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蚌埠因境内淮河段盛产河蚌而得名。史籍记载蚌埠“乃古采珠之地”,故又誉称“珠城”。本世纪初,蚌埠为一集镇,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后,渐成都市。经过70余年建设,特别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一座新崛起的工业城市。
城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皖北交通的枢纽。市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东、中、西、郊四区,全境北与泗县、灵璧、宿县相连,西北与濉溪、蒙城县接壤,西南与淮南市相携,南与凤阳、嘉山县交界,东与江苏泗洪县毗邻。1985年,全辖区总面积5866平方公里,总人口259.74万人,其中市区(含郊区)面积445.4平方公里,人口61.26万人。在市区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65.9%,农业人口占34.1%。市区人口以汉民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22%;回、满、朝鲜、壮、苗等14个少数民族,占2.78%。
城市地处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有大小山头20余座。河流以穿过市区的淮河为主,另有北淝河、天河、龙子河等支流。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但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常造成水旱灾害。年日照时数平均2167.5小时,平均气温15.1°C,平均年降水量905.4毫米,平均无霜期217天。资源以农副产品为主,蕴藏少量花岗岩、石灰岩等。
早在六七千年前,蚌埠地域就有人类的早期文化。南郊钓鱼台、西郊梅孤堆、北郊双墩等遗址发掘出的古文化层,系与仰韶文化层和青莲岗文化层时期相当。史前时期,蚌埠土著属“淮夷氏族”。春秋战国时期,蚌埠先后隶属鲁、吴、越、楚诸国,有“楚头吴尾”之说。自秦王朝建立后,到19世纪前半叶,大体以淮河为界,河的南北岸分属不同的郡、道、州、县。直到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方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今小蚌埠)一块区域,为蚌埠辖区,并置行政机构三县司,直属凤阳府。中华民国成立,三县司废,蚌埠改属凤阳县。民国36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始脱离凤阳县,为安徽省省辖市。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4月隶属于皖北行政区。1952年皖北行政区撤销,改隶属于安徽省。
城市兴起于交通,发展于商贸。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英国、德国等侵华资本主义国家动议修建天津至浦口铁路为清廷所准。因蚌埠地势适于建筑跨淮河铁桥,遂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确定津浦铁路从蚌埠穿过。建桥伊始,约两万名民工云集,使昔日只有500余户人家的蚌埠集一时繁盛起来。民国元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蚌埠开埠。随之,沿淮一带破产农民纷纷涌入;山东、河北、河南及江苏、浙江等籍商贾,多看中这个新崛起的商埠,移居于蚌经商。民国成立后一年多,被委为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的军阀倪嗣冲,在蚌设府督皖,使蚌埠成了皖地军事、政治要地,更促进了商埠的发展。到30年代初,人口激增到10万,商埠已完全形成,遂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
蚌埠开埠后,先为军阀倪嗣冲所盘踞。民国9年倪嗣冲倒台后,皖系、直系、奉系、新桂系等军阀在蚌更迭频繁。民国15年6月,始建立国民党的市党部。翌年蒋介石叛变革命,7月底成立市清党委员会,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加以迫害。民国27年2月蚌埠沦陷,为日本侵略军占领。是年10月,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在蚌设立,隶属于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民国29年3月伪国民政府成立,在蚌的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也改为伪省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蚌埠为国民党政府所接收。
辛亥革命后,在蚌埠充满着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为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寿州革命党人张汇滔等所组淮上军举旗起义,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光复蚌埠。12月2日江浙联军克南京,清江南提督张勋率军2000人急切北窜,即遭淮上军副司令袁家声、军统廖海粟率部阻击,双方在小南山发生六七个小时的激战。此役,张勋军受到重创,仓皇北逃,淮上军也有88人阵亡。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学生来蚌宣传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市民响应,一些小学校师生上街游行,予以声援。民国12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蚌埠铁路工人在赤色工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同情罢工。民国14年上海“五·卅”惨案后,6至7月,市各界群众连续集会,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广泛开展抵制日货、英货的活动,给上海工人以有力支援。民国15年1月,中国共产党蚌埠特别支部成立。民国19年10月,中共长淮特别委员会在蚌设立,蚌埠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等风起云涌,到民国21年8月党组织遭破坏止,仅领导的罢工斗争就达数十起。民国30年,蚌埠党组织重建,并不断发展壮大,依靠党员和骨干,在沦陷后的城乡开展秘密工作,不断为抗日根据地收集情报,运送军需物品。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组织发动码头工人、铁路工人、邮务工人、工厂工人等,同国民党当局和封建把头、资本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民国37年,国民党军队在国内战场连连溃败,为保卫城市、迎接解放,党组织发动人民同敌人的种种破坏活动作了坚决斗争。民国38年1月20日,迎来了城市的解放。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并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1957年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其后虽遭受一些挫折,但依靠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全市人民战胜了各种困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城市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到1985年,蚌埠已经从解放前的一个小城市,变成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中等城市;从解放前的商贸型城市,变成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城市。
(二)
蚌埠是皖北地区的重镇,在全省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城市位于津浦、水蚌铁路的交汇处,是皖北地区铁路交通的枢纽。蚌埠站为津浦线上的一等客货运站,1985年拥有股道16条,总长1.19万米,行车设备全部采用先进的自动闭塞、色灯信号和电气集中联锁,年旅客发送量353万人,年货物发送量68万吨,年货物到达量219.8万吨;蚌埠东站为横列式区段站,设线路32条,行车设备亦全部采用自动闭塞、色灯信号和电气集中联锁,并设有非机械化驼峰,日均办理货物列车1.5万节。另外,铁路延伸到市区的专用线股道由解放前的3条增加到56条,总长3万多米,一次装卸最大作业量417车。蚌埠水路运输历史较长,开埠后,蚌埠港即成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沿淮一带农副产品、土特产大多在此集散。建国后,港区建设有较快发展,货物装卸基本实现机械化,码头拥有泊位23个,最高年货物吞吐量曾达95.8万吨。1985年,市航运部门开辟客运航线6条,货运航线14条,总里程3857公里,最远可通过江淮联运线抵达上海。水路客运量最高年份1961年,为344.6万人,货运最高年份1959年,为310万吨。蚌埠公路运输始于20年代,到解放前夕仅有3条土公路。建国后公路建设加快,1985年,境内有公路干支线12条,区乡公路49条,总长390.76公里,为1949年的19.93倍,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75公里,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公路运输部门年客运量956.4万人,年货运量335万吨。蚌埠邮政始于清末,电信始于民国4年(1915年),但建国前设施简陋,技术落后,通邮里程仅900公里,长途电路8条,电话容量500门。到1985年,邮路总长度单程1882公里,成为省内最大的邮件转口地;电报电路24路,长途电话电路105路,市话总容量5000门,技术手段明显改进。
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形成皖北最大的盐粮市场。一般淮河上游的粮商,舟运粮食土产来蚌,售出后再购盐回返;淮河下游的盐商,则来时带盐,返回时带粮,盐粮一并交易。民国12年,在新老船塘所泊盐粮交易船只一般保持1000多艘,最多时3000多艘。30年代初,盐粮市场年交易量约100万吨。伴随盐粮交易,百货、棉布、糖、纸、杂货、油酒、茶麻、竹木、铁货、五金、烟草、土产、干鲜等交易日渐繁盛,沿淮及苏、浙、津、沪经商者纷至沓来,外国商人也接踵而至。民国19年,全市有48个商贸行业,民国23年有注册商户4443户。各类商品以集散中转为主,辐射周围20余县,使蚌埠成为皖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其物资集散的营业额约占总营业额的70%左右。沦陷时期商贸萎缩,抗战胜利后重新复苏,商户最多时达8000余户。建国前,蚌埠商业因一直以物资集散为主,市面上行商、牙行多于坐商,商业基本建设薄弱,未能形成较多的商贾大户。建国后,随着计划管理体制的实行,蚌埠部分商品的集散作用减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流通体制,商贸重新活跃,其经营规模远远超过解放前。1985年,全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经营机构9745个,从业人员4.64万人,经营的主要商品上万种。国内商业纯购进8.02亿元,纯销售5.84亿元,外贸出口总值1.3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58亿元。
蚌埠金融业随商埠的形成而发展。民国3年,中国银行即在蚌设立汇兑所,到民国26年,全埠已有银行机构7户,钱庄10余户,常年存放款在五六百万银元上下,使蚌埠成为皖北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建国后,金融业为城市的工业、农业、商业、外贸、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和基本建设都提供了资金支持。1985年,全市金融行、部、处、所机构81个,人民币存款总额由1949年的83万元上升到5.26亿元,贷款总额由1万元上升到11.15亿元。人民保险事业开办有20多个险种,年保险金额达到19.53亿元。
蚌埠解放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到解放前夕仍以手工业为主,近代工业只有100多户小型工厂,主要生产卷烟、面粉、大米、纺织品等轻工产品,门类很少。1949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仅1816万元(1980年不变价),低于同期农业的总产值。建国后,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即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30多年来,乡以上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累计建设项目1000多个,新建、扩建大小工厂近600个,计竣工厂房面积110.6万平方米。1985年,全市拥有工业企业601个,其中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28个,包括全国八大肉厂之一的蚌埠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全国十大烟厂之一的蚌埠卷烟厂。全部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41亿元,净值5.65亿元。工业职工总数13.09万人,为1949年的41.8倍。是年,工业总产值229806万元,是1949年的126.5倍,其中轻工业占78.35%,重工业占21.65%。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的10%。工业门类由解放前的几类增加到31个大类60个中类,形成以食品、烟草、纺织工业为主,兼有冶金、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建材、造纸、皮革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由建国前的不到100种增加到5000多种,其中,空气压缩机、明胶、糖精、果糖、维生素C、铅笔等20多种产品为省内独家生产,另有一些产品的产量在省内居领先地位。1985年主要产品产量:空气压缩机828台,金属切削机床494台,汽车起重机257台,内燃机4052台,各类布3922万米,麻袋2646万条,机织服装123.5万件,鲜冻猪肉4.33万吨,硬包装罐头6245吨,卷烟54.5万箱,机制纸及纸板1.5万吨,铅笔1.48亿支,平板玻璃5.43万重量箱,自行车15万辆。30多年来,工业产品累计出口300多个品种,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总值16.5亿元。1979年后,国家和省开始评比优质产品,到1985年,全市累计获国家银质奖产品7项,部优产品40项,省优产品143项。随着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工业企业税利总额达5.63亿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34万元,百元资金实现利税56.79元、实现工业产值213.93元,百元产值实现利税26.55元,百元固定资产净值实现产值484.9元、实现利税128.72元。
蚌埠农业原属传统型农业,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很低。建国后,在市郊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接着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兴农田水利,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尤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实际出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1979年起,市郊农村开始从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除稳定粮食作物外,大力发展了经济作物,剩余劳力多转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更好地与城市经济相协调。1985年,市郊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2.5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占27.61%,工业产值占33.42%,建筑、运输业产值占22.32%,商业服务业产值占16.65%。
建国后,城市建筑业获得较快发展。30多年来,仅市属大中型建筑企业累计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49.6%,工业厂房占20.6%,其它房屋占29.8%。1985年,本地和外地在蚌的建筑施工安装队伍有3万余人。其中,本地12户企业拥有建筑机械4000多台,年产值1.19亿元。
开埠后,近代科学技术逐步渗入交通、水利、医疗、生产等领域,但整个科技的飞跃发展是在建国后。在农业上,逐步推广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在工业上,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采用新工艺等,组织了科技攻关。其中,在山芋干综合利用,电子产品研制,空压机、有机硅和明胶等系列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在建筑、交通、邮电、广播电视、市政建设、气象、水文、医疗卫生等方面,也都积极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1959年至1985年,全市累计取得科技成果上千项,对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1985年,全市有各类科技人员1.63万人,科研(科技)机构57个。其中,中央、省驻蚌的6个,市属专业性的10个,企事业的39个,民办的2个。
198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现价)1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4.45%,第二产业占74.57%,第三产业占20.98%;社会总产值30.68亿元,其中,农业占2.27%,工业占81.19%,建筑业占5.30%,交通邮电业占5.68%,商业、饮服、供销、物资业占5.56%;国民收入11.08亿元,其中,农业占4.67%,工业占72.75%,建筑业占4.38%,交通邮电业占8.94%,商业、饮服、供销、物资业占9.26%。
蚌埠自开埠后,即成为省内的重点税源区。30年代初,国税中仅盐税一项每年征收达100万银元,最高年份达200万银元。但解放前,历届统治者只知在蚌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并不顾及地方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解放后,财政税收回到人民手中,立足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财政实力逐步增强。1985年,全市工商税收4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收入,预算内财政收入4.36亿元,是1949年的468.4倍,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4.6%。1949年至1985年,全市累计财政收入45.53亿元,是同期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3.34倍。在全部累计收入中,共上解中央和省39.88亿元,占总收入的87.6%,这是全市人民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在财政实力增强的基础上,198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由1949年的23万元上升到7856万元。36年来,累计支出(含省拨经费)6.38亿元。
(三)
伴随经济的增长,市政建设得到相应发展。
蚌埠开埠后,虽很快形成商贸重镇,但建市甚晚,城市建设一直得不到认真的规划和实施。到解放前夕,建成区面积仅4.7平方公里,街道仅30多条,路灯仅250盏。“道路不平,路灯不明”,是解放前市政状况的真实写照。
建国后,蚌埠市同沿淮人民一道对危害甚大的淮河水患进行了治理。1950年冬,根据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城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治淮工程动工,到翌年春,两期工程共动员民工3.2万人,使用192万个工作日,完成复堤工程88万立方米,切滩工程17.2万立方米,引河工程31万立方米。竣工后,淮河蚌埠段15.35公里长的大堤都得到加固加高,顶标高升至22.15米;市区11.15公里的圈堤也加固整修一新,顶标高22.2~22.4米。1952年后,连续几年对淮河蚌埠段进行治理,到1957年,累计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大小工程上百处。其间每遇洪水袭击,全市党、政、军、民、学均投入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经过几年治理,城市严重水患基本消除,解放前那种每遇暴雨即“舟行于市、鱼跃于庭”的情况未再发生,市区和津浦铁路蚌埠段的安全得以确保。此后,不断巩固治淮成果,先后完成了行洪区堤坝、水利枢纽工程蚌埠节制闸等重大工程,改造和整治了市内15处排水系统。36年间,全市财政累计投入治理水患的直接经费达993万元。
城市道路从1951年开始陆续新建、改造、拓宽,平均每年延长4.3公里,每年增加道路面积4万平方米。1985年,全市已形成路、街100多条,长162公里,面积143万平方米,另有小街小巷600多条。在全部道路中,属沥青、水泥路面的分别占总长度和总面积的84.5%和90%。其中,胜利路横贯东西,成为市区的主要干道。全市道路桥梁22座,其中,民国7年建成的跨越铁路的淮河路天桥,经建国后的几次改造,已成为城市街景之一。全市道路安装路灯2520盏,照明面积24.9万平方米。
建国后,不断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解放前遗留下来有碍市容的低矮、破旧平房及草棚陆续拆除,多代之以三至四层的楼房;同时,陆续开发了南岗工人住宅区和东、西郊工业新区。1979年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加快。至1985年,旧城改造累计拆迁面积8.58万平方米,完成竣工面积17.35万平方米;在新区建设中,基本形成了张公山万人生活区和雪华山、龙湖新村生活区。198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是1949年的6.6倍。整个市区形成东、西部是工业区,中部是商业、居住区,外环农业区的格局。
城市自来水、公共交通、燃气供应等公用事业,均是建国后形成的。解放前市民一直饮用井水和河水。民国36年(1947年)夏和37年秋,国民党市政当局虽曾两度议筹建自来水厂,但均未实施。1951年,市开始筹建水厂,1954年1月建成投产,日供水能力1.2万吨。之后又于1970年投产第二水厂,并对原有水厂扩建。1985年,两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13万吨,年供水量5307.5万吨,给水管道总长148.6公里,基本上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解放前,市内交通主要靠人力车,这种情况延续到1955年。1956年成立汽车公司,始用3辆客车开辟南岗三路至烟墩孜第一条线路。之后不断增辟线路,增加车辆,至1985年,市公共汽车公司(不含该公司的劳动服务公司)已开辟营运线路13条,总长155公里,站点121个,拥有车辆123辆,年客运量1.13亿人次,年行车里程507.89万公里。1976年,液化石油燃气开始向市民供应,至1985年,用户增加到1.7万户,年供气量1451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居民占总户数的21%。
解放前,蚌埠的市容环境与商埠重镇很不协调。20年代,市面上才开始有少量清道夫,用两部马拉水车对少数道路洒水。到解放前夕,市面上20多座公共厕所均系土墙或砖墙建筑。市容环境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上人流量大,城市污秽不堪。建国后1952年起,全市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到1958年,蚌埠即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城市。此后,不断增加环境卫生设施,在环卫管理上逐步做到制度化,使环境卫生状况经常保持良好状态。1985年,城市垃圾收集面达95%,日收集量250吨,并建成封闭式机械化垃圾中转站4座;有各类公共厕所231座,其中水冲式厕所41座,粪便可日清日运。为了绿化城市,1951年开始对周围荒山绿化,60年代掀起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周围十余座荒山全部披上绿装。到1985年,山林面积2.44万亩;主干道绿化带32条,道路绿地总长135公里;建成园林4座,园林绿地588公顷;有花坛、小游园15处,专用绿地240公顷。全市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为建国初期的9倍。
建国后,随着人口和工厂的增多,环境质量逐渐变差,其中以水质污染最为严重。自70年代起,对环境污染引起重视,开始实施环境保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展了积极治理工作。1970年至1985年,完成水污染治理工程40多项,并对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也加以治理;对新建、扩建、改造的工程项目,逐步做到与污染治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其比率1985年达到60%。
(四)
蚌埠市各项社会事业,在解放后有了新的发展。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蚌埠的民间歌舞一直具有浓郁的淮河乡土气息。开埠后,沿淮一带人口和北方、江南人口大量涌入,虽带来南北方的文化艺术,但仍以乡土文艺为主。其民间演唱的花鼓灯、凤阳花鼓、沿淮传统歌舞及泗州戏等,一直为民众所喜爱。解放前,泗州戏班社来蚌跑码头者甚多,逐步形成蚌埠的地方剧种,并从中涌现出李宝琴、霍桂霞等著名泗州戏艺人。自20年代起,京剧、梆剧也在蚌埠流行。但民国时期,文化艺术得不到当局的扶持,艺人地位低下,各项文化事业十分落后。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群众性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表演活动和文学艺术创作活动都日趋活跃。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受到摧残外,每年都有新的文艺作品和戏剧歌舞的表演活动。1985年,市属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有4个,年演出场次1530场,观众1070万人次;电影放映机构51个,年放映2.55万场次,观众1189万人次;拥有大小文化活动馆场46处,图书馆、室221个,书店书亭42处。其中,市科学文化宫成为综合性的文化场所,拥有科学馆、图书馆、博物馆及群众艺术馆等馆舍。
蚌埠解放前所办报纸种类,累计有30多种,但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仅3000份。建国后,集中力量办好中共蚌埠市委机关报,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和教育人民奋发向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85年,全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4种,其中《蚌埠日报》发行量达3.6万份。广播电视事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1950年即设有线广播台播音,到1984年正式设立广播电台,拥有无线广播设备26台,自办节目36个。1973年,市建成电视差转台,后办成电视台,至1985年,拥有电视设备33台,可转播中央、安徽台节目,并自办电视节目,覆盖半径25公里。
开埠前后,教育事业由办私塾而新学,由办小学而中学,但民国时期民众受教育面很小。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50年代后期又兴办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1985年,全市有教职员工1.11万人,其中专职教师7000余人;拥有各类学校229所,在校学生11.34万人,其中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4478人。另有幼儿园53所,入园幼儿1.15万人。
医疗卫生方面,蚌埠解放前夕仅有规模较小的中、西医院、诊所41户,病床100多张。卫生防疫、保健和医疗设施落后,无法遏制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建国后,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加强卫生防疫和保健工作,到1953年,已消灭天花、鼠疫、古典生物型霍乱、回归热等烈性传染病。进入80年代,在国家法定的19种传染病中,有7种已消灭,其余或减少或被控制;历史上6种流行的地方病,已有4种基本消灭。1985年,全市有各级医疗机构328个,病床3086张,各类医疗卫生人员7170人。与解放初相比,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由0.48张上升到5.03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1.48名上升到8.81名。
体育运动在建国后得以蓬勃开展。1985年,全市成立一批群众性的体育协会,有各种业余体育锻炼辅导站745个。在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荒芜的公共体育场上,已建成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旱冰场、体操房、训练房、乒乓球房、举重房等各类设施,总面积16.8万平方米。各项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30多年间,体育运动员累计破世界纪录2人次,破全国纪录1人次,破省纪录45人次。蚌埠足球运动历史较长,是各种体育项目中的强项。1981年前,仅少年足球就10次蝉联全省冠军。同年,蚌埠市被国家体委定为全国20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并有“足球城”的誉称。1985年,全市有足球场30个,业余足球队85个。
(五)
蚌埠开埠后到解放前,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民国时期净增22万人。建国后,大部分年份以自然增长为主,也有几度机械增长呈高峰。60年代前,对人口生育未能有效控制,1963年自然增长率曾高达46.39‰。70年代起,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85年降到9.04‰。36年间,因人口基数逐步加大,全市人口净增38.2万人。
建国后,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不断调整增加职工工资,到1985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全民所有制单位为1099元,集体所有制单位为846元;市郊农民收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明显增加,1985年人均纯收入375元。建国后,贯彻人口“高就业”的方针,1985年城镇就业人口23.58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58.38%,适龄人口就业率达98.3%。据抽样调查,平均每户就业人口2.27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口1.72人。建国后努力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1951年后的30多年间,除1985年物价指数上涨两位数外,其余年份均是一位数上涨。1979年前,上涨指数未超过3%。同时,在几次调整粮油副食品价格后,市财政均给市民相应的补贴。建国后各项补贴额累计1.15亿元。
36年间,城市住宅平均每年增加8万多平方米。1985年,全市公有、私有住宅合计37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2.47平方米上升到5.2平方米。对公有住宅,实行福利性的低租金制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的开支。同时,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不少职工迁入有水电和卫生设施的楼房,少部分住宅装饰水平较高,内有吊顶、木制墙裙,或使用木制地板、瓷砖地板、地毯等。
据1985年市民家庭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百户居民共拥有大衣柜92个,沙发105个,写字台99个,缝纫机75架,手表278只,自行车99辆,电风扇108台,洗衣机48台,收音机80架,黑白电视机84台,彩色电视机11台,照相机3架,呢大衣130件,毛料服装360件。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由1949年的0.4万元上升到1.44亿元。
建国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民的文化水平提高。民国36年(1947年)曾统计,全市文盲半文盲占六周岁以上人口的80%,市民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合计约4000人,每千人拥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只有21人。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文盲半文盲占六周岁以上人口比例降为24%,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2.4万人,占六周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44.1%,每千人拥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0人。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市民素质提高,每年都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市民参政议政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增强,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逐步树立。
解放前,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仅35岁。建国后,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加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1985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1岁。
蚌埠市是一座年轻的、充满青春和活力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既有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也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又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长期以来,蚌埠市资源单一,国家在蚌埠布点的大型企业极少,市级财力机动能力弱,到1985年,已显示出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但是城市交通便利,主要行业已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市带县后,辖区范围扩大,可供开发的领域广泛;城市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市政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全市已确立到2000年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和国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横跨淮河的大型斜拉式公路大桥正在兴建,民航正在筹备,上百个工业建设项目正在陆续开工,这些都展现了城市蓬勃发展的生机。面对诸多有利条件,在今后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依靠一市三县300万人民的艰苦奋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把蚌埠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先进、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使江淮大地上的这颗“明珠”,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附:蚌埠市建国后部分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主要指标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