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解放前即有书法、国画、篆刻等创作。建国后50年代,市文联等团体积极组织创作活动,相继创作出一批国画、版画、漫画、油画、摄影等作品,分别展出或出版。此期,杨大可开始积极从事微雕创作活动,逐渐获得丰硕成果,并成为国内知名人士。进入80年代,杨大可的微雕,张宽、马自强、郭廷龙、光相盘、梁明堂、邵健等人的国画,丁少中、关学礼的版画,白善诚的漫画,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张幼良、汪承华、王维凤、朱言勤的摄影,江允功、张乃田、王心翰、齐学仁等人的书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书法、篆刻
(一)书法
蚌埠解放前,知识阶层就有一部分人创作书法。建国后到60年代,从事书法创作活动的人增多。1974年,市工人俱乐部王春林、张成之等人发起组建市业余书法小组。1979年,市举办书法学习班,培训书法人才。1982年3月,成立市书法协会筹委会,至1984年,书法协会正式成立。1985年元旦,市首次举办15人书法笔会。5月,杨大可、张乃田、齐学仁、王心翰、陈伯君、杨士林等人,接待日本摄津市墨友会会长山本明先生,并与之当场交流书法艺术;8月,又接待日本摄津市青少年书道友好访华团,对方展出作品19件。另在第三中学,有11名少年书法爱好者与日本摄津市的少年朋友举行了书法艺术交流会。
进入80年代,有一批书法作品到国内外展出。其中,有江允功、张乃田、李鸿炎的楷书条幅,谭守法的隶书立轴和横幅,齐学仁、陈伯君的行书条幅,王心翰的行书长联,杨士林、牛伯祥的隶书条幅等,有的作品还为日本友人购藏。此期,张乃田、卢六成、潘成华三人的作品,曾参加在郑州市举办的全国性书法作品联合展览;张乃田的楷书立轴曾参加中日牡丹樱花笔会展,硬笔书法作品亦入选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王心翰的书法作品曾入选福州郑和纪念馆。
1979年至1985年,蚌埠书法作品获奖的有:齐学仁的楷书获全国邮电系统书法展览二等奖,潘成华的楷书条幅获全省书法比赛二等奖和南京“铁牛奖”书法大赛优秀奖,戴廷万的行书和行草获省航运系统书法摄影展优秀作品奖,王心翰的钟鼎文立轴获全省教职工书法比赛二等奖,江允功的篆书获省交通职工书画展一等奖和全省书法大赛二等奖,杨士林的行书条幅获全省职工书画摄影展优秀作品奖,潘绍亭的楷书立轴获全省教职工书法展三等奖,王娴(9岁)的篆书获全国书法比赛二等奖,并送日本展出。
(二)篆刻
民国35年(1946年)后,杨大可、贾子贞等人从事篆刻创作。其中,贾曾创作出103枚方印组成“寿”字的《篆刻百寿图》,每枚方印都使用了不同的刀法。建国后,金石篆刻艺术在青年爱好者中得到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事这一创作的人更多,并有不少优秀作品获奖。1982年,张乃田、卢六成的篆刻在全国“春芽”有奖征稿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984年,安瑞清的篆刻在解放军书法篆刻展览中获三等奖。
二、美术
国画民国13年(1924年),在蚌埠通俗教育馆成立后,曾于在小南山举办过国画展览。民国15年,中正图书馆举办过国画展。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年服务处也曾办过画展。建国后1950年,胡荔萍创作的《雄鸡》,参加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并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张宽创作的《一个都不让它跑掉》,严正汉创作的《话当年》,邵健创作的《淮河风光》等,有的在全国或省内获奖,有的出版发行。1978年后,国画创作、交流活动频繁。是年,由张宽创作的《春光明媚》,以及1979年、1980年由光相盘创作的《虎》、《双虎图》等,均分别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和安徽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题为《虎》的国画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书画展。1981年,省群艺馆专门编出《蚌埠花鸟画》集。1982年,市美术协会挖掘整理出一批凤画,并协助省群艺馆编印成《凤画》画册。同年,马自强的《繁红》、梁明堂的《枇杷》获省美术展览优秀奖,被省博物馆收藏;郭廷龙创作的《献果图》,为日本摄津市市长购藏。1983年至1985年,张宽国画作品在合肥、南京举行了个人画展,柴其伟、胡荔萍、郭廷龙、光相盘、梁明堂等人在合肥举办了联展,王春林的花鸟画被天津美术出版社编入画集,方贤道、黄少华的国画作品多次在省内获奖,并参加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所收藏。1985年,光相盘的《虎图》、梁明堂的《竹图》、郭廷龙的《有余图》、邵健的《山春图》、关学礼的《三秋图》、胡荔萍的《双鹑图》及孙原泰的山水画、柴其伟的工笔花鸟画等,均在日本参加美术作品展览,其中部分作品为日本人购藏。
漫画50年代,漫画创作主要配合各项政治运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嗣后各个时期,一些业余和专业作者的作品均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参加全国、全省美展,并获得奖励。进入80年代,白善诚的漫画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成为漫画界的皎皎者。至1985年,先后有王瑞生的《明天公款请客》获省漫画甲等奖,李汶的《放牛新传》获《刺玫瑰》编辑部主办的漫画比赛佳作奖,白善诚的《它从鸡窝来》获北京、新民、羊城晚报社漫画比赛二等奖,郭廷龙、杨积涵编辑的《计划生育漫画集》在省内发行。
油画蚌埠油画作者以业余爱好者居多。1954年,解裕才的《志愿军和孩子们》,即获全省美术展览油画三等奖。1980年后,林加冰的《夏夜》被陈列于中央美术学院陈列室,另一幅《阜阳暴动》陈列在合肥蜀山烈士纪念馆;郜少华的《共同心愿》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入画册,《卧薪尝胆》由浙江《工农兵画报》刊登,并由浙江美术学院收藏。
版画以丁少中、关学礼等人创作较多。1953年,丁少中的《老工人学文化》参加世界邮电工人美术作品展览。以后,他的作品还到波兰、罗马尼亚参加中国版画展。1977年,关学礼的《峡谷新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入《中国黑白木刻选集》。1982年,焦亚新的套色木刻《万炮齐鸣》在南京军区美展中获奖。
连环画1951年,市美协组织人员集体创作的《治淮特等功臣甘彩华》连环画,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至1985年,林加冰的《羊皮袄的故事》、《战斗的渔村》、《南洋漂流记》,吴国良的《出云峰下》、《黎明枪声》,苏传禄的《将相和》、《湖上芦哨》,苏传禄、郭廷龙的《勤学篇》(古代笑话)等,均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和浙江、吉林等地出版社出版。
其他画类1953年,张宽的剪纸《中苏友好同盟万岁》,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郭廷龙的年画《梨园新花》,舒建新、杨恒亮的年画《畅通无阻》,均获省美术展览优秀奖。1980年,倪乃林的年画《蚌女献珠》,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何山泉的宣传画《警察局长的自白》,获省二等奖。1985年,吴国良的刊头设计《让文明之花开遍大地》,获《年轻人》杂志社举办的比赛二等奖;胡军辉(9岁)的儿童画《我能跳一百下》,获全国少儿创作绘画大赛一等奖,并送日本展出。
三、摄影
建国前,私营相馆和私人相机所拍摄照片分别以经营和消遣为目的,不属艺术创作。建国后,在治理淮河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宣传等群众性的活动中,一些单位所拍摄的照片开始讲究艺术效果,部分照片作了放大展览。1958年,市举行首届摄影艺术展览。嗣后,专业或业余摄影艺术工作者渐多,并成立了摄影协会,进行有组织的创作活动。一些优秀摄影艺术作品在省级报刊刊载,有的还获得奖励。1979年,王维凤的《瀑布天上来》获省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1980年,张幼良的《石笋初雪》摄影在北京美术馆展出,并编入《黄山摄影展览画册》;马明钧的《经理小蔡》摄影获北京展览银质奖。1981年,张幼良的《绿化城市》获全省农科摄影展览三等奖,《信使》(十二幅)获治淮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1982年,孟宪玉的《洗征尘》参加全军影展,获《人民装甲兵》杂志优秀作品奖。1984年,黄家鼎的《无暇》获全国第四届人像艺术展览银质奖,王树生的《洁》获上海铁路局美展优秀奖,汪承华的《老搬运》获全国职工业余美展一等奖。1985年,汪承华再创作《装卸队里的年青人》,获全国10省市职工业余影展二等奖。
四、微雕
蚌埠微雕艺术为杨大可所擅长,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58年,他用不同的刀法和手法,创作出《毛主席在104飞机上工作》、《毛泽东立像》、《八女投江图》等作品。1959年,他在出席全国工艺美术群英会期间,雕刻成《毛主席在“八大”会议上的开幕词》和毛泽东肖像的微雕作品,刻在一块寸方的牙片上。1965年,他创作出微雕连环画《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计30幅,画中的山川日月、房舍树木和男女老幼人物,均刻在一枚比指甲还小的象牙上;焦裕禄在许多画面中反复出现,或坐或立,或喜或忧,形象能保持前后一致。在一幅会场画面上,刻出有50多人鼓掌欢呼的场面,人物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形象逼真。1981年,送到日本神户展出的《郭老祝贺中日恢复邦交诗》微雕,布局有致,刀刀有笔趣。其力作《鉴真东渡》、《天女散花》,曾在日本参加32国海洋博览会展出。是年,《毛主席诗词》、《水浒一○八将》、《石头记人物》等作品也在日本展出。1982年,其各种题材微雕作品300余件,在合肥作了个人作品展览。1983年,有90件作品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在香港展出。1984年,除有200件作品在香港作个人展出外,还有400多件作品在北京故宫展览,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诗词歌赋等。其中,用两个昼夜赶刻出的《廖承志副委员长致蒋经国先生的一封信》微雕尤受推崇。整个展出,观众达17.8万人次,其中外宾1.8万人次。1985年,再次有90余件作品送到日本展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