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7月建县时,从宿县划给本地干部483人,上级组织部门又调来外地干部24人,共计有干部507人。其中县级干部2人,区级干部45人,乡级干部460人。到年底,干部总数增加到779人,分布在党政机关367人,财贸系统223人,群团159人,中小学30人。
1951年底,为解决干部缺额,县委通过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师资培训班,培训并吸收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政治上可靠的人员为国家干部,同时还录用了一批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涌现的积极分子。干部队伍发展到2956人,其中中小学教职员1684人(以下数字均含中小学教职员)。
1953年,遵照安徽省委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胆、大量、坚决、破格、正确地挑选和提拔干部”的精神,从工人、农民、知识青年的优秀分子中录用大量干部,还从社会上招聘一批知识分子。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年底干部增加到4088人。1958年,又从工人、农民中录用了大量干部,到1959年,干部队伍增加到5181人。
1962年,针对工农干部多、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县委对在职干部进行了一次普遍培训。同时,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和“精简上层、充实基层、加强生产”的原则,全县精简下放干部1260人。被精简的干部有的安排当工人,有的退职返乡生产,有的离职参加培训,有的分配到工厂和农村劳动锻炼。到1964年干部队伍减少到455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队伍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干部数量增加到5897人,但干部队伍素质明显下降。
1978年以后,改革了干部录用办法。根据“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每年都从社会青年、工人和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毕业生中吸收录用一部分干部。对“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以工代干”人员进行了整顿,将不符合转干条件的783人调整安排到原生产岗位,将符合干部条件,有一定工作能力的509人转为国家干部。对学非所用的干部进行了专业对口调整,录用了一批社会上闲散科技人员。为解决农村区、乡干部缺额,各区、乡招聘了一部分合同制干部。到1985年底,干部总数增加到8028人。其中招聘的合同制干部97人;大专以上学历1048人,中专学历3808人,高中文化程度93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46人,30岁以下的2003人,31岁到40岁的2121人,41岁到50岁的2053人,51岁以上的1954人。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
1984年机构改革后,我县党政群机关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县直党政群机关49个领导班子统计,平均年龄46.4岁,比原班子下降5.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7人,占40%;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21人,占1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49人,占41%。有24个班子大专文化程度的成员占一半以上。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