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收购、调拨
津浦铁路通车后,欧美资本主义势力进入蚌埠。民国3年(1914年),德国商人最早办有营业处,除倾销煤油、火柴等日用轻工业品外,还在芝麻巷和火车站西北处建堆栈,收购鸡蛋、芝麻及其它农副土特产品。所购芝麻靠其在蚌的麻油制造公司就地加工成麻油出口。民国4年后,美英商人陆续在蚌分别开设美孚洋行、德士古煤油公司、亚细亚石油公司及门台孜烤烟厂等企业,除倾销其“洋货”外,亦以蚌埠为中心,采购皖北、苏北、豫东等地区农村土特产品出口。一些民族私营商号成为外国洋行的代理商,负责提供出口货源。沦陷后,日商在蚌大肆掠夺资源,煤炭、盐粮、棉纱、皮毛、茶麻、烤烟等,均由其几家大洋行把持,所掠夺的物资,部分输进其本土。仅煤炭,日商就从蚌埠中转累计达40多万吨。日本投降后,美国代替日本成为在华的主要势力,市出口的产品也多销往美国。解放前,在蚌埠收购出口的仅为煤炭、烤烟及其它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属空白。
民国38年初解放后,出口商品由市商业部门收购。1956年下半年起,省商业厅外贸处直接派人来蚌收购皖北地区的出口商品。50年代前期,市收购出口的商品基本上是土产和畜产品,后期轻工业品、工艺品和纺织品以及机械、化工产品有少量收购。1951年,全市收购值189万元(折成新版人民币),全部为畜产品。1953年,收购值1452万元,土产品占86.1%,畜产品占13.9%。1958年,收购总值达到50年代最高水平,为6099万元,是1951年的32.3倍,其中,粮油占65.6%,土产畜产占34.4%。1959年,收购值减少到5067万元,但品类增加有轻工业品、工艺品、纺织品、五金矿产、机械设备,合计占总值的10%,粮油、土畜产仍占90%。是年,在收购的出口商品中,冻猪片肉4634吨,冻猪副食品1841吨,干湿蛋269吨。出口商品主要调拨给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口岸。
60年代初期,因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收购额连年下降。1961年,收购总值504万元,为此期最低值,仅为1958年的8.3%。1962年起,外贸出口收购总值逐年上升,商品也开始分土产、畜产、轻工、机械4类(出口的粮油食品由省外贸统计)。1966年,收购总值达6203万元,为60年代最高值,并超过1958年的水平。在收购总值中,粮油食品类占80.2%,土畜产占14.7%,化工医药占3.1%,余为轻工业品、工艺品、机械产品及设备。1966年下半年起,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出口商品收购又一次出现连续3年下降。至1968年、1969年,收购总值各为2862万元、2815万元,分别比1966年下降53.9%和54.6%。60年代,商品出口由市外贸公司负责执行省外贸下达的调拨计划,并同有关口岸公司和省各专业进出口分公司协作、配合、衔接,落实具体品种、规格、调运时间,其主要调拨方向仍是上海、天津、其次是青岛、北京、广州。
70年代,出口商品收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1973年收购总值8044万元,为70年代最高值,3年(1971~1973年)平均年增长57%。收购总值中,粮油食品占72.8%,土畜产占16%,轻工业品占5.1%,余为其它。从1974年起,年收购总值基本上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文化大革命”后期,收购的轻工、化工和纺织品增长较快,到1976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上升到63%,半制成品占28%,原料性农副产品仅占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出口贸易迅速扩大。1979年,外贸收购额7645万元,至1980年,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0721万元,位列全省第一。此后,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1982年,收购额12868万元,比1978年增长1.38倍。1983年后,国家开始控制出口亏损,严格限制高亏商品的出口,市外贸收购额下降到10689万元,加上所带3县的收购也才有12127万元,1984年(含辖县)又比上年下降9.4%。
1985年,市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实行多出口、多创汇的政策,除保证省自营的外贸商品供货任务外,还从省外口岸拓宽销路,使外贸收购额猛然回升,达到13238万元,比上年10022万元增长23.8%,创历史最高水平。包括辖县,收购总额达15102万元,比上年10990万元增长37.4%。在市外贸局统计含辖县的14157万元收购总值中,粮油食品占31.6%,土畜产占47.7%,轻工业品占4.3%,工艺品占0.34%,纺织品占4.3%,五金矿产品占0.9%,化工医药占10.3%,机械产品及设备占0.56%。是年,出口商品分为粮油食品、土产、畜产、轻工、工艺、纺织、化工、医药保健品、机械、五金矿产、机械设备和烟草共12类300多个品种,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年出口值百万元以上的品种有21个。在出口商品中,外销历史悠久的传统商品有烤烟、猪鬃、猪肠衣、羊肠衣、牛皮、黄鼬皮、山羊板皮、绵羊皮、兔皮、杂豆、芝麻、花生、大蒜、干辣椒、脱水菜等;货源充足、外销量大的骨干商品有冻猪分割肉、冻猪片肉、猪肉罐头、山芋干、薄荷油、花生油、饼饲料、杂豆、柠檬酸、红麻、麻袋、蹄角粒、鬃刷、猪血粉、兔毛、革皮衣、裘皮衣、羽绒衣、坯布、灯芯绒、劳保手套、铅笔、皮帆布箱、帆布包、日用手套、磷酸氢钙、癸二酸、胱氨酸、维生素C、潘生丁、吸奶器以及部分针棉织品等;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名气的名牌商品有梅林牌午餐肉罐头、狮头牌明胶、江淮牌糖精钠、淮花牌热水袋等;质量靠得住、信得过、国外有稳定销路的商品,除名牌商品外,还有骨胶、蹄角粒、麻袋、柠檬酸、烤烟、铅笔、劳保手套、日用手套、皮帆布箱、帆布包、坯布、灯芯绒、热水袋、吸奶器、磷酸氢钙、癸二酸等。
1953年至1985年,全市累计出口总值16.5亿元,为国家换回5亿多美元的外汇。建国后,农副产品出口一直占大宗,农副产品中又以猪副产品为主。其中,冻猪分割肉、冻猪片肉、冻猪副产品、猪肉罐头等,在最高年份曾分别出口3549吨、10228吨、1841吨、5170吨。
粮油副食品收购蚌埠解放前,有芝麻和黄豆出口,特别是省内阜阳和豫南所产的白芝麻,在蚌集散量年平均达2万吨,主要通过上海口岸出境。副食品主要是鲜蛋出口,年集散量1000万公斤左右,大部分为外商洋行收买(国内商人收购也多卖给外商)。解放后,粮油副食品收购品种、数量增多,至1985年底,约60多个品种,累计金额8.87亿元,其中以冻猪分割肉、冻猪片肉、冻猪副产品和猪肉罐头为主。出口历史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数额较大的品种有冻猪类产品、鲜蛋和各类蛋制品。进入80年代,陆续增加了花生油、花生饼、豆饼等品种。粮油副食品收购值,1955年为135万元,之后30年间几升几降,1973年出口额最高,为5855万元。1981年到1985年间,稳定在5000万元左右,占总收购额的40%左右。土畜产品收购20年代,蚌埠即有土畜产品收购,大宗是原料,也有少量的半成品。主要品种是烤烟、猪鬃、肠衣、牛皮、黄鼬皮和山羊板皮等,货源来自皖北、皖西、豫东和苏北地区。其中,猪鬃集散量,抗战前年约10万公斤左右,抗战期间和抗战后年约6万公斤,多通过天津口岸出境;猪羊肠衣年集散量约8万根,多通过上海、天津出境;牛皮在抗战前年收购量平均约3500吨,最高年份可达5000吨,抗战胜利后逐年减少,主要由天津、上海口岸出境;黄鼬皮、山羊板皮以及其它杂皮和杂畜毛,年收购量不稳定,各种皮合计不足5万吨,亦由天津、上海口岸出境。解放后到1985年间,外贸部门收购土畜产品约130种,其中,土产品约80种,畜产品约50种。累计收购总额约6亿元,其中,土产品4.6亿元,畜产品1.4亿元。土畜产品的收购额在50年代逐年上升,1959年达到2425万元。1960年后的13年中,处于下降或低水平,年收购额在1000万元以下,其中最低年份1962年仅177万元。1973年到1979年,逐步恢复到2000万元上下,1980年后迅速增长,连续5年稳定在4000万元左右的水平。1985年的收购额达6751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建国后,出口的土产品品种时有变化,1953年主要是烤烟,50年代后期陆续增加骨胶、皮胶、淀粉、脱水菜等工业品,60年代新增叶粉粒,70年代相继出口麻袋、山芋干、加工红麻等大宗商品,1983年后增加薄荷油、饼饲料等。畜产品在60年代前,多为原料收购出口,70年代后,一些制成品如革皮衣、裘皮衣、鬃刷、猪血粉等,收购出口额较大。
轻工、工艺品收购解放前,只有少量的珠宝古玩等工艺品收购出口。解放后,轻工、工艺品的收购品种不断增加,到1985年,收购轻工业品30余种,工艺品10余种。20多年间,累计收购额分别为9142万元、851万元。轻工业品年收购额在1975年前未超过300万元,1960年最低,只有5万元。1976年后相对稳定,年收购额都在400万元以上。其中,1982年最高,为1153万元。工艺品年收购额,1978年后保持在40万元以上的水平。
纺织品收购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有小批量的手巾、汗衫、背心、棉衣衫裤、棉毛布和服装等纺织品出口,1962年中断,1972年恢复。70年代后期,增加坯布和灯芯绒收购,成为出口纺织品的大宗商品。80年代初期,增加部分兔毛针织品出口。30余年中,先后出口纺织品23个品种,累计收购额8165万元。其中1979年到1985年,合计为6412万元,占该类商品收购总额的80%。
化工、医药产品收购1965年,外贸部门开始收购该类商品,到1985年,共收购36个品种。其中,化工产品10个,医药产品23个,橡胶产品2个,染料产品1个。收购金额大、持续时间较长的骨干商品,有硬脂酸、磷酸氢钙、吸奶器、热水袋、医用手套、癸二酸、胱氨酸、糖精钠、胶管等。1980年后,大宗品种又增加潘生丁、维生素C等。21年的累计收购值为1.15亿元。年收购值在1965年至1972年间,多徘徊于百万元左右,至1979年后,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的水平。1980年至1985年的收购额,占该类商品收购总额的70%。
五金、机械和机械设备收购1959年,空气压缩机最早出口,到1985年,共有26个品种。该类商品收购金额累计2347万元。其中,五金矿产类5个品种,总额341万元,主要为铁丝和铁钉,也有少量的铸铁件、结晶硅等;机械产品有8个品种,总额75万元;机械设备产品有13个品种,总额为1931万元。
蚌埠市1951~1985年对外贸易商品收购值一览表单位:万元

二、外贸经营商户
建国前,一般由外国商人在蚌设立营业处、堆栈、公司等机构,一方面倾销他们的“洋货”,另一方面收购物资运回其本国。民国3年(1914年),德国商人最早在蚌开设营业处,有专门堆栈收购鸡蛋、芝麻及其它农副土特产品。民国4年后,又有美国、英国商人陆续在蚌开设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石油公司,兼收购地产品出口。沦陷后,日商设有三菱、三井、增幸、竹田、江南等洋行(会社)。此外,当地私营商号在经营商业的同时,有的也为外商代理收购出口物资。
解放初,国营皖北贸易总公司的皮毛猪鬃公司、土产公司等即开始兼营皖北地区部分出口商品的收购、加工、调拨和仓储运输业务。1950年5月,皖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各专业公司。9月,皖北蛋品公司收购组成立,兼营部分出口蛋品的收购、调拨业务;10月,皖北皮毛猪鬃公司分设为皮毛公司和猪鬃公司。1951年初所设的中国土产公司蚌埠支公司,也兼营皖北地区部分出口农副产品的收购、调拨业务。1952年1月,皖北猪鬃、皮毛、蛋品3个公司合并成立省畜产分公司,迁往合肥,同时在蚌成立畜产支公司,辖宿县和滁县办事处,经营畜产品收购和猪鬃、肠衣加工业务。至1956年3月,畜产支公司改为省畜产公司蚌埠畜产站。
1959年前后,百货站、土产站、纺织站等都先后成为外贸出口商品的供货部门。1961年4月,在市商业局和百货、土产、纺织站外贸业务的基础上,始成立市对外贸易公司,统一经营出口商品的收购、调运业务。1964年7月,市外贸公司改名为市对外贸易局,但仍为经济实体。1968年6月,市对外贸易局成立茶叶批发部。1970年至1977年,市对外贸易局曾恢复使用公司名称。1985年,对外经济贸易局除自身经营外,还下辖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外贸商品购销公司两个经济实体。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