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介于东经116°23′至116°59′、北纬33°17′至34°01′之间。总面积2431平方公里。1985年底,县辖10区1镇69乡613个行政村。人口9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2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回、满、布依等少数民族仅148人。县人民政府驻濉溪镇。
县境大部分为平原,占总面积的85.6%。东北部是连绵起伏的低山残丘,最高山峰老龙脊海拔362.9米。境内河渠纵横,主干河流有濉河、浍河、沱河等14条,其中浍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50公里,是最长的一条过境河流。
全县耕地201.6万亩。土壤分为砂礓黑上、潮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棕壤5个土类。县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1987年至1985年,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雨量852.4毫米,年平均日照2293.7小时,无霜期203天。其地理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棉花、芝麻、油菜、甘薯。黄里石榴、土型西瓜、柳孜大白菜、王庄大葱为本地特产,著称淮海。
濉溪煤炭资源富足,已探明储量60亿吨,为全国最丰富的县份之一。煤类较全,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天然焦等。西北部矿区以瘦煤、无烟煤为主,童亭矿区则以气煤、肥煤为主。百善、杨庄、前岭、刘桥一矿4对矿井正在开采;临涣、海孜、童亭、刘桥二矿4对矿井正在建设中。金属矿产以铁为主,储量9689.16万吨,品位41.3~56.7%。此外尚有铜、金、银、钴等矿藏。
濉溪交通发达。符夹、青阜两条铁路纵穿县境,东接京沪线,北连陇海线。公路四通八达,客运班车可直达徐州、合肥、阜阳、周口及毗邻各县;境内可通各区乡。新兴水运已与上海通航。
濉溪历史悠久,历代不乏俊才名士。境内分布着10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其中石山孜遗址系裴里岗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000多年。著名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谭,以及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理论家嵇康和东晋著名军事家、音乐大师桓伊。南北朝时期,唐赐之妻张氏,对急病猝死的丈夫大胆进行病理解剖,翻检内脏,查明病因,比欧洲最早的病理解剖还早700多年。明代吕圻与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同期抗倭,战功卓著,封为“镇国将军”。
(二)
濉溪人民勇敢坚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西上攻铚(今临涣),铚人董绁、伍徐杀死县尉,迎义军入城,壮大了起义队伍。唐咸通年间,庞勋率领淮北地区戍边的3000士兵在桂林起义,很快打回淮北,发展到5万余人,以柳孜为据点,东据宿州,北克徐州。唐将康成训率兵7万镇压,双方在柳孜一带激战。起义军虽然失败,但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和英勇气概永不泯灭。清咸丰年间,捻军在雉河集起义,本地成为捻军活动的中心区域,许多受苦受难的百姓纷纷加入义军。孙疃人夏白为蓝旗首领之一,五沟人李大喜为黑旗首领之一,率领捻军在临涣、百善、濉溪口等地重创清军,击毙清将多隆武、塔思哈,使清廷为之震惊。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濉溪人民的革命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民国14年(1925年)夏,中共党员朱务平、徐风笑等人,建立中共临涣党小组,不久建立中共临涣独立支部,朱务平任书记;郑子瑜、苏少力等人建立中共濉溪支部。15年至16年,相继建立了烈山煤矿船运党支部、百善党支部、古饶党支部和濉溪、临涣、百善、古饶4个区委及烈山煤矿特别支部。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19年,党领导临涣、百善一带农民举行了叶刘湖暴动,21年,发动和领导了古饶暴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军事将领彭雪枫、张爱萍等曾在这里指挥新四军进行反侵略战争,并领导建立了抗日根据地。28年,中共宿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发展红色区域。抗日战争期间,地方抗日自卫队、游击队配合新四军四师,先后在临涣、王浅子、百善、南坪等地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拔除日伪据点50余个,歼灭日伪军1.1万人。37年11月,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双堆集展开,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先后驻临涣文昌宫和小李庄。双堆集一战消灭国民党第十二兵团12万人,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战役期间,县内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出民工30万人、大车2万多辆、粮食1267万斤、柴草2821万斤、担架1.4万副,做军鞋3.6万双,为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濉溪人民为创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先后有2000余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
濉溪为农业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以下简称建国前),旧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之水利失修,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下,好年成亩产不过百斤。民国29年(1940年),小麦亩产29.8斤,总产仅2000万斤,人均41斤。建国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0年粮食产量3.2亿斤,棉花63万斤,油料660万斤,农业总产值2788.5万元。1955年粮食总产达5.46亿斤,棉花266万斤,油料431万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接着又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生产急剧下降,1962年粮食总产降至2.05亿斤,只有1950年的64%。农民花钱靠贷款,吃粮靠回销。1966年后,农业虽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广大农民排除干扰,坚持生产,改进生产技术,使农林牧渔各业逐年有所发展。1976年和1965年相比,粮食产量由2.13亿斤增至6.3亿斤,棉花由45.4万斤增至450.2万斤,油料由30.2万斤增至305.3万斤,农业总产值增长1.7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推行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10.16亿斤,棉花991万斤,油料6172万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0.77倍、2.3倍、10倍。全年农业总产值32871万元,比1950年增长6倍,比1978年增长1.4倍。林牧副渔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11.7%上升到20.6%。随着工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89.25%下降至64.5%。
建国以来,全县人民积极兴修水利,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49年至1985年,水利建设总投资2亿元,其中群众集资1.25亿元,投工2.7亿个。共治理主干河道14条,316公里,开挖大沟116条、中小沟8200条,平整土地60万亩,建水库5座、桥涵8500座、排灌站160处,配套机井8946眼。防洪保护面积18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除涝面积134.7万亩,占易涝面积的93%;有效灌溉面积4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建成旱涝保收田46.6万亩。
(四)
濉溪酿酒业兴盛,口子酒的生产源远流长。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在《宋人沽酒》篇中记述了口子酒的买卖盛况:酒家“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明末相山隐士任柔节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口子酒,后人又有“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的赞誉。民国初年,酒坊多达72家,工人900余名,年产酒300万斤,远销上海、杭州、北京、抚顺等地。民国20年(1931年)和23年,口子酒分别在青岛、北京召开的“铁路沿线土特产展览会”上荣获“甲级名酒奖”。
1949年,县内仅有濉溪酒厂一家国营企业,其余为五金、竹木器等几家作坊,工业产值只有287万元,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93%。1950年至1957年,工业发展较快,陆续兴建了砖瓦厂、棉织厂、印刷厂、酱园厂等企业。1957年工业产值达700万元。1958年,掀起“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工业,一批企业盲目上马。1959年企业增至142个,比1957年增长12倍,但经济效益极差。1961年进行调整,撤掉100家企业,此后工业生产开始回升。“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生产下降、徘徊。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广大工人的艰苦努力,工业产值以年均13.5%的速度递增,1977年达3639.8万元。1978年以后,工业更是持续发展。至1985年,已拥有酿酒、冶金、化工、陶瓷、五金、建材、轧钢、机械制造、煤炭、造纸、印刷、建筑、编织、轻纺、食品加工等20多个工业部门,并进行了合理配套布局,工业结构渐趋合理。主要工业产品由1949年的3种增加到100多种。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口子酒荣获1984年国家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碳铵荣获1984年省内综合评比“银杯奖”;砖瓦质量名列皖北第一,全省第三。
濉溪乡镇工业在1978年后突飞猛进,广泛开展了横向经济联合,千方百计引进技术、人才、资金,积极开发新产品。至1985年,引进资金670多万元,引进工程技术人员1827名,与上海衬衫三厂、上海活性炭厂、江苏滨海果品公司等单位联办企业13个。产品达300多种,其中濉溪镇西关铸管厂生产的钻石牌下水道盖板,出口美国和新加坡,在国际市场获得好评;活性炭、动力苯、珍珠岩等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红机砖、镰刀、珍珠岩、炭黑、盖板、铸铁管、动力苯均获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08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5%。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13万元,其中全民企业31个,产值5844万元;县办集体企业31个,产值4169万元;乡镇企业162个,产值1945万元。在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产值分别为6589万元、3424万元。全县133个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创利润755万元,其中22个全民企业获利润471万元,111个集体企业获利润28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濉溪商业发展很快。在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商业经营由封闭式变成开放式,国营、集体、私营商业一齐发展,互相竞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1985年,全县国营、集体商业经营机构和网点达1620个,人员5309人;个体有证商贩4897个,人员6079人。社会商品零售额15505万元,是1950年的24.7倍、1976年的2.5倍;商品购进总值16272万元,销售总值17972万元,获利润583.6万元,分别是1976年的3.9倍、3.2倍、1.6倍。近几年,濉溪已成为出口商品兔毛、薄荷油、山羊板皮的生产基地县。1985年外贸收购总值1496.8万元,销售总值1467.9万元,创汇109.3万美元。
(五)
建国前,濉溪教育事业较为落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开办古睢书院,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即毁于兵燹。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设立5所小学堂。至建国前夕,仅有各类小学152所,3个中学班。建国以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拥有各类学校673所,其中专业学校5所,中学106所,小学548所,公办幼儿园14所。共有教师9784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6198人,是1949年的11.7倍;中学专任教师1989人,是1949年的284倍。在校中小学生201811人,占总人口的22%。教育经费919万元,是1952年的23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6%,获得了省颁发的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81年以来,由群众集资、国家补助、学校勤工俭学“三结合”集资建校,取得显著成效。5年集资1107.2万元,其中群众集资831.4万元,新建校舍9218间,改建校舍1495间,添置桌凳15176套。1983年至198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三结合”建校先进县。
建国前,本地缺医少药,天花、伤寒、副霍乱、麻风等传染病流行,广大群众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1985年和1950年相比,医院由1所增加到90所,国家和集体医疗卫生人员由4人增到1342人,病床增到926张,卫生事业费由400元增到90多万元。今已能成功地进行胸腔、颅内、断肢再植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对不典型肺癌和各种肝、胆、胰等疾病能正确诊断与治疗。县医院的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分流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妇幼保健网已经形成,新法接生率达99.8%。全县已消灭天花、伤寒等病疫。计划生育也取得显著成绩,1985年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10万人,节育率90.44%,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
濉溪科技队伍逐步成长壮大。1950年仅有专业技术人员6人,经过36年的发展,1985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248人,占总人口的3.5‰。取得技术职称的1009人,其中农艺师30人,工程师16人,主治医师16人,会计师4人,助理工程师级385人,技术员级558人。1978年以来,全县有39个科研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获省奖的4项,其中“夏秋粮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和“蚕桑开发综合丰产技术研究”,是国家科委安排的黄淮地区重点攻关项目。获市奖的14项,获县奖的21项。
濉溪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戏剧、曲艺、花鼓舞、竹马、旱船、高跷、杂技等艺术形式,颇具地方特色。50年代,县成立了泗州戏剧团和梆剧团。1985年,全县常年坚持演出的各类剧团有67个,拥有放映单位86个,剧院、剧场28座,文化馆、站12个。
濉溪文物古迹众多。现已征集历史文物400余件,其中唐代银器和宋代彩绘瓷坛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著名的临涣土城建于春秋时期,其上有烽火台9处,是省内保存最好的一座土城,为省重点保护文物。革命旧址有淮海战役总前委驻地临涣文昌宫和小李庄。文昌宫陈列着总前委用过的“八仙桌”、三抽桌、木椅等办公用具。双堆烈士陵园为著名革命纪念地,白色花岗岩砌纪念塔,通高22.5米,巍然屹立,塔正面上方刻邓小平题字“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下刻纪念碑文。园内松青柏翠,庄严肃穆。
(六)
建国36年来,濉溪经济建设虽几经曲折,但仍有很大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958万元,比1950年增长8.8倍;财政收入2353.94万元,比1953年(1950~1952年未建立县级财政)增长91.7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发展更快。1985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8倍,粮食总产增长0.8倍,棉花总产增长2.3倍,油料总产增长9.9倍,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0.8倍,财政收入增长0.8倍。
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粮食由1978年的700斤增至1985年的1165斤,增长66.4%;人均纯收入由45.49元增到384元,增长7.4倍。经过3次工资改革和9次工资调整,全县28217名职工人均月工资达85.80元,比1950年增长5.3倍。城乡人均储蓄61.2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多。人民吃、住、用明显好于往年。60%以上农户住上瓦房。1984年全县农户拥有自行车11.3万辆,平均每百户63辆;缝纫机6.57万架,每百户36架;手表10.9万块。还有的农户买了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职工家庭普遍使用了录音机、电扇、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濉溪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其一劳力充裕,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全县92万多人口,有35万农村劳力和1万多企业工人,还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他们聪慧、勤劳,是振兴濉溪经济的可靠保证。遍布全国的千余名濉溪籍党政军干部和科技人员,能为家乡建设提供各方面的援助。其二煤电能源富足。煤储量大,煤质好,品种多;县境处淮北电力生产基地,电源较足。其三交通便利。符夹、青阜铁路纵穿县境,公路四通八达。其四适宜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长江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各类作物均宜种植,苹果、梨、葡萄、石榴等各种果树均宜栽培。可养水面3.6万亩,并且随着采煤塌陷区的不断扩大而扩大,发展多种经营前景广阔。其五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已拥有20多个工业部门,县酒厂、铝厂、电瓷厂、炭黑厂、珍珠岩厂、活性炭厂都是省内屈指可数的企业,发展拳头产品前途宽广。其六依市靠矿,可凭借的力量雄厚。境内煤矿及其它配套企业较多,国家投资多,资金流量大、融通快。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阔,兴建第三产业大有可为。其七土特产品多,商品竞争能力强。口子酒、土型西瓜、黄里石榴、临涣酱品年年供不应求,山羊板皮、薄荷油、兔毛等出口商品的生产量逐年增加。同时也有不利因素,如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涝;瘠田比重大,影响增产丰收;第三产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等。
今后,濉溪将充分利用优势,挖掘潜力,克服不利条件,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濉溪人民一定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富饶。
历年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