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凭藉隋文帝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掘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通济渠全长1300里,宽40步,横贯县境中部。两岸筑御道,种柳树护岸。唐人白居易《隋堤柳》诗中写道:“种柳成行夹流水”,“绿荫一千三百里。”沿渠造离宫40余所,立16院。隋炀帝率领120万人的大群出游江都(今扬州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萧皇后乘坐翔螭舟,妃侍、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按品位分别乘坐“漾彩”、“朱鸟”等名号的大船。船只相衔前后长200余里。挽船的壮丁称为“殿脚”,多至8万余人。古人视隋堤为亡国象征,白居易《隋堤柳》诗句:“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清人李心锐《隋堤有感》诗句:“扬州一醉梦中迷,天子东巡不复西。”
通济渠东段也称汴河,又称汴渠。至卧龙乡小刘庄进入县境,自西向东穿过铁佛、百善、四铺3个区,卧龙、铁佛、柳孜、百善、五铺、四铺、三铺7个乡,长40.8公里。运河的开掘迄今已1300多年,虽年久淤塞,但残迹尚依稀可辨。据我县沿汴老人回忆,在他们孩提时,汴河已经是一条地上河。河的上口约40米,底宽约15米。河南北有两道土堤,北堤宽40米,高出地面约6米,高大完整;南堤宽约20米,高出地面4米,残缺不全。河床高出地面2至3米。南北堤之间形成一凹形大道,称“槽子路”,宿永公路就是在槽子路上修筑的。建国初期,人站在堤外能听到鸣号声,但看不到公路上的车辆,可见河堤尚高。后河堤逐渐摊平,呈现一东西向的大土垅,群众习惯称它为“隋堤”。
隋堤明显高于两侧。由于北堤高大完整,能阻止黄水南泛,故当地有“黄水不过隋堤”之说。以堤为界,两侧的土壤质地迥然不同。堤北受黄泛冲积,为沙壤土;堤南由于南堤残缺不全,汴水冲出的泥沙淤积成十数道土岭,两岭之间低洼易涝,形成“旱湖”,大面积为砂礓黑土,这给堤南人民对土地开发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1958年兴修水利,柳孜、百善、四铺挖3条南北向大沟,直穿隋堤而过,均能看到原汴河河槽,上口宽约30至40米。三铺乡宿永公路北侧石圩孜村东头,有一因常年制砖取土形成的大土塘。该塘切去汴河北堤约15米,剖开河槽约10米,深3米多,可清楚地看到隋堤坡度较缓和逐年加高的夯土层。河床有明显的分层淤积面,且各层淤积厚度不一。据测量,地表一层近3米,向下依次为60厘米、170厘米、70厘米、100厘米、80厘米、87厘米。淤积层中蚌、蜗牛等水生动物的残骸俯拾可得。
1962年开挖百善集西头的百善沟,深4至5米,发现运河的断面底宽约15米,口宽约35至40米。后来,两堤断面上绿草如茵,而中间河床的断面上光秃不毛。据当地群众解释,这是因为河床内系淤积沙土,结构很松,下雨时易流失,长不成草的缘故。
沿古汴河有古城遗址多处。唐宋时期,县境内沿汴较大的城镇有柳孜镇和蕲泽镇。柳孜,原名柳江口,址在汴河南堤上。抗战时期,柳孜集的隅子口发现一石台阶,垂直高度5米,由南向北延伸,这是建在汴河上的大型石码头。1958年,柳孜附近河床里出土过铁锚、铁链等航船物件,还发现宋朝铸的景祐、嘉祐、熙宁等8个年号的通室20余枚,从而证实了柳孜是唐宋时期沿汴的商业、交通巨镇(详见本书文物志)。
蕲泽镇,北宋文籍尚有记载,元代以后渐废。1984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唐史学会来我县考察隋运河,在四铺店孜宿永公路北侧,发现一条南北向宽约50米的街道遗址,出土了许多唐宋时期的砖瓦和陶瓷碎片,而且分布面积较广,这便是蕲泽镇遗址。1985年9月,县文物复查小组在遗址附近又发现碑刻多处(详见本书文物志)。
通过地下挖掘和地面考察,今已弄清隋运河的规模、河床淤塞情况、沿河地貌和上壤情况,以及沿汴古遗址情况,为研究汴河史提供了大量的考据资料。
下一篇:四、异闻奇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