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生计量
建国前本地无计量管理机构,只有少数几家衡器店制作木杆秤、戥秤、量斗等衡器。市场上使用的衡器非常混乱,有的秤店为了招揽生意,竟不顾消费者的利益、为少数投机商人、地主、小业主、资本家制作不规则的衡器。民国22年(1933年)5月,国民党宿县度量衡管理机关曾派员到濉溪口强行销售统一的杆秤,但“官秤”售完,来员即走,因此,官秤在交易中很少使用。
1950年,县供销社私改股派一名私改员具体负责计量工作。同年,粮行废斗改用杆秤。1953年改16两制酒提子为10两制。1958年成立了濉溪县联合衡器厂,既生产衡器,又负责管理衡器。1963年11月成立了县标准计量管理所,加强了计量管理。次年10月实行秤制改革,废除16两制旧杂秤,推行10两制新杆秤,并在临涣区城西公社进行试点。至年底,全县各集镇全部使用10两制杆秤。“文化大革命”期间,计量所撤销,衡器社改属五金厂,成立衡器车间。1978年4月成立县标准计量局,计量管理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9月,计量局组织卫生系统部分中药药剂员赴铜陵参观学习中药处方改革经验。12月,中药处方计量单位一律改为“克”。1979年后,为了提高秤工的技术水平,保证木杆秤的制作质量,每年三四月份定期召开一次木杆秤工会议,学习计量政策法令,交流经验。从1979年至1983年先后3次对全县67名集体、个体秤工进行文化、技术考试,有57人考试及格领取合格证书,其余10人因不及格而禁止生产杆秤。在此期间,计量局委托技术全面的技工对衡器厂生产的9种规格的钩秤、盘秤和个体秤工的产品逐根进行检验。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1980年后在县城农贸市场设立校秤处,并派2名人员专事此项工作。派出两个小组分别对全县台、案、地秤以及其他衡器进行周期检查,边检边修。5年来共检修3600余台台、案、地秤,合格率由1980年的33.2%上升到85%。1984年县计量局对县城商用提子进行检查,有70%的偏小,最多的1斤少1两,最少的少3钱。为改变容器不准状况,同年,计量局从北京等地购进一批标准提子,组织人员逐店检查,逐店更换,共更换73000余只不合标准的提子。
近年来,每年定期对全县使用的血压计、温度计、压力表、氧气表、电表、水表等计量器具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仅县城单相电表每年就检定22000余块。同时,开展了废水、废气、噪音测定,从而使民生计量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计量局开展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宣传试行工作。组织秤工每人试制1支千克秤,并逐根进行检验,同时从外地购进200根米尺,在县供销社、百货公司试行米制。
二、工业计量
1978年以来,县政府拨款8.1万元为县计量局配置了计量标准器,开展了长度、热学、力学、电学、化学5大类的几十种量值传递工作。1980年3月贯彻了《全国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县办工业企业和部分乡镇企业相继设立计量室,配置计量器具,配备专、兼职计量员。1985年全县有51个厂建立计量室,配备了专职计量员。县化肥厂配备3名专职计量员,13名兼职计量员。计量设备较全的有县化肥厂、酒厂、铝厂、瓷厂、面粉厂、食品厂、磷肥厂、水泥厂等35个企业。我县工业部门应用的长度计量器具有万能工具显微镜、轮廓仪、万能渐开线检查仪、投影仪、孔径测量仪等;力学计量器具有齿轮硬度计、各种流量计、真空计、密度计、重力仪、流速仪等;温度计量器具有红外测温仪、高温检测仪、比率计等;电磁计量器具有电流电压互感器、电阻箱、电容箱、各种电流和电压表、功率表、检流计、电位差计、电阻测量仪等;无线电计量器具有万用表、欧姆表、微波功率计等;化学计量器具有浓度计、光电比色计等。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