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专业统计
1、农业统计农业统计由“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又称全面农业统计)和“农村抽样调查”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情况等社会发展方面的统计,其主要表种有:《农村基层组织情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耕地面积》,《牧业生产情况》,《水果、茶叶生产情况》等,负责计算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商品产值和农村固定资产结构。
农村抽样调查主要进行农产量和农村住户收支情况的抽样调查。1986年,农村简易抽样调查队成立后,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市区抽选40户(1992年增至50户)进行调查。主要有《农村住户基本情况》、《农、林、牧、渔主要产品生产情况》、《农村住户总收入和纯收入》、《农村住户主要实物消费量和耐用品拥有量》等报表,共12个表种。每季度,市队将市区资料与濉溪县农调队抽选的100户农户调查资料与濉溪县农调队抽选的100户农户调查资料叠加汇总后上报省统计局。1992年起,按安徽省规定,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以抽样调查为准。
2、工业统计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工业统计报表较为繁多,“文化大革命”后又大量减少,仅《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等几种。此后又不断增减调整,直至1987年才渐趋稳定。主要有《工业生产销售总量及主要产品产量》、《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包括总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产销率、经济效益等)、《主要工业品销售与库存》(实物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等表种。1987年以前,市工业统计主要采取手工汇总方法,1987至1990年乡及乡以上工业的年度统计报表除《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外改用计算机超级汇总。
3、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981年以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投资统计的范围越来越广。1981年改称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包括基本建设投资。1975年开始对全民所有制更新改革措施项目进行统计,又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基建投资。1979年和1980年先后将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基建项目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列入,1982年扩大到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固定资产投产项目和社员建房。1985年纳入城镇居民私人建房。1987年下半年开始将商品房、私人购置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列入。主要表种有《项目个数》、《资金来源与运用》、《房屋建设面积与价值》等16种。从1987年起,统计指标由单一的投资额统计过渡到投资额与财务拨款双重指标统计,使投资统计指标体系更加完整化、科学化。
4、建筑业统计1987年建筑业统计从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接管,统计范围较小,年报和定期报表仅限于县级以上国有单位填报。从1990年开始,统计范围扩大到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的各种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表种为《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定期报表为季报,指标共设置81个。
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统计原称商业统计,主要任务是调查、搜集、整理、分析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情况,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商品流转方面的统计资料。至1992年底,只负责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调、存(含餐饮业)统计,工业生产资料流通属物资能源统计范围。
6、物资能源统计1986年,能源统计报表建立,有《单位能源消费与库存》等报表。1989年,物资报表能源统计表种为《主要物资消耗量与库存量》,此后经增减调整为《物资消费与库存》、《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等7种。1990年增加《供销机构购、销、存总值》和《地区工业部门节能量季、年报》。
7、劳动工资统计1986年以前,统计资料收集由市劳动局负责,在报送省主管部门的同时,抄报市统计局一份。1987年开始,此项统计移交市统计局负责。主要调查统计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职工(包括全部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职工和计划外用工)的数量、构成、变动以及职工工资福利情况。1970年以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有《全民、集体单位职工人数与工资》。1971年,增加《单位职工人数增减情况》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劳动生产率》两张表;1975年增加《单位劳保福利费用表》(1988年交由劳动部门负责)。此后几经增补、调整,1990年各种所有制单位的表种,表式统一。至1992年,有《单位职工人数与工资》、《职工增加来源与减少去向情况表》、《单位全部职工总额构成情况》、《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年末人数》等年报13种。
8、科技统计1986年,在国家和省统一部署下,开展了一次大中型企业科技开发情况调查。1987年正式建立大中型企业科技年报制度,有《技术开发概况》、《新产品情况》、《技术开发机构情况》、《从事技术开发人员构成情况》、《技术开发经费情况》、《技术开发项目(课题)情况》、《技术开发成果和获奖情况》等7种表,采用全面调查方法。1991年,《技术开发概况》的报送范围扩大到小型企业,主要采用一次性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
9、交通运输业统计统计对象为全市的交通运输单位,属交通局系统的由交通局负责布置和汇总上报,社会交通运输单位由统计局直接布置汇总。对非交通系统的交通运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每年一次。主要报表有《公路客货运输量》、《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情况》、《货物分类运输量》等。主要指标有“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吞吐量”。
10、综合统计近年来,综合统计报表规范、完善,统计内容和服务领域不断丰富和扩大。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人口、财政金融等部门统计资料以及本局各专业统计资料、编印月度、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撰写并发布年度统计公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统计分析,为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发展对外联系,收集、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主要报表有《国民经济基本情况》、《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小城镇卡片》,主要经济指标快报、季报、半年报,乡(镇)主要经济指标年报。1989年和1992年在省局专业评比中均获三等奖。
11、平衡统计平衡核算始于1985年。调查范围包括平衡核算覆盖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1987年进行了首次投入产出调查,调查单位有淮北矿务局、皖北矿务局、淮北发电厂、淮北市口子酒厂等17个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及其构成、库存结构,生产(经营)价值构成和库存,行政事业、金融保险业务劳务总值构成等。
1992年进行第二次投入产出调查,调查淮北矿务局、皖北矿务局、淮北发电厂、淮北纺织一厂、市针织二厂、淮北市焦化厂、淮北市口子酒厂、濉溪县口子酒厂、濉溪县铝厂、淮北供电局、朔里机械厂、市百货大楼、淮海商场等17个单位。
二、城市经济调查
1、城市住户调查按照科学抽样方法,在市区共抽选100户居民(按照国家调查方案要求定期进行轮换)进行记帐调查。调查人员访户、指导每月1至2次,月末收取帐本,经审核编码后输入微机,进行分类、汇总,得出这100户居民家庭生活资料,并以此推算全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情况统计资料。
住户调查报表主要有《城市住户调查主要指标月、年报》、《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现金收支调查季、年报》、《城市住户消费支出季、年报》、《城市住户居住情况年报》、《城市住户实物收入年报》等7种。主要指标有:调查户数,人口数,期末主要消费品拥有量,期初手存现金,生活费收入、支出,期末手存现金等。
2、物价调查主要对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消费品和服务费用价格调查选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消费量较大、有代表性的商品进行调查。根据淮北市具体情况,共选择消费品代表规格品和服务费用项目320种。市城调队对选中的农贸市场派员每隔三日采价一次,对选中的代表性商店则聘请辅助调查员,布置他们整理代表规格品历史价格的资料并建立日常价格变动记录,市队每月1至2次进行检查掌握情况,代表规格品类消费权数根据住户调查资料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类资料每年确定一次,经省城调队审核后执行,据此编制物价指数。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