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收订
1949年至1950年,濉溪邮局不办理报刊收订业务,用户订阅报刊由本地2名报贩向用户预约,然后直接向报社要数。报贩总是多购一些,在供应订户以后沿街零售。1951年报刊由新华书店经销。1953年,县邮电局开始办理报刊订销业务,在邮政营业室内设报刊收订处,各支局设立报刊收订窗口,并委托投递员上门收订。1955年,为扩大收订量,组织全县区、乡、社70多名报刊推广员,采取“先预约后交款”的办法进行收订,同时组织话务员利用测试话机和访问用户的机会深入机关、学校、商店进行收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些报刊相继停刊,报刊收订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0年后《参考消息》敞开发行,各支局、所共增加15个收订窗口,收订量急剧上升。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专业户为获取知识,掌握信息,发展生产,也纷纷订阅报刊杂志。据统计,1985年,全县平均每16人订有1份报纸,每11人订有1份杂志,各类专业户订报纸500多份,杂志400多份。
二、发行
1950年报刊未交邮局发行,街头流动零售的报纸有《大公报》、《人民日报》、《皖北日报》、《拂晓报》等,每日销售量不过百份。1952年发行量较大的杂志有《新华半月刊》、《中苏数为250友好》、《展望》、《时事手册》,总期发数730份。后发行量逐年上升,1954年《人民日报》期发份,《皖北日报》期发数385份,《政治学习》杂志期发数320份,全县平均每45人订1份报刊。1958年“大跃进”时,发行量剧增,百人以下的单位设立发行员,百人以上的单位设立发行站,当年报纸总期发数2.6万余份,其中《濉溪报》发行量7000余份。1963年,报刊发行量开始下降,各类报纸总期发数比1958年下降60%,杂志下降50.5%。1965年发行量回升,报纸总期发数1.6万多份,杂志6000份。“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报刊发行量略有下降,但《红旗》杂志发行量较大。1978年至1980年,各类报刊相继复刊或创刊,深受读者欢迎的《大众电影》、《人民画报》、《儿童时代》等刊物因纸张缺乏,曾一度限额发行,向订户发订阅卡片。1981年,各类报刊敞开发行,报纸总期发数增至3.5万份,杂志增至2.8万份。1982年至1985年、县委宣传部、县邮电局连年召开报刊发行会议,使发行量持续上升。1985年底报纸总期发数为5.72万份,杂志期发数为8.66万份。
上一篇:第四节 汇兑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