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存款
农村信用社存款包括集体单位存款和农民储蓄两部分。集体单位存款包括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其他集体单位存款;农民储蓄主要包括农民和乡镇以下职工、居民和个人存款。
1961到1967年,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合计从未超过百万元,其中农民储蓄仅在20万元以下。1968至1978年,除个别年份外,各项存款余额年增长幅度均在30~50%之间。197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为1575万元,其中农民储蓄为299万元。1979至1985年信用社存款大幅度增长。1985年底,存款余额达11176万元,是1978年底余额的7.1倍,其中农民储蓄余额达6384万元,是1978年底余额的21.4倍。1986至1992年继续增长。1992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为4430万元,比1985年增长2.98倍;农民人均储蓄351万元,是1978年的104倍,是1985年的5.8倍。
二、贷款
建市初期,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和种类不多,仅限于集体农业一般生产贷款和部分农民的生活贷款。1971年以后,才有少量的社办企业贷款。1961至1978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752万元。197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为293万元,其中,社队集体农业贷款176万元,社队企业贷款48万元,农民个人贷款69万元。1979至1985年,累计发放贷款16794万元,7年累放量是前18年的9.6倍。1985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达4592万元,是1978年底余额的15.6倍,其中,乡镇企业贷款2006万元,集体农业贷款202万元,农村承包户、专业户贷款2361万元,其他工商经济贷款23万元。1986至1992年,累计发放各种贷款92093万元,在保障农业贷款需要的前提下,逐年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入。1992年底,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达23975万元,其中,农户和集体农业贷款11830万元,乡镇企业贷款11342万元,其他集体、个体工商贷款803万元。
三、管理
农村信用社存款实行和国家银行相同的利率制度,贷款则以国家银行法定利率为基准,实行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的政策。建市以来,集体、个体农业贷款利率为3.6~9‰,乡镇企业集个体工商业贷款利率为6~12‰。1971年,豁免1961年前贷款14.45万元,其中,豁免农民个人贷款0.9万元,豁免社队集体贷款13.55万元。1985年,核销1978年以前农民个人贷款0.53万元;对贫困生产队贷款免息0.878万元,对社员个人免息1.21万元,对农机贷款免息0.3万元,对关闭、停产的社队企业免息0.18万元。
建市初期,农村信用社是银行在农村的代理机构,其业务管理工作由市人民银行负责。1980年,市农业银行成立,信用社改由市农行管理。1983年,信用社实行改革,多数信用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机制。1985年起,农村信用社实行缴存准备金制度,缴存比例最高占信用社存款的30%。1987年起对信用社新增存款按10%的比例收缴存款准备金。1992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缴存准备金5568万元,占各项存款的12.5%。从1987年起,实行信贷资金比例管理制度,规定各项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加自有资金之和的比例,要控制在75%以内,1992年底的实际比例是52%。同时,从1987年起人民银行对信用社开办特种存款业务,以调控信用扩张能力。1987至1992年,人民银行共吸收信用社特种存款5565万元。自1988年,农村信用社贯彻执行农业银行总行制定的《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管理办法》,把乡镇企业的设备贷款增加额控制在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30%以内。1992年的比例为5%。
1961年至1992年农村信用社业务状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