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我县没有专门的金属材料经营机构,300多家红炉和为数众多的铜匠、锡匠、银匠等手工业者,主要靠收购废旧金属来维持生产。1954年国家把金属材料划归一类物资,严格实行计划管理。当时由手工业科经理部经营金属材料,县计委审批用材指标。供应对象主要是下属手工业社,系统外供应量很小。经营品种只有黑白铁皮、方砂铁、中板材、线材、三角铁等少数几种,年供应量百吨左右。1958年,由于大炼钢铁,大办工业,钢材需要量突然增大,年销售量增加到300吨。以后因自然灾害,市场用材量又陡然下降。1963年3月,县物资局成立后,接收了手管部门经营的金属材料业务。货源全靠国家统一分配,供货方法是按照县计委下达给各用户的用材指标,分批分期边进边销。当时市场铁锅紧张,该局除把全县回收的废钢铁调给生产单位外,还供应计划内生铁300余吨,基本满足了铸锅用材。1965年前后,市场上铁皮水桶供应紧张,计划内货源不足,该局一面向兄弟县求援,一面进行调剂,收购一些工厂积压的板材供应给白铁业,仅1966年就供应县五金厂、临涣和孙疃铁木业社黑白铁皮25吨,加工水桶1万多只。1969年县农机厂生产打井用大锅锥,县物资局供应2毫米薄板和优质炭结元钢等材料百吨以上。1971年濉阜铁路开工,当时急需铁锨,物资局及时到合肥钢铁厂求援,购回边角下料板材30吨。1974年县安排农机一厂生产110型脱粒机1千台,按定额计算需用27个品种的钢材330吨,其中筋骨材缺货,无法供应,为支援生产,向上海物资部门求援,调进30吨,满足该厂生产需要。当年物资局供应支农钢材710吨,占年供应量的79%。1976年供应支农钢材600吨,占年供应量的66%。1978年,我县农机制造、维修用材增加,供应金属材料1325吨,其中支农材占80%。1979年,全国物资市场冲破了统配调拨、计划购销的禁区,敞开了计划外采购的大门。县物资局抓住有利时期,大量购进计划外金属材料。1980年钢材购进量达到1178吨,品种扩大到150个,全年供应建筑用材千吨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把建筑用材、县化肥厂扩建用材作为供应重点,年供应钢材达到2550吨,超过我县50年代供应量的总和。1984年,根据经营需要,物资局下设金属材料公司。1985年钢材的销售量为2205吨,进货额达到217万元,在完成计划内钢材供应任务的基础上,又供应计划外钢材1105吨。
1974~1985年钢材购销概况表单位: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