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送终
老人病危期间,子孙不能远离,在外的要催回,准备送终。弥留之际,在堂屋正中地上铺上芦席和稻草,把病人移到上面,称“草铺”,为其穿上“装老”衣服。
奄气
老人断气后,为其盖上蒙脸纸,口含带孔钱,称“噙口钱”,用麻皮绊上脚,有挽留之意。在“草铺”上停尸,死者头前点上“供灯”,放上老盆(烧纸用的小盆)和盂罐,罐上放置馒头、葱梗、红筷子,门前烧“断气轿”和纸线。病人若在里屋落气,要用一只公鸡,由里间越过睡梁撂外间,撂动时下人急呼死人“过梁”;死在室外者不能入屋,可在院内搭棚安放。
治丧
向亲友“报丧”,搭灵棚,设灵堂,扎纸器,请唢呐吹奏,死者晚辈披麻戴孝。接着办理“入殓”、“开吊”、“烧铺”等事。丧事操办一般三天,三天内,子孙儿女带孝守灵,迎送吊唁人员,接待亲戚。过去富有之家还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魂,同时扎制各种大幡、马、轿、童男童女,其铺张浪费程度惊人。
安葬
送殡安葬前,家人要请风水先生(阴阳先生)选择墓地。亲属绕棺木一周,向遗体告别后,钉合棺盖,俗称“关殓”。男姓死者孝子喊“躲钉”,女性死者娘家人喊“躲钉”。关殓后棺木绑好龙杠,上拴“领魂鸡”,孝子向抬棺人下跪。起棺出门,孝子肩扛引魂幡,前面领棺,其余亲属尾随其后,名为“拽棺尾巴”。抬棺至烧铺处,落棺烧纸,抬棺人理杠,孝子回头下跪,后起棺引棺下地。送葬女性至此不到墓地。送棺路过路口、桥梁要烧纸放爆竹。棺至墓地,绕坑3周,然后用公鸡扑穴,孝子执幡引棺进入墓穴,撒坑馍。棺木定位后,孝子填的第一铲土(为元宝土)放在棺木头上,继而掩土成坟墓,并将引魂幡,哭丧棒插在坟上,坟前烧金银纸钵,死者入土为安,送棺者叩拜返回。也有一时难于找到“风水宝地”、或因死期不好不宜入土和因主要亲人外出未归,则采取将棺浮厝的办法,待机下葬。埋葬三天后“圆坟”,“烧五七”,以示不忘前人之意。至于老人死后“孝子百日不剃头”、“守孝3年”等,民国时期已废除。
解放后,旧的丧葬习俗逐步革除。穿孝服改为戴黑纱、白花,亲朋祭吊送花圈、挽联、挽幛等,祭奠仪式改为追悼会,但死后三天治丧仍然照旧。城市市民和机关单位从1982年开始实行火化,农村实行深葬。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