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开埠前,即有私塾。戊戌变法后,陈懋森在长淮卫兴办蔚文学堂,是蚌埠最早出现的新学。开埠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式小学增多。20年代起,陆续开办中等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龄前儿童教育、师范教育以及以扫盲识字为主的成人教育。但建国前,民众贫穷,受教育面很小,受教育程度很低。民国36年(1947年),全市文盲有135103人,约占六周岁以上人口的80%。市民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约4000人,每千人拥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20余人。
蚌埠解放后,党和政府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在开办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的同时,于50年代还兴起高等教育和盲哑人特殊教育。“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后,改革教育体制,逐步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各界协同办学的新局面。1985年,全市有幼儿园(所)53所,入园幼儿11541人;不包括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计有各类学校229所,在校学生11.34万人,教职工9586人。职工参加各类学校(班)学习的6万余人,占职工总数约30%;市郊农民文盲率下降到17.43%。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每千人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已有441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