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4年(1925年)后,随着本地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农民协会组织和农民运动也发展起来。14年夏,临涣区农民协会首先成立,委员长孙树勋。15年2月百善农民协会也在共产党员赵西凡、陈文甫的领导下成立,委员长赵西凡,其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到周围几十个村庄。两地共有会员1200人。同时,宿县农民协会成立,朱务平任秘书。同年4月26日,朱务平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全宿县已成立三十多处农民协会。”为适应形势需要,朱务平在宿城举办了两期农民运动训练班,共培训80多名农运骨干。朱务平、王香圃为学员讲授了彭湃、萧楚女、恽代英等关于农民运动的论述。农运骨干回各地后,更多的农会组织相继成立起来。16年3月,童(亭)韩(村)农民协会在抬头寺成立,会长薛凤楼。5月,濉溪农民协会成立,会长张协五。6月,古饶区农民协会成立,会长王香圃,副会长赵含宏、赵培元等。之后数月,全县已普遍建立起农民协会,会员达数万人之多。
早期农民协会成立于国共合作时期,为公开组织,其骨干不少是共产党员或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农民协会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民国15年秋,临涣农民协会组织会员砍分大地主袁三的秫秫,并游行示威,向袁三进行了清算斗争。16年2月,临涣区农民协会在谢霄九领导下,同团防局斗争,迫使其同意由农民协会重查烟苗,结果农民烟捐减少2/3。3月9日,薛凤楼领导童(亭)韩(村)农民协会1500名会员,斗争反动集长赵天相、罗天作,废除赵、罗摊派的苛捐杂税。同年秋,百善农民协会会员在萧亚珍、陈继民领导下,开展了反对百善团防局长陈梦周、队长寿振岭贪污税款的斗争;临涣农民协会领导会员与地主袁三算剥削帐,倒回百余石粮食分给社员;刁山农民协会与袁三斗争,分了袁三的两万多斤粮食。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我地农民协会除反对地主豪绅外,斗争矛头还直指国民党反动政权。17年2月,中共古饶区委领导农民数百人包围国民党古饶区政府,斗争了贪污税款的国民党区长黄荣卿。5月,徐清汉领导徐楼农民协会会员,反对保长王万林逼债;百善农民也纷纷起来抗交债款,迫使债主不敢逼债。6月,蔡里农民协会会员强收大地主朱香远50多亩麦子。9月,中共古饶区委领导百余农民攻进国民党古饶区公所,撕毁银米册,痛打区长赵汉鼎。随着斗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农会中心工作逐步转向武装斗争,许多农会骨干和青年团员,加入农民武装组织。19年,百善、临涣一带的农民武装举行“叶刘湖暴动”。21年,古饶地区农民武装举行了抗烟捐暴动。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农村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宿西县民主政府成立县农救会,各区乡也成立了农救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反对内战,除奸锄霸,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在原农救会的基础上组织农民协会。宿西县建有区农会5个、乡农会34个、村农会153个,有会员47828人。农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农民向地主开展清算斗争,进行急性土改,支援前线等。
1951年为适应土改运动的需要,区、乡、村又普遍建立起农民协会,村以下设农会小组。参加农会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80%。地富分子及其子女,以及被管制分子和为敌伪工作过的人,不能参加农会。在土改运动中提出“一切权利归农会”的口号,农会发动、组织广大会员斗争地主,分地主的土地、牲畜、房屋、农具、粮食五大财产。1953年,随着土改任务的完成,农会自行解体。在以后的合作化和“四清”运动中,根据当时形势发展需要,曾一度恢复农会组织,运动过后即自行解散。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县于1969年召开第一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3人,主任1人。各人民公社及生产大队也相应成立了贫代会,设有贫代会主任;生产队成立贫代会小组。1973年6月28日,我县召开了第二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720人。大会选举产生了濉溪县贫下中农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9人,常委13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公社、大队、生产队贫代组织均改为贫协组织。这一时期贫协会主要工作是组织会员参加政治运动,组织生产劳动,参加管理学校及对知诊青年进行再教育等。
上一篇:第一节 工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