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结束了数百年来苦于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无法大规模开发淮北煤田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事业也日渐进展。“文化大革命”中,淮北市的科技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损害。但是科技工作者始终坚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的信念,坚持开展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据1977年不完全统计,全市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科技队伍,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700余名。各行各业推广应用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有687项,其中比较重大的有169项,还在全市各行各业中普遍推广了“优选法”、“统筹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取得了可观的科技成果。如对煤矸石粉煤灰和采煤塌陷区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等。在农村实施科技扶贫、科技示范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转变。
1989至1991年,全市各行业开展的“科技进步年”活动,增加产值2亿多元,增产粮食4万吨。工矿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科研和科技管理机构,涌现了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职工提出科技方面的合理化建议9950件,其中被企业采纳的3865件。30万人次以上的农民接受了科普教育,5.6万农民接受各类技术的培训,其中掌握了1~2项技术约占85%以上。1992年全市科研计划项目的完成率达到80%,并有80%以上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全市先后成立了以科技服务为宗旨的中心、集团、经营实体和企业9个,初步形成了集管理、服务、协调等职能为一体的科技产业服务群体,涌现出一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各类群众性的科技学术组织相继成立。至1992年底,全市各类专业学会、研究会、协会共有52个,实有会员8875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