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我县砂礓黑土面积216.92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9.5%。这种土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适耕期短,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是我县主要的低产土壤。在砂礓黑土区,由于缺乏桥涵建筑,没有形成除涝、灌溉系统,因而遇涝排不出,有渍降不下,旱时灌不上。为改变砂疆黑土区长期低产面貌,根据中央和省指示精神,我县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治理。1980年底,县开始筹划工作,确定治理区范围在浍河以北,隋堤以南,濉临沟以东,杨柳沟以西,面积210.2平方公里,可耕地20.5万亩,人口6.8万。1981年元月,由1名副县长负责,从农林局、农机局、水利局、交通局、供电局抽调30多名技术人员,分土壤普查组、调查组、内业组,对治理区进行勘查。同年3月份写出《安徽省濉溪县砂礓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综合治理砂礓黑土的具体措施。
1981年5月,世界银行派专家丁文波一行,来我县考察评估,撰写出《评估报告》(称黄皮书)。1982年3月,县政府领导人及有关局负责人赴北京参加谈判。同年6月,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与我国政府在纽约正式签订项目协定。1983年开始实施,实施限期5年。世界银行向我县提供贷款53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93.8万元),省政府投入配套资金961万元,群众自筹(劳务折款)1007万元。
为确保项目实施,1982年县成立“农业引用外资项目办公室”,由1名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下设6科1室2个公司,调配专职人员28人,其中工程师、农艺师4人,助理工程师、助理农艺师4人。治理区各区乡也建立了相应组织。
为促进和保证项目完成,省政府于1982年8月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出粮援申请,经我国农牧渔业部与粮食计划署磋商,世界粮食计划署同意将粮援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结合,投入砂礓黑土区治理工程,以探索不同的合作形式。1983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以狄涛为首的一行来我县考察评估。1984年3月,项目正式签字。援助我县粮食11262.6吨、食油187.71吨,1984年4月1日开始实施,期限3年。
治理区采取分片治理办法,主要工程项目安排4年完成。1983年为第一期工程,安排大郭家、杨柳、张楼、青卫4个治理片,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耕地5.6万亩。1984年为第二期工程,安排杨柳、魏集、祁集、青卫4个治理片,面积53.74平方公里,耕地6.4万亩。1985年为第三期工程,仍安排4个治理片,面积54.69平方公里,耕地6.54万亩。其余地区的主要治理项目安排在1986年第四期完成。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