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沟洫
建县初期,为除水患,水利工作的重点是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提高防洪能力。1953年水利建设由筑堤防洪转入挖沟治涝。到1957年,共开挖和疏浚大、中、小沟2067条,做土方1780万立方米,初步解除了部分地区的内涝灾害。1957年冬天,卧龙乡人民在6平方公里土地上,开挖宽30米,深7米的大沟3条,20米宽的中沟5条,10多米宽的支沟20条,做土方137.55万立方米,初步形成河网化雏形。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曾来此视察水利工程。1958年在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形势下,县委、县人委决定在东风湖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摘“河网化”工程。全县动员3万民工,9月10日全面开工,开挖东西向二级运河2条,间距1000米。每条口宽50米,底宽15米,深7米,长2400米。同时开挖大沟3条,间距500米,每条口宽40米,底宽6米,深6米,长3000米。又挖中沟5条,每条口宽30米,底宽6米,深6米,长5127米;排水沟7条,口宽20米,底宽4米,深4米,长7357米。合计17条,长17.28公里,当年11月10日全部竣工,共做土方183.88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平均做土方15万立方米。接着全县各地便掀起了持续两年的大搞河网化高潮,同时又沿公路一侧开挖濉符、濉临、隋堤等大沟9条。到1959年,共开挖大、中、小河网沟和稻圩沟520条,长300公里,做土方2100万立方米,投入劳力1750万个,投资120万元,挖压土地22万亩。这些工程偏重于“蓄”,忽视了“排”,是一块地对一块天的办法,结果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了内涝。1962年以后,中央制定了“以排为主,排灌兼施”的治水方针,端正了治水方向,我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兴做了大量有效工程。低洼地区狠抓了“三沟两田”工程,即挖大、中、小沟,筑台、条田,做到“三沟除涝,两田防渍”。至1977年,每年做土方1000万立方米以上。建成方子田3.2万块,120万亩,方与方之间设有排水沟、灌溉渠、道路、林带四结合的水利工程。方内布井,做到井灌、河灌并举。1977年以后,在休养生息、量力而行的思想指导下,每年完成土方300万至800万立方米。到1985年,境内已有大沟116条,长1275.2公里;中沟995条,长1641.9公里,小沟7262条,长6434.1公里。台田21万亩,条田32万亩。大沟间距2000至3000米,中沟间距500至1000米,小沟间距250至500米,以梳子形或蓖子形排列。治涝台田,台面宽35至50米,长250至300米,台田沟深1至1.5米,边坡1∶1,底宽2米。台面抬高0.15至0.2米,其上修筑畦田,做到日降雨150毫米不成涝灾。台面四周修筑圩堰,底宽1米,高0.5米,利用圩堰种植豆类、杞柳、黄花菜等。条田是二坡地的防涝工程,标准低于台田,其宽度大体是50至80米,沟宽3至5米,深1米左右。由于这些工程实惠,布局合理,效益较为显著,到1985年,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的面积109.1万亩,占低洼易涝面积66.3%,还有10万亩达到三年一遇除涝标准。这二类地区共占低洼易涝面积的71.3%。
二、除涝片
我县除涝工程虽然效益显著,但由于桥涵配套跟不上,出现了不少断头沟,没有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影响了工程效益。1979年后,采取把资金适当集中、成片治理的方法除涝,资金则由国家补助和群众投资来解决。到1985年,已治理了淝澥片、白尤沟片、薛塘沟片、油榨片等43片,1526.7平方公里。共建大沟桥120座、中沟桥1212座、小沟桥1160座,完成土方1294.8万立方米、石方5.8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方8323立方米。国家投资347.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43万元(包括劳务投资)。杨柳、魏集、祁集、青卫4个治理片,面积65.7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经过治理后,不仅解除了涝渍灾害,而且发展灌溉面积1.6万亩。1985年3月至4月,连续降雨583.2毫米,43个治理片的作物未受涝渍,均获得丰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灌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