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产组织管理
1955年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始对部分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一般由市向区布置生产任务,区再召开农业社社长会议分配任务,然后通过生产队统一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对不实行计划管理的农产品,由农业社自行安排。1957年11月,制定《郊区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生产开始按统一规划进行。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农产品实行计划管理的范围扩大。生产组织领导采取联社、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层次管理形式。对集体使用的农机具和集体经营的农场、果园场、林场、渔场等,陆续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在农机管理上,1961年起实行“三定三包”办法,即定机车、定人员、定任务、包油耗、包维修、包机车技术状态,并对机车统一篇号,建立技术档案。1973年起,开始对农机驾驶员进行培训,当年培训80人。在林场管理上,主要是落实专人负责,禁止擅自砍伐和移植,60年代初曾配备580多名专管人员。在蔬菜生产管理上,1961年实行“四定一奖”制度,即对社员定种植品种、定面积、定产量、定上市时间,超产者适当奖励粮食。
1979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开始形成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土地、水面、林场等大部分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集体工副业仍实行统一经营。此后,农作物大都改为指导性计划,社队根据市和郊区下达的任务因地制宜地指导农民发展生产。进入80年代后,根据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在农机管理上,各拖拉机站实行经济核算和定额管理;承包给个人的拖拉机,实行“四包”,即包田亩、包费用、包机况、包安全。在山林管理上,于1982年完成定自留山、定山林亩数、定管理责任制的“三定”工作,发给林权证,并制定林果保护的奖惩办法。在发展渔业生产上,建立专门的渔政管理机构,于1982年向养鱼户颁发水面使用证;为鼓励农民发展家庭水产养殖,普遍实行不派购、不征购和谁挖塘、谁养鱼、谁受益的政策,调动了农民养鱼的积极性。在蔬菜生产管理上,组织生产队与菜农签订产销合同,注意解决产销矛盾,超合同的和合同以外的蔬菜允许农民自由种植、自行出售。
1983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农业发展战略讨论会,提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路。1985年,市农委分别制定了《1985~1990年农业发展计划》、《1985~2000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1985~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草案)》等,开始组织农业上新台阶。是年9月,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市政府先后颁发了《关于加速发展饲料生产的决定》、《关于发展养殖大户的若干规定》、《关于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决定》等,从政策上扶持了畜牧、水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
50年代起,市和郊区陆续建立一些服务性机构,为各项农业生产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
检疫(兽医)站1953年设立。其前身是1950年皖北农业试验总场的畜牧兽医组,有2名工作人员,主要向农民宣传家畜家禽疫病防治常识。1953年,皖北农业试验总场迁合肥,畜牧兽医组人员留蚌成立该站,有工作人员8名,1955年增加到31人。检疫站承担当地畜禽的检疫,也兼对运往外地的生猪、牛进行检疫。1957年,工作范围缩小,专为市郊牲畜防治疫病,人员减少到5人。1965年,检疫站与农牧站、植保站合并为农技三站,1979年又分出检疫站、兽医站,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农业技术站建于1954年,原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962年改称市农业技术服务站,1965年改称市农技三站(农技、畜医、植保),1974年改为市农科站。1983年,该站划属郊区,称农业技术站。该站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种子公司建于1963年,原名市种子管理站,1965年设农技三站时对内称为种子组,对外仍称种子管理站。1978年11月,种子管理站变为经济实体,称蚌埠市种子公司,占地3.3亩,有储种仓库520平方米,晒场320平方米,全部固定资产6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1979年7月起,设置经营、政秘、技术组。该公司主要承担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推广工作。
植物保护站成立于1965年,和农技站合署办公,属市农林局管辖,主要承担植物保护和家禽家畜检疫,兼搞种子调配工作。1975年,植保站改为农技站的植保组。1978年从农技站分出,恢复蚌埠市植物保护站名称,主要承担植物保护和检疫等工作。1984年,该站划属郊区。
农业科研所1975年,郊区设农科所,隶属市农技站领导,并在部分公社和大队设2个农科站、4个农科队。1978年,公社农科站增加到3个(吴郢、长青、小蚌埠),大队农科队增加到74个。公社农科站共有18人,65亩土地,16间房屋,大队农科队共有689人,1800余亩土地,97间房屋。1979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有的大队农科队撤销。到1983年,3个公社农科站有土地57亩,人员31人;大队农科队有17个,人员135人,362亩土地。市郊农科所承担的主要农业科研项目,大部分在所内进行,基层农科站、队只从事一些实验项目。
农机配件供应公司1977年9月由郊区自筹资金兴办,1983年划归市农林牧业局。公司主要是为农机提供配件,在各乡均设有配件供应点。
土壤肥料站成立于1980年10月,属郊区领导。该站主要承担土壤普查工作,站内设有化验室,仪器比较齐全。
家畜改良站建于1980年,拥有液氮罐、干燥箱、显微镜等设备,主要为农民提供奶牛、黄牛的冷冻颗粒精液,并进行人工授精。到1985年,已在市郊建6个人工授精点。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