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路线
民国12年(1923年),国民政府在原驿道的基础上,修筑了宿县至蒙城的公路,为行经我县的第一条公路。此后,又于22年、24年、25年先后修筑了宿县至永城、濉溪至涡阳、濉溪至符离集3条公路。自此,县境内共有公路4条,长128公里,均为土路面。濉溪沦陷后,公路遭到破坏。日军为了掠夺烈山煤炭资源,修复了濉符公路的濉溪口至烈山一段,并加铺了一层碎石,可通行马车、汽车。
建国后,我县地处淮北煤田开发中心,交通业迅速发展。1956年春,县人民委员会发动群众,以“民工建勤”的方式,把濉符公路改建成碎石路面,至次年冬完工,境内长23公里,这是我县第一条晴雨通车公路。1959年,宿永、宿蒙公路县境内路段63.2公里,全部改建为砂礓路面,符合国家四级道路标准。此后,烈山至蔡里、宋疃至马桥、渠沟至青龙集路段,相继改建为碎石路面,计长24.1公里。濉溪至四铺、四铺至孙疃、临涣至五沟、濉溪至涡阳、南坪至罗集、孙疃至任集等路段也先后改建为砂礓路面,计长284公里。
1970年,0908国防公路(萧淮公路)开始兴建,1975年工程告竣,县境内长42.9公里,是我县第一条三级黑色油路。同年,濉符公路改建成三级油路面,长23公里。此后,宿永公路、烈山至蔡里公路也改建为沥青路面,计长48.4公里。1979年至1983年,濉溪至岳集、仲大庄至刘桥矿公路,分别由省公路局和刘桥矿投资,改建成沥青路面,计长29公里。
1985年,县境内有干线公路11条,计长340公里。其中5条建成沥青路面,2条(濉岳公路、刘濉公路)部分建成沥青路面,计长173.5公里。支线公路13条,计长92.2公里。其中7条建成沥青路面,1条部分建成沥青路面,计长38.1公里。矿区专用线4条,计长17.8公里,全部为三级油路面。区、乡、村公路62条,计长390.3公里,大部分为砂礓碎石路面,小部分为土路面。
1985年干线公路和主要支线公路情况表

二、桥梁
(一)古桥
据明嘉靖《宿州志》记载,我县地域内的古桥,由于历代河床淤塞、改道,不复存在者甚多。至1955年尚存古桥5座,均位于古驿道或村镇大道上。
余桥位于临涣至涡阳的古驿道上,是浍河上游一座低水位的5孔石拱桥,为清代一余姓人家出资兴建,放名余桥。因无碑记,建造年月无考。桥为东西向,宽6.1米,长29米,桥身两端各铺有12米长的条石护堤。中孔跨径4.4米,两端两孔跨径均为3.25米,其余两孔跨径为3.7米,水位高(常水位)3米。4个桥墩台的北端各建成三角形的分水墩台,以减轻水流对桥的冲力。每座墩台上均刻有雕工精细的石龙头,造型奇巧,十分壮观。此桥至今完好。
东码头桥位于临涣东关外,是浍河上一座5孔石拱桥。清乾隆年间,由当地一吴姓人家出资兴建,3年方成。光绪年间重修。该桥北头原有桥碑多座,现已失存。桥为南北向,长41.3米,宽6米,中孔跨径4.9米,两端两孔跨径均为4.4米,其余两孔跨径4.5米。此桥使用至今。
岱桥位于百善驿通往濉溪口的村镇大道的中段徐楼村,是沱河上的一座9孔石拱桥。明嘉靖年间兴建。桥为南北向,长60余米。1955年拆除时,发现石桥拱圈接头处,均以生铁灌注,坚固异常。
西流河口桥址在濉溪东关北门外的西流河上,原为一座石墩木面桥。桥长15米,桥面宽6.5米,两孔跨径各为5米。1955年,利用老桥墩台改建为两孔石拱桥,使用至今。
仁礼桥位于韩村集南头浍河上的一条小支流上,系清光绪年间集资兴建。是一座3孔石拱桥,中孔跨径为2.7米,两端两孔跨径为2.3米,拱圈均呈半园形。使用至今。
(二)现代桥梁
建国后,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县改建了部分古桥,并建造了许多新桥。工交科科员沈忠堂出身石匠,擅建石桥,在他的指导下,就地取材,50年代,在几条主要公路干线上先后建成数十座中、小型石拱桥。60年代初,我县开始建造大、中型双曲拱桥。80年代以来,桥梁建设又向载重量大的钢筋桥梁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桥梁发展。至1985年底,全县已有大、中桥梁845座,其中公路桥梁96座。具有特色的桥梁有五里郢桥、黄桥、余大桥、邵桥、张宋庄北桥、朱楼桥6座。
五里郢桥位于省道萧淮公路上,横跨新濉河。原是一座5孔石拱桥,上部构造为水泥砂浆砌石拱,下部为水泥浆砌重力式石墩台。中间1孔跨径为12米,两端4孔跨径各为8米。后因影响泄洪排涝,由水利部门投资,在桥西端又增建3孔,其中1孔跨径为12米,另两孔跨径各为8米。桥梁全长102延米,桥面净宽6.6米,人行道宽1.5米。1959年建成通车。
黄桥位于省道合(肥)淮(北)公路上,是一座既通车又能排涝的桥闸两用石拱桥,横跨新濉河。全桥有6孔,跨径各为10米,桥面净宽6米,全长102延米。1971年由水利部门投资兴建,次年建成通车。
余大桥座落在省道萧(县)淮(滨)公路上,横跨浍河,是一座3孔跨径各为30米的双曲拱桥。桥身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桥面净宽7米,桥身全长120米。1970年由省公路局投资兴建,次年建成。1982年由县公路站设计、投资,水利局施工队又对该桥施行了防震加固工程。
邵桥座落在宿童公路上,横跨浍河,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它的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支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全桥5孔,跨径各为30米,桥面净宽9米,人行道各为0.5米,全长155.7延米。1979年,由两淮煤炭指挥部投资150万元兴建,次年建成通车。
张宋庄北桥位于刘桥区土楼乡张宋庄北,横跨洪河。为1孔双曲拱桥,孔宽48米,桥长57米,桥面宽5.2米。由水利局施工队承建,1985年建成。总投资5.9万元,是淮北地区跨径最大的单孔双曲拱桥。朱楼桥位于刘桥区土楼乡,横跨洪碱河,是一座新型钢筋斜拉桥。两端为砌石桥面,桥长57米,桥面宽4米,主跨33米。由水利局施工队施工,1985年建成,总投资6.5万元。
主要公路桥梁一览表

三、运输
(一)客运
民国22年(1933年),濉溪镇有8辆实胎轮黄包车从事短途客运。后改为汽胎轮车,往返运客于濉溪、符离集、宿县等地。23年,糟坊主周俊哲从上海买进2辆日本产“丰田”牌木炭汽车,有客位38个,在为糟坊服务之余,经常往返运客于宿县、徐州等地。
1951年秋,皖北联运公司宿县办事处为扩大营运范围,从宿县调给濉溪2辆木炭代油炉汽车,最高时速30公里,在宿濉公路线经营客运,沿途停靠烈山、符离、十里铺等招呼站。1952年,我县在县城东关建立了汽车站,候车室、票房面积52平方米。次年,濉溪至宿县的客车,增加为每日2班,全年完成客运量5359人次,客运周转量19.494万人公里。1955年,此线路客车增为每日4班,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各增加1倍。1956年,始发濉溪经徐楼、百善至临涣和濉溪经杜集、萧县至徐州的客车。次年,又先后建立百善、临涣2个汽车站,设立四铺、铁佛、南坪、双堆、陈集、徐楼、海孜、任圩、宋疃、闸河等招呼站和售票代办点。1959年,又增开了濉溪至濉溪市区的客车,沿途经过任圩、高岳、相山、壮集、渠沟等地。
1962年至1966年,相继建立四铺、孙疃、五沟3个汽车站,增开了濉溪至小湖、濉溪至五沟、濉溪至陈集、濉溪至三和等班线。1967年,发往农村的客车实行了夜住集镇、晨回县城、随车售票等办法。1974年10月,新城汽车站竣工,总面积4300平方米,候车室面积200平方米。1977年完成客运量6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15万人公里。1978年后,我县发展长途客运,陆续开辟了濉溪分别至涡阳、蒙城、亳县、灵璧、萧县、黄口、砀山、怀远、蚌埠、淮南、颍上等长途班线。
1980年后,交通局汽车一队先后购置客车4辆,经营濉溪至任集、濉溪至罗集两条线路的客运业务。1984年交通局汽车二队又开辟了濉溪至陈楼的客运线路。1982年,“个体”、“联户”客运汽车开始出现。这些车辆分布在火车站、汽车站、矿区和集镇等地,驾驶员出车无班点,随叫随到,营运线路灵活多变。从此,汽车客运业务由独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
1985年,县境内已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县69个乡已有60个乡通了客车。大部分集镇设有站点,沿途村庄遍设招呼站、代办站、停靠站。每日由县城发车41个班次,省际长途车线路里程1036公里,跨地、市长途车线路里程1254公里,县内客车线路里程814公里。全县拥有客车45辆,2130个座位,其中“个体”、“联户”客车4辆,172个座位。另有三轮代客车126辆,1008个座位。全年客运量达180.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5494万人公里。
县城始发客车情况表

(二)货运
建国前,货物运输主要依赖民间一些落后的运输工具,如扁担、独轮车、太平车等,速度慢,运量小。马车的运输量虽然较大,但为数很少。淮海战役前夕,只有两辆私营马车,由于土匪抢劫,特别是国民党地方政府经常派差,运货不给分文,迫使马车主弃业,逃往外地谋生。
建县初期,成立了搬运站和马车联运站。1953年共有7辆马车,27头牲畜,年货物运输量为0.95万吨,周转量为5.6万吨公里。1961年,马车联运站已拥有19辆马车,其中四轮马车12辆,两轮马车7辆;牲畜57头,货运量达1.07万吨,周转量达22.35万吨公里,产值6.02万元,利润1.03万元。1964年,畜力运输已跟不上日益增加的运输量的需求,县马车联运站购买了1辆日本产“丰田”牌汽车,这是建县后购置的第一辆货运汽车。不久,又购进1辆美国产“奇姆西”牌汽车和1辆西德产“依法”牌汽车。1975年全县有运输队29个,运输人员3000多人,货运汽车18辆,马车68辆,平板车2436辆。年货运量80.22万吨,货运周转量814.4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运量4.05万吨,周转量260.5万吨公里。
1978年以后,全县农村先后成立62个运输队,从业人员多是农民。他们配有马车、板车,有的还备有毛驴,在农闲时从事煤炭、石料等货物的运输。这支力量的发展,使我县运输紧张状况得以缓解。1983年,全县有50多辆马车,3000多辆板车,6000多人从事货运,货运量达174.9万吨,货运周转量为615万吨公里。1984年后,运输业迅速发展。一些企事业单位自购汽车,除担负本单位的运输任务外,还参加社会营业性运输。“个体”、“联户”的小四轮拖拉机和汽车也日益增多,成为运输业中的一支新生力量。1985年底,全县拥有各种货运汽车712辆,4867个吨位;小四轮拖拉机2033辆,4066个吨位。较大的运输单位交通局汽车一队有汽车61辆,561个吨位;汽车二队有汽车36辆(挂车24辆),328个吨位;汽车三队有汽车15辆,129个吨位;搬运公司车队有汽车25辆,265个吨位。全年货运量182.4万吨,货运周转量3338万吨公里。
历年货运情况统计表运量:万吨周转量:万吨公里

(三)装卸
民国时期,货物的装卸主要靠人力搬、扛、抬、挑。濉溪镇四关各有一个装卸点,共18个作业班。凡要求当装卸工的人,首先要征得总把头和班把头的同意,送过所谓“入门礼”后,再托保请客,方可加入。每人发给5尺披肩布,以作隔肩挡灰和擦汗之用。当时没有统一的力资标准,多数采用议价方式。
1952年,县搬运管理站成立,统一了力资标准,一切装卸搬运业务,由搬运站统筹安排。
1960年,搬运管理站转为地方国营运输公司,所有私人生产工具一律折价归公。分配制度实行了四级计时工资制,即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按级别发放工资。部分职工由此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致使装卸任务难以完成,年产值仅77万元。1962年8月,国营运输公司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工具由公司配发,包干使用,改四级工资制为记件记分工资制。1965年,运输公司又改称“运输合作社”,下设两个搬运装卸队和临涣火车站装卸班,实行了“死分活值”的记分工资制,体现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966年至1969年,搬运装卸业务陷于停产状态,日用百货运不进来,火车站的煤炭堆积如山,不能外运。1970年搬运装卸业务开始恢复,之后数年,渐趋于正常。
1978年后,装卸的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1980年至1982年,搬运公司购置1部江淮3吨吊车、5部皮带运输机和堆包机,1985年又新购了2吨铲车和8吨吊车各1部,装卸工人从笨重、低效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装卸搬运机械化。
四、公路养护
(一)养护组织
建国前,县境曾有临涣第一、二大队和濉溪大队等养路组织,它们分别负责宿涡、宿永、濉符等公路的修筑和养护。因战争频繁,路面毁坏很严重,原有路基不断削窄。
1951年,政务院颁发《关于民工整修公路的暂行规定》,次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建勤”整修公路。民工是公路沿线两侧10公里以内的劳力,由公路部门按照各区、乡民工出勤日数给予粮款补助。1955年,县公路部门在烈山区宋疃乡成立了常年养路组作为试点,取得显著成绩,次年,组长李凤英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至1958年,我县公路养护里程逐年增多,养路部门开始吸收沿线农民参加公路养护组织,实行了道班与群众共同养护的方法。省道及运输繁忙的县道,由专业道班养护,部分县道及村镇道由农民养路工养护。1962年,县公路管理站成立,先后建立了丁小楼、寇湾、宋疃、东风湖、南坪、芦沟、双堆、孙疃、尤沟、五沟、白沙、韩村、临涣、海孜、四铺、百善、重道口、铁佛、岳集、油榨、洪河头、留古庄、仲大庄、刘桥、钟楼、城关、五里郢、徐楼、蔡里、黄桥、刁山等30多个道班,负责维护和保持现有各级道路路面的平整,保持路基不受冲刷,保持现有桥梁、涵洞和各种路标的完好。1964年,好路率达82%。“文化大革命”期间,养路组织名存实亡。1970年,好路率下降至68.4%,是建县以来的最低水准。1978年以后,养护工作开始加强,各养路道班每月都对养路质量进行一次自检上报,每季度由县公路站组织检查评比。1985年,全县有24个道班,专业养路工人358人,其中固定工178人,农工164人,待业青年14人,合同工2人。平均每人养护公路2.3公里。是年,好路率上升到89%。
(二)养护机械
建国初期,我县没有公路养护机械,工人使用铁锨、铁镐、箩筐等工具,劳动强度很大。1965年,县公路部门凿成石滚5个,每个重约2吨,用人工或拖拉机牵引碾压路面,以此代替压路机。1970年,购进8~10吨内燃压路机1台,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截至1985年,全县拥有各种养路机械72辆(台),其中空压机1台,履带推土机3台,中、小型压路机9台,洒水车1辆,沥青搅拌机和沥青洒播机5台。
(三)养路费
建国前,国民政府未征收养路费,养路费用统由财政部门支拨。
1950年至1962年,我县机动车辆较少,养路费征收对象主要是马车运输业。1962年,我县始配养路费征收员2人。征费车辆分汽车、拖拉机、马车3大类,汽车又分为载客、载货两类。载货汽车每月每吨征费70元;载客汽车以客计算,每10人为1吨,每月每吨征费70元。拖拉机每月每吨征费34元。马车征费标准为单套车(1马1车)每月5元,双套车每月9元,三套车每月14元。1963年至1965年,共征费45.9万元,其中1965年为21.5万元。“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养路费征收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66年比1965年少征12.5万元,下降了58%。1973年,养路费征收工作趋于正常,以后数年逐年增加。1977年,征费达73.7万元。养路费一律上缴省公路局,征收单位无权动用,每年由省公路局按计划下拨作为筑路、养路费用。1978年后,机动车辆增多,养路费收入大大增加。从1978年到1985年,共征费1052.4万元,其中1985年为272.6万元,创建县以来的最高水平。
五、公路绿化
建国前,群众自发地在宿蒙、濉符、宿永、宿涡等公路旁种植杨柳、泡桐、苦楝等树木,但因栽种质量差,管理不善,成活率不高。1952年,县人民政府发动沿路群众,由国家统一配给桐树苗,在濉符、宿永、宿涡等干线公路旁一次栽桐树4.2万株,在宿蒙公路旁栽种泡桐、苦楝树7000株。60年代,县内新建或改建了部分道路,工程竣工后,由交通部门出资,地方政府组织群众绿化道路。70年代初期,因盲目学习外地公路绿化经验,把以前种植在路旁的10万多株树木全部砍光,折合木材3万立方米。新种的大叶杨树,因行距、株距太密,地下根相互交织,又缺肥料,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不高。1978年后,公路两旁大多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泡桐、法梧、杨柳等树木。沿线各乡、村都成立护林小组,分派专人管理树木,并订立“一、三、五”制度,即毁坏公路旁1棵树,罚款3元,补栽5棵。树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1985年,专业养护的省道、县道共24条,全程长432.2公里,其中已绿化的公路408公里,占94.4%;各厂矿专用道路4条,计长17.8公里,已绿化11公里,占61.8%;各区、乡道路62条,总长390.3公里,已绿化323公里,占83%。其中以宿蒙、濉符2条干线公路绿化最好,林木复盖率达100%。
附记民间运输工具简介
一、手推独轮车
本地手推独轮车有土车和红车两种。土车窄而长,用宽木条制成,木质车轮安在前部,载重一般100公斤左右。红车由土车改制而成,车身宽而烦,用宽木条制成,木质车轮安在车身中央,车身两边可坐客又可装货,载重量一般可达200公斤。建国后,有些地方的红车车轮改装成了胶轮实胎和胶轮汽胎两种。1958年前后,本地仍有个别地区使用这种运输工具。
二、太平车
太平车又称大车或牛车,其车箱为长方形,两边有车帮,共4个车轮。车帮和车轮为木质,轮周镶嵌铁边。每辆牛车可载货1至1.5吨,农村生产运输普遍使用此车,农闲时也作营业性的客货运输,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1958年以后,牛车逐渐停用。
三、人力板车
人力板车也称架车,是人拉双轮运输工具。民国22年(1933年),本地出现了高轮实胎板车,以后又改用汽胎轮,载重量达200公斤左右。淮海战役时,本地曾组织几支板车队为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1952年开始使用小轮车,载重500公斤。60年代,板车逐渐普及,成为民间主要运输工具。现已改为500磅矮轮粗汽胎车,载重量可达1000公斤。
上一篇:第一节 古道
下一篇:第三节 铁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