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蚌埠市人口生育均处于无政府状态。
1957年《人民日报》发表马寅初《新人口论》文章后,节制人口生育工作开始列入市委、市人委的议事日程。是年5月,市卫生局曾举办避孕知识展览会,动员市民节制生育。1958年2月,成立市节制生育委员会。但初期几年属试行期,仅要求市民“要适当地进行避孕及节制生育”,做节育手术的人很少,1958年、1959年两年仅做422例。1960年至1961年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副食品供应不足,人口生育能力下降,两年的出生率均为负增长,节制生育工作也相应停止。
1963年后,人口出生开始大幅度上升,当年人口出生率达52.69‰,自然增长率46.39‰。是年,市加强对计划生育的宣传,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在两三个以内为好”,并组织医疗保健单位指导实施避孕节育技术。1964年,全市做男扎、女扎、放环、人流节育手术者4991例,1966年上升到8454例。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出现动乱,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人口生育重新陷入无政府状态。1967年至1970年,全市年人口出生率均在30‰以上,4年净增人口4.18万人。1972年,市委、市革命委员会贯彻中央关于节制人口生育的指示,重新成立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一对夫妇生育子女“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推动了节育工作的开展。70年代中期,又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73年至1976年,历年采取节育措施的人数依次为1.69万人、1.14万人、1.21万人、1.64万人。到197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降到16.1‰。1978年后,人口计划生育已纳入基本国策,蚌埠市实施以“宣传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逐步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网,全市有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8000余人。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市在贯彻中提出“提倡奖励一胎,严格限制二胎,坚决杜绝三胎”的工作方针,并相继制定了具体的奖励和处罚规定。1983年,市对独生子女夫妻颁发光荣证,凭证可享受若干优惠待遇。是年,独生子女领证率达84.34%。1984年起,市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1979年到1985年,全市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数依次为2.12万人、2.72万人、2.23万人、2.39万人、3.04万人、0.96万人、0.68万人。1985年,育龄妇女节育率达90.94%,全市人口出生率降到14.04‰,自然增长率降到9.04‰。
蚌埠市1956~1985年人口节育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蚌埠市1979~1985年人口生育情况统计表

一、人口计划制定、实施
蚌埠市从1971年开始制定人口计划。一般依据省下达的人口指标,结合地方实际,每年制定一次计划。制定计划中,每年2~3月份由基层单位对照政策,摸清下年度需结婚、生育人数,层层汇总上报。对符合生二胎条件的,要经生育人申请,单位核实,市计划生育部门审批;对病残人要求照顾生育的,要经市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会诊鉴定。至9~10月间再对人口生育计划做一次调整,然后将下年度生育指标下达到区、局,再层层落实到户和人。1971年至1975年,省要求蚌埠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6‰以内,期末总人口47.2万人。但此期因处于人口生育高峰,该计划指标未能实现,期末人口出生率为18.71‰,总人口为47.6万人。
1976年至1980年,省要求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期末总人口53.5万人。此期计划实现,期末人口出生率为14.55‰,总人口53.28万人。1981年至1985年,省要求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1‰,期末总人口61.3万人。此期计划也实现,期末人口出生率为14.04‰,总人口61.26万人。
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队伍
1958年2月,市成立节制生育委员会,有委员6人。1963年5月,该委员会改为推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7名。至11月,改为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15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年,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队普遍成立计划生育宣传小组,市属几家医院也成立有宣传组。
1970年11月,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归并到市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成员13人。至1972年,恢复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9人,仍下设办公室,有4名工作人员。1976年9月,该委员会再易名为领导小组。此期,市计划生育工作已全面展开,1978年,全市已有计划生育宣传小组440个,宣传员5640人。
1981年4月,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撤销,改为成立市计划生育局。1983年11月,领导小组复改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业务科、宣传科,工作人员计15人。1985年,全市计划生育宣传员达到12540人,遍及全市各基层单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