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旧时盖庙建寺都是为了祈求神明,赐恩降福,消灾避祸,保障一方平安。人们举行祭祀活动,要有固定的集会时间,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了有庙有寺就有会的习俗。会期有长有短,规模有大有小,香火有淡有旺。境内庙会规模较大者有城隍庙会、茅仙洞庙会。
城隍庙会
城隍庙旧址在现凤台酒厂处,已废。庙会一年两次,一次是清明节,一次是农历十月初一。城隍庙会也叫“阴会”,是凤台香火会中的“古畅”大会,会期三天,吸引周围百里群众。城隍庙会活动内容除烧香还愿外,还有“城隍出巡”、“锣鼓棚”、“葡萄架”、“武功会”、“阎王殿”、“盘肠大战”、“五鬼闹判”、“大头和尚戏柳翠”、“秋千架”、“高跷”、“小十彩”、“放鬼和收鬼”等既带封建迷信色彩又有娱乐内容的文艺节目。其中以“城隍出巡”最为隆重。“城隍出巡”完全按封建王朝中王公大臣出巡的规格,把城隍神像抬出,人们粉饰化装扮作各种随员听差,前呼后拥,游街示众,直把神像抬到早已搭好的“行宫”。沿街群众,烧香跪拜,十分虔诚。
“锣鼓棚”是一个长方形台架,顶棚上彩扎许多花卉鸟虫,台架四周绘上美丽图案和花纹,人在架内敲打板鼓、简板、锣鼓、铜钹、撞铃,拉起京胡、二胡,吹起笛子、洞箫,演奏《黄鹤楼》、《小桃红》、《梅花三弄》、《柳叶青》、《三潭印月》、《春江花月夜》、《夜深沉》、《朝天子》等名乐名曲,琴声婉转,箫笛悠悠,抑扬顿挫,令人陶醉。
城隍庙会盛行于清末民初,民国20年(1931年)的城隍庙会,县长项幼荪亲自主持庙会并在城隍菩萨前跪拜行礼,盛况空前。民国后期因战乱停办。
茅仙洞庙会
茅仙洞庙会一年两次,即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每逢庙会,周围几十里前来赶会的人群络绎不绝,还吸引着淮南、寿县等地群众前来赶会。洞口香火缭绕,庙外人声鼎沸,有烧香还愿“抱娃娃”的,有玩杂技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庙宇倒塌,一片荒凉,庙会不盛。1980年后,政府多次投资兴建,增设了一些人文景观,会期游客骤增。1984年省政府把茅仙洞列为省级重点开放的道教宫观之一,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