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蚌埠淮河南岸仅有一条南北长不足百米的土街,称老大街;淮河北岸小蚌埠有一条东西稍长一些的土街,称正街。津浦铁路通车后,市面渐成,又逐步形成顺河街、头道街、二道街等土路。民国5年(1916年),蚌埠增加大马路、华盛街、国庆街、国安街、国富街、国治街、国强路等道路,多为简易炉渣路面。其中,大马路为贫苦居民居住,草棚鳞次栉比。
民国8年春蚌埠大火,几乎烧掉半个市面。大火后,对主要道路拓宽取直,并陆续形成中荣街、太平街、中山街、中正街、中兴街、中平街等道路。至20年代初,市区已有主要街道20多条。此期,市面上开始修筑碎石路面,路两侧筑箱式块石、条石明盖沟。20年代末,在二马路(二道街改名)修建第一条沥青路面。之后,除沥青、碎石、炉渣路面外,尚有片石、条石路面。但一般小街陋巷,仍为狭窄弯曲的土路。蚌埠沦陷后,新辟道路较少,旧有道路也多失修。
民国36年蚌埠设市后,对大马路、中荣街、国富街、太平街等旧有道路进行了翻修整理,沥青、碎石、片石、条石路面增加,同时新辟胜利路、纬四路等道路。民国37年底,在4.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有街道37条,总长13.84公里,道路面积7.52万平方米。其中,砂石、沥青路面长度占11.5%,面积占17.3%。此期,市工务局虽有30余人的道路养护队,但由于经费拮据,实际工作很少,不少道路失修失养,路面损毁,坎坷不平,每遇雨天则泥泞不堪。
建国后经济恢复时期,蚌埠先后延伸、拓宽和翻建了大马路、二马路、中荣街、胜利路、纬三路、纬四路等17条主要道路,计长13.24公里,面积13.5万平方米,3年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解放前37年工程的总和。拓宽、翻建的道路,一般宽15~20米,其中车行道宽9~12米,分一、二、三块板3种;人行道宽5~6米。一般道路多铺筑小方块石和方弹石,主要干道多为过渡性的泥结碎石路面。1951年起,对道路实施管理,市人民政府曾就禁止牛车、铁轮车行驶市区颁发布告。1952年3月设有道路养护班,重点养护碎石路面。
“一五”期间,先后延伸胜利路东段,与东岗路、二马路相连;延伸胜利路西段,与蚌怀公路相接;新辟二马路东段,接蚌合公路;拓宽大马路中段;延伸纬三路,沟通南郊城乡交通;新建工人宿舍区一带南岗三路和南岗四路;新辟交通路北段、三马路东段和新马路等。5年共新建、改建路面长34.91公里,面积31.01万平方米。1957年,城市道路长达46.25公里,是解放时的3.34倍;总面积42.73万平方米,是解放时的5.68倍。1956年,蚌埠农业机械修配厂和拖拉机供应站成立,为避免进出拖拉机损坏路面,市建设局规定了拖拉机的行驶路线。另外,在主干道两侧巷口建一批污水池,防止居民将污水倾倒路上,以保护路面。
“二五”计划的头三年,蚌埠新的工业区在西郊、东郊和南郊兴建。在西郊新辟青年路和南北干道长征路,在南郊新辟机械路,在东郊延伸三马路和东岗四路。另外,在老市区新辟大塘路,对胜利路和纬三路进行沥青封面。3年累计修建各种路面长29.58公里,面积25.40万平方米。1958年开始,在建设干道的同时,兼顾小街小巷的建设。下半年动员市民义务劳动,为实现“里巷砖石化”,共修里巷砖、砂、石路806条,长6.2万米,面积近9万平方米,砌砖沟2292米。之后,每年都采取公办民助办法改造小街小巷。道路施工上,60年代开始试铺石灰土基础,但块石基础仍占较大比重。道路管理上,1962年对特种车辆通行及埋设地下管线开挖路面等,均规定分别办理通行证和许可证。1963年,市道路养护队对道路实行分区包干养护办法。1963年至1972年,道路建设以养护维修为主,适当进行“填平补齐”。一部分道路改泥结碎石路面、小方石和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或沥青封面,少量道路试做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了路面等级。70年代中期,全市沥青路面已占道路总面积的70%。60~70年代,小街小巷的砖、土路,也进行了改造。其中,1963年、1964年改造小街小巷投资35万元,新筑碎石和弹石路面48条,长1万多米,面积4万平方米。1965年后,每年也都投资数万元,用于小街小巷建设。
1973年开始,将胜利路向东延伸,穿过雪华山、曹山和龙子河,与蚌合公路连接,开辟城市东向第二条通道。1976年至1978年间,为使过境车辆能从市区周围绕行,并适应南郊仓库建设需要,新辟了解放四路南段、燕山路东、西段和大庆路南段道路,东、西分别与胜利东路和涂山路连接,构成南环路。另完成胜利路延伸工程和凤阳路东段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的铺筑。3年间铺筑路面长21.29公里,面积22.44万平方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政建设投资增加,一方面新辟凤怀路、圈堤顶路,与胜利路、解放路和涂山路组成小南环城路;另一方面对市区原主次干道的胜利路、涂山路、大庆路、解放路和南山路等进行配套改造,提高路面等级。70年代末,一度因沥青来源紧张,标号不稳,多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还配合城市住宅区建设,新建张公山、雪华和大庆生活区道路。另外,每年投资数十万元,用于小街小巷改造,计改造100多条。全市7年间,道路建设累计投资1370万元,完成道路长51.7公里,面积51.6万平方米。1985年底,全市路、街100多条,长162公里,面积143万平方米。其中,砂石、沥青、混凝土路面占总长度的84.5%,占总面积的90%。小街小巷道路共有600多条,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和铺设水泥混凝土面板的411条,长9.13万米。此期,道路养护力量加强,能及时对损毁路面修补或再封面,路况保持良好。仅1985年就对沥青路面大修5.43万平方米,补洞2.6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封面,1979年完成工作量最大,为31.99万平方米。
一、主要道路
胜利路该路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4月新辟,取名胜利路。初,计划东起铁路三角线,西至新船塘南,全长3500米,总宽32米,三块板型路面,快车道宽12米,慢车道宽5米,行人道宽3米。在施工中,由于路线须穿过蒋家岗蒋姓祖坟处,户首蒋匀田(当时民主社会党成员、国大代表)阻拦迁坟,故路基只从铁路三角线铺至舞台街西边,长2010米。加之缺乏经费,仅快车道修5米宽炉渣路面。建国后1951年,该路向西穿过蒋姓祖坟延伸至西大坝与蚌怀公路连接,全路拓宽为36米,同时修筑了朝阳路至光荣街段长1800米快车道碎石路面。1952年,土路基从铁路三角线向东延伸至解放二路。1955年,修筑光荣街至解放二路段快车道碎石路面,沟通了火车站南市区东西交通。1956年,又向东延伸750米,至解放四路口,同时修筑快车道碎石路面。1954年和1956年,在西段修筑朝阳路至西圈堤段快车道碎石路面,至此,东西过境车辆可直接从胜利路通过。从1957年开始,对该路快车道分段进行改造,全部铺筑成沥青路面。1959年,逐段修筑慢车道和行人道。1960年,蚌怀公路的西圈堤至八里桥段并入胜利路,1969年也改建成6.5米宽沥青路面。1973年,从解放四路口向东延伸,穿过雪华山、龙子河和曹山,与蚌合公路连接,并修筑跨龙子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一座。1984年,将水蚌铁路线至雪华山口段改建为12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1980年至1985年间,西郊八里桥至黑虎山路段并入胜利路后,将原路截弯取直,填高路基,新建7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1982年,胜利路分段命名为胜利东路、中路、西路。至1985年,该路东起曹山路与蚌合公路连接,西止黑虎山路与蚌阜公路相连,横贯城市东、中、西区,全长13.34公里,是城市东西向对外交通的主要干道。大部分路段安装有长臂高压水银灯,中段还安装钠灯。中段两侧高楼林立,入夜华灯齐放,蔚为壮观。
涂山路位于市区西南部,于1952年11月建南岗工人宿舍时新辟。初,东自工农路口,西至纬四路口,为20米宽土路基。1956年,修建11米宽碎石路面,长770米,路面两侧筑水泥混凝土侧平石。同年,将该路规划为40米宽三块板型路。1958年,为适应西郊工业建设需要,将该路从纬四路口向西直线延伸至八里沟,与新改线的蚌阜公路连接。全线路基宽20米,跨席家沟建钢筋混凝土桥一座。其中,纬四路口至粮食二库西路段,长1600米,筑12米宽碎石路面;粮食二库西至大庆路口段,长2000米,筑9米宽方弹石路面;大庆路口至八里沟段,长1400米,筑3.5米宽碎石路面。沿路面两侧开挖明沟排水,并埋设过路排水涵管。1961年,将朝阳路口至木材专用铁路线段路面加做沥青封面。1963年,将大庆路口至八里沟段路面拓宽为6.5米,同时将木材专用线至粮食二库西路段加做9米宽沥青封面。1971年后,其余路段也加做5.0~6.5厘米厚沥青炒拌料路面。至1979年,因原筑9~12米宽的路面不适应需要,始将朝阳路口至大庆路口段路面拓宽,将快车道加宽至14米,为沥青路面。同时,新建绿化带两侧的水泥混凝土侧平石,铺筑沥青路面的慢车道和水泥混凝土封面的行人道。在与大庆路和长征路的两个交叉口处,新建街心花坛。该工程至1983年完成。1985年,将大庆路口至八里沟段快车道拓宽改建成1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至此,该路东起工农路,西至八里沟,总长9050米,面积14.3万平方米。
解放路位于市区东部,始建于1956年。当时新辟胜利路口至凤阳路口段,总宽36米,三块板路型,12米宽碎石路面。1958年至1959年间,该路北段地区建设第二钢铁厂,又开辟凤阳路口至北圈堤段,长1490米,7米宽碎石路面,土路基宽20米。1966年,凤阳路口至胜利路口段改建为沥青路面。1975年,凤阳路口至大明沟段改建为沥青路面。1976年春,为沟通南环城路,新辟胜利路口至中陈路口段,全长5455米,1979年竣工。1982年集资修建小南环城路时,该路的凤怀路口至胜利路口段长2230米属小南环城路,遂改建成沥青路面。1985年,凤阳路口至胜利路口段原12米宽车行道,分出快慢车道,其中,快车道拓宽为15米,慢车道宽6米,均为沥青路面。另外,将大明沟至治淮路口段车行道改建成14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至此,该路总长6960米,面积5.74万平方米。
朝阳路20年代中期始建。当时北起淮河码头,南至南岗门,长930米,路宽8米,为土路。民国35年春,市工务局将其截弯取直拓宽至15米,北段修炉灰路面375米,中段修碎石路面358米,南段为土路。建国后,该路规划为西区连接城乡南北主干道。1951年,码头至南岗门段按规划拓宽为24米,并修建码头至前进路口段碎石路面长890米。1952年下半年,南岗外新建工人宿舍,该路从南岗门直线向南延伸400米至红旗三路口,同时筑蚌怀路口至红旗三路口段两块板型碎石路面,两侧车行道各6.25米,行人道各4.25米。在红旗二路交叉口新建有街心花坛。50年代末,因群众不习惯走两块板型路,将路中心绿化带及街心花坛拆除,恢复成路面。1954年,南郊陶店以西地区兴建营房,遂修建红旗三路口至南施家段,为9米宽块石路面,长1524米。南施家至陶店段,由驻蚌部队自修自养。之后,该路各段分别提高路面等级,铺碎石路面或沥青路面。1973年,该路规划为40米宽,三块板型。1980年,将红旗三路口至凤怀路口段拓宽为40米,将车行道拓宽为14米沥青路面。至1982年,全线建成沥青路面。1985年,该路北起三号码头,南至燕山路口,全长4769米,既是老市区西部交通干道,又是涂山路、胜利路和淮河路联络干道。
燕山路位于市区南缘。其陶山口以西段,明清时为凤阳县至怀远县的官路,全是土路。该路陶店子至部队营房段路面始建于1954年,由部队自建8米宽块石路面,长2900米。1960年,新辟陶店子至二空机厂段路,长1500米,筑5米宽碎石路面,取名机械路。1962年,陶店至营房段路面改造成碎石路面。1966年,陶店以东机械路改名为上游路,以西取名为继红路。1971年至1972年间,将陶店子以西段改造成三层式沥青浅灌路面。1973年至1976年,陶店子以东路段2274米拓宽为15米,两边挖明沟排水,并截弯取直,开山降坡,修建7米宽沥青路面。1976年,该路作为南环城路一部分,自二空压机厂南门向东延伸至解放路口;自营房向西延伸至大庆路口,当年完成两段路的土路基工程。1977年,该路东西两段合并称继红路。1979年,东段筑7米宽泥结碎石路面,西段筑7米宽简易碎石路面,年底南环城路全线通车。1982年,继红路更名为燕山路。1985年,该路西起大庆路口,东至解放路口,全长6323米,是城市大南环城路的主要路段。
淮河路该路于民国5年先形成中段。民国8年蚌埠火灾后,经警察局长马祥斌筹办将其拓宽,并开采蚌山砂石修筑路面。民国24年、31年和35年,对升平街口至火车站段曾进行三次维护翻修。该路西段于20年代中期形成,民国18年筑碎石路面,后经多次维护翻修,仍凹凸不平。建国后1950年,将国治街口至火车站段改建成小方块石路面,宽10米。1952年,东段延伸至解放二路口,为土路基;同时改建升平街口至国治街口段,为小方块石路面,宽10米。1956年,将中荣街口至升平街口段拓宽为28米,同时修建小方块石车行道,铺设水泥混凝土面板行人道。后朝阳路口至升平街口段路面,又进行过多次整修。1963年,将火车站至解放二路口段修建成10米宽碎石路面,1971年又改建为沥青路面。1970年,火车站至升平街口段小方块石路面改建成沥青路面。1977年天桥改建后,桥两端上坡路截弯取直,纵坡5%,并修建了沥青路面。1982年,对全线路面进行沥青封面。1985年,该路西起朝阳路口,东止解放二路口,全长3038米,是老市区中心东西干道。全路车行道铺沥青路面,行人道铺水泥混凝土面板。道路平直,夏季绿树成荫,沿街高楼林立,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是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
凤阳路该路在民国元年时,仅有今青年街口至华昌街口一段,长百余米。民国3年后,西起老大街口,东至国治街口,逐渐形成马路,宽3~5米。民国8年大火后,为安全计,新建房屋一律后退,将马路拓宽,同时筑碎石路面。20年代中期,该路已成为繁华的商业街。民国18年,从兴平街口至横铁路段铺成沥青路面。民国25年,修建横铁道至国治街口段沥青路面。民国32年和35年,该路又进行过两次大修,但国治街口至解放二路口段仍为碎石路,坎坷不平。建国后1949年11月,对原沥青路面进行大修,并将国治街口至交通路口段改建成沥青路面,同时大修交通路口至解放二路口段碎石路面。1951年,市区圈堤建成后,解放二路口至东圈堤段蚌临公路划属城市道路。1953年,解放二路口至烟墩孜段新建块石路面,长960米。1955年,自解放二路口至东圈堤段取直,新辟路基宽24米,同时筑烟墩孜至东圈堤段6米宽块石路面。同年,蚌合公路改道从东圈堤顶上通过,该路东段为城市和过境车辆东向出入的唯一通道。1956年,国强路口至解放二路口段拓宽为20米,其中,国强路口至交通路口段筑12米宽小方块石路,交通路口至东圈堤段筑12米宽碎石路面。1963年至1965年,将国强路口至东圈堤段改建成沥青路面。1972年至1977年,将解放二路口至东圈堤段拓宽为30~36米。1979年后,该路西段辟为小商品市场。1985年,该路西起升平街口,东至东圈堤,全长5045米。车行道全为沥青路面,交通路口以东行人道全部为水泥混凝土面板。
交通路该路初是火车站连接二马路的一段小路,长百余米,宽6米。民国32年,开始修简易碎石路面。建国后,为沟通凤阳路和淮河路间南北交通,1951年春拓宽为17米,铺筑10.5米宽小方块石路面。1952年春,向北开辟至北圈堤段土路基,1955年筑凤阳路口至治淮路口段18米宽方弹石路面。1957年,继续修建治淮路口至东圈堤段方弹石路面。因方弹石和小方块石路面表面不平整,1970年将淮河路口至凤阳路口段改建成沥青路面。1973年冬,将凤阳路口至北圈堤段调整横坡,上铺10.5厘米厚三层式沥青炒拌料路面。1985年,该路南起淮河路,北至北圈堤,全长1341米。全路车行道均为沥青路面,行人道为水泥混凝土面板。路面宽阔平整,夏季绿树成荫。
长征路位于西郊工业区中心。该路于1959年先新辟胜利路口至涂山路口段,长1371米,仅修路东侧10米宽碎石路面,至1975年,方加铺沥青炒拌料三层式路面。道路初名幸福路,1966年改称大寨路。1980年,新辟涂山路口至长乐路口段,筑东侧10米宽沥青路面。1982年,道路更名为长征路。1985年,又铺筑路西侧12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拓宽路东侧沥青路面。是年,该路北起胜利西路,南至长乐路,全长1894米。
中荣街该路始建于20年代初,仅于淮河路口至南山路口段铺成碎石路面,宽约3米,长240米。30年代期间,又筑南山路口至工人俱乐部北墙段片弹石路面,长170米,宽4米。民国35年,将全街修成炉碴路面,长630米。建国后,为沟通凤阳路与胜利路之间南北交通,于1950年底将原4米宽路面拓宽至15米,路面车行道宽9米。1951年设计城市道路时,中荣街定为17米宽,但因街南段路西为市政府院墙,在市政府北院墙处,路面南北错开5米。1952年,按设计拆迁房屋,铺10.5米宽泥结碎石路面,两侧行人道各铺水泥混凝土面板。从此,该街即成为老市区南北交通要道。1958年,淮河路口至胜利路口段碎石路面用沥青封面。1970年后,将北段的小方块石路面和南段泥结碎石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1982年起,南段市政府院墙向西退让5米,并将车行道拓宽至13.75米;1984年,北段又向东退让5米,使道路基本取直。1985年,该路北起凤阳西路口,南止体育路口,全长1025米,宽22米。全路车行道均系沥青路面,行人道铺设水泥混凝土面板。
二、道路建设维修机构
解放前,蚌埠市道路建设维护无专门机构。道路修建时,多数由工务局以公开招标方式,发包给建筑营造厂或包工头雇工施工,少数自行雇工施工。
建国后,1951年8月成立市政建设大队,负责市政建设施工。1952年3月成立18人的养护班,承担道路和下水道养护工作。1985年有两个市政公司,属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
市政工程公司前身是1951年8月,成立的市政建设大队,8月并入市建设局。1957年3月成立市政建设工程队,负责市政建设施工,当时职工211人。1958年从农村招一批青工学员,职工总数达354人。1962年起精减职工,1963年为192人。1966年1月,蚌埠采石场并入该队,后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1978年2月改为市政工程公司,属市城建局领导,下辖第一、二施工处(二处为集体所有制)、机械动力队、沥青炒拌厂、水泥预制厂(大集体)和市政养护队。至1985年,公司拥有职工429人。
第二市政公司前身为1952年3月成立的养护班,有18人,承担全市道路和下水道养护任务,属市政府建设科工务组领导。1958年,扩大为60人的养护队,属市政建设工程队领导。1964年职工精减为39人,后陆续增加,1973年为117人。1978年,养护队改称为市政工程养护管理队,下设3个区养护班。1979年4月,队改为处,划属市城建局领导。7月,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改为市政工程管理处。1985年,该处又称市第二市政公司,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既承担市政工程养护任务,又承担少量施工任务,公司职工97人。
蚌埠市建国后城市道路情况一览表

蚌埠市1985年城市主要道路一览表



附:蚌埠市部分道路名称演变录
胜利路20年代,今西大桥至八里桥段(路段用现名,下同),称蚌怀路;民国35年(1946年),三角线至工农路口段,先暂称中正路,后称胜利路。建国后,自工农路口向西陆续延伸,1951年,三角线至西大桥段,称胜利路;西大桥至八里桥段仍称蚌怀路,八里桥至黑虎山段,称轮窑路。1966年9月,三角线至黑虎山路段,统称胜利路。1982年8月,曹山路口至延安路口段,称胜利东路;延安路口至朝阳路口段,称胜利中路;朝阳路口至黑虎山路口段,称胜利西路。
淮河路民国5年,今火车站至升平街口段,称大马路。民国7年,升平街口至朝阳路口段,称经一路。1956年,解放二路口至升平街口段,称淮河路。1966年9月,解放二路口至朝阳路口,统称淮河路。
凤阳路民国元年,今铁路口至兴平街口,称二道街,于民国5年改称二马路。1958年,东圈堤至兴平街口,称凤阳路。1966年9月,东圈堤至升平街口,改称东风路。1982年8月,东圈堤至交通路口,称凤阳东路;交通路口至升平街口,称凤阳西路。
朝阳路民国18年,今红旗一路口至陶店,称蚌寿路(南段)。民国35年,北圈堤至红旗一路口称纬四路,1951年改称纬三路。1960年,北圈堤至陶店,统称朝阳路。
交通路民国元年,今火车站至凤阳路口,称车站后街。1952年,自火车站延至淮堤,仍称车站后街,1955年改称交通路。
治淮路30年代,今国庆街口至国治街口,称三马路。1951年,自国庆街口过国治街口延至东圈堤,仍称三马路,1955年改称治淮路。
南山路30年代起,今朝阳路口至升平街口,称经三路;升平街口至中山街口,称正平街。中山街口至延安路口,称公园路。1951年,原经三路改称经二路。1958年,朝阳路口连至延安路口,统称蚌山路,1966年9月改称人民路,1982年称南山路。
升平街20年代初,今太平街口至公栈路口,称升平街;公栈路口至淮堤,称大通路。1951年,太平街口连至北圈堤,统称升平街,1966年9月改称胜利街,1977年复称升平街。
青年街民国元年前后,今淮堤至华昌街口,称老大街,后向南延长至淮河路口。民国6年,淮河路口向南至五岔路口,称米坊街。20年代末,淮堤至中平街口,称中正街。1949年,废中正街名,淮堤至淮河路口,仍称老大街;淮河路口至中平街口,称米坊街。1952年,淮堤至中平街口,统称青年街。
华昌街民国元年,今青年街口至中山街口,称头道街,民国7年改称华昌街,20年代一度改称四维街,后自青年街口延至凤阳路口,复称华昌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解放街,1977年10月称新华街,1982年8月再复称华昌街。
中山街20年代初,今华昌街口至凤阳路口,称中新街,于民国22年改称中山街。解放后,自华昌街口过凤阳路、淮河路、胜利路延伸至体育路口,仍称中山街,1966年9月改称向阳路,1982年复称中山街。
光荣街民国35年,今群力街口至胜利路口,称青岛路。1954年,该路改称光荣街。
群力街20年代初,今延安路口至高平街口,称后马路,后改称福寿里。1966年9月,该街改称群力街。
兴华街民国35年,今群力街口至营房,称苏州路。1954年,该街称兴中街,1966年9月称卫东街,1978年12月称兴中街,1982年8月称兴华街。
华利街20年代中期,今国货路口至中山街口,称华利街。1966年9月,该街称建国街,1977年复称华利街。
华大街30年代中期,今国货路口至中兴街口,称华大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勤俭街,1977年10月复称华大街。
华丰街20年代中期,今华丰街一巷巷口至国货路口,称华丰街。1966年9月,该街称抗美街,1977年10月复称华丰街。
中兴街20年代,今凤阳路口至淮河路口,称水果街;淮河路口至南山路口,称篾匠街。后二路并称中兴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支农街,1982年复称中兴街。国货路20年代,今凤阳路口至南山路口,称中和街,30年代改称国货路。1966年9月,该路称立新街,1977年10月称国光街,1982年8月复称国货路。
华盛街民国5年,今升平街口至中荣街口,称华盛街。1966年,该街改称人民街,1977年10月复称华盛街。
公栈路20年代初,今空压机厂门口至淮河路口,称公栈路。建国后,自淮河路口斜东至升平街口,1966年9月称光荣路;1977年其偏东西段称升平巷,偏南北段称淮河路二巷。1982年8月,全路称公栈路。
奋勇街20年代,今青年街口至中平街口,称中西街。1966年9月,自青年街口过中平街口、胜利路延至体育路口,称奋勇街。
工农路30年代,今中平街口至胜利路口,称舞台街。解放后,该街渐向南延伸至涂山路,1966年9月统称工农路。
中平街民国19年,今太平街口至中山街口,称中平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工农街,1977年10月复称中平街。
纬一路20年代中期,今淮河路口至太平街口,称纬一路。1966年9月,该路改称光明一街,1977年10月复称纬一路。
纬二路20年代中期,今淮河路口至南山路口,称纬二路。1966年9月,该路改称光明二街,1977年10月复称纬二路。
兴平街20年代中期,今凤阳路口至淮河路口,称麻袋街,后改为兴平街。1966年9月,该街称节约路,1977年10月仍称兴平街。
中荣街20年代,今凤阳路口至淮河路口,称喻义里(北段)。30年代,淮河路至现工人俱乐部,称中荣街(南段)。1950年,北段、南段并称中荣街。1952年,南段延伸至体育路,1966年9月全街改称革命路,1977年10月复称中荣街。
太平街自北斜向西南。民国6年,今淮河路口至中平街口,称太平街。后中平街口向西南延伸,过胜利路至太平街五巷口,40年代称三径街;再向西南延伸至红旗一路口,称蚌寿路(北段)。1952年,淮河路口至太平五巷巷口,称太平街。1966年9月,淮河路口至红旗一路口,称防修路,1977年10月改称太平街。
中斜街20年代,今青年街口至中平街口,称中斜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前进街,1977年10月复称中斜街。
光明街20年代,今交通路口至国富街口,称光明里;国富街口至延安路口,称仁寿里;延安路口至国庆街口,称平安里。1966年9月,这3个里连称光明街。
国强路民国5年,今淮河路口至光明街口,称国强街。解放后,向北延伸至北圈堤,1966年9月称东风五街,1982年8月称国强路。
国富街民国5年,今凤阳路口至光明街口,称国富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东风三街,1982年8月复称国富街。
国庆街民国5年,今凤阳路口至治淮路口,称国庆街。解放后,自凤阳路口延伸至淮堤,1966年9月改称东风一街,1982年8月复称国庆街。
国安街民国5年,今凤阳路口至治淮路口,称国安街。1966年9月,该街改称东风二街,1982年8月复称国安街。
国治街民国5年,今淮河路口至凤阳路口,称伯飞路;凤阳路口向北,称国治街。解放后,二路并称国治街,并向北延至圈堤,1966年9月改称东风四街,1982年8月复称国治街。
延安路解放前,今光明街口至凤阳路口段,称西民乐里。1966年9月,原西民乐里改称延安里;凤阳路口至淮河路口段,解放后称道德街,1966年9月改称延安路。解放后,光明街口向北延至北圈堤,称新马路。1958年,胜利路口至淮河路口段,曾称大塘路。1966年9月,胜利路至北圈堤全段,统称延安路。
前进路民国13年,今西大桥至朝阳路口段,称蚌怀路。建国后,该路自朝阳路口向东延伸,1966年9月,西大桥至工农路口,改称前进路。
纬四路20年代中期,今新船塘西口往南100多米,称纬六路。1951年,原纬六路改称纬四路,之后向南延伸至红旗三路口,1966年9月称援越路,1977年10月复称纬四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桥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