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话机
民国32年(1943年),伪濉溪区政府安装第一部通往宿县的单机。36年,濉溪商会设电话班,安装磁石总机1部,容量10门。1950年建县后,县人民政府设电话班。1952年1月,县邮政局接收县人民政府电话班,安装西门子式磁石总机1部,容量50门,实装29门。1957年,改装南京器材厂生产的百门磁石落地式交换机1部,实装62门,使用美式橡皮电缆。1964年增装磁石交换机2部,总容量扩大到200门,用户发展到182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些机构的电话设备被拆除,用户单机减少80多部。1978年后,市话建设发展较快,设备得到更新,安装磁石交换机3部,总容量300门,用户发展到280户。县医院、供电局、水利局、化肥厂4个单位设立小总机,直通邮电局总机。1981年市话交换机总容量扩大到400门,用户达329户。1983年11月,我县废除磁石交换机,在全省县级第一家安装HJ—921型纵横制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到1985年,市内电话单机已达670部,其中公用电话2部。
二、线路
1950年,市内电话杆路长度仅1.05杆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27.8条公里,无电缆设备。1955年,杆路长度增加7.5杆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增至88.6条公里,电缆长度0.07皮长公里。1957年,由于市内街道狭窄,活机增加,出局线条已达6层,因此,将明线过多的杆路改挂电缆,邮电局增设二列美式军用配线架。1958年市内增设10个分线箱,杆路长度达31杆公里,电缆达79.5对公里。1964年杆路长度下降到28.15杆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70.4对公里,电缆长度3.85皮长公里。“文化大革命”期间电话网路变化不大。1978年后,市话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线路重新调整,市话杆路延长到38杆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度36对公里,电缆长度35.8皮长公里。1983年自动电话开通后至1985年,市话杆路已达41杆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40对公里,电缆37.8皮长公里。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