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1年,全市有淮北矿务局矿工总医院、袁庄矿分院和淮北煤矿基本建设局职工医院3所煤矿企业医院,共有职工352人,其中卫技人员274人,设病床287张。随着淮北煤炭工业的发展,矿区的扩大,至1992年底,淮北矿务局共设医院17所,淮北煤矿建设公司设医院6所,皖北矿务局设医院1所。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职工医院1所,共25所,占全市医院总数的81%。病床3264张,占全市医院病床总数的73.5%。卫生技术人员3599人,占全市医院卫技人员总数的74.6%。其中正、副主任级职称78人,主管主治级584人。
一、淮北矿务局矿工总医院
1958年8月筹建,在濉溪县城西关以梁家祠堂为中心的居民区,征购民房88间为院址。是年12月1日开诊,称淮北煤矿筹备处矿工医院,有职工101人,病床48张。主要医疗设备只有50毫安X线诊断机1台,显微镜2台,简易手术床1台,牙科治疗机1台,设备和医疗技术条件较差。日门诊100~150人次。1960年3月,迁至相城淮海路南,更名为濉溪矿务局矿工医院。占地面积31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93平方米,职工增至193人,病床200张,开设大内科区、大外科区及门诊部,日门诊300人次左右。
1973年1月,定名为淮北矿务局总医院。1979年有职工4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3人,病床475张。1985年坐落在淮海路民生巷,占地63327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新建医院投入使用,主体病房大楼12层。1992年,淮北矿工总医院已发展为煤矿企业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医院,百里矿区的医疗、救护中心,淮北地区的骨干医疗机构之一。病床670张,职工1123人,其中卫技人员963人(主任职称2人,副主任级41人、主治主管级189人,共232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24%)。是年,全年门诊261639人次,其中急诊1183人次,入院9350人次,治愈6932人次,治愈率80.5%,好转率13.8%,病死率1.8%,病床周转率13.9人次,病床使用率89.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2.8天。
二、淮北煤矿建设公司职工总医院
1972年,淮北煤矿基本建设局在宿州市建设北路建设职工总医院,1974年2月1日开诊,设内科、外科病床50张,职工80人。医院占地面积80.79亩,建筑面积5095平方米,其中医用面积2920平方米,宿舍2174平方米。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线诊断机1台,显微镜3台,心电图机2台,万能手术床2台等。1978年5月医院更名为淮北煤炭基地建设会战指挥部职工总医院,病床增至150张,职工273人。是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先后派出2批医疗队27人,来院帮助开展工作,历时两年。1976至1980年先后建成职工宿舍楼、病房楼、门诊楼、肺科及传染病科楼,建筑面积达13671平方米,其中医用面积9539平方米。1981年,职工394人,病床250张,增设矽肺、结核科、中医科。1985年2月,医院改名为淮北煤矿建设公司职工总医院,病床302张,职工466人,其中卫技人员275人。全年门诊70910人次,急诊1900人次,住院3988人次,治愈率72.3%,好转率23.3%,病死率1.5%,病床周转率15.7人次,病床使用率102.3%,平均住院日22.6天。
1992年底,总建筑面积29532平方米,其中医用面积16347平方米,宿舍13184平方米,病床314张,职工467人,其中卫技人员330人(副主任级职称11人,主治主管级66人)。共开设10个病区,11个临床科和6个医技科室。是年,门诊101855人次,其中急诊392人次,住院4622人次,治愈率82.5%,好转率13.9%,病死率0.7%,病床周转率14.8人次,病床使用率93.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2.2天。
三、皖北矿务局职工总医院
1985年皖北煤炭工业公司职工医院成立。1986年更名皖北矿务局职工医院。院址设在矿务局机关大院内,有平房9间,中套单元住房6套,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职工61人,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放射、检验等科室。1991年7月,在宿州市西昌路南端新建医院落成使用,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医用房1.01万平方米,包括3层门诊楼3100平方米,3栋病房楼共6500平方米,急诊、观察室楼房1栋220平方米,是年,定名为皖北矿务局职工总医院。设病床142张,职工73人,其中卫技人员60人。增设皮肤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及病理、超声、心电图、脑电图、体外反搏、理疗等科室。1992年,成为安徽省地方煤炭系统中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医院。病床142张,职工93人,其中卫技人员72人(副主任级职称2人,主管主治级5人),全年门诊计3万人次,急诊1876人次,住院1200人次,病床使用率75%,平均住院日12天,治愈率94.5%,病死率0.5%。
四、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职工医院
1959年9月,特殊施工队卫生所成立。1962年,更名为特殊凿井工程处卫生所,有医生4人,护士2人,设观察床2张,开设门诊。1978年7月,迁入安徽省基本建设局的招待所旧址,房屋面积695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增至25人。门诊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检验、理疗、心电图及换药等科室。1980年9月,成立两淮煤矿建设特殊凿井公司职工医院。1983年,在东山路原院址新建1572平方米的3层门诊楼和1936平方米的3层住院楼各1栋。至1987年有职工93人,其中卫技人员78人,开设病床66张。1992年底,该医院占地5200平方米,医疗用房3851平方米。有病床66张,职工1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人。总门诊量20833人次,治愈率77.5%,病死率1.1%,病床使用率72.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33天。
五、淮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
位于相山北路,其前身为1979年3月成立的职业病防治所。1980年10月更名为淮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医院建筑面积9356平方米,其中医用面积4592平方米,设病床80张,职工186人。全年门诊554人次,入院127人次,疗养72人次。1983年,病床增至251张。开设门诊部、工业卫生科、理疗科、放射科、检验科、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室等。1985年,职工增至260人,其中卫技人员127人。全年门诊860人次,入院278人次,疗养439人次。1992年,职防院占地面积427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53平方米,其中病房面积8816平方米,病床381张,开设尘肺病区3个,尘肺结核病区4个,疗养区3个,共10个病区。职工390人,其中卫技人员222人(副主任级职称6人,主治主管47人)。全年门诊10729人次,入院1230人次,治愈率4.8%,好转率92.7%,死亡率1.1%,病床周转率3人次,病床使用率91.2%,平均住院日101.9天。
1985年制作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被卫生部选用一张作为国家尘肺诊断标准片。
六、其他医院
[淮北矿务局袁庄煤矿职工医院]始建于1959年12月,医院设在袁庄煤矿北大楼(集体宿舍)北,称濉溪煤矿矿工医院袁庄煤矿分院。1960年1月,开设病床30张,有职工40人。1964年,建筑面积2346.95平方米,职工60人,病床37张。1971年医院改名为淮北矿务局矿工总医院第一分院,病床增至70张。1984年,改由袁庄矿管理,改为袁庄煤矿职工医院。到1992年,医院占地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设病床80张,其中内科病区35张,外科病区31张,妇儿科病区14张,有职工1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人。内科研用《阿托品与东芪菪硷交替疗法——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获省、市和淮北矿务局质量管理成果奖。
[皖北矿务局刘桥一矿职工医院]1981年5月25日,刘桥一矿卫生所成立,有卫技人员13名,直属淮北矿工总医院领导。1983年1月,刘桥一矿划归省属地方煤矿,卫生所直属刘桥一矿领导。开设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及检验、放射等科室,设简易病床16张,观察床4张。1985年1月,改为刘桥一矿职工医院。在刘桥一矿工人村新建的医院投入使用等,占地12亩,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放射科、检验及理疗12个科室,50张病床,职工98人。至1992年底,总建筑面积7460平方米,职工197人,其中卫技人员16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主管级职称21人);设病床102张,开设内科、外科、传染病科、妇产科、儿科5个病区;全年门诊99532人次,急诊1143人次,入院1483人次,治愈率91%,好转率4.6%,病死率0.9%,病床使用率83.2%,病床周转率16.5人次,平均住院日22.4天。
1992年煤矿企业医院一览表

1992年区、县农村部分卫生院情况一览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