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阳关永春钱庄的老板王锦芳、大丰银号经理胡渊如等人,购买利淮、九臬号2艘小轮船,成立利淮河工小轮有限公司。宣统元年(1909年),淮河铁桥动工兴建,大批建桥物资须运至蚌埠,该公司即迁蚌,更名为利淮轮船公司。轮船从蚌埠出发,上至正阳,下至江苏省清江码头,客货运输生意兴隆。津浦铁路通车后,淮河客货运需求大增,除轮船运输外,木帆船运输仍占主导地位。蚌埠成为淮上船只集结最密处。
民国4年(1915年),江苏高邮人孙文焕购买新江、江运、邗江号等小型客货轮,在蚌埠成立通达轮船公司。民国6年,该公司为了同利淮轮船公司竞争,勾结当时在蚌的安徽督军行署秘书处处长李小峰为其撑腰。李小峰的八少爷李济航亦购买一艘客轮,命名济航号,加入通达公司,与利淮公司争夺客货。利淮公司的老板遂联合新成立的兴淮公司与通达公司相对抗,争抢航运业务。后经人调解,两家各开隔日班,方相安无事。民国11年,治皖军阀马联甲曾强拉利淮公司数艘船只运兵,使公司在经济上遭到损亏,濒于破产,只好另外集资成立抢班轮船公司。
20年代后期,蚌埠又先后组建裕淮、通淮、振淮、福淮、便商等轮船公司。民国19年,淮南煤矿田家庵保安队头目倪荣仙、轮商李寿山和张聚五等,分别在蚌创办利达、淮兴轮船公司。至此,在蚌埠港的轮船公司达到10个,有轮汽船26艘,客货驳船30余艘。民国21年,由蚌埠商会出面,协商成立长淮民营轮业合组公票处,将各轮船公司合在一起经营,使水路运输呈现极盛状态。
民国26年,在蚌各家轮船公司的轮船,曾两度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征调,共16艘,开往长江参加军运,后全部损毁。沦陷后,有的船只改至淮河上游支流里行驶,有的船只被日军炸沉或劫去。同时,日军从各地掠来船只,在蚌成立内河轮船公司,垄断水运业。
日本投降后,从蚌埠逃走的轮船主陆续返归;长淮民营轮业合组公票处也从日本人手里追回3艘轮船,又购买两三艘轮船,于民国35年春正式复业运输,但终不及战前繁盛。民国37年,蚌埠全年轮运旅客22.46万人,轮运货物总量仅为0.17万吨。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国营轮船运输公司成立,另有私营轮船业3家,至年底,货运量上升到2.41万吨。1951年治淮开始,蚌埠港集结木帆船曾达4000多艘,占安徽省境内水系木帆船总数的27.21%,居淮河各港之首,对完成治淮物资的运输起了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港口加快建设,运输业持续发展,“二五”时期,蚌埠经营的客运航线达20条,通航于省内10河1湖1库,沟通了省内23个市县,航线总里程达1237公里。从1953年至1962年,国营单位的客运量平均年递增23.3%,货运量平均年递增26%。
1963年后,因公路运输发展,水上客货运输呈徘徊态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管理体制,开放运输市场,航运业有了新的发展。货运航线拓展到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山东6省市。国营企业营运生产和经济效益,从1981年至1985年,五年跨了五大步。1985年,全市货运量117.7万吨,周转量62237万吨公里。
一、水上客运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阳关利淮河工小轮有限公司经营从正阳关至苏北清江码头航班,逢二、五、八开出,航期三天,蚌埠是中途站。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客运人数大增。民国19年,蚌埠有轮船业10家,小轮载客船26艘。民国37年,客运量22.46万人,周转量1015万人公里。
建国后,自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淮河客运轮船都集中在蚌埠,运力增大,客运量成倍增长。1950年时,客运量为17.22万人,周转量830万人公里,到1958年,分别增加到168.86万人,8926万人公里。1960年至1962年,因经济困难外出谋生人员多,旅客流量曾一度出现非正常的猛增。1960年,客运量增至303.6万人,周转量11192万人公里。1961年,客运量达到344.61万人,周转量达到14193万人公里,为淮河客运量最高年份。1963年后,由于铁路、公路客运量加大,水路客运逐年下降。1985年,蚌埠港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降至126.3万人和4337万人公里。从60年代中期以来,客运长期亏损,全靠货运利润弥补。
建国后蚌埠市水路客运表

二、水上货运
蚌埠开埠前,有木帆船从江苏淮阴运盐至蚌埠,再销往沿淮临近县城。清宣统元年(1909年),津浦铁路淮河铁桥修建,轮船和木帆船承运大量建桥物资。开埠后,皖北、豫东粮食和土特产品,通过72道支流进入淮河,云集蚌埠,至3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上自宋家滩,下至铁路桥东,河面上停满船舶,蚌埠港日吞吐量最高可达5000吨。蚌埠沦陷时期,日商独家经营的内河轮船公司,主要运输所掠夺的淮南煤炭和沿淮粮、棉、皮张等物资,民间长途货运稀少。抗战胜利后民国36年(1947年),轮船货运量仅0.053万吨,到民国37年,也只增到0.17万吨。木帆船货运量无史料记载。
蚌埠解放后,在渡江战役前后,蚌埠港为南下人民解放军渡运战车3000多辆,战马万余匹,战炮数千门,弹药及粮秣等物资共50多万吨。江南解放后,为支援上海,又赶运煤炭、黄豆、烟叶和粮棉等共达64万吨,均由蚌埠运至江苏,再转上海。1950年淮河水灾,航运业组织1390艘船舶参加抢险救灾,共运输粮食、淮盐8057吨,麻袋51000条,牲畜3000多头。1951年,治淮工程全面展开,船舶运输由蚌埠治淮办事处统一掌握,在第一期治淮工程中(1~10月)共运输治淮物资16万余吨。
1952年后,水路主要承担工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运输。是年,货运量7.69万吨,周转量1263万吨公里,到1960年,分别上升为301.81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37208万吨公里。70年代,货运量徘徊在120万~160万吨之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挥水上长途运输的优势,货运由淮河直达长江中下游各港。1985年,轮、驳、木帆船货运量为117.7万吨,较1980年虽降低1%,但辐射范围扩大,货物运距延伸。“六五”时期,货物周转量每年递增15.7%,至1985年,达到62237万吨公里,是1980年的1.07倍,创历史最高纪录。货物平均运距,从1956年的129.97公里延长至528.72公里,扩大3.06倍。
建国后蚌埠水路货运表单位:万吨(货运量)、万吨公里(周转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