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病虫害测报
1、测报网络60年代,没有开展市级测报工作。70年代初,高岳公社植保人员开始对麦、玉米等虫害进行测报。1975年,在相山西城、杜集牛眠、濉溪县钟楼、马桥、孙疃设测报点5个,重点测报农作物病虫。1982年,西城村改菜队,农业测报点改换任圩乡丁楼村,并增设西城、青龙山两个蔬菜测报点。1983年以后,由于事业费减少,测报点取消。1990年在杜集区牛眠、濉溪县四铺、五沟、徐楼设棉铃虫测报点4个。
1964年,建濉溪县病虫测报站。70年代初,开展群众性病虫测报,全县27个公社,每个公社设1~2个测报点。70年代中期,一部分大队农科站建立病虫测报站,全县计有测报点百余个,基本形成测报网络。1979年以后,大部分公社、大队测报点撤销,全县仅保留钟楼、宋疃、五沟、孙疃测报点4个,每处配不脱产测报员1名。
2、测报对象六七十年代,有麦粘虫、红蜘蛛、锈病、白粉病、红芋开花烂根病、玉米螟,豆天蛾、大豆食心虫、棉蚜、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地下害虫等。70年代后期,增加大白极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3大病害,菜蚜、菜青虫,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各种蔬菜的病毒病,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鼠害。1980至1992年,增加麦纹枯病、吸浆虫、蟋蟀、蔬菜疫病、杂草等测报。其间1984年,濉溪县病虫测报站在杨柳发现大豆“火龙症”,并进行了防治方法的研究。
二、麦类病虫害
1、麦锈病分为叶锈、条锈、秆锈3种。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常发病害。50年代用苦楝水、猫儿眼水等土法防治,效果不良。60年代末曾采用敌锈钠、氟乙酸钠等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但因费工费时成本高,不能普及。70年代后,一直采用农业措施进行防治,既经济又有效。
2、黑穗病包括小麦散黑穗、秆黑粉、大麦坚黑穗、腥黑穗4种。1950至1957年是严重发生年份,如1955年五沟区大部分田块大麦坚黑穗病病株率达20~30%,个别田块达到50%以上。1983至1985年发病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15~20%。1976年在濉溪县杨柳沟西大队首先发现小麦腥黑穗病,1978年、1979年已蔓延全县,市郊未发现。1979年濉溪县岳集公社张黄庄大队小马庄生产队142亩7023小麦,病穗率达30%,减产1.35万公斤。1983年、1985年因私自调种,濉溪县发病面积分别是80亩、41亩,发病品种有马场2号、郑州761等,阿夫系统的品种发生重,丰产系统的品种有抗病性。1986年,由于调种频繁,带菌种子多,没经处理,加之气候影响,播种、出苗均晚,为发病最高年份,面积在5万亩左右。发病疫区在濉溪县铁佛、临涣、五沟、孙疃、双堆。1986年以后,由于采用抗病品种西安8号、郑州891等,推广“三拌”播种,腥黑穗病逐年减轻,1990年发生面积下降到55亩左右。1986到1989年,小麦发病普遍,发病程度为中等。其间,1986年黑穗病发生面积73.24万亩,1987年秆黑粉发生面积60.15万亩,1989年黑穗病达到111.8万亩。选用抗病良种,用石灰水浸种,西力生、赛力散药剂拌种,拔除病株等方法进行防治。
3、白粉病50年代至70年代初,白粉病轻发。70年代中期,因施氮量增加,小麦群体增大,宽叶品种多,田间通风透光差,土壤湿度大,造成病害加重。1981至1985年是重发年份,以郑州761、百泉40、马场2号等发病较重。其间,1981年市郊病害流行,普遍率100%,严重率42%,有20多个品种感病。1985年全市发病面积50.75万亩,濉溪县赵庄良种场郑州761发病率81%,严重度10~20%。1989至1991年,全市重发,发病面积分别为72.85万亩、125.50万亩、115.20万亩。其间,1990年因小麦白粉病造成损失2436万公斤,占是年病虫危害损失的69%。选用窄叶透光好的抗病品种进行防治,如徐州21等。药剂防治最初用硫横粉、石硫合剂、退菌特、托布津等,以粉锈宁效果最好,有效率93%。80年代推广小麦“三拌”技术,其中杀菌剂用粉锈宁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可兼治多种小麦病害。
4、纹枯病六七十年代,郊区稻茬麦田有发生,80年代逐年加重。1988至1992年,发生面积分别为0.35万亩、35.08万亩、92.32万亩、123万亩、102.19万亩。发病原因主要是菌源逐年积累,氮肥施用量增加,生长过密,湿度大,一般不用药剂防治。
5、麦粘虫小麦常发性害虫,农民称面条虫或五色虫。严重发生年份可将麦叶吃完,造成小麦减产20~30%。1956年、1966年、1976年、1977年是发生年。1977年郊区发生面积5.01万亩,重发田块1.75万亩,好麦田每平方米有虫8800头,差麦田每平方米有虫2133头,叶片被吃光,麦穗被咬断,幼虫遍地爬,仅高岳公社就损失小麦12.5万公斤。曾插草引诱蛾产卵,做到及时收放,人工扑捉虫,用666粉、223乳剂、889乳剂等喷治进行杀虫。1977年推广敌敌畏毒沙,趁中午高温时防治1次,防效达95%以上。多在防治麦粘虫时兼治麦叶蜂。1980年以后麦粘虫轻发。
6、麦红蜘蛛为常发害虫,有麦圆蜘蛛及麦长腿蜘蛛两种,淮北市主要是麦圆蜘蛛,北部有少量麦长腿蜘蛛发生。麦红蜘蛛多发生在山坡地、淤地、旱薄地,每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盛发为害,严重发年份每市尺行长有虫400至2000头以上,一般年份每市尺行长有虫200至300头。通常每市尺行长超过200头才开始防治。用石碾镇压、耙拉或桑杈绑簸箕推,喷撒666粉、甲(乙)敌粉等可防治。
7、麦蚜每年均有发生,1991年穗期麦蚜发生较重,发生面积82亩。以天敌瓢虫控制蚜虫和用有机磷、菊酯类农药喷雾进行防治。
8、小麦吸浆虫俗称“猛虫子”。60年代在濉溪县南部轻度发生,至1985年,全县已普遍发生。1986年春季,市郊调查,每样方有虫0.5头,未达到防治标准。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小麦吸浆虫危害上升,发生面积均在90万亩左右,南重北轻。90年代初期,有往北迁移趋势,1991年市郊发生数量增多,平均每样方有虫5头。采取中耕灭虫,用666粉自理土壤或在抽穗期喷粉进行防治。有机氯停止生产后用甲(乙)敌粉、1605粉拌土撒施,用敌杀死、氧化乐果等防治成虫。
三、杂粮病虫害
1、红芋黑斑病从苗期、生长期到贮藏期均可发病,以贮藏期发病最重,一般损失10~15%,重则全窖烂光。选用抗病品种防治,如徐薯18等;推广401、402杀菌剂浸种;改进育苗方法,推广五股道火炕育苗、顿水顿火育苗,结合二次高剪苗;熏窖,推广高温大屋窖;切片干贮;实行轮作等。至70年代,基本控制该病发展。
2、红芋开花烂根病又称根腐病,发病后地下根腐烂,地上茎叶枯如火烧,所以农民又称“地火”。此病主要发生在濉溪县。60年代初,开始在蔡里、马桥、赵集等地发生。1976年,仅蔡里公社发病面积有1500亩,绝收600亩。1978年秋普查,此病已遍及濉溪县,达10万亩。次年即更新抗病品种徐薯18,有效地控制了该病蔓延。
3、玉米螟危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蔬菜等。1953年濉溪县发生面积达18.12万亩,每株有虫2~18头。1956年严重发生,面积12.77万亩。1972年市郊重发生,玉米被钻毁,只有往孔洞塞666粉,导致不能食用。1973年又发生,被害率64~78%,高达100%。1981年以后,连年大发生。主要靠人工捕杀,用666粉或223粉制成颗粒防治;用呋喃丹颗粒剂或杀螟粒或1605制成颗粒丢入玉米喇叭口内,防效85%以上。
4、豆天蛾俗称豆虫,每年都有发生,面积一般30万亩左右。1953年发生面积51.3万亩,1964年发生面积31.6万亩。1982年、1983年、1984年、1987年为大发生年,发生面积分别为52.96万亩、65.80万亩、48.45万亩、46.25万亩。六七十年代除人工捕杀外,还采用666粉、223粉、1605农药防治,80年代改用敌百虫、菊酯类农药,三龄前防治省药高效。90年代初期,轻发。
5、大豆食心虫1974年、1976年大发生。1981至1984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30万亩左右,虫蛀率10~40%。1985年以后,轻发。70年代用666粉、敌六粉、甲六粉、杀螟松、敌敌畏防治,1982年以后,采用敌敌畏毒棒及有机磷、菊酯类等农药。
四、水稻病虫害
1、稻瘟病主要是叶瘟和稻颈瘟。1980年,因阴雨多,偏施氮肥,品种不抗病,造成严重发生。是年,杜集公社徐庄大队种植金矮19发病面积900亩,减产60%,严重地块每亩收50多公斤。任圩公社发生面积6000亩,二三百亩颗粒无收;高岳公社水稻抽穗时发生急性稻瘟,减产30%左右。相山公社发生200亩,减产50~60%。少数用稻瘟净防治,次年淘汰该品种,推广杂交稻,病害减轻。
2、稻曲病1981年郊区种植的南京11号水稻严重发生稻曲病,次年淘汰该品种。
3、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郊区稻田。1989年以前,年发生面积在1000亩以内,1990年以后,上升至二三千亩,发生程度中等。一般用井岗霉素防治。
4、稻纵卷叶螟主要发生在郊区。1974至1977年、1982年、1984年均是偏重发生年,年发面积生1.2万亩左右。除人工捕捉外,用杀虫双、菊酯类等农药组织承包防治。
5、稻飞虱80年代前期严重发生,年发生面积8000亩左右。用敌敌畏、柴油和666粉等撒施防治。
五、棉花病虫害
1、枯黄萎病1979至1992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4年年均发生面积0.77万亩左右。发生疫区在濉溪县孙疃、刘桥、马桥、临涣、四铺、古饶、铁佛,杜集区毛庄、牛眠、坡里、钱楼。
2、棉蚜50年代轻度发生,危害幼苗,用棉油皂和6%的666可湿性粉防治。60年代,危害加重,成为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用1605、1059、乐果等有机磷农药防治。70年代,棉蚜产生抗性,危害更甚。1985年、1992年为严重发生年,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6.03万亩次、27.07万亩次,改用3911、呋喃丹颗粒剂种,用菊酯类农药喷雾,推广氧化乐果、久效磷涂茎,蚜害基本控制。
3、棉叶螨又称棉红蜘蛛,一般年份点片发生。1985年、1991至1992年为重发年份,造成棉叶红枯脱落,棉株成光秆。用1605、1059、三氯杀螨醇防治,棉红蜘蛛产生抗药性。1982年以后,改用杀虫脒、达净松、氧化乐果、克螨特、灭扫利等农药,防治效果在90%以上。
4、棉铃虫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幼虫危害蕾、花、铃、嫩头,以二、三龄以上危害最重,造成蕾、花、铃大量脱落,棉铃被虫蛀形成僵瓣、烂铃。棉铃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小麦、豌豆、苕子、玉米、高梁、大豆、番茄、辣椒等。五六十年代发生较轻。70年代逐渐加重,其间,1976年、1977年、1979年重发年份,年发生面积10万亩以上。1984年、1985年逐渐减轻。由于棉铃虫对菊酯类药产生抗性,1992年又严重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左右。五六十年代用666粉、223粉、1605、乐果、889防治,70年代推广磷胺、辛硫磷等,80年代开始使用敌杀死、速灭杀丁、氰戊菊酯等农药,防治效果在90%以上,后来由于产生抗药性,效果逐年降低。90年代初,棉铃虫严重发生,推广生物制剂BT乳剂、灭多威、有机磷与菊酯类混配农药。
5、棉红铃虫五六十年代发生较重,采用薰蒸棉种和大田喷药防治,效果显著。70年代,随着对棉铃虫的防治,红铃虫得到控制。80年代,轻度发生。
六、蔬菜病害
1、黄瓜病害1980年黄瓜霜霉病、枯萎病严重发生,蔬菜公社玻璃大棚黄瓜白粉病重发,发病率100%,全部拉秧。1985年黄瓜疫病发生较重,发病率25%。1986年黄瓜炭疽病发生较重,发病率30%左右。80年代中后期,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病害减轻。主要选用津研系列、西农58等抗病品种,用代森铵、多菌灵、托布津、乙磷铝等喷雾,1000倍敌克松灌根,用福尔马林100倍处理种子,做高畦,排灌方便,不重茬等。
2、番茄、辣椒病毒1981年番茄、辣椒病毒发生较重。选用杂交一代抗病品种防治,番茄用中蔬、早丰、丽春等,辣椒用早丰、湘研等;用磷酸三钠10%浓度浸种20分钟,钝化种子表面病毒。发病初期用高锰酸1000倍喷雾控制蔓延。
3、番茄早、晚疫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980年以后,发病呈加重趋势。生长前期晚疫病发生重,生长后期早疫病发生重,发病率重达80%以上,轻则10%,一般40%左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轮换使用波尔多液、乙磷铝、代森锰锌、杀毒矾等喷雾进行防治。
4、番茄叶霉、灰霉病主要发生在番茄生长前期,因温度适中、湿、通风不良引起。1980年以后,随着大棚、温室发展,病害加重。与番茄早疫病防治方法相同。
5、菜青虫每年春、秋两季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发生面积均在1万亩左右。七八十年代偏重发生,其间,1979至1981年重发生年份,有虫株率36~48%,百株有虫22~24头,包菜叶肉被吃光,只剩叶脉。除人工捕捉外,还用7216、有机磷、BT乳剂、颗粒体病毒、菊酯类等喷雾防治。
6、蚜虫又称腻虫,包括萝卜蚜、甘蓝蚜、桃蚜、瓜蚜等。在各种蔬菜上均有危害,春、秋两季发生最多,高温干旱年份繁殖快,危害重。用草蛉、瓢虫治蚜,乐果、敌敌畏、灭蚜松、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