力第二名、4×400米接力第一名、女子成年组4×400米接力第三名,胡玉获女子成年组400米栏第二名,忽善保获女子成年组跳高第一名,陈怀虎获男子少年组110米栏第二名,朱东浩获男子少年组5公里竞走第一名,郁季东获男子少年组铁饼第一名,张金梅获女子少年组100米和200米跑2项第三名,刘秀荣获女子少年组400米跑第三名,陶友萍获女子少年组100米栏第二名,徐爱斌获女子少年组5公里竞走第二名,孙凤梅、刘蕴莹、刘秀荣、王尹获女子4×400米接力第一名。航模运动员许兴和创出F1—C水上模型滑翔机水上直线距离111.160公里的好成绩,打破苏联运动员瓦廖拉夫保持的79·629公里的世界航模纪录。
1983年2月在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陈怀虎获男子组400米栏第二名,邓本芳获女子组100米栏第二名,张玉梅获女子组铁饼第二名,蚌埠队获女子组4×400米接力第三名。
1984年4月在省业余体校田径赛中,马君臣获男子少年组800米和1500米跑2项第三名,潘成友获男子少年组铁饼第二名,赵小玲获女子少年组100米栏第二名,朱爱萍获女子少年组100米栏第三名,陈志新获女子少年组铅球第三名、铁饼第二名。同年9月在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左春丽获女子少年组800米和1500米跑2项第一名,马君臣获男子少年甲组1500米跑第二名,周正平获男子少年甲组110米栏第二名,袁明获男子少年甲组5公里竞走第二名,徐青获男子少年甲组跳高第二名,崔时获男子少年甲组跳高第二名,赵小玲获女子甲组100米栏第一名,陆开芝获女子少年甲组标枪第三名,张玉梅获女子少年甲组铁饼第一名,陈志新获女子少年甲组铁饼第三名,陈永霞获女子少年乙组80米栏第一名,胡树贝获男子少年乙组200米跑第二名,蚌埠队获女子少年组4×400米接力第一名。
1985年在省少年田径冠军赛上,赵小玲获女子少年组100米跑和100米栏2项第二名,王海燕获女子少年组800米和1500米跑2项第一名,罗纪芳获女子少年组800米跑第三名,赵理荣获女子少年组跳远第二名,陈志新获女子少年组铁饼第一名。同年在省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蚌埠队获田径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
十、举重运动
建国前,蚌埠习武之人多举重物,以锻炼身体或表演,未举行过竞赛。1957年,市体委首次举办举重比赛。1958年,组建举重队,进行了集中培训。自1957年起,举重运动员有10多次参加国内和省内的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
1957年9月在省举重锦标赛上,齐学仁以97.5公斤成绩获挺举第三名。1959年5月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举重比赛中,张俊德以247.5公斤的成绩获重量级第一名和推、抓、挺3个单项第一名,赵经华以77.5公斤的成绩获次轻量级推举第二名,高振清以115公斤的成绩获轻量级挺举第二名。
1960年5月在华东协作区举重比赛中,李令超获重量级冠军。同年9月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1974年9月在省第三届运动会举重比赛中,黄少清获次轻量级抓举第二名,李怀根获中量级第三名及抓、挺2个单项第三名,仲伟顺获82.5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石亮纯获次重量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成国玺获重量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一名。1975年5月在全国青年举重比赛中,仲伟顺获82.5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1977年在全国成年举重分区赛中,仲伟顺获9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1978年5月在全国举重“达标”赛中,仲伟顺获82.5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同年10月在全国举重个人比赛中,仲伟顺获82.5公斤级抓举第五名和挺举第六名。1979年4月在全国举重分区赛中,仲伟顺获82.5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9月在省第四届运动会中,他又获82.5公斤级抓举第五名。
1980年在省青少年五项运动会举重比赛中,张涛获9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马骥获75公斤级挺举第三名。1981年在省青少年举重比赛中,金波获56公斤级总成绩及挺举2项第三名,汤殊成获9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1982年6月在省青少年举重比赛中,曹伟获48公斤级总成绩及抓举2项第三名、挺举第一名。同年9月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举重比赛中,曹伟获少年组48公斤级总成绩和挺举2项第一名、抓举第三名,曹山获110公斤级总成绩和挺举2项第一名和抓举第二名,杨保兴获成年组48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仲伟顺获9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一名,李发启获10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三名。1983年9月在省青少年举重比赛中,曹伟获48公斤级总成绩和挺举2项第一名及抓举第二名,邹皖红获60公斤级总成绩第三名和挺举第二名,韦振宇获90公斤级第一名,常荣获10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1984年7月在省业余体校举重比赛中,曹伟获48公斤级抓举第一名,邹皖红获60公斤级总成绩及抓、挺举3项第二名。同年9月在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举重比赛中,胡广泛获75公斤级总成绩及抓举2项第一名和挺举第二名,邹皖红获60公斤级总成绩和抓举第二名、挺举第三名。
十一、摔跤运动
建国前,摔跤仅作为民间的一项较力活动。建国后1958年,蚌埠地区组建摔跤队,由省体工队代训,培养了一批运动员。1961年,省队派员来蚌协助训练,技术水平提高较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此项运动中断,至1975年,方派出运动员参加国内比赛。1979年,市重新组建业余摔跤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训练,并分别在省内外取得较好成绩。摔跤在全国及跨省区竞赛成绩:
1959年在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上,姚洪昌获古典式次轻级第三名,蒋运启获古典式次中级第四名。1960年在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中,蒋运启获次中级第二名,石亮纯获次重级第二名。1963年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姚洪昌获古典式轻量级第一名,石亮纯获中国式重量级第一名,蒋运启获古典式次中级第一名。1965年在全国第二届运动会上,蒋运启获古典式次中级第一名,姚洪昌获古典式轻量级第三名,石亮纯获古典式次重级第一名,刘转玉获古典式重量级第一名,朱传信获古典式重量级第四名。
1975年在十省市自治区摔跤邀请赛中,成国玺获中国式次重级第二名,杨冬生获中国式次重级第四名,李发启获中国式重量级第二名。同年在全国第三届运动会上,石亮纯获中国式次重级第三名,李发启获中国式次重级第五名,杨冬生获中国式重量级第四名,成国玺获中国式中量级第六名。1978年5月在全国摔跤比赛中,杨冬生获中国式100公斤以上级第四名;9月在全国国际式摔跤比赛中,他又获自由式100公斤级第三名。1979年5月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成国玺获中国式82公斤级第三名,杨冬生获中国式100公斤级第二名。同年9月在全国第四届运动会上,杨冬生获中国式90公斤级第二名,巫淮安获中国式62公斤级第五名。
1980年在全国青少年摔跤比赛中,蚌埠队获中国式团体总分第二名,吕发兴获中国式51公斤级第二名,刘畅获中国式54公斤级第三名,宋奎新获中国式68公斤级第二名,常焕武获中国式74公斤级第一名。同年在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中,张广林获古典式52公斤级第二名。1981年4月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魏庆学获74公斤级第四名;9月在全国摔跤冠军赛中,他又获74公斤级第六名。1983年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杨冬生获90公斤级第二名。同年9月在全国第五届运动会上,魏庆学获古典式73公斤级第一名,张广林获古典式57公斤级第五名。同年11月在开罗举行的非洲摔跤锦标赛中,魏庆学获74公斤级第四名;1984年在全国摔跤锦标赛和全国摔跤冠军赛中,他又各获同等级第一名。1984年3月在全国青年摔跤锦标赛中,魏庆坤获古典式70公斤级第一名。同年9月在全国青年摔跤锦标赛中,常荣获自由式85公斤以上级第一名。1985年4月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魏庆学获74公斤级第一名;9月在全国摔跤冠军赛中,他又获同等级第一名。同年在全国青年运动会中,魏庆坤获古典式70公斤级第三名。
摔跤在省内竞赛成绩:
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79年在省第四届运动会上,成国玺获中国式摔跤82公斤级第一名,郑怀忠获82公斤级第二名,魏树平获90公斤级第二名,杨冬生获100公斤级第一名,石亮纯获100公斤级第二名,蚌埠队获100公斤级团体总分第二名。
1981年在省青少年五项运动会上,吕发兴获51公斤级第二名,年军获54公斤级第三名,司永平获58公斤级第一名,李建国获62公斤级第一名,徐登科获68公斤级第一名,何国斌获74公斤级第二名。1982年在省第五届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徐登科获68公斤级第一名,魏庆学获82公斤级第一名,汤殊成获90公斤级第一名,王俊杰获100公斤级第一名,吕发兴获48公斤级第二名,朱宝爱获57公斤级第三名。1983年在省青少年五项运动会上,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潘登获46公斤级第二名,曹伟获48公斤级第二名,李春奇获58公斤级第二名,魏庆坤获68公斤级第一名。1984年在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潘登获46公斤级第一名,张立军获46公斤级第二名,岳西德获48公斤级第一名,秦文懂获54公斤级第三名,沈海富获58公斤级第一名。1985年在省摔跤比赛中,李大新获82公斤级第一名。
十二、柔道运动
蚌埠柔道运动始于1979年,市体委曾派人去省队学习。1981年,市业余体育学校成立柔道队,队员迅速成长。1982年,市柔道运动开展规范训练,提高了技术水平。1984年,市成立女子柔道队,代表省参加首次全国女子柔道邀请赛。至1985年,计向省队输送了男运动员7名和女运动员2名。
柔道竞赛成绩:
1980年9月在全国首届柔道锦标赛上,杨冬生获87公斤级第三名。1981年10月在省柔道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在全国柔道锦标赛中,巫淮安获65公斤级第二名。同年11月在上海九单位柔道邀请赛中,杨冬生获95公斤级冠军。1982年8月在省第五届运动会柔道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同年在全国柔道冠军赛中,郑怀忠获86公斤级第三名。1983年在省五项运动会柔道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第一名,司永平、马凤年、汤登科、童德平分别获60公斤级、65公斤级、86公斤级、95公斤以上级的第一名,常荣获95公斤级第二名,韦正宇、司永平分别获86公斤级和无差别级第三名。1984年9月在省第一届全省青少年运动会柔道比赛中,王宗宏获78公斤级和无差别级2项第一名,王跃海获60公斤级第一名,徐玉庆获71公斤级第二名,石承胜、张斌分别获65公斤级和95以上公斤级第三名,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十三、射击运动
1956年,市体委成立国防股,下设射击小组,并配备有教练。是年,在淮委、铁路、银行系统始用小口径和军用步枪进行业余训练活动,后又逐渐扩展到学校、医院和商业等单位。1957年,张公山射击场建成。1959年,蚌埠专区成立射击专业队和射击俱乐部,又在市郊曹山修建300米步枪靶场、手枪靶场和飞蝶靶场,参加射击活动的人数逐步增多。“文化大革命”中,射击运动中断,至1975年,后逐步恢复,市体委建立了军体校,一些中、小学也重新开展这一运动。1977年,市建成雪华山射击场,可供大型比赛使用。1985年,蚌埠被列为省开展射击项目的重点城市。
射击竞赛成绩:
1959年在省第一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60年在省第二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中,蚌埠队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团体第一名。1978年在全国少年射击通讯赛中,李杭江以284环的成绩获女子小口径运动步枪30发卧射第一名。1979年在省第四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中,蚌埠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吴冬萍获女子60发卧射第一名。
1980年在省青少年射击比赛中,蔡正平获男子小口径步枪卧射、三种姿势射击和汽枪射击3项第一名。1983年在全国少年射击比赛中,张建平获汽手枪射击第四名。1984年在全国少年射击比赛中,刘晓航获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卧射第五名,张建平获男子小口径手枪射击第六名;在华东区手枪射击比赛中,年士范获汽手枪射击第二名。1985年在华东区手枪射击比赛中,年士范获第三名。同年在全省射击比赛中,王凯、张建平分别获手枪速射和汽手枪射击第一名,张鹏获汽步枪射击第一名;在全国优秀射手比赛中,蔡正平以595环的成绩获60发卧射第二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