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县商业局、交通局和水利局各自兴办了水泥厂,但由于盲目上马,商业局水泥厂和交通局跃进水泥厂没正式投产便下马,仅水利局常山水泥厂坚持了正常生产。该厂投资18万元,有职工540人,生产系统设成球、燃烧、粉碎、成品包装4个车间和1个试验室,土法生产标号为450号和500号石灰岩水泥。当年生产水泥969吨。1959年初,购进成球机2台,直径为1000毫米和2000毫米球磨机2台,以及鼓风机、破碎机等设备,生产效率大为提高。1962年,水泥产量增至3706吨,成品率达90%。1962年,该厂随工业调整而下马。
1970年,安徽省将位于县境内的“宿县地区水泥厂”移交我县管理,易名为“濉溪县水泥厂”。有职工464人,占地9万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直径1830毫米球磨机3台、烘干机1台、锷式破碎机1台和直径2000毫米、高8米的半机械化立窑2座。利用丰富的矿山资源,生产325号硅酸盐水泥。是年生产水泥283万吨,盈利6000元。1974年,职工增至607人,水泥产量高达5.46万吨,完成产值204万元,盈利15万元。1975年10月,该厂由宿县地区收回。
1976年,县投资28.5万元,在县城东南8公里的马场村征地3.5万平方米,兴建年产3.2万吨的水泥厂,次年4月建成投产。有直径1500毫米的球磨机2台,锤式和锷式破碎机各1台,容积为6立方米的地窑3座。当年生产325号硅酸盐水泥3800吨,产值15.9万元。1978年生产水泥8074吨,完成产值31.1万元、利润1400元。水泥标号达到337号,合格率为100%。1979年以后,县人民政府陆续投资94万元用于企业的更新挖潜。至1984年,新建化验室5间、成品库5间、烘干机房3间、机立窑1座,添置直径1830毫米水泥磨1盘、烘干机1部。年产水泥1.4万吨,产值增至63.6万元,利润上升到13万元。
1985年县水泥厂有工人320人,拥有固定资产209万元、流动资金45万元。设矿山、制成、烧成、机电4个车间,已达到半机械化操作水平。年产水泥1.5万吨,完成产值87.2万元、利润15万元,创我县水泥生产史上的最好水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