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碱土改良
我县碱土面积6.19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4.6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分布在隋堤以南的碱土可耕地2.22万亩,隋堤以北的碱土可耕地2.4万亩。建国前,好地、近地多为地主、富农占有,农民多耕种碱薄地,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改碱经验。主要方法是筑台田、条田排碱。50年代末,农业生产瞎指挥风盛行,台、条田以不利于机耕被推平,加之有机肥施量少,质量差,造成返碱,产量大降。从60年代中期起,重新恢复台、条田,增加农家肥施量。同时大力推广耐碱作物棉花,把枯枝烂叶就地翻沤,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增肥改碱作用。局部地区改种水稻。这一时期,曾引种耐碱绿肥作物——碱菁,但由于经济收入特别是当年效益不如棉花来得快,未能推开,故始终坚持种棉改碱。昔日“秃子头,白面瓢,光下种,不立苗”的田块,1984年亩产皮棉112斤。
二、砂礓黑土改良
我县境内砂礓黑土面积216.9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9.5%。其特点是砂礓含量大,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
建国前,农民采取筑台、条田的办法,增厚土层,加速砂礓风化,并种植茴草,施用有机肥,改良砂礓黑土。建国后仍沿用此法。1958年至1959年,台、条田因影响机耕被推平,变成了“受灾田”,各种作物严重减产。1965年前后,结合兴修水利,重建台、条田。根据地下水位高的特点,挖沟排水,打井灌溉,克服易旱易涝的弱点,增加保收面积。在增施化肥的同时增施农家肥,推行秸杆还田,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种植绿肥作物,逐年加深耕层,加速砂礓的风化。
1983年,我县开始引用外资对县境中部20.5万亩砂礓黑土,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985年治理区粮食亩产由1981年、1982年的平均248斤增加到402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